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的经典时代,写作是“遗嘱式”的,作家为后世而探索着语言的炼金术,为此他能够也必须忍受现世的沉寂,甚至自觉不可一世。是什么样的秘密将会在这些话语和文体中被传递下去,而且继续有效,甚至如《红楼梦》或夏多布里昂的《墓外回忆录》要直到后世才开始生效?遗嘱自然是应该在说话人死亡之后才被执行。今日的写作越来越受新闻报道的影响,即时反应、紧跟着公众每一个、每一天的敏感点与兴奋点,紧跟着报纸和电子媒介的步骤亦步亦趋。一切言说、包括文学话语似乎都失去了形式的信心。是的,文学、诗歌等等,失去了形式的自信,形式的尊严。对经典时期的写作来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事件的剩余价值是从文体或独特的修辞形式中产生的。或许应该公正地说:公众不再相信诗人仍然梦寐以求的形式,不相信某种文体还会在它所报道的事件之外发挥文体的价值。文体的影响在减弱,叙述的困难和千锤百炼始能言说的信念,“不学诗无以言”的教诲或“道可道非常道”的警示似乎都成为被背叛的遗嘱。文字:最终在向声音靠近。文字放弃它数千年的训诫、启示和神圣性,成为传之不远的即时表达的脆弱载体。文字羡慕声音的即时传播并化为空气的一阵振动。文字的奥秘不存,文体的尊严不再。在诗歌和文论小圈子里废除语言的所指之时,信息社会废除了语言的能指。它们从真理、美简化为知识,再简化为信息。另外一种对应的简化等式是:先知、认识主体、信息终端。在所谓“媒介即信息”的时代,人们假装媒介是透明的。人们简化了话语媒介也就简化了整个经验世界,这恰好与智慧的弱化相一致。世界空洞了。匿名的话语洪流之下,主体因为不能在任何一句话上签名而消失了。感知的中心沦为信息覆盖着的空洞。书写在这个时代犹如没有子嗣的孤独活动。正如一切过时的行为都充满悲剧意义。
同类推荐
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对于世界,你可能只是一个人,但对于某些人,你却是整个世界。这,就是爱的全部意义。书中共集合了32个小故事,这些故事有着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爱。在这个物欲横飞的年代里,如果你细心,你会发现,爱从未离开过。有时候,我们为了梦想、为了生活奔忙着,甚至忘记了很多爱的样子,忘记了爱对生活的意义。没关系,这本书会带你走进不同的故事,重温那些温暖,并让你感到,周围人的爱,从未停歇过。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热门推荐
穿越之腹黑王爷绝宠妻
第一次见面,某女看着那些花痴女嘲笑这对身边的婢女说:“那些人是不是傻,这么丑的人也能犯花痴”哪知那只是那个男人的冰山一角,这句话被某个记仇的男人记住了。很好,说我丑,你是第一个人。桌上的杯子瞬间化为粉末,某女:“哇,丑人多作怪啊”[17年写的QAQ,等我想好怎么写下去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