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0000000022

第22章 惜梅赋

唐寅

此赋当作于唐寅被革黜往浙江为吏期间。

县庭有梅株焉[1],吾不知植于何时。荫一亩其疏疏[2],香数里其披披[3]。侵小雪而更繁[4],得陇月而益奇[5]。然生不得其地,俗物混其幽姿[6];前胥史之纷拏[7],后囚系之嘤吚[8]。虽物性之自适[9],揆人意而非宜[10]。既不得荐嘉实于商鼎[11],效微劳于魏师[12];又不得托孤根于竹间,遂野性于水涯[13]。怅驿使之未逢[14],惊羌笛之频吹[15];恐飘零之易及,虽清绝而安施[16]!客犹以为妨贤也,而讽余以伐之[17]。嗟夫!吾闻幽兰之美瑞,乃以当户而见夷[18]。兹昔人所短[19],顾仁者之不为[20]。吾迂数步之行[21],而假以一席之地[22],对寒艳而把酒[23],嗅清香而赋诗可也。

(《历代赋汇》卷一二四,凤凰出版社2004年)

[1]县庭:县衙的庭院。

[2]疏疏:形容树影稀疏。

[3]披披:飘动的样子。形容香气传播。

[4]侵:禁受。繁:茂盛。

[5]陇月:明月。益:更加。

[6]俗物:魏晋时名士以脱离世务为清高,常以俗物骂同自己不相合的人。《世说新语·排调》:“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此指世俗的人和物。幽姿:安闲沉静的姿态。

[7]胥史:犹胥吏。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纷拏:牵持杂乱。《淮南子·本经》:“芒繁乱泽,巧伪纷拏,以相催错。”

[8]囚系:囚徒。嘤(yīnɡ)吚(yī):痛苦呻吟声。

[9]物性:事物的本性。自适:自身适应。

[10]揆(kuí):测度,度量。

[11]荐:献,进。嘉实:美好的果实。商鼎:商朝的炊器。《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商高宗命傅说作相的比喻之辞。梅酸、盐咸,作调味品,比喻傅说为国所需。

[12]微劳:微小的犒劳。魏师:魏国的军队。此用“望梅止渴”故事。《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3]遂:顺。野性:难于驯服的生性。

[14]怅:惆怅。驿使:驿站传送文书的人。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5]羌笛:古代羌族的乐器。笛曲有《梅花三弄》《落梅花》等。

[16]飘零:飘失,零落。清绝:清高绝俗。

[17]妨贤:阻抑贤人使其不得进用。讽:劝说。

[18]幽兰:兰花。美瑞:美好,祥瑞。当户:对着窗户。见:被。夷:铲平,消除。

[19]兹:指示代词。此,这。此句疑为“兹昔人之所短”,漏一“之”字。

[20]顾: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仁者:有道德修养的人。

[21]迂:曲折,绕远。

[22]假:借。

[23]寒艳:指梅花。把酒:手持酒杯。

这篇小赋写本来高洁无瑕的梅却生长在胥吏出入、囚犯呻吟的县衙庭院,寓意相当深刻,表达出作者狂放不羁、玩世不恭的独特个性。文中极写梅花身处污浊混杂的县府庭院,与众多俗物混为一体,衙门粗吏污其身,罪囚悲声污其耳,一生与清绝高尚之人物相隔绝。作者为之叹息不已,深表痛心,其实这也正是作者对自身所处社会现实的曲笔揭示。作者借“惜梅”之意,既指斥县庭这种地方是污浊之地,更指出县庭中的官吏是俗鄙之人,根本不懂得赏梅、惜梅、爱梅,批判了不重人才的黑暗现实。文字虽短,但亦见作者愤世嫉俗之情。全文语言生动,流畅自如,骈散结合,既显示出唐寅的艺术才情,又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孤傲自放、独抒己心的创作风格。

(孙京荣)

同类推荐
  • 论语今读新解

    论语今读新解

    本书的译注始于2006年,历经六个寒暑。原文以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原文作为底本,参照朱熹《论语集注》的经文及注解《论语》的有关著作,对个别章节和标点做了适当调整。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鬼谷子:六韬(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是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四书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四书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五经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有白话文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热门推荐
  • 宠后重生纪事

    宠后重生纪事

    上辈子一不小心荣登皇太后的高位,却死在了最信任的人手里。好不容易有个重来的机会,谢瑶光说什么也要改天换命,这辈子决不当什么劳什子的皇太后,她要稳坐皇后之位,陪萧景泽君临天下。只是夫君,你不想娶我是几个意思?谢瑶光愤愤不平,却听得那人轻声在耳边道,阿瑶,予你半壁江山为聘可好?
  • 说话办事的艺术全集

    说话办事的艺术全集

    只有那些说话得体、办事得当的人,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左右逢源、八面玲珑、顺风顺水。说话办事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说话办事要讲诚信,更要讲技巧,讲艺术。本书告诉你不可不知的提高说话水平和办事能力的各种技巧,让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
  • 隐医农女

    隐医农女

    穿越异世大陆,偶得一芥子空间,家徒四壁,不怕,现代知识随便用,没事修个仙,四处瞎转转,现代医术一现,病魔通通不见。这是一个女主一边种田修仙,一边隐秘医治病人的故事。
  •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上)(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田园小爱妻

    田园小爱妻

    ————二十八的聂子川重生回了二十岁的时候:他病重频死,爹娘给买了个小媳妇,十三岁的邻村小姑娘,死的。上一世没有的桥段,这一世竟然发生了。正当他准备拖着病体拒绝的时候,那已经死透的尸体又活了。******************云朵从没想过她这样无才无德头脑简单只会吃的人也会穿越,还成了被爹娘逼死又贱卖给病秧子的诈尸的小村姑。从此,聂子川多了个小媳妇儿。锅碗瓢盆的小日子,因为多了个小媳妇儿顿时变得鸡飞狗跳。公婆软弱被欺负,八戒牌的铁筢子,上!爹娘极品上门来,如来神的大巴掌,拍!穷困潦倒没法过,萌萌哒的小吃货,挣!********************若有极品来挡道,统统送他见阎王。斗,是一定要有滴,态度一定是温和滴,手段是一定是狠辣滴,极品是一定要被消灭滴~某女:“相公!来么么哒!”某相公:媳妇儿!你不是不要我了吗/(ㄒoㄒ)/~~身娇体软小白兔VS腹黑奸诈老狐狸【美食,美容,美体,美人儿,一手在握】
  • 宇宙微尘不及你

    宇宙微尘不及你

    时间是一块磨刀石,在岁月长河中打磨着斑斓青春。陈乔洛遇上祝筠好的时光是一段光芒,热烈而刺眼,引人入胜。那些灿烂的光辉和悲惨的事情,它们一去不复返,那么沉厚,却又那么美丽。错过生命中的彼此,错过本来触手可及的幸福。他背对黑暗远去,握住了那独一无二的微光,找到了救赎,却始终失去了她。
  • 董姝传

    董姝传

    她是将军府不受宠的小姐,原以为爱情把她拯救,却不料心上人旦夕间变心,她心灰意冷,却被一纸圣谕召进宫,她本无心争宠,却被他人推着一步步的越陷越深。从原本心地纯良,忍气吞身变得手段狠辣。她是否能得宠始终,又是否能获得自己的真爱呢
  • 盛世繁华御起

    盛世繁华御起

    一切的起点直至终点,一路走来,有过多少数不清的困难险阻多少误会算计,人心叵测,他只想给她一片盛世繁华,而她心中的繁华只是他而已,于她来讲,他之所在便也是她心之所在。可他会错意用错法,让两人渐行渐远,世间人总是如此,自以为足够了解,不用说清,殊不知带来的只会是渐行渐远,最后幡然悔悟懂了她的意,回首望去,哪怕已经过去的事,也已经刻下了深深烙印。
  • 巨星们的糕点屋

    巨星们的糕点屋

    刚经历了亲妈跑路和亲爹殴打的元鸥得到了一个只能种植的空间,她本想就这么低调而骚气的过完自己的一生,但是天不遂人愿,国内最大的娱乐公司突然搬到了仅有一街之隔的对面!于是元鸥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了……
  • 勃列日涅夫时代

    勃列日涅夫时代

    本书像一幕史诗大剧,一幕幕活剧给读者带来前苏联由“升平”到衰败的真相和启发。苏联解体之后,当年严密封锁、讳莫如深的秘密档案次第开放,使得本书所涉及的史料丰富而翔实,加之作者作为作家和政论家,独具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评判深刻而独到,颇富参考价值。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本书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