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900000012

第12章 柳赋

吴淑

吴淑(947—1002),字正仪,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市)人。徐铉之婿。先以校书郎直内史仕南唐,入宋,以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历太府寺丞、著作佐郎、秘阁校理。累迁职方员外郎。淑好古博学,工文辞,尝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著有《事类赋》并注三十卷、《谑名录》一卷、《江淮异人录》二卷、《秘阁闲谈》五卷,并有文集十卷。

吴淑《事类赋》三十卷一百篇,包括天部三卷、岁时部二卷、地部三卷、宝货部二卷、乐部一卷、服用部三卷、什物部二卷、饮食部一卷、禽部二卷、兽部四卷、草木部、果部、鳞介部各二卷、虫部一卷。《宋史·文苑传三·吴淑》载:“太宗赏其学问优博,又作《事类赋》百篇以献,诏令注释,淑分注成三十卷上之。”吴淑又在《进注事类赋状》中说:“伏以类书之作,相沿颇多,盖无纲条,率难记诵。今综而成赋,则焕焉可观。”(《事类赋》卷首)可见他的《事类赋》及注,就是一部赋形式的类书。吴淑参加过宋初几部大型类书的编纂工作,见闻博洽,对于每种事物的有关典故及词语都十分熟悉,作这种赋自然不是什么难事,无非就是把相关故实组织在一起,使之具有赋的形式就行了。以所选这篇《柳赋》为例而言,其中便将《太平御览》木部杨柳条下所收之人物事故几乎罗列殆尽。可见这种赋是谈不上什么文学价值的。文学价值既然微乎其微,连同注释加在一起,倒是可以起点类书的作用。但是应用起来又远不如类书方便,大概它的唯一好处就是便于记诵吧。

昔桓温感旧迁延[1],攀条泫然[2],且曰:“树犹如此,况于人焉。”若乃美春月于王恭[3],赏灵和于张绪[4],涉正月以始荑[5],得沃土而斯茂[6]。既曰丑条[7],亦名独摇[8],生于左肘[9],集彼鸣蜩[10]。亚夫则军门傲睨[11],嵇康则锻灶逍遥[12];吕渭以再荣作瑞[13],孝绪以自拔为妖[14]。复有直陵凤伯[15],柽河旄泽[16],或盛展禽之家[17],或茂陶潜之宅[18]。亦有沃民之国[19],汶水之傍[20],静帝既谣于周世[21],杨氏亦歌于太康[22]。敬则忆之于北馆[23],陶侃识之于武昌[24]。或垂阴于逻娑[25],或成林于振武[26]。张陆并处兮交让方荣[27],机昂共摧兮孤杨独茂[28]。至夫歌《东门》之牂牂[29],或昔日之依依[30],忧田需之易拔[31],感顾悦之先衰[32]。亦有生女娲之坟[33],茂高颎之第[34]。生荑著象[35],樊圃是刺[36];有菀见风于幽王[37],为字呈祥于汉帝[38]。斯杨蒲之为用[39],盖民家之所利。

(《事类赋》卷二五,明嘉靖十六年秦汴校刊本)[1]“桓温”句:《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伐,经金城,见前为琅玡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泫然流泪。”庾信《枯树赋》引桓温语作“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迁延:迁易变化。

[2]泫(xuān)然:流泪貌。

[3]“王恭”句:《晋书·王恭传》:“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

[4]“张绪”句:《南史·张绪传》:“刘悛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其见赏爱如此。”

[5]荑(tí):草木始生的芽。《大戴礼·夏小正》:“正月柳荑。”卢辩注:“荑,发芽也。”

[6]“沃土”句:吴淑自注引《管子》:“五沃之土宜柳。”《太平御览》卷九五七所引同。

[7]丑条:《尔雅·释木》:“桑、柳,丑条。”郭璞注:“阿那垂条。”

[8]独摇:崔豹《古今注·草木》:“栘杨圆叶弱蒂,微风则大摇,一名高飞,一名独摇。”

[9]左肘:《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王先谦集解云:“瘤作柳声,转借字。”故此只用其字面。

[10]鸣蜩(tiáo):《诗经·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毛传:“蜩,蝉也。”郑玄笺:“柳木茂盛则多蝉。”

[11]“亚夫”句:周亚夫,西汉人,周勃之子。《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文帝六年匈奴入边,亚夫为将军,军细柳,文帝劳军至细柳,不得入。文帝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令开壁门,天子按辔徐行,亚夫以军礼见,成礼而去。文帝赞叹曰:“此真将军矣。”睨(nì):平视。

[12]“嵇康”句:《晋书·嵇康传》:“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

[13]“吕渭”句:《旧唐书·吕渭传》:“中书省有柳树,建中末枯死,兴元元年车驾还京后其树再荣,人谓之瑞柳。渭试进士,取瑞柳为赋题,上(德宗)闻而嘉之。”

[14]“孝绪”句:《南史·隐逸传下·阮孝绪》:“初,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东为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15]直陵:《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二百里真陵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玉,其木多榖柞柳杻。”《太平御览》卷九五七亦引作“真陵”。吴淑自注引作“直陵”。真、直二字可通。凤伯:《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五十里曰风伯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痠石、文石,其木多柳杻檀楮。”《初学记》卷二八、《太平御览》卷九五七皆引作“凤伯之山”。风、凤二字可通。

[16]柽(chēng)河:《尔雅·释木》:“柽,河柳。”郭璞注:“今河旁赤茎小柳。”邢昺疏:“柽,一名河柳。”旄泽:《尔雅·释木》:“旄,泽柳。”郭璞注:“生泽中者。”邢昺疏:“柳生泽中者别名旄。”

[17]展禽:即柳下惠,春秋时鲁大夫。吴淑自注引《淮南子》许慎注:“展禽之家有柳树,身行惠德,因号柳下惠。一曰邑名。”《太平御览》卷九五七所引同。

[18]陶潜:《南史·隐逸传上·陶潜》:“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柳树,故尝著《五柳先生传》云。”

[19]沃民:《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国,沃民是处。……爰有甘华、甘柤、白柳……”

[20]汶(wèn)水:水名。吴淑自注引《诗疏义》:“淇水傍、鲁国泰山、汶水边,路纯生柳。”

[21]“静帝”句:《隋书·五行志上》:“周初有童谣曰:‘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静帝,隋氏之甥,既逊位而崩,诸舅(杨氏)强盛。”

[22]“太康”句:《宋书·五行志二》:“太康末,京洛始为《折杨柳》之歌,其曲始有兵革苦辛之辞,终以禽获斩截之事。是时三杨贵盛而族灭,太后废黜而幽死。”太康为晋武帝年号。

[23]“敬则”句:《南史·王敬则传》:“敬则名位虽达,不以富贵自遇。初为散辈使魏,于北馆种杨柳,后员外郎虞长曜北使还,敬则问:‘我昔种杨柳树,今若大小?’长曜曰:‘虏中以为甘棠。’”

[24]“陶侃”句:《晋书·陶侃传》:“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25]逻娑(suō):地名,唐时吐蕃都城,即今西藏拉萨。吴淑自注引《唐书》:“吐蕃土风寒苦,物产贫薄,所部逻娑川唯有杨柳,人以为资,更无草木。”此条实出杜佑《通典》卷一九○《吐蕃》,原文为:“自赤岭至逻娑川绝无大树木,唯有杨柳,人以为资。”

[26]振武:《旧唐书·范希朝传》:“除希朝振武节度使……单于城中旧少树,希朝于他处市柳子,命军人种之,俄遂成林,居人赖之。”

[27]“张陆”二句:《南史·陆慧晓传》:“慧晓与张融并宅,其间有池,池上有二株杨柳。(何)点叹曰:‘此池便是醴泉,此木便是交让。’”

[28]“机昂”二句:《隋书·柳机传》:“初,机在周,与族人文城公昂俱历显要,及此,机、昂并为外职,杨素时为纳言,方用事,因上赐宴,素戏机曰:‘二柳俱摧,孤杨独耸。’坐者欢笑,机竟无言。”

[29]东门:《诗经·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牂牂。”牂(zāng)牂:茂盛貌。

[30]依依:《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1]“田需”句:《战国策·魏策二》:“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侧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

[32]“顾悦”句:《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司马昱)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33]“女娲”句:《旧唐书·五行志》:“乾元二年六月,虢州阌乡县界黄河内女娲墓,天宝十三载因大雨晦冥,失其所在,至今年六月一日夜,河滨人家忽闻风雨声,晓见其墓踊出,上有双柳树,下有巨石二,柳各长丈馀,郡守图画以闻。今号风陵堆。”

[34]“高颎(jǐong)”句:《隋书·高颎传》:“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善词令。初,孩孺时,家有柳树,高百尺许,亭亭如盖,里中父老曰:‘此家当出贵人。’”

[35]生荑(tí):《周易·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王弼注:“稊者,杨之秀也。”李鼎祚集解:“杨叶未舒称稊。”稊即荑,二字古通用。

[36]樊圃(pǔ):《诗经·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毛传:“《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掌其职焉。”又:“柳,柔脆之木;樊,藩也;圃,菜园也。折柳以为藩园,无益于禁矣。”

[37]“有菀(wǎn)”句:《诗经·小雅·菀柳》:“有菀者柳,不尚息焉。”毛传:“《菀柳》,刺幽王也。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诸侯皆不欲朝,言王者之不可朝事也。”菀,茂盛貌。

[38]“为字”句:《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昭帝时,上林苑中大柳树断,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又昌邑王国社有枯树复生枝叶,眭孟以为木阴类,下民象,当有故废之家公孙氏从民间受命为天子者……后昭帝崩,无子,征昌邑王贺嗣位,狂乱失道。(霍)光废之,更立昭帝兄卫太子之孙,是为宣帝。帝本名病已。”

[39]“杨蒲”二句:《太平御览》卷九五七引《三齐略记》:“高城东南有蒲台,高八尺,始皇所顿处,(萦蒲以系马),台下有蒲萦焉。至今蒲生犹萦,似水杨,而堪为箭。”吴淑自注所引同。

评这里选的是《事类赋》中的一篇,但已足具代表性,借此可以说明古代赋中还有这样一种类书型的赋存在。《四库全书》便将《事类赋》收入类书类中。《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五《事类赋》提要说:“唐以来诸本骈青妃白、排比对偶者,自徐坚《初学记》始;镕铸故实、谐以声律者,自李峤单题诗始;其联而成赋者,则自淑始。”又说:“故赋既工雅,又注与赋出自一手,事无舛误……其精审益为可贵,不得以习见忽之矣。”对于《事类赋》的评价倒也是比较中肯的。

(尹占华)

同类推荐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提倡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引,更俭朴、更严整的生活态度,以求挽救他所认为自清中叶以来,日渐松散的社会……了解书的意义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借由反思,摸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寻出当代的出路与价值。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热门推荐
  • 徘徊:逃不掉的爱

    徘徊:逃不掉的爱

    她木清影一个只有美貌学习倒数的学生,拥有表哥于飞的守护,本应平静的生活,因她骑车撞了同班级的混世魔王任星辰而改变,一吻便注定了她们之间的爱情要擦起了火花,那冰冷的眼神为什么会让她心动,可是他是别人的王子,面对白马王子尚落尘的抛弃,面对哥哥于飞的不离不弃,小魔头任星辰的爱情告白,他们的徘徊到底换来的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
  • 小食物·大功效全集

    小食物·大功效全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食物常识,掌握养生保健食疗、美容食疗以及疾病食疗方法,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营养师,那么请翻开此书,相信作为一本健康手册,它将带给你最实用、最新颖、最完整的饮食帮助,成为你健康生活的良师益友。
  •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西游记》共一百回,前七回安排孙悟空出场,交代清楚其出身、师承、能耐、性情,并通过孙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绘四境界风貌,构架出一个亦虚亦实的世界;八至十二回写唐僧出世、唐太宗入冥故事,交待唐僧去西天取经缘由;十三至一百回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由于本书篇幅较长,疑难字较多,因此编者特别整理了一份简明的唐僧西天取经图,并对疑难字进行了注音,便于读者诵读辨认。
  • 重生之农女学霸

    重生之农女学霸

    重回家乡小村庄,在学校当学霸,放假回家种种田,不忘挣些钱,总之,不枉青春重走一回。
  • 大海商

    大海商

    才子赴京化身幕僚,权力巅峰游刃有余,天子倚重,内有百年皇家隐情。荡倭寇,平海盗,开一代海上丝绸之路,功德无量,令世人敬仰,却有万般艰险,生死两茫茫。
  •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生气不如争气

    生气不如争气

    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巅峰也有谷底。因为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因为逆境或低谷而垂头丧气,都是浅薄的人生。真正的人生需要磨炼。面对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气,是一种消极的表现,最终受伤害的也只有你自己。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你自己的心态。以积...
  • 颤抖的狼齿

    颤抖的狼齿

    夏孤月呆在房内已经一个多小时了。她在修理着一个十二阶魔方。那是三年前她十九岁生日时慕容思炫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她习惯在思考时快速转动魔方,几年下来,魔方磨损不少,终于散架。此时慕容思炫走进房内,目无表情地说:“你十月份跟我下棋总共输了七十三筒曼妥思和一百三十八盒TicTac糖,什么时候月结?”“是夏寻语输的,你找她。”夏孤月瞧也没瞧慕容思炫一眼。“那你让她‘出来’。”“没看到我正在做一些她做不到的事吗?”“说起来,她好像觉察到了……”
  • 苍天血痕

    苍天血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为自然?曰:物竞天择,强者生存!精钢百炼而成,凤凰浴火重生,这里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只有不断的厮杀,持剑争锋!这里没有坦途通天,只有痛苦的蜕变,斩棘前行!大道万千,且看孱弱杨天,如何在迷茫中寻找真我!在困惑中明悟真谛!在苦难中懂得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