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8100000002

第2章 从乱世英雄到“窃国巨奸”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雄视千古的大英雄。可是在今天的许多人心目中,曹操却是个古往今来数一数二的奸雄。这里,我们就来看一看曹操怎样从乱世英雄变成了“窃国巨奸”。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这是曹操在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说过的一句流传千古的豪言。这句话并非《演义》作者的杜撰,它见于《三国志·先主传》。

曹操确实非常自负。不过,他一生的作为也实在不愧于“天下英雄”这四个字。说到中国历史上那些大有作为的皇帝,人们常常爱提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康熙大帝。其实,被后人称为魏武帝的曹操完全可以同这些“一代雄主”们并驾齐驱。

鲁迅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曹操确实是一位值得佩服的大英雄,是一位集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千古风流人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战乱连年不息,就像曹操在他的《蒿里行》一诗中所描写的那样: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中原大地的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在这种极端混乱的局面下,曹操凭借着自己的远见卓识,打起了“兴义兵,诛暴乱”的旗帜,他知人善任,赏罚分明,不拘一格,“唯才是举”,搜罗了大量杰出的人才,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并且采取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用武力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张绣等豪强割据势力。接着又进行北征,平定了辽东的乌丸,统一了整个北方。他还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为日后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虽然他生前并未登上皇位,但却是曹魏真正的开国皇帝。

曹操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登高必赋,及选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所创作的诗歌,激昂慷慨,悲壮苍凉,开所谓“建安风骨”之先河。许多篇章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和《龟虽寿》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其中的名句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期露,去日苦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在三国时代的群雄之中,曹操无论在胆略胸怀,治国用兵,选择人才乃至文采风流等各方面,都有如鹤立鸡群,刘备和孙权比起他来,明显差了一截。当时曾割据汉中的张鲁就说过:“宁为曹公奴,不为刘备座上客。”陈寿在《三国志·武帝纪》的总评之中称曹操为“明略最优,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而对刘备的评价则是“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这样一位雄才大略、文采风流的一代开国之主,到了明清以至现代的文学和戏曲舞台上,却变成了妇孺皆知、万人唾骂的白脸奸臣。这是为什么?其间到底发生过一些什么事情呢?

简单地说,就是后世历朝历代的帝王们为了各自的“正统”地位,一会儿“尊汉(刘)抑曹”,一会儿“帝魏寇蜀”(以曹魏为皇帝,以蜀汉为盗贼),使得曹操的“政治面貌”不断地变来变去,最后由《演义》下了“结论”,成了今天这副面孔。

司马氏建立的晋朝,直接承袭了曹魏,就像曹魏承袭东汉一样,因此自然要尊曹魏为正统。于是作为西晋史官的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就称曹操为皇帝,而把蜀汉和孙吴称为割据政权。

没过多久,北方被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占领,东晋政权偏安江左,有点像当年蜀汉的处境,于是统治者又一变而打起“尊汉抑曹”的旗号。当时的史学家习凿齿写的《汉晋春秋》,就把蜀汉作为正统,把曹魏视为窃据中原的“伪政权”。与此同时,占据北方的各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表示自己的政权是“正统攸归”,则打起了“帝魏寇蜀”的旗帜。

唐朝的政权得自隋朝,隋朝的政权则得自北周,都属于北方一脉。因此李家的子孙们也一直高举着“帝魏寇蜀”的大旗。

有唐一代,曹操很是受人尊敬。唐太宗李世民曾亲自撰写了《祭魏太祖文》,称赞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德代”。完全是一种惺惺相惜、英雄相赞的口气。唐明皇李隆基对曹操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宫中常常自称“阿瞒”(曹操小名)。唐代诗人所写的关于曹操的诗篇,几乎都在表达对这位英雄的倾慕和向往。诗人杜甫有一首《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开头几句这样写道: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诗中不仅把曹操称为英雄,而且说作为他的子孙也是十分光荣的。

这种情况在北宋时期基本没有改变。

女真人入主中原以后,南宋王朝只剩下半壁江山。情况又类似偏安江左的东晋了。于是“尊汉抑曹”的旗帜又重新被树了起来。南宋初年的王十朋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刘备当年托孤的白帝城就在这里)当地方官时,重修了昭烈(刘备)庙和武侯庙。他在《谒昭烈庙》一文中写道:“东都(东汉)之际,盗窥神器,分鼎者三,帝乃刘氏。……旁观八阵,细读三志。我虽有酒,不祀曹魏。”民族英雄岳飞也说过:“一死何足惜哉。要使后世书策中有岳飞之名,与关(羽)张(飞)辈功烈相仿佛耳。”把蜀汉比作正统,当作汉族力量的象征,自然也就把曹操视为奸贼,把曹魏比作入侵中原的金国。

有趣的是,当南方的宋人“尊汉抑曹”的时候,占据了北方的金人则打起了“帝魏寇蜀”的旗帜。每当岁时,金王朝都要以隆重的礼仪祭奠漳河岸边的所谓“曹操疑冢”。原因很简单,金朝的形势颇似当年的曹魏,他们自然要尊曹魏为正统了。

“尊刘抑曹”的思想在南宋时期格外盛行,与曹魏相抗衡的蜀汉被人们当成了收复中原的汉族政权的象征。于是刘备就分外吃香,曹操则大倒其霉。而此时正是三国故事广泛流传,并且被编成文学和戏曲作品的时候。“尊刘抑曹”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些作品的主导思想。在这些作品中,刘备、诸葛亮和关张等蜀汉人物备受颂扬,而曹操和他的部下则受尽揶揄和挖苦,成为了窃国的奸臣和帮凶。

《演义》的作者接过了“尊刘抑曹”的大旗,对曹操进行了刻意的加工描写。不仅把曹操写成一个奸雄,写成一个窃国大盗,而且着意渲染曹操性格中狠毒、奸诈、自私、嗜杀成性的一面。可以这样说,《演义》中曹操的所作所为,几乎都在为他的那句名言作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就这样,雄才大略、文采风流的一代开国英主曹操,变成了古往今来数一数二的奸臣、屠夫、民贼。

历史上的曹操和《演义》中的曹操是如此的不同,所以我们要用不少的篇幅来谈一谈二者之间的区别。

同类推荐
  • 圣心盛源

    圣心盛源

    中华五千年历史承载着国家璀璨文明,但璀璨的文明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无数艰辛磨难、刀剑血火让历史车轮一次次偏离轨道,但也让历史又一次次重回正轨。世人观史,偏爱灿烂盛唐,却不愿谈及魏晋南北。战火纷飞,国家沦丧,这段历史被史书轻描淡写般记录、传承。然而记录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有神话传说。或许神话只是国家民族根据历史的深加工再创作,稗官野史罢了。或许……真正的历史已被神话,而流传的历史只是冰山一角。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萌爹驾到

    萌爹驾到

    大唐年间,因为粮食不足,山贼王方旭下山了。这一年,方旭在山下误打误撞的捡到了一个“女儿”。从此方旭开启了萌爹之路!动我可以!不许动我女儿!“女儿,你想要个弟弟妹妹呢?你看看这位姐姐好生养!”“女儿,你想要几个后妈吗?你看看这几位姐姐多温柔!”“女儿,你想吃高丽的人生吗?爹这就给你弄几吨来!”“女儿………………”
  • 史鉴录(新—南北朝)

    史鉴录(新—南北朝)

    《史鉴录》丛书共五册,从夏朝到清朝近四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拣选了数百则经典历史故事和与之相应的上千位历史风云人物,尝试帮助读者丰富自己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知层面。这套丛书严格尊重历史事实,文字中正平和而不失趣味性,是老少皆宜的历史普及读物。
热门推荐
  • 即席讲话

    即席讲话

    作为领导者,必须出入各种公众场合,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谈判、演讲,说服他人,激励员工,和各种人打交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讲话的艺术。
  • 中国“暗杀大王”

    中国“暗杀大王”

    一八八九年农历正月十五,安徽合肥王小郢村的一户农家小院里诞生了一条小生命。三代单传的王荫堂,见妻子在一连生了四个丫头片子之后,终于给自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兴奋异常,他给这个宝贝儿子取名“冠英”。中年得子的王荫堂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代人杰精英,名冠中华。但王荫堂的父亲却不愿自己的孙子如此张狂,父子俩几经斟酌,遂将这新生儿改名为“亚樵”。小亚樵自幼机敏过人,十四岁便已粗通经史,擅书画。虽不像古人所说的那般,但在王小郢村,也算是个神童天才人物了。
  •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本书详细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原因,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同时,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独有的特点及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在国内外典型案例及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探寻适合民族地区经济与职业。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武镇仙魔

    武镇仙魔

    这里有武道强者镇压天宇,有绝世神兵斩断苍穹,有凶兽吞天噬地,有仙人留世,泣血万古,有神魔禁地,谋断九州。这本书,讲述一个拥有神秘石珠的少年,一步步登临武道巅峰,镇压寰宇,揭开上古仙人消失谜团的梦幻旅程。PS:本书已渐入佳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仙侠世界,众生皆凡人,敢与仙魔争雄!
  • 面条

    面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张雨泉打小是吃面食长大的。在所有的面食里,他最喜欢的是面条,不过面条对于他生活中的意义,张雨泉是直到去南方打工后才算真正地明白过来。离家后他一直摆脱不了乡愁,怎么都觉得不习惯,其实累啊苦的他倒不怕,就是建筑工地上日复一日的糙米饭实在难以下咽,弄得胃里面整日毛糙糙的。胃连着心,胃不好过心就难受,渐渐地他才反应过来,原来与其说是想家,在某种程度上,不如说是真想那一口下去滑溜溜的润心润肺润肠子的面条。或者反过来说,想吃面条成为了他寄托乡情的一种方式。后来,他便往北方跑了,累还是那么累,苦还是那么苦,但北方的人在一起喜欢吃面条。
  • 蟾蜍怒放

    蟾蜍怒放

    本文包含作者的八篇短篇小说,作者笔锋细腻,并没有阐述太多的思想,而是将他所见所闻所想平实的呈现出来,其中内里的情感与批判,都需要读者慢慢体会。
  • 心动是暖暖的你

    心动是暖暖的你

    我爱你,这是曾经年少时期的我埋藏在心底,最想说,却又最没有勇气说出口的一句话。喜欢……有时候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只需一个不经意的碰撞,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次看似无意的对视,就能在瞬间引起怦然心动,从而一发不可收拾……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本文小故事模式,一个章节一个故事)
  • 如果尘埃看得见

    如果尘埃看得见

    从宁崎元出现在童书尘的生活中开始,他就对童书尘百般刁难。直到一场车祸揭开一个真相,宁崎元突然从童书尘的生活中消失。两年后,两人的意外重逢将彼此内心隐藏许久的情愫揭开。就在两人的爱情之花即将盛放的时候,一个隐藏在日记本中的秘密又让这一切戛然而止。童书尘原本平静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恋情告急、友情危机,以及亲情远去,这一切都让童书尘措手不及。当真相一层层揭开,那些照进尘埃中的阳光,能否让痛苦和伤害消散?
  • 父亲的河流

    父亲的河流

    我父亲现在是个渔翁,此前,杨树村人都称他“刀老板”。对于我父亲曾经的闯荡,到现在的几乎无所事事,杨树村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但最终要说的话都化作一口唾沫,咽了下去。长江口在离我们杨树村400公里的地方,故意留了个兜子,别小看这个兜子,400多公里路程,洄游产籽的鱼都成熟了,“长江三鲜”就诞生在这里,这里河鱼丰富,江鱼更让人垂涎,那些杂鱼则被称为“江八鲜”。现在我父亲就在这个兜子里忙碌,每天从院门进进出出,夹杂着咳嗽声,身后总是散开一片烟雾。他抽的烟在我们杨树村算高级的,村里人说这是当年当老板落下的病——架势小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