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1500000026

第26章 孙维梁的下一步动作

孙维梁的农庄近期又有了大动作,孙平正在四处活动,找人帮忙钻第二口水井。这消息对周围十里八乡的人们来说,不啻于重磅炸弹。

贫水的观念在当地根深蒂固。虽然前面孙维梁成功的打出第一口井,但并没有改变人们的这一观点。多数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能打出一口井,就是老天保佑,要想再打第二口水井,不啻于痴人说梦。

但要打第二口水井的人,正是当初勇敢站出来打出第一口井的孙维梁。人们在嘲笑、否定之前,就要掂量掂量了。相信孙维梁能够打出第二口井的人,不在少数。

孙维梁能在缺水季初期做出这个决定,蔡伯的来到可谓一大助力。当年蔡伯是老爷子的马夫,跟着老爷子几次深入大漠。

蔡伯能够敏锐的觉察地下水脉的走向。当初最缺水的时候,就是靠着蔡伯对水脉的敏锐嗅觉,他们才能途中靠咂湿沙中的水分维持,一点不走冤枉路的找到沙漠绿洲。

孙维梁懂事后,曾问过蔡伯,怎么才能辨识深藏地下的水脉。蔡伯自己也说不好,只说凭的是心跳。心跳的越快,就说明脚底下地下水埋深越浅,水量越大。

这就很难用常理来解释了,只能说蔡伯天赋异禀。

正因为孩童时期对蔡伯的印象深刻,所以孙维梁当初听崔氏要把蔡伯一家交给他的时候,他才会那么兴奋。工匠好找,可蔡伯这样的“奇人异士”难寻呐。

孙维梁回家后,第一时间就去找蔡伯询问当地水脉的走向和储量如何。蔡伯告诉他,地下水是有的,但埋深很深,根本不可能打井出水。

孙维梁能够打出第一口井,真的是运气好。但要想普遍打井用水,还是不现实。

蔡伯虽如是说,但孙维梁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只要有水,水位深,那就把井打的也深呗。

蔡伯告诉孙维梁,一口井能够打到三十米左右就是极限,再要往深里打,人根本在里面待不住。这是血的教训得来的“真理”。

孙维梁对此当然知道,往下越深,空气越稀薄。人要想在里面干活,就得在井上架设鼓风机,时时往井下输送新鲜空气。

空气的概念,这时候还没有,人们自然不知道补充空气的道理。这时候虽然没有鼓风机,但设计一个简易的鼓风装置,对孙维梁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孙维梁不顾蔡伯的反对,执意要打这第二口井,只要求蔡伯把储存地下水多的位置找出来就行。

反对打第二口井的人,除了蔡伯,还有孙忠义。两位老人的意见一致,由不得孙维梁不重视。

孙忠义反对打井,原因更多。首先现在已是农忙时节,很难找到人来帮忙打井。

对此,孙维梁表示,不是找人帮忙,而是提前说好给工钱的事。既然农忙,那就把工钱提高,补偿人家农事上的损失。

这样一来,孙忠义就更有反对的理由了。当初各村各家说好,牛头岭打井给工钱是特例,下不为例。孙维梁执意要打破规矩,强行给付工钱,那就是与大众为敌,自己孤立自己。

本来就得罪了胡家,接下来应该是夹着尾巴度日的时候。像孙维梁如此招摇,非得让孙家栽大跟头不可。

对孙忠义的这条反对意见,孙维梁的态度更为坚决。自己打井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是为了十里八乡的农户们有足够的水灌溉农田,能够达到“旱涝保收”的水平。让农户们不再看天吃饭。

在这个大义面前,什么得罪胡家,得罪传统,孙维梁根本不在乎。而且,孙维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够分得清好歹。

面对孙维梁的不妥协,孙忠义又搬出一条理由来反对:农户靠地吃饭,自然知道水的重要。这次孙维梁是要在自己的农庄里打井。方圆十里范围内,比孙家田多的人家多了去。到时候,哪家都得眼红。若家家都找上门来要孙维梁帮忙打井,那孙家不用干别的,成专门打井的了。

对此,孙维梁只是报以哈哈大笑。孙维梁当初站出来找井,就已经存了成立打井队的心思。还准备让孙平当这个打井队队长。

要是孙家能够垄断当地的打井业务,别个不说,让家里人生活的滋润,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笑那个胡太爷,眼睛里只有水井,孙维梁便也顺水推舟,与老胡家在水井上掰掰手腕。即便掰手腕失败了,对孙维梁来说无损大局,但老胡家因此损失的信誉、名声,却是很难弥补回来了。相反,孙维梁却能借助此事,树立自己相忍为公的形象。对日后孙家成立打井队大有裨益。

境界和高度的不同,便注定了胡太爷与孙维梁的冲突中有败无胜的结局。可惜,孙维梁还是高估了胡太爷的手段。最后,水井还是在孙家手里。孙维梁准备好后续的一系列连招,便没了用武之地。

因担心胡家恼羞成怒下的报复,孙维梁成立打井队的步伐便刻意放缓。现在,孙维梁有了蔡伯这样的异人相助,又有大哥拍胸脯的保证,还有郭团练那边最后的兜底保险,孙维梁还怕胡家胡搅蛮缠吗?

蔡伯和孙忠义都挡不住孙维梁打第二口井的决心,其他人自然就更不行了。就这样,才有了前面那条“大新闻”。

同类推荐
  • 开个飞机去明朝

    开个飞机去明朝

    皇后娘娘寿辰到了,没有珠宝送什么?送张照片啊。皇太极十万骑兵寇掠辽东,怎么搞?用挖掘机啊。李自成马上就要打到北京了,怎么办?去接陈圆圆回来啊。皇帝陛下煤山吊死了,该如何?让他死啊,我来干。崇祯可以死,大明不能亡。我是皇叔朱常渊,我为自己代言。
  • 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

    历史教会我们的爱与痛

    这本书是青年学者、百家讲坛最年轻主讲人魏新的第一本文集。第一部分主要讲古代的各种事,有帝王将相的得失,也有才子佳人的爱恨。第二部分是一些神怪笔记,风趣幽默,又对今人有所启示。第三部分是作者对文化现象的追忆和对往事的回忆。第四部分是对社会现象的评判。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个怪咖作者的黑色幽默,如果你是重口味读者,不可错过这本让人捧腹大笑的“恶趣味”合集。
  • 战国大事记

    战国大事记

    【人间五十,如梦似幻】突降日本战国这大浪潮中,心中的野望像燎原之火般一发不可收拾!看穿越之人颠覆这一乱世,这将是不一样的战国~
  • 五王争霸

    五王争霸

    阴谋!阳谋!情义与背叛。帝王家又如何?当一切已成定局。蓦然回首!失去的多,还是得到的多。
  • 中国历史的侧面.3,历史的缝隙与灰烬

    中国历史的侧面.3,历史的缝隙与灰烬

    《中国历史的侧面Ⅲ:历史的缝隙与灰烬》以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与事件的解读为主,所选人物和事件多为历史热点与大众关注的兴趣点。全书分为五个小版块,分别为人物观察、疑案迷踪、戒石鉴镜、旧闻新说、重回现场;作者在挖掘新史料的基础上往往会发表一些新观点,以此让读者有新感受、新启发。可以说这本书集历史的趣味性、故事性和知识性于一体。
热门推荐
  • 不败星魂

    不败星魂

    天辰大陆,强者为尊!漫天星辰向人间洒下浩瀚星力,无穷无尽。星宫宫主之子纪凡,天生冰火双星魂,两种属性截然不同的星魂,在他的灵魂之中互相压制与排斥,使得他根本无法修炼,而且性命堪忧。为了解决自己儿子纪凡的修炼难题,纪飞扬孤身深入大荒,期望得到蛮族圣药,结果却是重伤而归,随后遭遇了大批神秘强者的围攻,最终无奈地含恨陨落。强敌围攻的危难之际,纪凡母亲毅然强行催动了神器无极星珠,让纪凡的灵魂借助于无极星珠的威能获得了重生。
  • 玉堂丛语

    玉堂丛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霸道金主:女神求嫁

    霸道金主:女神求嫁

    未婚先孕,她受尽白眼和嘲讽,却从来没有后悔过。为了宝贝儿子的生活,机缘巧合下进入娱乐圈,凭借着一张脸她火速成为娱乐圈新贵。人红是非多,她还没来得及准备好怎么应付这些恶言恶语,一条修长的大腿伸了过来……男主:抱吧。女主:儿砸,叫爸。儿砸:......
  • 岛夷志略

    岛夷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封魔刀客

    封魔刀客

    一个爱刀如狂的少年,他活着就是为了挑战,挑战江湖上成名的用刀高手。无数刀客成就了他,直到最后,他也成就了一名刀客。
  • 京都寺町三条的福尔摩斯(1)

    京都寺町三条的福尔摩斯(1)

    刚刚搬到京都半年的高二女生真城葵,为了鉴定因为某件事情而去世的祖父留下的古董。真城葵前往寺町三条商店街的古董店「藏」寻求帮助,而在这家古董店中葵遇到了古董店主的孙子,在店内帮忙鉴定工作的大学生见习鉴定师家头清贵,虽然看上去是个柔弱美男子,但家头清贵有着「福尔摩斯」的代名,对于自己看到的事物情报异常敏锐,处理能力异常的快。而清贵当场识破葵是瞒着家人将祖父遗留下来的古董带出了家,无论如何都需要大笔金钱,被清贵建议在就在这家古董店里打工如何,以此为开端葵与清贵共同因为古董和京都结缘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
  • 白色狮子王

    白色狮子王

    作者通过寓言这一个老而又经久不衰的文学体裁,运用比喻和讽刺等写作手法阐述哲理和智慧,让读者采撷知识之果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寓言之篇幅短小、意境深远作用。
  • 过眼录

    过眼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城市上空的河岸村

    城市上空的河岸村

    建委的人刚离开河岸村,河岸村的村民就炸开锅了。河岸村之所以叫河岸村,几十年前有一条小河从村边流过。村里的老人曾给后人无数次说起那条河。老人讲那条河的时候,眼里放射出神往的光。罢了,免不了叹息说,唉,没了……而现在,那条消失的河流又奇迹般地回来了,在村民们的血脉里流淌,每个村民都成了一条沸腾的河。当然,一个个双眼发亮、呼吸急促的村民不光沸腾着,更在脚踏实地地算账。由于每家的地的亩数不同,算出的账便也不同。但相同的是,补偿的钱,他们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估计下辈子也不会见过这么多。虽然地没了,房子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