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1500000025

第25章 重武就是风口

孙维梁待了半天,只不见孙维房回家,只好告辞。吴氏从衣柜里拿出一件黑色狐皮大氅,叠的整整齐齐,给孙维梁放进包袱里。

“拿着这个。听说你也跟你爹一样,开始走南闯北的做生意。这东西,你用得着。”

“巧了,我们婆媳多有默契,”夏氏笑道,“婆婆给你一件大氅,我这做嫂子没别的好送,只这把弯刀你用得着,正好带在身边防身。——放我这里也是糟蹋了。”

弯刀入手,沉甸甸的,孙维梁抚摸着精致的刀鞘,只见刀柄上刻着几个篆体小字:“屠牛刀”。

“长辈相赠,小七就收下了。”孙维梁知道推辞也是无用,索性免去了客套,郑重的收了起来。

“嘻嘻,刀名屠牛,拿回去吓唬一下家里那头蛮牛,看他怎么说。”孙乐一路上把玩着屠牛刀,喜滋滋的说着。

孙维梁却是表情严肃,独自思考着东西,根本没听孙乐说些什么。

“小乐,回家后,咱们就要抓紧动工,赶制我上次跟你说的床弩。于公于私,于大于小,都容不得我们拖延,早一天完成,早一天奏功。”孙维梁一张脸认真的有些肃穆,沉声对孙乐说道。

“就是,三位少爷的日子都过得挺红火,咱也不能落在后面。”孙乐自以为聪明的接过去话茬。

孙乐却不知道,孙维梁此时想的,是他根本未曾接触,想不到的境界。

当初孙维梁决议赚取第一桶金,之所以选择拿出臂弩来打动何振东,当然是经历了深思熟虑。

雍熙初年,正是北宋宋太宗的年号。凭孙维梁掌握的历史知识,不需向别人了解什么,孙维梁也大致知道此时的朝廷动向。

宋太宗赵光义知道自己得位存疑,虽然群臣表面恭顺臣服,无人提出异议,但赵光义清楚,无论民间还是青史,自己都将被口诛笔伐。能够洗刷身上污名甚至彻底翻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像当年唐太宗一样,做一个比开国皇帝更牛逼的皇帝!

太祖行伍出身,精于用兵。正因为太祖精于用兵,反而用兵非常慎重,在中国历朝历代中,作为开国皇帝,宋太祖算得上用兵最为谨慎的一个。

太祖的慎兵政策,一方面成就了蒸蒸日上的大宋基业,另一方面,也给了赵光义奋起反超的机会。

所以,赵光义继位不久,就一改太祖的政策,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统一战争。很快,吴越、平海相继献土纳降。但赵光义并不满足,他知道,这些成绩算起来,该记在太祖头上。

于是,赵光义瞅准时机,发动了对交州的战争。结果却令赵光义失望,占尽优势的宋军竟然败了!

这次的小失利自然打击不了赵光义。很快,赵光义便御驾亲征北汉。这是块硬骨头,又有契丹国作为后盾,太祖几次兴兵,都无功而返。这次,赵光义决心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汉难题。

这次出征,终于让赵光义扬眉吐气,北汉在赵光义手上灭掉了。赵光义豪情大发,当即决定一鼓作气,兵发幽州。

幽云十六州,历史上是有宋一代的硬伤。这一点,不仅后世人们看得清楚,赵光义自然也清楚幽云一带,尤其是幽州对大宋北面边防的重要性。史上多人对此论断的非常清楚:

“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

“幽州府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据天下之脊,控夷夏之防,巨势强形,号称天府。”

“幽州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皇,而俯视庭宇也。又居庸、古北、松亭诸关,东西千里,险峻相连,近在都畿,据守尤易。”

赵光义知道,只要自己亲征拿下幽州,就能一举超越太祖,成为整个大宋的英雄!甚至赵氏强夺柴氏江山的不足,也能一并抹平。中原老少认同的皇朝正统,从此只有大宋,再无大周。

孙维梁完全可以想象,当时的赵光义,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然而,理想太美好,现实太骨感。高粱河一战,宋军大败亏输,赵光义自己甚至也中箭负伤。

这次大败,可说是大宋立国以来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败仗。兵败交州,在宋人看来,不过地方上的平叛失败而已,根本算不上。

对这次战败,不但宋军上下一百个不服,战意昂扬的要求再战契丹,赢回宋军的战场荣耀。就是赵光义自己,也是不服。

赵光义事后总结了此战教训,自己并非领兵出身,亲临战场指挥,反而让麾下那些宿将束手束脚,不能发挥。这是其一;几十万大军云集幽州城下,铺展不开。接战宋军不过三四万。前线一败,后面的部队甚至连契丹兵的影子都未见,便也跟着败退。这是其二;赵光义继位后,害怕底下那些大将不服,便一股脑的尽数罢免,换上自己的亲信。事实证明,自己的人打个龟缩防守的北汉还凑付,但要与如狼似虎的契丹人较量,他们还是不行。那些老将,以后该用的时候还是要用的。这是其三。

现在,正处于宋军兵败高粱河不久,距离下次宋辽大战还有数年时间的空档里,正是朝廷全力备战的时候。

身为成功的商人,孙维梁当然知道,无论是人还是企业,要想一飞冲天,就要想方设法站到风口上。前世的商业谚语:“站对了位置,猪都能上天!”确实蕴含着朴素的商业真理。

前世孙维梁之所以能够迅速成功,主要还是选对了行业。在网络产业飞速发展的初期拿出了自己划时代的产品。重生后的孙维梁重新来过,要想比别人走的更稳更快,也要慎重选择自己的切入点才行。

孙维梁看准的大势,就是朝廷重视军事,重视军功。只要能够给宋军带来胜利的东西,都能得到朝廷青睐,卖出个好价钱。

若是照搬后世史界给宋朝的定调:重文轻武。错看当前形势,那就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宋朝后来为什么重文轻武,还不是因为太宗一朝与契丹两次大战皆告失败,武功不成无奈走文治道路吗?现在大宋与契丹的第二战,也就是宋辽真正的决战还没开始呢,哪来的重文轻武?谁要是这个时候跟赵光义提重文轻武,赵光义还不当场敲烂他的狗头!

所以,孙维梁才先是臂弩,后是火药罐,紧紧的跟随这一趋势。事实证明,孙维梁的选择没有错,折帅都已经关注到孙维梁的存在。只要孙维梁再接再厉,再度拿出让他们惊叹的作品,孙维梁相信,自己的前途将一片光明!

只要自己迅速壮大起来,才有可能解决目前孙家的难题,帮助孙家度过难关。除却这个,在孙维梁看来,都是虚情假意,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从朝廷的角度看,根据孙维梁掌握的史实,第二次宋辽大战史称“雍熙北伐”,显然发生在雍熙年间。虽然孙维梁不知具体哪一年。但根据赵光义一个年号用不上五年的规律,战争显然已经不远。

虽然孙维梁来自相隔一千多年,早已实现民族大融合的后世,但孙维梁骨子里仍然心向大宋,不希望看到大宋输。

前世的孙维梁没有从政经验,于军事也仅局限于留恋于论坛、网站的普通军迷水平。身为曾经的成功人士,孙维梁深知干一行专一行的道理,既然自己不懂,那就不要装懂。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一些未来的史实,就能在宋辽战争中纵横捭阖,笑傲沙场。

所以,孙维梁只能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宋军提高战斗力。臂弩是,火药罐也是,现在孙维梁准备改良的床弩更是。

孙维梁不是没想到打造出杀伤力更为强大的现代兵器,就算孙维梁有那个能力,现实中也没有合适的机床和合金材料供孙维梁发挥。

孙维梁的原本打算,是给何振东提供臂弩和火药罐,赚到第一桶金后,就心无旁骛的开始成立自己公司的大业。只是过程中出现岔子,孙维梁心中的大杀器火药罐,只卖出八十贯,远远不够。

所以,孙维梁才想着把宋军的大杀器床弩拿出来改进一番,争取卖个好价钱。

这回与二哥的交流,虽然孙维梁不完全认同二哥的观点,但二哥说的一点,孙维梁却是听进去了:在大宋,在这里,当官的远比商人掌握的资源多!

就算自己志不在为官,但为了自己的公司大业,通过当官这条途径,积累自己的资源,时机成熟时再辞官回乡,成立公司,在孙维梁看来,完全是一条可以考虑的捷径。

前世的孙维梁为了一份合约,不也经常参加自己不喜欢的应酬,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吗?

虽然心里认可,但孙维梁对自己出仕仍然顾虑重重。有着几千年斗争经验的封建官场,竞争更为激烈,手段更为复杂,对手更为老辣,再遇上一个不靠谱的皇帝,更是伴君如伴虎。

在孙维梁眼里,现在的这个赵光义,就不是什么靠谱的皇帝。若是他的孙子宋仁宗在位,孙维梁还能放心点。——算时间,现在还没宋仁宗其人呐。反正孙维梁是赶不上宋仁宗的好时候了。

通过当官来积累资源,是快捷的多,但其中的风险却是孙维梁不得不郑重考虑的事情。商人出身的孙维梁,天然的对涉足官场存有畏惧心理。若非迫不得已,孙维梁实不愿身处官场险境。

权衡再三,孙维梁还是决定走一步看一步。但眼下,尽快的再次与何振东接触一下,却是势在必行的动作。

同类推荐
  • 百团大战中的阳泉

    百团大战中的阳泉

    在阳泉,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狮脑山,它海拔1160米,是市区最高峰。在这风光秀丽的山麓上,布满山峦的是葱茏茂密、苍翠蓊郁的油松、侧柏、五角枫,还有黄栌、刺梅等灌木。无论朝华夕月,还是晴雨寒暑,这片树林总是显得那么凝重、肃穆、静谧,而在那疏枝密叶间,似乎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韵。就在这片连碧成云的林荫覆盖下的峰顶,有一片开阔地。在这里,耸立着一座“百团大战纪念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云霄,还有三座副碑峭然并立。一座锻铜圆雕、两座题字碑以及烽火台和“长城”围绕主碑周围,是一座主题森林公园。
  • 新闯王

    新闯王

    你们的穿越都是为将为相,我的穿越却成了流民,命运何其不公?本想置身事外,但人和事推动着猪脚,一步步无奈加入到这改朝换代的历史洪流之中.主角也不是全能人物,敌人也不是猪一样的愚蠢.没有一帆风顺,只有不断跌倒爬起.这是一个斗智斗勇,忠诚与背叛纠结的热血传奇故事,给大家一个全新思路和全新感觉的明末天下。
  •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重返三国之辅佐诸葛亮

    历史是什么?三国时代为什么会出现五胡乱华的悲剧?诸葛的蜀汉精神能否带动两千年中国历史走向更强盛更理性的轨道?一位诸葛亮的粉丝回到三国,辅佐心中的偶像。在三国历史的舞台沉浮奋斗,在熟悉的历史中反思创新,在战火中成长壮大。谱写儒家精神的新篇章,书写热血沸腾的新三国历史!
  • 魏武霸业

    魏武霸业

    三国似乎是最受穿越大军青睐的地方,大唐也已经人满为患,这一次我们不穿三国,不去唐朝,去一个还没有被穿越者嚯嚯的南北朝。大学生方文涛因为一次意外,他遇上了时空乱流,认识了一个来自未来的系统,系统会化形,会撒娇会卖萌,就是有点不太中用……也有幸或者不幸穿越成为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这只小蝴蝶的到来把原本的历史搅得一团糟,完全脱离了轨道。“程咬金,你赶快回来别出去丢人,你那个斧子第四下连只鸡都砍不死”“二营长呢?把你的意大利炮给我拉过来”一个略显呆萌的系统,一个掌握现代科技的大学生皇帝,飞机,航母,坦克,只有你们想不到,没有主角造不出,且看他如何带着自己的娇美未婚妻和呆萌系统一统天下,创立霸业。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北宋,从太和岭口陨落

    北宋,从太和岭口陨落

    代州太和岭口这个地名,除代州人熟悉得没灵性要追溯它为何叫太和岭外,史学家和方志学家从没意识到,或干脆不愿意去深入解读它在北宋这个历史阶段曾经有过一个怎样重要的历史定格、或座标;更不愿意或根本不想明白地把这个座标画出来,并把这个历史定格点的文化意蕴、历史价值彰显出来。所以,历代《代州志》的编撰者只蘸着悲情和无奈记了一笔:“靖康二年,钦宗被掳逾太和到五国城”。《宋史钦宗纪》则更为悲愤地记作《北巡猎狩纪》。
  • 嗜血佣兵女神:邪王太腹黑

    嗜血佣兵女神:邪王太腹黑

    人人都说她是废材,遭受人的唾弃与鄙视。世人鄙视也就算了,偏偏自家的姐妹也欺她辱她。当她做了陪葬,三年后重生,也不知道是哪些人厚颜无耻的向她谄媚献好。皇帝又如何还不是听从她的提议,最后还被傻帽的算计,让百姓所耻笑。名震天下的邪王还不是整天跟在她的身后瞎转悠?无孔不入的情报楼还不是她随手而创?且看她如何废材逆袭,锋芒展露,斗智斗勇,涅槃重生!
  • 最强世子妃

    最强世子妃

    莫名穿越,拥有了奇异的系统,完成奇怪的任务,就可以获得系统奖励,面对各种奇异的任务,事情脱离了掌控……与各种帅哥美女斗。最后走上了最强世子妃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能行千里

    能行千里

    在未来的有可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本文纯属虚构)
  • 大威怒乌刍涩么仪轨经

    大威怒乌刍涩么仪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

    佛说如意轮莲华心如来修行观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史记(第十卷)

    史记(第十卷)

    《史记》,是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 嬗变

    嬗变

    从红庙子炒股到北海淘金,从下海经商热到感情危机,市场经济的狂潮,冲击着所有人的灵魂。小说通过一群中学同学的不同际遇,勾绘出一幅五光十色的社会风情长卷……
  • 只愿南柯梦一场

    只愿南柯梦一场

    三年前,十六岁的悯柔与慕青,尔岚一同走进了那道高高的宫墙。一年后,尔岚身亡,慕青自尽,究竟谁是罪魁祸首?随着其他秀女的加入,原本看似平静的后宫终于又再起波澜。一切的一切,逐渐在悯柔面前展开。皇帝,宸寞,父亲,碧落,先帝,沁儿,皇后,宝妃。。。原来寂寞深宫里却也曾有那么多刻骨铭心。但更多的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以为可以永远的姐妹情终于还是抵不过深宫里的明争暗斗;以为可以依靠的爱情终于还是败给了命运的捉弄;以为可以坚持的原则终于向复仇妥协;一路走来,身边的人也一个个离开。。。。。。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最后的最后,还是要靠自己独自走下去。。。书罢断肠指犹凉,只愿南柯梦一场。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终极特种兵王

    终极特种兵王

    【最新力荐】在日夜超负荷体能苦练中,他意外掌握了进入深度睡眠的方法,激发了超级修复力系统和免疫力系统,从此一飞冲天,带领龙魂战队和地狱兵团,纵横天下,保家卫国,进入平行空间,建立华夏据点,掠夺异界战略资源。----Ps:经典力荐《兵王归来》,作者:风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