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①,破国次之②;全军为上③,破军次之;全旅为上④,破旅次之;全卒为上⑤,破卒次之;全伍为上⑥,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⑦;不战而屈人之兵⑧,善之善者也。
【注释】①全国:完整地使敌国屈服。②破:攻破,击破。③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军和以下的旅、卒、伍均为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④旅:五百人为旅。⑤卒:一百人为卒。⑥伍:五人为伍。⑦善:好,高明。⑧屈:屈服、降服。
【原文】故上兵伐谋①,其次伐交②,其次伐兵③,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④,具器械⑤,三月而后成;距闉⑥,又三月而后已⑦。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⑧,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⑨,此攻之灾也。
【注释】①上兵:用兵的最好方法。伐谋:用谋略战胜敌人。②伐交:用外交手段战胜敌人。③伐兵:用武力战胜敌人。④修:建造、制作。橹:大盾。(fénwēn焚温):攻城用的四轮车。⑤具:准备。⑥距:构筑。(yīn因):通“堙”,土山。⑦已:完成。⑧不胜(shēnɡ生):禁不住,控制不住。忿,忿怒。蚁附之:指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⑨士:士卒。拔:攻占、夺取。
【原文】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①,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②。必以全争于天下③,故兵不顿而利可全④。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①屈:屈服。②毁:毁灭。久:旷日持久。③全:即上文所说的“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等五个方面的全胜的谋略。④顿:通“钝”,这里指疲惫、受挫。全:保全,保住。
【原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①,敌则能战之②,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③。故小敌之坚④,大敌之擒也⑤。
【注释】①分:分散。②敌:相等、相当。能:副词,相当于“乃”,“就”。③不若:不如,指各种条件不如敌人。④小敌:弱小的军队。之:若、如果。坚:坚持,这里指坚守硬拼。⑤擒:捉拿、逮住,这里指俘虏。
【原文】夫将者,国之辅也①,辅周则国必强②,辅隙则国必弱③。
【注释】①国:国君。辅:辅助者、助手。②辅:辅助。周:周密。国:国家。③隙:疏漏,有缺陷。
【原文】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①: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②;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③,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④,而同三军之任⑤,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⑥。是谓乱军引胜⑦。
【注释】①患:危害。②縻(mí迷):束缚。③同:共同,这里指干预、干涉。政:政事,这里指军队的行政管理。④权:权变。⑤任:指挥。⑥难:灾难、祸患。⑦乱军引胜:扰乱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获胜。
【原文】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①,上下同欲者胜②,以虞待不虞者胜③,将能而君不御者胜④。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注释】①众寡:兵力多与少。用:使用、指挥。②同欲:同心、齐心。③虞:有准备。④能:才能。御:驾御,这里指牵制、制约。
【原文】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①;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①殆(dài代):危险、失败。
【译文】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能使敌国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筹;能使敌军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击溃敌军就略逊一筹;能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打垮敌旅就略逊一筹;能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击败敌人全卒就略逊一筹;能使敌人全伍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败敌人的伍就略逊一筹。因此,百战百胜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伏,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最好的方法是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运用外交手段挫败敌人,再次是使用武力征服敌人,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制造大盾和攻城用的四轮车,准备攻城的器械,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构筑用于攻城的土山,又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工。将帅控制不住自己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其结果是士卒伤亡了三分之一,而城池还是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害。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是靠硬打,夺取城池而不靠硬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靠久战。必须用全胜的谋略争胜于天下。这样,我方军队就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可以圆满获得,这就是以谋略取胜的法则。
因此,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只有二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努力战胜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设法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均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和敌人交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道坚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周密,国家就必定强盛;辅助有缺陷,国家就一定衰弱。
国君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不能前进而硬命令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能后退而硬命令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内部的事务而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将士迷惑不解;不懂得军事上的权宜机变,而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那么各诸侯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来到了。这就是所谓扰乱了自己的军队,而导致敌人获胜。
所以,预知胜利的情况有五种:知道可以打和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懂得兵多与兵少不同使用方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齐心协力的,能够胜利;以自己有备而去对付无备的敌人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指挥才能而国君不加牵制的,能够胜利。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就能百战不败;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胜败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就每战必败无疑。
《谋攻篇》主要论述了谋划进攻的策略问题,强调在战争中运用谋略战胜敌人,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以及实现“全胜”的方法和条件,并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
孙子认为军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全军、保民,而任何战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人员伤亡和破坏经济,因此孙子提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认为百战百胜并不是用兵的最好方法,而不经过直接交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最好方法。春秋时,郑国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著名事例。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因为郑国在城濮之战中曾加盟楚国与晋国为敌,加之晋文公从前流亡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郑君的礼遇,对郑国极为恼怒,于是,联合了秦穆公进攻郑国。
晋国的军队到了郑国,秦穆公带领的秦军也到了。晋军驻扎在西边,秦军驻扎在东边,声势十分浩大。
郑国是一个小国,在晋、秦两个大国兵临城下的时刻,郑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所有的文臣武将都一致认为,以郑国的实力是不足以抵抗晋、秦两国军队的联合进攻的,最好的办法是找一名有口才的人,让他作为使者到秦穆公那里去,从秦、晋两国的关系上做文章,设法说服秦穆公退兵。这样,晋国便孤掌难鸣,有可能停止对郑国的进攻。
郑文公问群臣道:“你们看派谁去最合适呢?”
大夫佚之狐说:“烛之武可以胜任。”
郑文公马上派人去请烛之武。请来了一看,原来是个老头子。郑文公对烛之武说:“我想请你去见秦君,劝他退兵,老先生能去辛苦一趟吗?”
烛之武却推辞道:“这可不行,我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纪大了,更做不了什么事了。”
郑文公赶忙陪不是,说:“像你这么有能耐的人,我没有及早重用,现在有急事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但是,郑国灭亡了,对你也很不利啊!还是请老先生勉为其难,为国家辛苦一趟吧!”
烛之武见郑文公这么诚心诚意地相求,这才答应了。
当天晚上,郑国守城的士兵用绳子缚住烛之武的身体,将他从城墙上吊了下去。烛之武出城后,就直奔秦国军营前,要求面见秦穆公。
秦军守营的将士见是一个老头子,心想绝不会是刺客,就把他放进了营里,带到秦穆公面前。
烛之武一见到秦穆公,便开门见山地说:“秦国和晋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郑国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假如郑国灭亡了对秦国有什么好处的话,那我也就用不着来见您了。可是,郑国在晋国的东边,秦国在晋国的西边,我们两国中间隔着晋国。郑国灭亡以后,秦国能越过晋国的国土来占领郑国吗?那时郑国的国土只能全部归了晋国。秦国和晋国本来力量相当,势均力敌。要是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晋国的实力就会大大超过秦国。这对秦国是百害而无一利,将来只会反受其害。况且,晋国一贯言而无信,您难道忘了吗?想当年,晋惠公逃到了梁国,请求您的帮助,答应事成之后拿黄河以外的五座城池作为酬谢。于是您帮助他回国做了国君,但是他回国以后不仅没有实现许诺,而且修筑城墙,准备与秦国对抗。现在晋国天天扩军备战,其野心是不会有满足的时候的。今天晋国灭了郑国,向东面扩大了自己的疆土,明天就会再向西边扩展领土。那时候,如果不损害秦国,又能到哪里去取得土地呢?损害秦国的利益,来增强晋国的实力,请您好好考虑这件事吧!”
秦穆公听了,觉得非常有理,不由得点了点头。
烛之武接着又说道:“要是秦国能够罢兵,保留下郑国,我们郑国将与秦国结好,将来秦国要是向东有什么需要,或是派人来等等,郑国一定当好东道主。”
烛之武的一席话,使秦穆公意识到灭郑确实对自己不利,于是答应了烛之武的请求。
在和郑国订立了盟约后,秦穆公率领大军班师回国,并且留下杞子、逢孙和杨孙三位将军,带领两千秦军,帮助郑国守城。
晋军将领见秦穆公不辞而别,都非常生气,国卿狐偃请求出兵袭击秦军。
晋文公没有同意,说:“不行,假如当初没有秦君的帮助,我也不会有今天。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反而去伤害他,这是不仁;失去了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智;以混战代替联盟,这是不武。我们还是撤回去吧。”
于是晋文公也率领晋国的军队撤走了,郑国之围不战而自解。
唐朝名将郭子仪单骑退回纥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