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0600000015

第15章 人性亲情的和谐美(2)

孝的基本含义是养与敬:养偏重于物质和事功方面,敬则偏重于精神与心理方面,而它们的核心则是内心的爱。孝,还常表述为“孝敬”和“孝顺”这两个连用词。孝敬和孝顺,也体现在精神心理和物质事功两方面。传统孝道的精华还在于,在要求孝敬和孝顺的同时也讲是非原则,并非无条件的、绝对的敬顺和盲从,并非提倡“愚忠愚孝”。《孝经》中孔子回答曾子“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时说:“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这就是说,子从父之令,必须合乎义。如不义,则应争。父若不义,君若无道,免于子应争,臣应争,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这样才能使父君免于无义无道,失其家和国,这才是真正的爱父爱君,为家国好。这就是说,如果父母所为合乎义理,则应敬顺服从;不合义理,则要争。当然,这个“争”,不是凶残斗争、恶意争执,而是善意的诤言、商讨和规劝。即使拼死相争,也是为了义利的善意帮助。道理要争,话要说明,但态度要好,仍要出于爱心。

孔子对于孝道中的“无违”也曾作过解释:“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问:‘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孔子说“无违”是指不违背周礼对善事父母的要求,也包括无违父母在生与死时的人性要求。对父母不对的地方,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孔子认为应该坚持再三地谏诤劝告。如果父母仍然不听从劝谏,则应仍然尊敬父母,“无违”周礼所定的要尊敬父母的要求,再耐心劝谏,劳而不怨。显然,他并不是说要“无违”父母不对的地方。这还可从另一段话得到证明:“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诗》云:孝子不匮。”子女永远不会匮乏对父母的尊爱之心和微谏不倦的态度。在孔子看来,孝是从属于仁的,仁是最高原则。孔子还说过:“当仁不让于师。”这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说法是一致的。师是最应尊重的,但在仁义原则面前,对师都可不让,那么对父母的不合仁义之事,当然也应是不让的,必须坚持尊敬的态度,耐心地再三劝谏,而决不能盲目服从。

后来在演变中,有些人走极端,把孝敬、孝顺发展到无条件的盲从,把等级权威强化到不合人情的地步,使孝道离开了原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的根本,则是其流弊,而非其初衷。例如,朱熹说:“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后来再恶性发展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不讲道理、无条件服从、生死予夺的观念,是绝对错误的。

传统孝道还有一个十分可贵的精华,就是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和基础出发,将其可贵的基础和核心观念“泛爱众而亲仁”的博爱思想,推而广之:不独孝其父母,而且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孝以仁为本:“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可见,“孝”可以而且应该推广到博爱。

孔子不满足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他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社会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当时,孔子当然还不可能懂得需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先进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使物质产品极大地丰富,并使道德精神极大地提高,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发展到按需分配,才能完全消除人性的“异化”,达到人本和自然的高度结合也就是最高的“天人合一”,使人类得到全面自由幸福发展。孔子还不知道实现世界大同的科学途径。他的理想带有“空想”的性质,但他从“各亲其亲”的“天下为家”提升到“不独亲其亲”的“天下为公”的理想,在两千多年前,真是十分伟大而崇高的思想,至今还是能给我们启示和鼓舞,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精华,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要建设、发展、提倡新时代的孝道文化,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中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到“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等思想的精华,并批判其糟粕,扬弃一些过时了的部分。例如:“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办喜事,要“二拜高堂”地磕头;父母逝世后,为官者要辞官归里,带守孝三年;平时,要早请示,晚汇报。我们今天有报效社会和国家,为人类谋幸福的理想,已经淡化“光宗耀祖”、“光耀门庭”、为一姓一家“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孝道观念。我们还要完善和发展新时代孝道文化。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也不只是儒家提倡孝道以仁爱为本的思想。佛家在宗教宣传中也贯穿了孝道观念。例如著名的川剧目连戏《刘氏四娘》颂扬刘青堤这位为挽救生命垂危的儿子,不惜杀犬开荤,甘愿下地狱受苦的伟大母亲。此剧通过出嫁、相夫、生子、请巫、求医、捉鬼、送神等民俗表演,体现了亲子之爱的民俗民风,其主旨在于劝善行孝,提倡孝道的民俗。戏曲《目连救母》、《玉蜻蜓》等更是直接提倡了民俗中的孝道。

道家老、庄也主张人和人和睦亲爱,要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例如,老子主张毋妄为,毋违反人的自然亲爱的关系。他反对需要讲仁义去改良的“大道废”,反对勾心斗角权谋智慧的“大伪”,反对需要讲“孝慈”去改良的“六亲不和”,反对需要呼喊忠臣去挽救的“国家昏乱”。他不是真反对孝慈,而是从根本上就反对“大道废”、“大伪”、“六亲不和”和“国家昏乱”,他认为这些都违背了自然的人性、人情。老子说“道生之,德蓄之”,人要奉持三宝,其“一曰慈”。可见,他是主张六亲和睦亲爱、出自本性的“孝慈”的。

庄子也说:“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他认为子女敬爱父母,出于天性人情,不可能从内心里根本解除的。他认为真正出自内心的爱,才真实可贵:“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要让父母在任何地方都安适快活,这才是最孝。可见,老、庄主张人亲应有合乎自我本性的和美孝慈,与孔子主张孝以仁爱为本的思想是殊途同归的。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符合真实自然人性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他所乐之民俗中,就包括亲人之间的自我本性真实的孝慈。庄子说“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嘘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在小范围困境中相互体贴友爱帮助,不若在江湖中虽然相忘,但却都有自由富裕的生活,这能启发我们去追求社会化的人际关系,创造更广泛的友爱孝慈的社会环境。这与儒家追求“不独亲其亲”的大同社会的理想,也是相通的,都能吸纳到现代孝道文化中,给予新的理解和发展。

由于儒、佛、道三家都提倡孝道,统治者也提倡,所以,孝道观念深入渗透到民俗中,各地有孝子祠。元代郭居敬依据古代德孝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广泛流传于民间,其中有些糟粕需要批判,但其中贯穿的孝亲精神仍值得借鉴。中国民俗中有很多谚语,如“百善孝为先”,“求忠臣于孝门”,“人之行,莫大于孝”,都遵循了孔子“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观念,使孝成为中华文化的原生核心观念和首要德行。中国有很多乡镇以倡导孝道著名,例如四川的德阳孝泉镇就是著名一例。“二十四孝”中的“一门三孝”的姜诗、庞三春、安安不辞寒暑路远,排水,送米,奉养慈亲,感动上天,因而出现姜公堰的故事,虽有神话色彩,却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孝道在此地蔚然成风,这里每年都评选孝子孝媳、好婆婆,使尊老爱幼的民俗美德不断发扬光大。此处还有东汉末年敕封的姜公祠、三孝园、姜公坟等名胜古迹。每年农历正月初七到初九,还有传统的“上九会”。从2000年起,德阳每年举办“孝文化旅游节”,传播新时代孝道文化观念和形成新的民俗,使德阳成为全国一个重要的孝文化基地。

将家庭的孝道,推广到社会上,形成敬老博爱的民俗,这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传统。社会化的敬老爱老风气也影响到当时官方去采取很多优待老人的措施。例如,在节日给老人送衣食钱帛,请老人赴宴,给老人以尊荣的虚衔等等。在今天,我们社会上也有很多尊老敬老的新民俗,有敬老院、善老院不断改善、提高质量的措施。现在很多城市发放老年优待证,让老人免费游公园,乘公交车等等。随着新时代孝道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尊老敬老的设施与内容形式将不断改善和提高,从而使新时代孝道文化日益丰富,进而推广到全社会、全人类,实现人类相互关爱的和谐美,创造出日新月异的局面,使人类社会日益幸福美满!

(王世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同类推荐
  •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本书论述了推动宁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宁夏文化建设跨越性的发展,体现了宁夏文化建设方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宁夏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山河小岁月

    山河小岁月

    在这山河岁月中,林徽因是如何成为“女神”和“妇女公敌”的?金岳霖真的是“痴情男二号”吗?沈从文和丁玲究竟有怎样的爱恨情仇?胡适真的是“妻管严”吗?张爱玲的梦想是什么?还有还有,你知道吗?连鲁迅和郁达夫也曾经和我们一样,拼命做房奴!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热门推荐
  • 荔镜记荔枝记

    荔镜记荔枝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俗话倾谈

    俗话倾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纹身驭鬼师

    纹身驭鬼师

    出生在幸福家庭,却因天生体质特殊随神秘道长修行,学成下山,历尽人间冷暖,品味世间百态,爱恨交织,不知情归何处。人生就是一张满是选择题的问卷,每一道题都叩问着人心,如同一道道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你的心是否真的明白。
  •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绝代女琴师:舞清歌

    异世重生,她不过是司徒家有名无实的六小姐。为了达成当初的约定,她不惜学习那人的琴技。琴弦一拨,伤人三分,琴曲一落,必取一人性命。古代豪门的司徒家,为求上位处处暗流涌动,甚至不惜毁人根基。皇室子弟,郡王之子,江湖侠客,不知何因聚首琴灵山庄,将本就浑浊不堪的水搅乱,更是令那蠢动的杀机渐渐浮出水面。是功成名就,或是功败垂成,又或是另一场波诡云涌的风云再现……
  • 恶作剧之劫2

    恶作剧之劫2

    因朋友恶作剧,慕棠嫣惊慌之下把校草宇涧寒推进喷水池里,作为校园坏学生的头,宇涧寒绝对的有仇必报。于是,慕棠嫣悲惨的日子拉开了序幕,被宇涧寒的恶作剧整得天天像上战场。来而不往非礼也,恶作剧,谁怕谁?一直处于被欺负中的慕棠嫣奋起回击了。本以为是火星撞地球,没想到恶作剧对抗恶作剧,居然撞出了火花。
  • 至尊武神

    至尊武神

    杀戮号角,彻响大千世界;血舞苍穹,书写绝世战神!当命中注定自己沦落为废柴,当一切好运全部远离自己,凌宇突然顿悟,得葬天血匙,生五极神脉。咸鱼翻身,报羞辱之仇,杀该杀之人,一人一宝行走圣元大陆,获美女师父芳心,引众师妹倒追!霸道经脉,强行掠夺一切力量神通!神秘体质,得远古无敌力量之传承!纵使你有通天本领又如何?老子还不是一根指头捏死你!
  • 天众之恶

    天众之恶

    下着暴雨的街道上,行人骤减。没带雨具的人匆忙走进商场或跑到屋檐下避雨,有的则慌张地抢夺着出租车。尹丽丽很快就成了落汤鸡,一身雪白的职业套裙被泥水弄得斑斑点点,脚下的高跟鞋一扭,让她狼狈地摔倒在了地上。“小姐,你没事吧?”一个路人好心向她伸出手。尹丽丽抬起被雨水洗刷得惨白的脸,她双眼通红,看起来像在哭。她爬起来,向帮助她的人轻轻鞠了一躬,然后一瘸一拐地向公交站跑去。晚上八点,雨已经停了。尹丽丽走进了一条小巷。
  • 东宫

    东宫

    昔日是丞相之女,备受宠爱。初遇良人,少女怀情。一朝入宫,陷入皇权争夺的漩涡。后宫群芳,情薄时尚可云端安身立命,却也要时时提防有人拉你下水。最可悲的是,说好的情真意切却是阴谋一场。后宫中,得不到帝宠的女子是最可怜,何况是一枚棋子。红颜恩宠,仗势欺人。后宫这个是非之地怕是无法久留。牢狱灾,心灰意冷。这一生,出了宫门,便不愿再返回这个牢笼。幸好的是,还有一个人,一直守候着,呵护着她,穷尽一生的热情只为博红颜一笑。终于,他们彼此正视内心,离开那些是是非非,肮脏不堪。桃花村里恬淡生活,这下半辈子,愿与知心人携手共度,从此,朝堂庙宇,宫殿美景,皆是浮云。天涯近处,有你的地方,风景安静。
  • 末世有个神仙院

    末世有个神仙院

    我叫杨大水,今年20岁,职业是心理医生,但由于我是个结巴,所以老是无法成功催眠患者…原本我过着平淡而又普通的生活,直到我被上级调往去一家精神病医院…
  • 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成功学(大全集)

    一生的资本:奥里森·马登成功学(大全集)

    书中马登的一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不但获得了财富和成功,而且将其传播出去,点亮了数以亿计年轻人的生命。当代成功学家诺曼·文森特·皮尔说:“我读过马登的所有著作,是他促使我发展了‘积极思考’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