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關係不是截然的二元對立,女性在男性主導的歷史時空中也未必就毫無躋身餘地。就像前文談過的,懷疑蔡琰作《悲憤詩》的“始作俑者”蘇軾挑動了話題,開啓了千年論戰;擁護蔡琰作《胡笳十八拍》的郭沫若激起了學界的研究狂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輔相成,都讓蔡琰受到矚目,從而被“有條件”地選擇“收編”於經典體系之中。
回到美杜莎的神話,她那滿頭的蛇髮,是否可能化為書寫的筆?西蘇極力鼓吹婦女寫作,作為彰顯自我,抒發心志,甚而顛覆傳統的手段。美杜莎以笑聲對抗不平,尋求自由,她的笑聲如何被聽見?那就是寫作。
《悲憤詩》與《胡笳十八拍》中的蔡琰幾度痛哭號啕,痛哭號啕不能化解也不能記憶悲憤,唯有文字能夠銘刻苦難,控訴暴行。那血淚橫恣的詩篇和蔡琰的人生歷程既密合又疏鬆,於是後人鑽研於那不對等的傾斜之中,在生命與文字的隙縫,美杜莎的笑聲如潮浪相激,嘲弄自認“確定真偽便能趨近真理”的無謂。
注釋:
[1]瑪格麗特·莒哈絲著,桂裕芳譯:《寫作》,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第9頁。
[2]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啓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第87頁。
[3]由於《悲憤詩》及《胡笳十八拍》是否為蔡琰的作品仍未定論,故稱“仿女性”。
[4]蔡琰的生卒年說法不一,目前以約生於177年最為常見,例如:郭沫若:《再談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文學遺產》編輯部編:《胡笳十八拍討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1-13頁。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史編寫組編寫:《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第202頁。姜書閣:《中國文學史四十講》,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5頁。陳祖美:《蔡琰評傳》,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3年。郭石山,喻朝剛主編;王錫榮,肖善因副主編:《中國古代文學講座》,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7年,第136頁。張炯,鄧紹基,樊駿主編:《中華文學通史》,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年,第257頁。
僅就筆者所知,又有以下數種說法:
約172-178。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0年,第243頁。趙明,楊樹增,曲德來主編:《兩漢大文學史》,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435頁。
約生於174。蔡瑜:《離亂經歷與身分認同——蔡琰的悲憤交響曲》,《婦女與兩性學刊》第8期(1997年4月),第29-54頁。
(176?-?).Kang-i San Chang and Haun Saussy eds.;Charles Kwong,associate editor;Anthony C.Yu and Yu-kung Kao,consulting editors,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an Anthology at Poetry and Criticism(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p.22-30.
(162?-243?)。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第233頁。
[5]Gananath Obeyesekere,Medusa’s Hair:an Essay on Personal Symbols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1984).Stephen R.Wilk,Medusa:Solving the Mystery of the Gorgon(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Marjorie Garber and Nancy J. Vickers eds.,The Medusa Reader(New York:Routledge,2003).
[6]柏棣主編:《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7年,第233頁。
[7]Robyn R. Warhol and Diane Price Herndl eds.,Feminisms:an Anthology of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New Brunswick,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c1991,pp.334-349.
[8]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啓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第90頁。
[9]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第24卷第11期(1996年4月),第58頁。
[10]“互文性”或譯作“互典”。法國學者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認為:“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轉化”,這種“互文性”使得文本之間彼此相互參照,產生影響,形成網絡。又參趙一凡等主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211-220頁。借用“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或是“跨文性”(transtextuality)理論解讀中國詩畫的例子,詳參衣若芬:《骷髏幻戲:中國詩歌與圖象中的生命意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第73-125頁。
[11]曹道衡,劉躍進:《先秦兩漢文學史料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437頁。
[12]徐正英:《蔡琰作品研究的世紀回顧》,《西北師大學報》38卷2期(2001年3月),第6-11頁。作者提及搜集到的蔡琰研究論文有112篇,文中所分析的研究成果大多為三篇蔡琰作品的真偽考辨問題。
[13]梁容若:《中國文學史上的偽作擬作及其影響》,《中國文學史研究》,台北:三民書局,1967年,第19-42頁。陳平原:《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4]〔南朝宋〕范曄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卷84,第2800頁。
[15]劉靜貞:《劉向“列女傳”的性別意識》,《東吳歷史學報》第5期(1999年3月),第1-30頁。
[16]衣若蘭:《〈後漢書〉的書寫女性:兼論傳統中國女性史之建構》,《暨大學報》4卷1期(2000年3月),第17-42頁。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17]〔宋〕蘇軾:《題蔡琰傳》,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卷67,第2094頁。
[18]《答劉沔都曹書》,《蘇軾文集》,卷49,第1429-1430頁。
[19]吳雲、唐紹忠:《王粲集注》,鄭州:中州書畫社,1984年,第157-158頁。
[20]較新的文學史書籍,如傅璇琮,蔣寅總主編:《中國古代文學通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56-358頁,標題為“建安七子及其他詩人研究文獻”。趙明,楊樹增,曲德來主編:《兩漢大文學史》(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將蔡琰置於建安七子之前,標題作:“蔡琰與建安七子”,是少數的例子。
[21]郭沫若自稱:“我寫《蔡文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郭沫若:《屈原·蔡文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第188頁。
[22]《文學遺產》編輯部編:《胡笳十八拍討論集》共收錄29篇論文。又參入矢義高:《“胡笳十八拍”論争》,中国文学会,京都大學文學部中國語學中國文學研究室編:《中國文學報》第13冊(1960年1月),第124-170頁。盧興基主編:《建國以來古代文學問題討論舉要》,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第90-107頁。
[23]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邱彥彬、李翠芬譯:《從屬階級能發言嗎?》,《中外文學》24卷6期,(1995年11月),第94-123頁。
[24]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收錄女作家四千餘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為明清女作家。
[25]戴蕃豫:《范曄與其後漢書》,長沙:商務印書館,1941年,第14-17頁。
[26]梁啓超:《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梁啓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8冊,第4404頁。關於此問題的討論又見於胡適:《白話文學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年,第65-68頁(初版於1928年,上海新月書店)。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110-112頁(初版於1932年,北平樸社出版部)。戴君仁:《蔡琰悲憤詩考證》,《大陸雜誌》4卷12期(1952年),第1-3頁。
[27]沈德潛評曰:“段落分明,而滅去脫卸轉接痕蹟。若斷若續,不碎不亂,少陵奉先詠懷、北征等作,往往似之。”見《古詩源》,臺北:廣文書局,1982年,卷3,第5b頁。
[28]〔清〕施補華:《峴傭說詩》(臺北:西南書局,1979年):“奉先詠懷及北征是兩篇有韻古文,從文姬悲憤詩擴而大之也。”(44條,第899頁)“蔡琰悲憤詩…已開少陵宗派。”(26條,第896頁)。
[29]又,根據孫康宜教授研究,蔡琰的作品影響宋末元初歌妓趙鸞鸞作《悲笳四拍》、明清之際女詩人王端淑的《悲憤行》,見孫康宜:《末代才女的“亂離”詩》,張宏生、張雁編:《古代女詩人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24-243頁。
[30]李益:《塞下曲》,〔清〕彭定求等奉敕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卷283,第3225頁。
[31]李敬方:《太和公主還宫》,《全唐詩》,卷508,第5776頁。
[32]顧況:《劉禪奴彈琵琶歌》,《全唐詩》,卷265,第2947-2948頁。
[33]〔宋〕王應麟:《玉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110,《宋朝琴譜·胡笳十八拍》,第24b頁。
[34]〔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卷202,第5053頁。
[35]《至鄧州北寄上襄陽于頔相公書》,見〔唐〕韓愈撰,〔宋〕魏仲舉編:《五百家注昌黎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15,第10a頁。
[36]〔宋〕王觀國:《學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8〈胡笳〉,第15b-16a頁。
[37]〔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卷35,第1059頁。
[38]〔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15,第21頁。
[39]〔宋〕王應麟:《玉海》,卷110,第24b頁。
[40]〔唐〕歐陽詢等輯:《藝文類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30,第26b-27a頁。
[41]〔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臨川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本,卷37,第1-4頁。
[42]〔宋〕李綱:《胡笳十八拍》,《梁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21,第2頁。
[43]筆者另有《她的淚,詩人的墨水—宋代文人對〈胡笳十八拍〉的轉寫》(未刊稿)詳論。
[44]〔唐〕劉知幾:《史通》,臺南:莊嚴出版,1996年《四庫全書存目》本,卷8,人物第三十,第16a頁。
[45]《蔡琰歸漢圖》,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册69,卷3632,第43509頁
[46]《詠史八首》之二《蔡文姬》,《全宋詩》冊68,卷3575,第42741頁。
[47]〔宋〕劉克莊:《後村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6,第18b頁。
[48]〔宋〕朱熹:《楚辭後語》,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卷3〈胡笳第二十〉。
[49]〔明〕鍾惺點次:《名媛詩歸》,明末(1621-1644)刻本,卷2,第10a頁。
[50]同上注,第19b頁。
[51]〔清〕陸昶輯:《歷朝名媛詩詞》,清乾隆三十八年(1772)紅樹樓刻本,卷1,第13a-20b頁。
[52]謝无量:《中國婦女文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30-36頁。
[53]本書於1935年更名為《中國女性文學史話》,又名《中國女性文學史話》,此據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第53-64頁。
[54]梁乙真:《中國婦女文學史綱》,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第78-92頁。
[55]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23頁。初版於1962年(北京中華書局)。
[56]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門化1955級集體編著:《中國文學史(上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第133-134頁。
[57]游國恩、王起、蕭滌非、季鎮淮、費振剛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第218頁。
[58]曹礎基、陳新璋、羅東升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問答》,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6-148頁。
[59]曹礎基、陳新璋、羅東升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問答(增訂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0頁。
[60]郭預衡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簡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40頁。
[61]林庚:《中國文學簡史(上卷)》,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5年,第169-170頁。此書後來重新修訂出版,並增著下卷,此段引文略有改動,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頁。
[62]詳參戴燕:《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陳國球:《“文化匱乏”與“詩性書寫”——林庚〈中國文學史〉探索》,《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07-147頁。
[63]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第104-111頁。該書於1965年由作者初印。
[64]紀元文:《“女性書寫”專題弁言》,《歐美研究》35卷1期(2005年3月),第1-8頁。
[65]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再版,第299-312頁。
[66]Sophia Phoca(索菲亞·孚卡)著,王麗譯:《後女權主義》(Postfeminis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年。
[67]關於西蘇的理念的檢討,可參看宋素鳳:《法國女性主義對書寫理論的探討》,《文史哲》1999年第5期,第100-104頁。沈建青:《來自美杜莎的笑聲——法國女性主義學者:埃萊娜·西蘇》,荒林主編:《中國女性主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46-1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