登陆注册
11351700000001

第1章

北京站钟楼,分针神经质地一跳,迸发给我一个美妙的时刻:5点10分。

30分钟后,我便可以推开那扇米黄色的屋门,这正是玉蓉比丈夫和孩子提前回到家的时刻,屋里只有玉蓉一个人,顺理成章,比计算好的还要解得风情。

开门的玉蓉见到从天而降的我,眼眸会晶晶一亮,粲然一笑的。如同出站前地道口的那排霓虹灯:“欢迎您到北京来”。

决不能再犹豫,再文质彬彬了,我要展开双臂,一言不发地搂紧她,抱紧她,用力爱护她。我要肆无忌惮,要暴发,像她信里点醒我的,把积攒在胸中火山一样的热情喷泻出来,把她整个儿烧熔在岩浆里。

我熟络地穿越着站前广场。

北京对于我不再是一堆高大的建筑,一堆宫廷历史和看不见的政治纠葛……它具体化了,有了体温,有了丰盈,有了呼吸,有了幽幽的暗香。我的嘴唇,悄悄咂动一下,北京已经可以品得到了。

也不再有初次进城的惶惑、茫然,我裹了滚烫滚热的胸膛,踌躇满志地直奔9路公交站。

有几百路汽车电车的大都市,眼前我只认识9路,它就像我家的车或者她家的车一样亲切。

但它没什么感觉,没感觉到我的到来,它还在未知名处游荡。无论如何张望,都迟迟不肯露面。我百无聊赖,随手在衣袋里摸索着,纸页的手感让我忍不住又掏出它来,再看一遍。

“玉蓉这几天犯了懒病,什么信都懒得写。她要我代为致意,希望你搞的项目早日成功……”

这信也有点温度,底下,一盘火烧烤着,纸变形着,变色着,但没有烧着,没有烧起来。

本来是写给玉蓉的信,我企盼着的是那种火山熔岩一样的回信,还有她娟秀的笔迹,但收到的却是她丈夫钟一乐回的信,字是公文式的,语言是欧化的句子,并且闪烁其词。针对我同玉蓉的微妙关系发了些议论,却是模棱两可的,可以这样看,也可以那样读,横竖都行得通。然而我不敢横行,我带来了,想向玉蓉问个明白。我与玉蓉拥吻之后,我就得问清,发生了什么事,钟一乐怎么那样说话?心里有了底也好应对自如。

9路公交终于摇晃着来了,车里不知塞了多少人,把它压得东倒西歪。人们等不及靠站,就一窝蜂涌过去,个个都急呀,似乎都有一个美妙的时刻在等待。我反倒被抛弃在后边。我怎么能被抛弃呢?我可是风风火火从千里之外赶来的。我紧走几步,也跑入潮流中。这时车门开了,淡忘的都市气息台风一般席卷了我。我身不由己,只能把一切交给别人安排。我知道,他们一定得把我挤上车。

终于,车又摇晃开了。人欲横流的站前广场,笔直地指向高处宽阔空间的钟楼,都在晃动中被推开去。

钟楼又眨了一下眼,逗弄我:还记得上次离京时的心跳吗?比我的心跳还快,那叫怦然心动。

我已经落座了,心还没带着,整个人,像在替谁坐车。刚上车人们的骚动、车厢里的拥塞、喧闹,都像隔了一层,似乎是另外一个世界。我的心呢?带来没有?带了来的,也是一种阴霾天色,既不晴朗也无风雨。

北京,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轻轻动起来,先从昏暗中亮起的霓虹灯管,变成了字体,光明的字体,然后摇身一变,巍峨的钟楼从月台顶上徐徐转出,抛向空中,指针、数码、汉字,结构出一个神秘的坐标,它不经意地眨了一下眼,——对,就像刚才眨动的那么一下,蓦地提醒了我,我的腹腔空空落落,被摘掉了哪件内脏?自从玉蓉钻进我的怀抱,我们已经融为一体,夜里纵身一跃后,就留在那儿,再没有起来。我走了,这种别离无异于做一次剥离手术。

这种疼痛一定类似剖腹产。我是个男人,却霎时体会到了剖腹产的那种生生撕裂。不打麻药的手术,不用器械的手术,就是这样的撕裂。

钟楼从9路公交车的后窗口消失了。同样的消失,如同从列车窗口消失一样无情,缓缓地却是不可动摇地分离。

行进,总是边走边以自己的速度在重复抛却记忆。记忆总不能没有重量,总在划出抛物线。公交车的窗口像电视屏幕,不停地出现新的画面:建国饭店,立交桥,大北窑……荡起的尘头紧紧追随着,很薄的雾,都市的雾,一团吃一团。

公交车虽然只在都市同一路线上循环往返,但也是尘垢满面,一身倦怠,与那些穿山越岭的特快直快列车同样的行途迢迢。

我和玉蓉的情感也有许多驿站,我们的交往也经历过长途跋涉。目前,是公交车的一站,还是北京站的终点站?情感是天气,千变万化,或者一会儿是临时终点,一会儿只是招呼站。

公交车骆驼一般,不停地往身上负载。这是标准的上下班时间,车越来越多,站与站之间的时间越拉越长。近六点了,公交车不吭不哈地任人上得够满,然后,很有涵养地顺应着马路上首尾不断的车流缓缓行进,就像踱步。我与玉蓉一定是黄土高原这座城市里最早相随了踱步的男女,可我们是随意的,散漫的,心里不急的。而它则是不得快的,被夹死的。没有空隙没有头尾的车流像一条流水线,传送着许多的车辆,缓缓行进,等待着卓别林式的人物在每辆车的屁股上拧一下。

各种各样的汽车全部被剥夺了意志,何况车里头的乘客呢?

我没有了意志,只能捱着。临出站的兴奋,被拥挤的人头与混浊的体味消解着,我看着前后许多牌号不明的公交车,想着,不定那个窗口就会露出钟一乐白净的脸。我们将前后脚同时上楼。看起来,生活自有规律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我渴求的见面方式,美妙的设想,原来只是下雨天激发的水蘑菇,没漂多远,就“啪啪”碎了。

碎了的蘑菇是一地的尴尬。那些碎片,带了幻影落地,过程显着无奈。

几年前在小县城也曾有过这样的水蘑菇,这样的破碎。

我往她的单身宿舍走时,也曾心跳过,也曾喜悦过。

——玉蓉,玉蓉!

路过后窗口,我先喊了一声,敲了敲窗子。

尽管拉着窗帘,但我热络的头脑还是从薄薄的窗帘看透了融融暖色。事后,我才意识到,随着那一声敲窗,那窗帘似乎有一个恍然静下来的过程。风突然停了,比起风,要不容易觉察。

屋里没有动静,或者准确地说,是屋里没有了动静。本来也该是我能想到些什么的,但我太被设计的游戏迷惑了。自信地站在窗外等着,没有走开。

良久,一角窗帘才被撩起,露出她红润的脸色。白白的玉蓉,平常少有那样的红,我竟以为是午睡的结果,被那霞色美丽了一下,我眼前一亮。多久,我才想到,她是为了掩饰什么,才倏忽一笑的,可当时,我只看见那种带了霞色的笑,很迷人。

——打羽毛球去!

我竟不知为什么被她感染了几分羞怯,急急解释着此行的目的。说出目的,也就有了支撑在窗外的脚,有了打扰她的理由。这是我们打破单调日子的方法。

——想打羽毛球?她说。声音高高的,迷人的红润一起飞得高高的。这样说话,等于没说。但她说话,就是一种亲近。

——还有谁?

两句问法,都是前所未曾有过的。她怎么啦?不想去,还是有什么原因?

——没有谁。

没有谁,就是我。奥德修斯神话中的“没有谁”,就是我的名字。明明听出她问得古怪,却还不肯罢休,还不死心,照着从前的路子,要往前来。

玉蓉又古怪地问了一句:带了几副拍子?

我无意识地被她焕发的生命气息吸引着,没往歪门邪道上去想。当然,门,开着,没歪;道,我曲里拐弯地走来,也绕了一个圈子。

可我终于看到了,屋里多了一个人,床头上坐着一个小伙子。

白净而颀长,比山西人高挑些,一望而知是北京知青。

那是我第一次见玉蓉的男朋友,虽然我早知道他叫钟一乐。

“腾”一下我的脸红了。一定是红了,我的表情不自然,有些困窘,仿佛方才我有过什么亲昵行为。事后,我才回想到,玉蓉的发丝,有几分飘逸;还有她的胸,也胖了。或者是匆匆穿了件瘦的秋衣?我们两人才会躲闪目光?

我没有再提羽毛球。怪不得她七问八问的,这阵势确实没法打,不合规则,无论几副球拍。

这是我与一乐的第一次接触。

上次我与一乐说到这事,钟一乐却说:三个人也未必不能打,只不过当时没往那个思路上转。

玉蓉的介绍滞后了。她给我们互相作了介绍后,拿出钟一乐带来的酒心巧克力招待我。当时,山西没有这种糖,只能是他从北京带来的。

我拿在手里的是茅台酒造型,咬开来,一股浓香的曲酒味。钟一乐说,什么瓶样子,就装什么酒。我没喝过茅台,权当开一滴荤。我龇着嘴唇玩味它。巧克力是舶来品,却包装了地道的国货,它们都是重口味的,会是谁影响谁呢?或许某一刻能交融?交融后,也不是纯茅台,也不是纯巧克力,是玉蓉。

毕竟是重口味,多少年了,我还无意识地伸出手来闻闻,好像还有巧克力味似的。无非是刚刚抓了信纸,抓了他写的话。

真怪,接到一乐的信后,我便闻到了巧克力味。

或者他信中的暗示,让我闻到了。怪怪的,又甜润润的,这么一种气味,能弥漫在空气中。

每个人都是作为世界的希望来到这世上的,不应该怯懦地在谎言和虚伪中了却一生……

这种英语式的句子,在暗示什么?我猜测得对么?

呵——,终于熬到了站。我从活人罐头盒里跳出来,长出了一口气。

站牌没错,是呼家楼,可我把它看成是宅院前的名牌。钟家楼,或者司马楼,反正是个体的。

正冲着站牌的便是玉蓉与一乐的家。

都市小区的住宅楼长相相似,犹如平遥火柴,全都一个样。需要靠记楼号,单元号,层次,房间号。几个阿拉伯数字反复排列一番,能记住的人一定有非凡的数字感。

都市人,正被数字化。邮政编码,电话区号,电话号码,储蓄密码……在如此众多的数字组合中生存能不混淆,能不过敏,能不拼命怀疑自己,那得用多少冷酷?

不止是酷,还得冷。

幸亏有个私家姓氏的公交站牌做标志。

瞄着如时光逝去的车流,瞄着瞄着,就瞄到一个间隙,我立刻横穿马路。我还远远地瞄了他们家那间临街的窗口,与所有上班族的窗口一样,此时冷清清的什么反应也没有。一幅蓝色调的窗帘斜披在一边,此外,什么也看不清了。

她的窗帘总是那么一种冷冷的调子。不过,当年那幅更单薄些。

那些年,我去找玉蓉,也常常是先远远瞄一眼她宿舍的窗帘,判断一下她在不在屋里。那一眼,也是让我预热的一眼。

我边走,边朝楼上瞄,突然,自己像北京站钟楼的分针,神经质地一动,玉蓉?玉蓉就在前边人行道上走着,一副下班族回家的神色,脚步匆匆。

心这么一蹦,就乱了熟悉的频率。不过,步点自有节奏,随着那么一蹦,加速了,加速了,当所有的想象与现实相碰撞时,现实是最强有力的。

一定是脚步太过强调了,楼前两个带孩子说闲话的老太太,停下嘴里的家长里短,把目光抻长了注视我。嘴边那剩下的半截子话还无故地耷拉着。

我没在乎,并不掩饰自己的追赶。这么遥远的区域,这么松散的小区,谁认识谁呵?我都顾不上多看她们,我能想到,只要认不出我与她们家有关系,她们的兴趣就会消散,那半截子话就会吸溜回嘴里。

玉蓉还是靳羽西式的发型,还是我认识的那件米色风衣,短发随了匆匆的步态一簸一扬,不再是县城的节律,而是大都市职业女性的作派,带了一股风。

我越追越近,但没有喊她。我要追上去,给她一个惊喜。何况,我这时喊她,她也未必会答应,因为离她们家太近,尤其是同一楼道的邻居。她不想让邻居太注意我的存在。有次,她的女儿山山在阳台上同小朋友们大声炫耀:我们今天要同志安叔叔一块儿去北海划船。

山山,别说——,玉蓉待要制止,又觉得没词,自己解颐一笑,脸红了。那一笑是那么复杂,永远留在了我记忆中。她不愿把我暴露给邻居,我也为她的处境着想,尽量放稳脚步,提速而不仓皇。柔和的脸庞曲线已经近了,她的脸庞是两种脸型的结合,侧面韵致流畅。我最后跨上几步,却失望地泄了劲。幸亏我没喊出声,她只是一个与玉蓉相像的女人。

是玉蓉长出了北京女人相,还是无独有偶,北京在这片小区多安插了一个这样的职业女性?

哦,都市有点神质经。

在前门大街风流云逝的地方,她像在小县城一样出现过,突然得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次,在她家门前,却又冒出一个我已经相信了是她的女人,变化莫测。

或者,我是见面的心情太急切了,幻化成了别的形象。

越过了刹那间的扫兴,也越过了那个莫不相干的女人,我继续提起速度往前赶。北京太神奇了,什么都可能发生,也许命运之神还会留给我最后一点宝贵的时间。有一点时间就够了,够我把那俄罗斯女人般的丰韵揽进怀,够我把我们说过的情话变成狠狠的拥抱,够我将一年的思念化作一个喘不上气的长吻,像中山、北海、地坛等公园暗处那些情侣们的如饥似渴。我们不说什么,有这么一个热热的拥吻就够了。

他们楼道的走廊里,落架的自行车已经不少,下班的人陆续回归,证实着时间的紧迫,——时间,就在毫厘之间。我一步不停,直上三楼。站在三楼的平台,心脏几乎都来不及停下,仍在继续往高处去,鼓动着奇迹发生。

不必看表,一切都可能发生。

敲过门,拧动把柄,一推。

闻声迎出来的是她的丈夫钟一乐。

同类推荐
  • 一只枭隼的尊严(动物传奇·启迪卷)

    一只枭隼的尊严(动物传奇·启迪卷)

    《一只枭隼的尊严:启迪卷》介绍了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书中的每一篇文章中都刻画出了一系列震撼心灵、感人肺腑的动物形象。故事情节惊心动魄,展示了丛林神秘的动物情感世界。
  • 利维坦

    利维坦

    2122年。驾驶舱里一片黑暗,半月形的操探台上只有三四盏指示灯闪动着,显示着飞船处于电脑操控状态。这是一艘“阿姆斯特朗B级”货运飞船,简称AB,承担十亿千米以上距离的太空货运运输,人类已经在火星、土卫六泰坦以及天王星的轨道上建立了移民基地和空间站,向外太阳系运送物资,一向都是AB的工作。操控台上的坐标是位于天王星上空的乔治空间站,这是人类在太阳系里最远一座空间站,AB的飞船船头,“美国海军”的圆形蓝徽取代了NASA的标志,早在三十年前,航空总署就已经解散,海军接管了一切。
  •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

    《一个来历不明的人》系吴亚丁的短篇小说选集,收录了作者近年写作的10个短篇。这些作品题材独特,叙述角度新,时间跨度大,简洁而多层面地描摹了当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世俗生活图景,通过揭示小说人物的经历与成长,力图呈现一个较大跨度下社会生存状态的不同侧面。简朴动人的故事,凝聚了一个又一个人物的各自际遇和命运。
  • 波斯王军传奇

    波斯王军传奇

    大唐宣宗年间。日已偏西,几匹快马驰骋在长安城内的朱雀大街上,马上骑手个个年轻英俊,神采飞扬。跑在前面的马上端坐着一个文雅的书生,到了十字街口,他勒住马缰,逡巡着回望身后男子,疑惑地问道:“十二郎,你说的地方就在这里么?”身后的年轻人骑着一匹神骏的白马,背负弹弓,身穿浅黄色轻麻衣,襟口随意敞开着,整个人看上去说不出的俊朗洒脱。他点点头,一指右手边:“李公子,我家在靖善坊,再走几步便到了。”李公子显然想打退堂鼓,但没容他开口,其余几骑快马也到了,少年们跳下马来,乱纷纷嚷道:“十二郎家的骏马美酒堪称长安二绝,我们今日怎么可以错过?”“不用说,进门先灌三大碗高昌葡萄酒!”
  • 温暖的故事:新书包里的秘密

    温暖的故事:新书包里的秘密

    《温暖的故事:新书包里的秘密》是作者(陈笑海)从近十年来在纸媒所公开发表的短篇故事中挑选出来的。虽说称不上篇篇精品,但篇篇都是温暖故事。内容主要反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历程,记录着他们与家庭、社会那些美好的亲情与友爱,饱含对未来生活的伟大憧憬与追求。
热门推荐
  • 浮堇如酥

    浮堇如酥

    堇娘本以为一生漂泊,怎一个凄字了得!哪晓得却是场悲喜剧,一路繁华相送。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
  • 教子

    教子

    教子继承了教父全部的智慧、手腕与意志,却与教父走上了针锋相对的道路。他必须提防教父,但他更要提防自己。
  • 三界好公仆

    三界好公仆

    温馨轻松幽默向。故事很荒诞,人心很真实。月老醉酒后误捆了黑白无常,于乐就跑趟地府,把这对好基友解开。二郎神家的哮天犬爱上了嫦娥家的玉兔,于乐就飞赴广寒宫提亲。孙悟空喝了子母河的水,终究还是怀孕了……有麻烦,找于乐。这个说法在三界内广为流传,都夸于乐是个好公仆。好公仆于乐,却是源于一个泼天的阴谋,诸天神佛,妖魔鬼怪,皆被算计了在内。于乐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作者是山东省作协会员,青岛市作协会员。
  • 异事

    异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
  • 卿如沐尘风

    卿如沐尘风

    ————新文《疏妆》已开,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崇吾山上,白雪苍茫。自沉睡千年的卿潇上仙睁开双眼那刻起,四海便不再安宁。女娲灵石,神女再世。冰境灵主,画族之后。妖族祸起,八荒战乱。散尽元神,以血为祭……一切尘埃落定,且问沉浮与谁,倾情亦与谁。只道是如沐尘风,不染霜雪。
  • 佛说毗奈耶经

    佛说毗奈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ansfield Park

    Mansfield Pa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爱你,我有罪

    我爱你,我有罪

    唐小染说:我的执念太深,如果我活着,却不能够拥抱你,我会疯的。每个人都有执念,唐小染的执念就是沈慕衍。唐小染太执着,执着就变成了执念。而执念,伤人又伤己。沈慕衍说:那个女人死了好,我们去喝一杯庆祝。醉酒的他,却问好友: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是,你错过了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只因为你是沈慕衍而爱你的傻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