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8600000015

第15章 漢末曹魏文人群落的分化與重組(2)

另曹節、王甫“父兄子弟皆為公卿列校、牧守令長,布滿天下”。“讓、忠並遷中常侍,封列侯,與曹節、王甫等相為表裏。”“讓、忠……十二人,皆為中常侍,封侯貴寵,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貪賤,為人蠹害。”說宦官“手握王爵,口含天憲……舉動回山海,呼吸變霜露”並不誇張。當然,即使如上“黨人”遭到打擊、宦官的勢力得到很大發展,但並不是說宦官鬥爭的對手——士大夫階級就銷聲匿跡了,無論在階級勢力還是思想文化方面,經過从前漢到後漢的深入發展,士大夫都已經確立了他們在社會上根深蒂固的主導地位,單憑宦官一己一時之力是難以徹底撼動士大夫的主導統治地位的,所以即使是宦官最得意、最得勢的時候,他們與士大夫的鬥爭也是一直存在的,不過没有體現得如“黨錮”之禍那麽激烈罷了。宦官能獲得這樣的發展機會,當然是藉助於皇權,即“手握王爵,口含天憲”,代表的是以皇帝為首的整個內廷系統,至少在靈帝的時候,皇帝和宦官是緊密結合、一致對外的。漢靈帝常常“微行近習之家,私幸宦者之舍”(《後漢書》卷五七《劉瑜傳》,第1856頁。),“聚為私臧,復寄小黃門常侍錢各數千萬。常云:‘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張讓傳》,第2536頁。)宦官是皇帝藉助的近侍,皇帝是宦官獲得權力的後臺,他們維護內廷權力、利益的目的是一致的,靈帝責備張讓的一段話頗能道出其中實質:“汝曹常言黨人欲為不軌,皆令禁錮,或有伏誅。今黨人更為國用,汝曹反與張角通,為可斬未?”可見他們一致對外的一貫事實。

但無論宦官的勢力怎樣膨脹,其弟子如何布列州郡,相對於傳統的士大夫勢力而言,都是單薄的。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鬥爭也絕不衹是簡單的一時一事的勝利可以解決,鬥爭是在各個方面進行的,除了布列子弟,扶持相關勢力是他們壯大勢力的一條必然途徑,“鴻都門學”的興起正是藉助了這一歷史契機。

(二)“鴻都門學”的建立

于史可輯的“鴻都門學”的情況大致是這樣的:“初,帝好學,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諸生能為文賦者。本頗以經學相招,後諸為尺牘及工書鳥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數十人。侍中祭酒樂松、賈護,多引無行趣势之徒,並待制鴻都門下,喜陳方俗閭里小事,帝甚悅之,待以不次之位。”(《後漢書》卷六〇下《蔡邕傳》,第1991-1992頁。)“光和元年,遂置鴻都門學,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諸生皆敕州郡三公舉用辟召,或出為刺史、太守,入為尚書、侍中,乃有封侯賜爵者,士君子皆恥與為列焉。”(《後漢書》卷六〇下《蔡邕傳》,第1998頁。)《後漢書·孝靈帝紀》李賢注云:“鴻都,門名也,於內置學。時其中諸生,皆敕州、郡、三公舉召能為尺牘辭賦及工書鳥篆者相課試,至千人焉。”光和元年十二月,靈帝“敕中尚方為鴻都文學樂松、江覽等三十二人圖像立贊,以勸學者”(《後漢書》卷七七《酷吏·陽球傳》,第2499頁。)。由“待制”到“遂置”到“或出為刺史、太守,入為尚書、侍中”再到立像“以勸學者”,形勢逐步升級,且這一過程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的,說明靈帝對之是極度重視的。

不同尋常的是,靈帝的這次舉動遭到了士大夫的強烈反對。早在“鴻都門學”正式建制的前一年(熹平六年),蔡邕就上書靈帝:

夫書畫辭賦,才之小者,匡國理政,未有其能。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經術,聽政餘日,觀省篇章,聊以遊意,當代博弈,非以教化取士之本,而諸生競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頗引經訓風喻之言,下則連偶俗語,有類俳優;或竊成文,虛冒名氏。臣每受詔于盛化門,差次錄第,其未及者,亦復隨輩皆見拜擢。既加之恩,難復收改,但守奉祿,於義已弘,不可復使理人及仕州郡。昔孝宣會諸儒于石渠,章帝集學士于白虎,通經釋義,其事優大,文武之道,所宜從之。若乃小能小善,雖有可觀,孔子以為“致遠則泥”,君子故當志其大者。

反對不但無效,而且在反對聲中,靈帝還加大了步伐——“鴻都門學”正式建制。對此,乘對策之機蔡邕又予以發難:

又尚方工技之作,鴻都篇賦之文,可且消息,以示惟憂。……今並以小文超取選舉,開請托之門,違明王之典,眾心不厭,莫之敢言(《後漢書》卷六〇下《蔡邕傳》,第1999頁。)。

大臣楊賜也上疏批評:

鴻都門下,招會群小,造作賦說,以蟲篆小技見寵於時,如驩兜、共工更相薦說,旬日之間,並各拔擢,樂松處常伯,任芝居納言。郗儉、梁鵠俱以便辟之性,佞辯之心,各受豐爵不次之寵,而令搢紳之徒委伏畎畝,口誦堯舜之言,身蹈絕俗之行,棄捐溝壑,不見逮及。……殆哉之危,莫過於今(《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附孫賜傳》,第1780頁。)。

反對越激烈,靈帝扶持得越見力度——年底更為樂松、江覽等圖像立贊,“以勸學者”。但“鴻都門學”發展的每一步都會招致抨擊,尚書令陽球上書曰:

(樂)松、(江)覽等皆出於微蔑,斗筲小人,依憑世戚,附托權豪,俛眉承睫,徼進明時。或獻賦一篇,或鳥篆盈簡,而位升郎中,形圖丹青。亦有筆不點牘,辭不辯心,假手請字,妖偽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蟬蛻滓濁。是以有識掩口,天下嗟歎。臣聞圖像之設,以昭勸戒,欲令人君動鑒得失。未聞豎子小人,詐作文頌,而可妄竊天官,垂像圖素者也。今太學、東觀足以宣明聖化。願罷鴻都之選,以消天下之謗(《後漢書》卷七七《酷吏·陽球傳》,第2499頁。)。

“鴻都門學”現象當然不能僅從靈帝個人喜好的角度理解,而顯然屬於政治事件。靈帝的其他舉動如“作列肆於後宮,使諸采女販賣,更相盜竊爭鬥。帝著商估服,飲宴為樂。又於西園弄狗,著進賢冠,帶綬。又駕四驢,帝躬自操轡,驅馳周旋,京師轉相放效”(《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346頁。),顯然荒唐、淫靡之極,已嚴重違反儒家對帝王的要求和規範,且引起了“京師轉相放效”的不良社會效果。但並不見士大夫反應得如此敏感和強烈,原因無他,因為這還尚算是“個人”、“小範圍”的事情,類似現象在宮廷中多有,不過這裏更顯荒唐一些而已,但尚在能够容忍之列,而“鴻都門學”事件顯然觸及了階層利益集團的根本對立。

關於“鴻都門學”士人的文化、階級特性,王永平在《漢靈帝之置“鴻都門學”及其原因考論》一文中有精審的考證和論述。這裏不再展開分析,而直接引用原文的結論:

從文化取向而言,“鴻都門學”主要是一個文學藝術群體,其中士子多以辭賦書畫等才藝作為進階之資,而與儒學士大夫以經術、德行為入仕之正途不同。……從社會階級而言,“鴻都門學”中人大多出自寒微,與儒學世族不同。

“鴻都門學”事件實際上反映的是出身低寒、從事嚮為正統所輕之“賤業”的人群與經術傳家之士大夫群體之間的衝突,以靈帝、宦官為代表的內廷挑起了這次矛盾,並藉助他們與外廷抗衡(關於宦官與“鴻都門”人士的同屬關係,陳寅恪所論實已啟其端:“然則當東漢之際,其士大夫宗經義,而閹宦則尚文辭。”(《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鍾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後》,《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2頁)論述東漢末士大夫和閹宦兩大對立集團的鬥爭,概括閹宦的主體文化取向是“尚文辭”,實際已暗含了對宦官與“鴻都門”人士同屬關係的揭示。以後毛禮銳在《漢代太學考略》(《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62年第四期)、韓養民在《秦漢文化史》(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頁)、王永平在《漢靈帝之置“鴻都門學”及其原因考論》(《揚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五期)中直接揭示了“鴻都門學”的建立與宦官的密切關係,其中尤以王作後出轉精,論述縝密,可參看。以後孫明君《第三種勢力——政治視角中的鴻都門學》(《學習與探索》,2002年第五期)對上述觀點有所商榷,認為“鴻都門學”是由靈帝建立的針對清流士人和宦官的“第三種勢力”,虽從異處立說有積極意義,但論述邏輯及例證似不足影響前述論作的論證和結論。)。“文學”、術藝之需多為人情所不免,但儒家既要強調“節之以禮”,在統治的實際過程中又總不免執行重禮鄙情而對以“文學”、術藝為能之士加以輕視,所以靈帝搞出這種局面來,既可以滿足他和宦官們的實際愛好,又可以藉以打擊士大夫一貫自恃的驕傲和神聖。靈帝藉用“文學”、術藝之勢力與士大夫集團對抗,一如上文所揭示的那樣,“文人”與士大夫集團有對立、制衡的傳統,但靈帝捨棄傳統的“文人”群體,如蔡邕、酈炎、張超等音樂書法多能之士,而直接提拔底層“文人”上來,也正是因為如上文所述,傳統的“文人”早已“經學化”了,他們實際上已開始代儒家立言,這就是靈帝身邊搜羅大批“文人”卻還是要大興“鴻都門學”的原因。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鴻都門學”階層對立、鬥爭的實際性質。

二、文人群落的重組

“鴻都門學”的發生、發展,引發了這樣幾個重大變化:

首先,針對“太學”的“鴻都門學”的建立(范文瀾云:“一七八年,漢靈帝立鴻都門學。這個皇帝親自創辦的的太學裏,講究辭賦、小說、繪畫、書法,意在用文學藝術來對抗太學的腐朽經學。”(《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二編第三章第二節,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第150頁))使經學的獨尊地位受到衝擊。

太學之名,西周已有,當時天子與諸侯均設,但封建社會意義上的太學的建立,是在漢武帝時期。董仲舒《天人三策》曰:

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太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漸民以仁,摩民以誼,節民以禮,故其刑罰甚輕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習俗美也。

故養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國之眾,對亡應書者,是王道往往而絕也。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數考問以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第2503-2504、2512頁。)。

太學有兩個主要作用,一是教化天下之民,二是養天下之士,當然以資教化的是儒術,養成之士是儒士,建立太學是董仲舒推行“獨尊儒術”的一個主要步驟。元朔五年(前124),“興太學”,設五經博士,弟子員五十人,以後多有增補,成為常制。太學成為官方確認的權威經學學府,同時也成為國家培養官員的最高場所。可以說,太學是儒學成為統治話語、儒士成為統治階層的象徵,其特殊的社會功能隨着經學從西漢到東漢的深入發展而日益得到強化和確認。

但在東漢末的時候,經學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突出事例之一就是針對“太學”的“鴻都門學”的建立。陽球抨擊“鴻都門學”所說的“今太學、東觀足以宣明聖化”,就揭示了“鴻都門學”與“太學”的差别和對立。它們的對立所揭示的不僅僅是兩個機關之間的問題,而是兩個機關各自代表的文化、階層集團之間的矛盾衝突。“鴻都門”人士擅長的“書畫辭賦”等被士大夫群體稱為“小文”、“蟲篆小技”、“工技之作”,屬於“小能小善”、“才之小者”,而“匡國理政,未有其能”;他們的身份,大抵是“無行趣勢之徒”、“有類俳優”、“群小”、“皆出於微蔑,斗筲小人”、“豎子小人”。“鴻都門”人士的文化趣向、階層屬性與經學士大夫完全不同,這種對立在蔡邕、楊賜、陽球的抨擊中也可以看出,與“鴻都門”人士的文化趣向和階層屬性所對比論述的正是“口誦堯舜之言”的“搢紳之徒”,他們強調“通經釋義,其事優大”,君子“當志其大者”。

“鴻都門”之學與“鴻都門”之士的狀況當然一直在社會上存在,但在儒術獨尊、儒士獨尊的狀態下,他們一直是以卑微的、被人輕視的狀態和方式存在的,儒家出於建構禮樂的需要、出於維護自身權威性與神聖性的目的,在現實生活和國家政治管理中是排斥他們的,翻檢《漢書》、《後漢書》,對比“文人”與經學士人的地位和命運,二者的差别一目瞭然。無論是官方的確認還是社會的接受,經學和儒家士人在人們的意識中都是唯一尊貴與合理的存在,此外無他。而以官方的名義對被士大夫激烈反對的“鴻都門”之學與“鴻都門”之士進行確認,這在歷史上確實是破天荒的一次。“鴻都門學”代表了一種異質的聲音和狀況,從而對傳統統治話語和士大夫統治勢力構成了一定的衝擊。

其次,以利祿相招,“書畫辭賦”“作者鼎沸”。內廷不但仿效“太學”為“小能小善”者建立國家級最高學府——“鴻都門學”,而且還直接搬用太學諸生出入為官的套路,對“鴻都門”生許以官爵,“差次錄第,其未及者,亦復隨輩皆見拜擢”,“並各拔擢”,“受豐爵不次之寵”,“使理人及仕州郡”,“或出為刺史、太守,入為尚書、侍中”,“有封侯賜爵者”,乃至“公卿牧守,比肩是也”,帝既“待以不次之位”,又“立像以勸學者”。在以仕為體現人生價值之最尊貴方式的古代社會,被許以官爵更能顯示被確認的意味,所以這一打破傳統社會確認規則的舉動必在社會上引發巨大的回應。“鴻都門學”初起時尚衹有“數十人”,而前引《靈帝紀》李賢注曰“至千人焉”,又蔡邕說“諸生競利,作者鼎沸”,作者蓋又不止“千人焉”,基數迅速擴大。這是必然的,因為有利祿相招,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何況帝王勸以利祿,又為能者立像廣為宣招,其轟動效應決非一般的一時好尚可比,這也應該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苦心經營“鴻都門學”的靈帝所期望的社會效果。衛恒《四體書勢序》稱“(漢)靈帝好書,世多能者”(《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注引,第31頁。)。江式《論書表》:“後開鴻都,書畫奇能,莫不雲集……。”(《魏書》卷九一《術藝·江式傳》,第1962頁。)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本漢》:“靈帝好書,開鴻都之觀,善書之人鱗集,萬流仰風,爭工筆劄。”(崔爾平校注《廣藝舟雙楫注》,上海書畫出版社1981年版,第108頁。)所描述之狀況,蓋可視為“鴻都門學”的後續效應。一種事物衹有逐漸取得社會的認可,逐漸被社會所接受,纔可能取得普遍發展之勢,由於史料的缺乏,不好概括“鴻都門學”對社會觀念的影響程度,但“鴻都門學”作為一級國家機構、“鴻都門”生曾普遍為官、“鴻都門學”曾引起社會反響,這些都實實在在地成為一種客觀事實留存於歷史當中,其必與後世相關社會現象的發展構成開啟、承遞關係。

同类推荐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普洱溯源

    普洱溯源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见地,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但不管怎么说,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元宵节又称灯火节,在南北朝时,灯火十分盛行。正月十五闹花灯因其一片光明的寓意和喜气洋洋的气氛,被人们称作良辰美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徜徉灯市,来领略“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节日氛围。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热门推荐
  • 豪门冷少娇妻投怀送抱

    豪门冷少娇妻投怀送抱

    在家里人偷偷给她与一个毫不相识的人订了婚,这时的陈筱琳又该怎么办,在面对家族企业危机,又该怎么办呢?是该结婚还是任由家族企业衰亡呢?一旦结婚,那丢失掉的就是自己的后半生……
  • 女法师的崛起

    女法师的崛起

    她是现代风雷厉行的女特种兵,一朝穿越来到了魔法与武士并存的神奇异世。化身九岁女童,却心存高远之志。我定会站在大陆的最高层,目无余子仗剑天涯。学院试炼横空出世,成为顶尖学院竞相争取的对象。魔兽阁中一鸣惊人,召唤出绝品魔宠AK47。寻至禁地偶得千年幽灵果,魔法一途步入康庄大道。罗刹血地九死一生,凤凰磐涅从此踏上强者之路。宋氏家主为她舍生赴死,无双剑刃为她斩妖除魔。冷傲男子为她上至九霄,可爱正太为她下到九幽。风头之劲一时无二,美男倾心也就算了。偏偏世上唯一有着星瞳之眸的占星少女也对她痴心难改。雪山狼王许下心魔之誓为她守护一生。◆◇◆◇◆◇◆◇◆◇◆◇◆◇◆◇◆◇◆◇◆◇◆◇◆◇◆◇◆◇◆◇◆◇◆◇片段一:忽然间,水晶球绽放出灿烂的青色光芒,这些光芒逐渐汇成一道巨大的青色光柱,仿佛要穿透云彩似的,周围的天空都被染成了青色,远远看去,天空中密密麻麻像被乌云笼罩,遮天蔽日。似乎已经到了夜晚,这般奇异的景象引起来众人的惊叹,“狂风蚀日?风属性天才!”但是这还仅仅是开始,紧接着,青色的光柱突兀的转变成了火红色,光芒愈加明亮,刚才一天空的乌云都被驱散了,一声尖锐的鸣叫响彻天空,一只浑身浴火的鸟儿高傲地睥睨着下面的芸芸众生,“火羽生凤?双属性?!”连台上的老师都开始惊讶了,而且两个属性天赋都是这么突出?在所有人不可思议的目光中,水晶球“嘭”的一声爆裂开来。片段二:六个六芒星互相嵌套,转眼间形成一个光华四射的小六芒星印到了萧雯额间。“出来了。”萧雯感觉到了空间的波动,是什么?萧雯摊开双手。枪?那股冰冷而又熟悉的触觉差点没让萧雯崩溃,这是?AK47?居然出现在了魔法世界,我靠,饶是萧雯这样的四好青年也忍不住了。老天你玩我吧,这是魔法世界哎。“妈妈。”那把枪忽然发出声音。“什么?”萧雯一把扔掉手中的AK47,跳到一边,“老师,它、它、它、它、它居然开口说话了,你听到了没有?还是我听错了?”温黎老师很淡定“看样子是只绝品宠物了,魔兽进化到一定级别甚至会化成人形,说话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能说明它级别比较高。”“可是,可是老师,它它它,它是一把……”一把枪哎。◆◇◆◇◆◇◆◇◆◇◆◇◆◇◆◇◆◇◆◇◆◇◆◇◆◇◆◇◆◇◆◇◆◇◆◇踏险地过雪山毁魔殿。问天道寻因果建法则。强者为尊杀伐果断。傲霜神兵且陪我笑傲江湖。◆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秘密职业

    秘密职业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七月锦城

    七月锦城

    “那我应该叫你什么?”“你叫我名字就好。”“那多没礼貌。”夏七月摇头,“而且也不能显示我对你的尊敬。”“所以呢?”“呃……”夏七月一手捏着下巴想了想,打了个响指”有了!”“以后我就叫你顾大神了。”顾锦城剑眉不易察觉的挑了挑,“坐过来。”那时年少的我们都曾经明恋暗恋过一个人,你是不是很幸运多年后依旧和他再次相遇。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惊险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惊险故事

    本书精选了“周穆王西游探险”、“张骞出使西域”、“征服世界处女峰”、“旅游家徐霞客”、“英国公主冒险探南极”等数十个古今中外的探险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将扣动你的心弦,无论你是七岁,还是七十岁,这些故事都是值得你一读的经典。
  • 我终于失去了你2

    我终于失去了你2

    从今以后,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数次刷新销售榜单浅伤派作家麦九洒泪完结,谨以此书献给曾经不懂去爱的我们。这条街,他走过很多次了,长留街,长留我心的长留。你向我说后会无期,我却想再见你一面。执着痛苦的守候:他可以对她有千般宠万分爱,却找不到一条留下她的理由。那场大雪下了三天,许诺就此消失了。所有的人都告诉莫铖,许诺死了。莫铖不相信,执着的寻找。终于,三年后,初雪来临,他与她相遇街头,她却不认识他。
  • 摸金狂妃:邪性王爷,来宠!

    摸金狂妃:邪性王爷,来宠!

    云栖烟再活一世似乎整个人都进入了佛系心态,钱不钱的不重要,毕竟咱这王府富得流油,名不名的不重要,在下京都混世魔王谁与争锋!至于美不美的,家里的王爷摆出来!——本文慢热曲折,副线较多,数据不好作者丧,请见谅。
  • 猫先生在家中

    猫先生在家中

    叶舟指着表格上“关系”那一栏问猫先生,“诶,我们俩是什么关系?”猫先生用它厚厚的肉垫子不耐烦地摁了摁桌子,“什么关系?!当然是正经合法的男女朋友关系了!”叶舟飞快地转着笔,“啧,好好一人民教师,怎么就人兽了呢?太重口了啊……”猫先生瞪大它的绿眼睛,“你还是写夫妻关系吧,我不放心。”叶舟惊得转飞了钢笔,“啪”,钢笔掉在木质地板上,甩出一道墨迹。猫先生眯缝起眼睛,危险地看着她。叶舟吞吞吐吐地问:“这……这是求婚吗?”猫先生跳下桌子,摇摆着它优雅的猫屁股,故作镇定地往门口走去,临出门时,它回头盯着叶舟,“聘礼是五百只灰老鼠。”“啪”,刚捡起来的钢笔又掉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