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600000003

第3章 《历代赋评注》序(3)

其《论宋体》部分云:

至于赋,若以文体为之,则专尚于理,而遂略于辞,昧于情矣。……今观《秋声》《赤壁》等赋,以文视之,诚非古今所及;若以赋论之,恐(教)坊雷大使舞剑,终非本色以上并见祝尧《古赋辨体》卷八……

虽然其评价拘泥于对赋的僵化的认识,但第一,看到宋赋以散文体为之;第二,注意到宋赋以议论为特色;第三,认为它来自先秦时屈原的《卜居》《渔父》。祝尧的眼光是相当敏锐的。有的学者称宋代的赋为“新文赋”,其实称作“散体赋”更明白,更可以看出它同先秦文赋的关系。“散体赋”也就是文赋中不同于律赋、骈赋和骋辞大赋的一种文赋,同先秦时的《渔父》《卜居》和见于《师旷》《说苑》的一些赋体之作无多大区别,它的特点一在于善于摹物写景,二在于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所反映的社会风貌,三在于语言的时代特色。因而,从艺术方面看它显得更自然、明畅,抒情性更强。从魏晋至唐,在挖掘汉语外在美的表现功能上,许多文人都作了尝试。但正如《老子》第十六章所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鹖冠子·环流》也说:“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尽头,违背了它存在的本旨,便要回到最初特别强调本旨的那个出发点上去。宋代的文赋回归到了先秦时文赋形成阶段上。但是,这又不是简单地重复,不是平面上的“环流”,而是螺旋式地上升。因为有了汉魏至唐辞赋创作在语言运用上积累的经验,宋代的文赋已不同于先秦时代的重视铺排和一般论理,而追求着摹物中抓住特征的艺术点染和在物我关系、人生际遇方面哲理的感悟。所以说,宋代赋是另辟蹊径,别样风光。

金代赋的创作主要在后期,也受到北宋欧阳修、黄庭坚等人的影响,易排为散,以适意自然、朴素冲淡、近于物情为尚;也同样以描绘见哲理,由抒情发议论。赵秉文、李俊民、元好问等皆因此而有所建树。

元赋的创作基本上沿着宋金自然冲淡的风格发展,却不再大发议论,而是上承唐代,主于抒情,张扬个性。这有社会现实方面的原因。首先,元朝统治者对唐宋时代以为科举晋身之阶的诗赋之类采取斥废态度,而在传统文化方面学养较深的汉族文人又得不到任用,其潦倒落拓者入于教坊剧院,其有庄园资财者则借诗赋以娱性。其次,在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下,发议论也会招致危险,故学习魏晋士人的随性任气。再次,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来说,宋金赋在议论方面已发挥得淋漓尽致,元代作家难以出其右,所以不得不反省此前之失而另寻“柳暗花明”之路。与之相应,元赋在形式上出现了骚化现象,因为骚具有抒情的传统。

明代前期,由于实行八股取士等对知识分子思想进行钳制的政策,赋的内容消解了元末明初愤激慷慨的气息,风格上趋于平淡,部分作品学习汉赋的歌功颂德,体现了专制文化下的文学特色;而大部分作品仍沿着元赋抒情的路子,形式上也仍然表现出骚化与诗化的特征。明代中期以后文艺思想活跃,前后“七子”反台阁体而倡导复古,否认唐代以后赋的成绩。李梦阳甚至提出“唐无赋”的观点。历史地看,李梦阳的这个说法针对的是宋代以来赋作讲格法理义及明代前期出现的工艺化倾向的弊端,是为了使赋的创作更具有活力,这同初唐之时陈子昂慨叹“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修竹篇》序)的用意一样。《文心雕龙·诠赋》论齐梁以前赋云:

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然逐末之俦,蔑弃其本,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贵风轨,莫益劝戒,此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当其不利于本身发展的因素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变革的时期也就到来了。明代的赋在其后期或宗楚骚,或尊汉,或尊唐,各开路径,百花齐放,成就是突出的。在元末明初刘基揭露时弊、抒写忧患的赋作之后,赋家代有高手,即使是身为复古派的李梦阳也留下了赋作四十余篇,且其愤世嫉俗、悯民报国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何景明、徐祯卿等也都有佳作传世。前七子复古派之外,无论此前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还是此后以唐顺之为代表的唐宋派,以王守仁为代表的心性学派,以王世贞、谢榛为代表的“后七子”,也都重视赋的创作,成绩斐然。至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朝廷对士人的禁锢也已无力,文人思想之活跃,有似汉末,而其摆脱传统思想束缚的程度则显得更为大胆而放浪。明代末年,民族矛盾尖锐,赋作也出现了一些可歌可泣的篇章。至于小品赋的出现,则是受明代小品文的影响,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也与小品文略同,这里就不多说了。

如果说明代后期赋的创作呈现出此起彼伏、各派争流的局面,则清代在经过清初社会与意识形态的稳定过程之后,慢慢形成了赋复兴的趋势。清初有王夫之、黄宗羲的“志士之赋”(刘熙载《赋概》),陈维崧、吴兆骞、尤侗、蒲松龄等紧承其后;至乾嘉之世,很多著名的学者、古文家,同时也都表现出对赋的兴趣。文赋、骚赋、诗体赋以至文赋中的骈体、律体、骋辞大赋等各种体式全面复兴,百花竞艳,各种流派同时并存,自由发挥。在清人入主中原的形势下,似乎赋这种传统的文体成了光大华夏文化、显示空前盛世的手段。清代赋的数量又一次超过此前各代的总和。

晚清之时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尤其是人们认识到了西洋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之后,一些志士仁人首先从与国计民生联系密切的方面入手,文学创作也受西方文学的影响,产生了新文体、新诗体,并越来越重视小说的功用,而只在知识分子中流行的赋(这里主要指文赋、骚赋与诗体赋,因为俗赋被发现并引起关注的时间很迟)自然只能暂时置之脑后。1840年以后,直至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然也有个别学者创作了反映时代风云、爱国精神的赋作,但就整个赋的变革、发展来说,已不可能产生奇峰突起的状况。然而,如要研究赋将来之存在与发展,却不能不由清末的赋开始加以审视。

赋虽有四种体式,但以文赋为主体,所以论赋之发展,主要是论文赋在结构方式、语言风格上的变化,兼及其同骚赋、诗体赋之间的相互吸收与消长。骚赋、诗体赋本身不是没有变化,但二者在汉代以后大部分时间中都被边缘化,不占主流,所以也影响较小。从整个的语言风格变化方面说,骚赋、诗体赋同文赋的发展变化大体一致。另外,文赋经过了由“散”到“骈”、到“律”,又到“散”的发展过程,但并不是说新的一种式样产生后,旧的便消失了,这种归纳只能是就发展风格的主流而言,事实上,先前已有的各种形式也同样并存,并仍然是以后发展的凭借与参考。比如文赋在先秦时为散体,然而除《风赋》《钓赋》之类篇幅不大的赋作之外,已产生《高唐赋》《神女赋》这样的骋辞大赋。到汉代骋辞大赋占了主流,而一般散体赋仍流行。魏晋至南北朝骈体赋盛行,而散体包括抒情小赋、骋辞大赋也仍有作品产生。唐代一变而为律赋,而作散体者也大有人在,至宋代又风行散体,但骈体、律赋之作也并未绝迹。我们应立体地看文体的发展,而不能受“简单进化论”的影响,以为一个时代风行什么,别的便不再有。因为那样看待文学的发展状况,很多问题便无法解释。实际上科学的进化论也是讲由于环境的变化,一些物种进化了,而另一些则由于环境未变,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生理特征与生存状态。

上面简要回顾了赋的发展历史,主要着眼于各个历史阶段的特色,未能论述其不足。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即使是特色,如果过了头,也就会显出弊端。以上我们在对赋发展流变过程的回顾中,主要介绍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成就和特色,但每一阶段至于末流,也就到了必须要变革的地步。《周易·系辞下》云:“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将此用于对赋的发展史的观察与对发展中一些问题的解释,再适合不过。可以说每一个时代的赋都有其特色,但后一个历史阶段的赋坛高手或卓越理论家却总是针对其不利的一面,尤其抓住其末流之严重弊端而攻击之,以开辟新路。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从内容上说,大体在每一朝代的初期,赋多慷慨激昂之作。前朝之遗民尚有不平,后朝之功臣自诩伟业,作家的文风则因经历了乱世,一般视野开阔,也较切近现实;待王朝鼎盛之时,则多歌功颂德之作,而题材也较广泛;至其末世,揭露黑暗、反映民瘼、愤世嫉俗之作较多,统治集团中一些有远见而受排挤的人更以赋为歌哭,写衰世、乱世的变故,读之令人扼腕切齿。这些都是一般规律,故在此对于各个时期赋的题材、内容、思想方面种种未多提及。但本套丛书各册之前都有一概述,可以使读者了解该时期赋在题材、内容、思想以及艺术上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

《历代赋评注》共七卷,收入从先秦至清末两千多年间的赋作。各卷主编或主笔人如下:

先秦卷:赵逵夫马世年(评注)

汉代卷:赵逵夫韩高年(主编)

魏晋卷:赵逵夫杨晓斌(主编)

南北朝卷:赵逵夫汤斌(主编)

唐五代卷:尹占华杨晓霭(评注)

宋金元卷:霍旭东李占鹏(主编)

明清卷:龚喜平(主编)

全书由我主编,负责确定选文原则,同各卷负责同志选定篇目,提出编注体例和评析要求,在工作进行中抽查各卷注评的情况,解决疑难问题,进行最后的统稿工作。

此书从1992年起步,至1993年、1994年已编成三部,当时计划列入丛书分册出。在1993年出版的《诗经蠡测》和1994年出版的《汉诗研究》等四本书,以及1995年出版的《诗赋论集》等勒口上已预告《汉赋评注》《魏晋南北朝赋评注》《唐五代赋评注》即出。故十多年来很多朋友关心这套书的出版,在每次赋学会上都有人问及。在这里我也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套丛书由二十世纪之末开始,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出版,成了真正的“跨世纪”的项目,其原因我在全书《后记》中稍有交代(见《明清卷》之末)。2006年启动修订工程,原计划在2007年8月兰州召开第七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前印出,但由于工程太大,拖到现在才全部完成。因篇幅大,在篇目选定上也有反复,其中错误难免。希学界同仁给以批评指正,以便有机会在再版时加以改正。

2007年12月18日

同类推荐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开心学国学(科教卷)

    本册从科学发明、数学成就、天文历法、农业科技、中医科学、纺织科技、教育科举、古代学校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地阐述了中国的科教知识,多角度地展示了科教的精华,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入门级的科普读物。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热门推荐
  • 猫咪总监很凶残

    猫咪总监很凶残

    安炎焰,人如其名,是个性子火爆到有些凶残的姑娘,毕业后就职于立浅集团B市分部,从小小设计师一路斩杀到设计主管之位,然后总部一张白纸黑字调职书,将她揪回老家T市,任职设计总监,目前正寄居在青梅竹马的公寓之中,故事正式进入正轨,看官们且等着…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萌宝宝娘亲有怪兽

    萌宝宝娘亲有怪兽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化学博士,却惨遭穿越事件,穿越就穿越吧,出场还那么轰轰烈烈,那个该死的男人只在她耳边留下一句“来找我”就消失不见了!千万只羊驼在心中奔腾而过,脸都没看清要去找个鬼啊!谁料,鬼宝宝横空降世,从此世界风波不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鸟事(短篇小说)

    鸟事(短篇小说)

    这鸟事,其实不复杂,但说来就话长了。正月好时光。那楠街进行一年一度的“画眉搏击大奖赛。所谓画眉搏击,实是俗称中的斗画眉。十万山中的那楠街,斗画眉是有传统的。明朝万历年间留下的街谱有载:山中那楠,地广人稀,草多林密,多寒少温,旱涝无期;唯有百鸟,常年欢语,每度年至,必有鸟趣,方圆百里,妇幼汉苍,皆来观聚……这个“鸟趣”,说的就是斗画眉,可见其历史之悠久。“文革”年岁,有一“四清”工作组进驻那楠过“革命化春节”,视斗画眉为“四旧”之围,而明令禁止,“鸟趣”便断了多年历史。
  • 我的青春输不起

    我的青春输不起

    一场天灾,她的人生记忆从此缺失了一角;然而命运的捉弄,让她本来平静的生活瞬时跌宕起伏,鬼使神差,逼迫着她一步步走进这个漩涡,十六年前的阴谋,注定了十六年后的悲剧。上一辈人的纠葛,这一代人的情仇,何去又何从。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 亿万婚约:顾少,晚上见

    亿万婚约:顾少,晚上见

    他是高高在上的顾家嫡子,他是一手掌握商界的高傲总裁,偏偏因为她与他的曾经所爱的女人存在着几分相似,而一步一步的接近她,从而导致生米煮成熟饭。“那个……昨晚……对不起,我先走了。”林以微尴尬的缩着头,不敢直视身旁不着片缕的男子。“等一下。”顾南迁勾起一抹浅笑,直勾勾的看着把脚掂在地板的林以微。糟糕!他是不是要她负责。“……”林以微停住动作转过头一脸惶恐。“昨晚你那么起劲,现在是不是轮到我……”顾南迁挑了挑眉,如狩猎的狮子一般,盯着林以微,笑得格外魅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搞怪皇妃

    搞怪皇妃

    做飞机也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有机会学琴棋书画也不错。可是,人太优秀了也不好。
  • 农女的锦绣商图

    农女的锦绣商图

    末世谣,现代中医世家的首席天才药师,一次试药被人谋害,重生成为古代已婚农家女。莫诗瑶,因两家换亲而下嫁东家的病痨男人,不料拜堂当日,新郎当场暴毙,乡邻皆称其命硬克夫,自此名传十里、千夫指。当痞子天才摇身变成薄命村姑…娘家大哥双腿残疾、嫂子冷眼相加、父亲还中年多病。夫家婆婆软弱,小叔子心术不正,“各有千秋”的两位嫂子竟为半间茅草屋对其明排暗挤。家中仅有荒山半亩,鱼塘一方,一日三餐土豆红薯、野草树根!靠!他娘的就这样悲催地过一辈子?笑话!费尽心思扩展商业蓝图、前路锦绣良田万倾,闲来捅捅蜂窝养养娃,生意正值兴隆之际…却凭空冒出个无良腹黑的男人,坑蒙拐骗强抢偷,回回无耻。擦!他娘的这辈子就这样憋屈下去?妄想!绞尽脑汁谋得一身清净、安乐日子事事顺心,忙时开开药铺酿酿酒,人生当是得意之时…那原本腹黑无耻的男人却死缠烂打,脱下锦袍、夺过锄头,敲诈掳掠求哄诱,招招欠揍……“主子,莫姑娘把他们村长告上了县衙。”“嗯,莫村姑胆儿可真肥。”“……说要将村长赶下台。”“嗯?莫寡妇实在有魄力。”“……还、撵得村长的儿子满山蹿,结果人家在山上过夜……被蛇咬了。”“此话当真?”椅子上的男人猛地站起身,眸子里闪烁着莫名的光。“……主子莫怪莫姑娘……”咬着人的那是您的蛇……“废话!爷问村长那儿子被咬出个好歹了没?”“咳咳,听说危在旦夕,不过主子也不必太担……”“半日之内,方圆百里所有药铺立刻打烊,谁慢一步——关门、放狗!”
  • 刀龙传奇

    刀龙传奇

    长暗皇说到这里挥动六臂无数诛神之光的红色光线飞向下方“这是最后的礼物!”看到天空无数诛神之光的攻击,刚经历大战已经真元所剩无几的天之境高手此时根本已无力抵御,众人回身看向此时正在全力突破的黑耀,相互点了点头像是彼此达成共识!只见众位天之境高手全部围住了黑耀,纷纷运转自己残余的力量张开一道护身结界“既然这道攻击我们已经避无可避!那么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这人间的唯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