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8700000001

第1章 序言

神话传说历史悠远,内涵丰富,极具文化价值,在不断的演绎过程中,借助于民间文学的传播,又依附于传统风俗这个活动载体,又与美景完美结合,家喻户晓、经久不衰。千百年来,人们从神话传说的动人故事中获得巨大的力量:信守美好;感知人间善恶、喜悲、爱憎。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物之一,各国神话故事无不折射出本民族哲学观念、艺术风格、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如果把整个人类的成长比喻成一个人的成长,神话就是人类的童年,有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神话体系,比较出名的有古希腊神话、欧洲神话、印度神话、阿拉伯神话和中国神话。

神话也是人类的一个梦,这个梦神奇变幻,绚丽多彩。生活如果没有梦,人们也就没有了期待和希望,生活也将无法继续。尼采说:“没有神话,一切文化都会丧失其健康的天然创造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丰富神话的民族。《山海经》、《淮南子》、《楚辞》、《庄子》等都记载了不少神话故事。祖先们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不知天地以及万物因何而生,缘何而变,也不知究竟是什么神秘的力量主宰着自然界和人类。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不断想象着,并把这些想象付诸于神话故事中,借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于是便有了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传说。

佛教、道教和儒家也借着民间传说来宣扬自己的教义,并不断神化自己,小儿项托的机智明理让人惊叹,西王母的不死药和仙桃令人神往,观世音和如来佛祖的无边法力更使人心生敬仰。

人们在现实中有着许多无法实现的愿望,于是便借助于神话和传说的手段来完成,同时,也把不同的人格赋在了不同的神灵身上,使他们也具有了人的性格。比如,人们追寻理想,于是便出现了精卫的矢志不移,刑天的不屈,夸父的执著;人们想象着自己能拥有无尽的力量,于是便有了后羿来射日;人们期待圣贤明君的出现,于是便传颂着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的故事,并把他们神化;人们向往美好的乐园,于是便有了昆仑山、蓬莱、天庭、龙宫等仙境的传说;人们追求美好的爱情,于是便有了织女的反叛,尾生的信守誓约,七仙女的善良,白娘子的坚定,还有月下老人神奇的红线;人们同情那些不幸的人,于是便有了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有了韩凭和妻子的生死相依;人们憎恨统治者的残暴,于是便有了干将和莫邪的传说;人们赞美英雄,于是便有了哪吒闹海,有了钱塘江的潮神伍子胥。

此外,有些传说故事往往依附于一些传统的风俗,例如寒食节与介之推的关系,重阳节登高与避邪驱魔的关系。还有的则是依附于风景名胜,例如西湖雷峰塔与白蛇,又比如洛阳与牡丹。文化在游客驻足凭吊中,在风俗的延续中得到传承。

历史悠久的中国酒文化、茶文化和传统中医文化在酒神杜康、茶神陆羽、神医扁鹊和华佗的逸闻趣事中代代相传。

不少神话故事和传说被搬上了戏曲舞台,民间艺术年画、剪纸、刺绣、泥人、木雕等也多以神话传说故事作为题材,不少的旅游以及盛大的节日活动也以神话传说入题。人们将这些美丽的故事代代相传,使其永不褪色,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美好憧憬。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也在转变,神话和传说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面貌。人们不断地给那些荒诞无稽的故事模型里添加新的时代精神,既传达着人们的思想情趣,也给人以纯美的享受。因此,我们要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传承神话传说中积极、美好的人性本质,使这颗明珠永远发出璀璨的光芒。

同类推荐
  • 陈寅恪讲国学

    陈寅恪讲国学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他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他的新考据学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陈寅恪与王国维、陈垣等形成了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新考据学派”。他研究的范围涉及中古史、宗教史、蒙古史、敦煌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成果。本书对其学术成就、治学特色以及师友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为进一步研究陈寅恪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失为一部富有特色的了解陈寅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中国文化精神的著作。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祠庙陵墓对联(上)

    祠庙陵墓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金光蔓延

    金光蔓延

    姚金女十六岁那年,忽然感觉吕城镇静谧的空气里多了一种震颤。这种震颤是从镇北那边传来的,沉沉的带着固定节奏的金属碾轧声,由远而近或者由近而远,穿过平素静谧温和的土层,再通过土壤,传导给墙壁、窗户、门框、床铺、桌椅。沉厚的碾轧声虽被分解零散成微微的颤栗,但乡村的风酥雨柔明显被注入了一种刚硬的元素。奇怪的是,金女问周围的人,都说没感觉到。“哪有什么颤动啊?你又神经兮兮瞎想了吧。”姐姐金朵摇了摇头,继续拿着抹布做她的事去了。金女又去问了母亲和弟弟,他们都说没感觉到。真是怪了。
  • 上清金母求仙上法

    上清金母求仙上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疑案实录

    疑案实录

    一座沿海城市岭竹,那里的几名警察,法医,痕迹检测员的故事:几个人一边侦破各种扑朔迷离的案件,一边产生各种微妙的感情。当然,更有对往事的追忆,自我灵魂的救赎以及未来的期盼。
  • 老公假正经

    老公假正经

    医院,来往的人,一个个无不是身边亲人陪伴,一个个温声絮语,好不融洽……施小小独自落寞的上前登记,快速的填好自己的姓名之后,又在后面的一栏上面填上了:孤儿。检查完毕。医生推了推鼻梁上那架大黑框眼镜,冷漠的说道:“毒素太重了,要尽快住院查看,怕是以后都没办法进行正常的夫妻生活了……”“没关系……”施小小扯了扯嘴皮子,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那会有生命危险吗……
  • 天平天国御制千字诏

    天平天国御制千字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爸叫胤禛,我哥是乾隆

    我爸叫胤禛,我哥是乾隆

    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我穿越成了谁?你是我哥?你说你叫弘历?那我爹不会真的是雍正吧!可为什么我们住在这样的地方,吃这样的饭,还要干活?弘历哥哥,我要去找那个所谓的爹讨公道……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Merchant of Venice

    Merchant of Ven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向内行走

    向内行走

    民国时期云南地区一个世代以茶为业的世家,个人情感在政治急流的裹挟中,发生着天翻地复的变化。颠覆了对以往宿命的执着,历史的画卷上收藏了多少故事,文字把她们变成浪花一朵奔入长河。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 题李处士幽居

    题李处士幽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