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25

第25章 楚文王

公元前678年,楚文王按照和邓祈候的单方约定,邓侯既死,楚文王便出兵收复邓国,将邓国纳入楚国版图,邓国灭。

十年前(公元前688年),从楚国控制邓国开始,楚文王同邓祈候舅甥间关系越发浓厚,母亲邓曼去世后,楚文王经常去舅舅家串亲,看上值钱的东西同邓祈候打个招呼便收入囊中,并分批次的割走大量土地。

邓祈候对楚文王也很舍得,毕竟自己的性命还是给他留下了。

九年间,邓国连同邓国的附属国,被楚国刮占的支离破碎,直到邓祈候去世,楚文王才统帅三军,将邓国完全吞并。

按照常理推算,楚国本次收复邓国,也就是履行一个程序,没必要劳师动众的出动大军,何况还是楚文王亲征,究其原因,还是楚文王另有打算。

占领了南阳盆地,控制了汉阳诸侯,扼住了淮水命脉,楚国进军中原的战略意图越发清晰明朗。

此时,楚国只要把疆域从南阳盆地往北稍微移一点,占领一个国家,便能将南阳盆地作为军事缓冲要地,进可伐中原,退可守南阳,虽万千兵甲,但游刃有余。

再介绍这个国家之前,我们先重温一下中国地理。

中国历史同中国地理息息相关,只有熟悉了中国地理,才能明白历史上那些伟大君王的卓越成就和战略意图。

虽说春秋无义战,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便可以打来打去,但各诸侯也不是乱打一气,只有集中有限的兵力,占据优势的地理位置,才能达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从而扩大版图、安心发展。

这个具有优势的地理位置,我们一般称为“兵家必争之地。”

我们先把地图打开,在息国(今息县)和蔡国(今上蔡)之间连一条线,这条线正好位于桐柏山东侧,把南阳盆地进出中原的口子封堵了一半。

再将这条线做一条延长线,向北延伸,不用画太长,终点不要越过黄河,画到一座山的山脚即可,这座山叫做伏牛山,为秦岭东段的支脉。

这个国家和伏牛山有点关系,当然也别指望楚文王能愚公移山,将伏牛山推平后纳入版图,我将要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你刚才画延长线终点提笔的地方——郑国(今新郑)。

如果你对郑国这个地方不熟悉,那么有一个地名你一定如雷贯耳——许昌,三国时曹魏的五都之一。

许昌地处“中原之中”,当时属于郑国辖区。

按照楚文王的战略意图,楚国以锐兵重胄,攻下郑国,然后将郑国和蔡国、息县南北贯通,构成北抵黄河、南达淮水、西临桐柏山、伏牛山的“郑—蔡—息防线”,这条防线正好把南阳盆地进出中原的口子封死。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周王室为防止楚国北进中原而设置的汉阳诸侯。

为了尽量将楚人压制在江汉平原,为此周王室占据了南阳盆地及随枣走廊,并设置了大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当时有一个统称——汉阳诸侯,并将之作为控制江汉平原的屏障。

虽然南阳盆地是一个由荆山山脉、伏牛山脉和桐伯山脉围成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但北面的伏牛山脉与东面的桐伯山脉并没有严密的对接起来,两山之间仅仅依靠一些断续的丘陵相连,而这些丘陵之间自然就形成了多条道路,使南阳盆地与中原地区的地缘关系日趋紧密。

连接伏牛山与桐柏山之间这些断续的丘陵,也就是楚文王所构想的“郑—蔡—息防线”。

由于这些丘陵之间的断口过大过多,并不利于防守,后来楚人不得不在此修筑长城,将那些土山连接起来用于防守,此时的“郑—蔡—息防线”又有了一个响亮的名称——方城夏道。

这条防线并不长,仅三百公里,并且地势平缓,南北得以呼应,只要将这条防线构筑完成,楚国将东望华北平原,届时在楚国的强大实力下,黄河中下游以南将无险可守,而中原诸侯想挺进汉江平原,也一筹莫展。

并且郑国临近黄河中游。长江好歹还要考验水军,而黄河冬天会结冰,黄河一旦结冰,楚军大军将直接踏进汾河平原。

综上所述,楚国的下一个目标,便是楚国进军中原的最后一个障碍——郑国。

也因为郑国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所以楚文王要亲征。

也因为郑国地理位置重要,所以终其楚国一生,也没能攻下郑国,所以楚文王的蓝图也只能是一个远景。

郑国此时的国君是郑厉王。

自从被***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人之一的郑庄公去世以后,郑国一蹶不振,国势衰微,因为郑庄公一直忙于处理周朝之事,致力于料事和智谋,以至大权旁落大臣祭足身上。

祭足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厉害的地方在于折腾。所以郑庄公去世以后,祭仲把郑庄公的几个儿子挨个折腾了一番,结果就把郑国国力折腾没了。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郑昭公继位。几个月后,在外围势力胁迫下,祭足把郑昭公从君位上拉了下来,送郑厉公上位。

四年后,郑厉公想杀祭足,祭足很生气,便把郑厉公赶走,又把郑昭公拉上君位。

郑昭公在位两年之后,被人暗杀,祭足又立郑子亹(wěi)继位。不足一年郑子亹又被齐国擒杀,祭足又立郑子仪继位(儿子多就是好)。

十四年后,祭足死后两年,齐国又来攻郑,郑子仪被杀,郑厉公成功复位。

就在这不断的内乱中,郑国失去了继续“小霸”中原的大好时机,周边的诸侯国快速发展,实力慢慢超过郑国,加上郑国国土面积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又处在几个强国之间,使得郑国再也没有了崛起的时机。

但是郑国在中原诸侯中存在感很强,经常参加齐桓公组织的会盟,去年还积极拥护齐桓公提出的“尊王攘夷”口号,并尊齐桓公为中原霸主。

尊王攘夷的意思是——重申天子地位,北击山戎,南伐楚国。

楚文王觉得,你们几个老大开会,商量对付我来了?于是楚文王打算先下手为强,趁着郑国尚未喘息的机会,一举攻下郑国,构筑“郑—蔡—息防线”的同时,向会盟国示威。

其实这也怪不得郑国,三年前,齐桓公邀请遂国参会,遂国没去,齐桓公就把遂国灭了,一时令很多国家震悚。

如果郑国不去,也会被齐桓公打压。

楚文王管不得那么多,公元前678年,楚国吞并邓国后,迅速挥师北上伐郑。

一路上,楚师势如破竹,一直打到栎邑(今河南禹州),郑厉公很着急,照这个速度,不出几天,自己就可以当亡国之君了。

过了几天,郑厉公意外的发现楚军撤军了,他很纳闷。

楚国这边,楚文王比郑厉公更着急,着急的原因是曾经一起浴血奋战的巴国,不顾过去的革命友情,在楚国背后捅刀子,现已攻破权县(今荆门南),直奔都郢而来。

楚文王觉得必须马上撤军,再不撤军,他便要先郑厉公一步当上亡国之君,所以来不及告知郑厉公,便迅速撤军回防。

巴国也很生气,自从同楚国一起攻打申国签订盟约以后,楚国便没有很好的履行同巴国签订的各项条款,每次同中原做生意,途径权县的时候,都例行被权县县尹阎敖吃拿卡要一番。

巴人很淳朴,一次两次受剥削不打紧,哈哈一下事情就过去了。

时间长了,巴人就觉得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想找楚国讨一个说法,楚国也一直含糊其实,说一定严加查办,整顿“吃拿卡要”不正之风,但始终也没有效解决,于是趁楚国伐郑之机,迅速顺江而下,攻打权县。

权县在县尹阎敖的治理下,一直以来安全意识很差、疏于防范,面对巴人的进攻,权县很快失守,阎敖躲到汉水才保住小命。

巴人没抓到阎敖,便挥师北上,一路烧杀抢掠,只杀到都郢城下,听闻楚文王班师回国才扬长而去。巴人侵楚,楚国元气大伤。

楚文王回国后看到苦心经营的汉西之地被巴人糟蹋的不成样子,盛怒之下将阎敖处决。

这下阎敖的族人不干了,阎敖忠心为国,吃拿卡要巴人一事,也是楚文王暗中指使,得的好处也没少分楚文王一份。何况阎敖在楚国至少也算是知名大夫,你不问青红皂白杀人灭口,掩人耳目,于阎氏宗祠有何脸面?

阎敖的族人也是硬气,深知楚文王为人圆滑,也没找楚文王讨个说法,直接暗通巴国,准备来个里应外合将楚国洗劫一番。

年底,阎敖的族人发生叛乱,巴人也趁楚国内乱之际再次顺江东进,进入楚境。谁知楚文王早有准备,同阎敖族叛军展开激战,到第二年(公元前678年)春天,才将阎氏一网打尽。

解决了阎氏一族这个内忧,接下来就要解决巴人这个外患了。

同巴人的军事合作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对于巴国的军事实力,楚文王还是比较清楚的。巴人作战勇猛,打仗嗷嗷叫,但是装备很差,基本没有防护措施,赤膊上阵,稍微碰一下就伤筋动骨的。

所以对巴一战,楚文王相当自信。

为一雪巴人年前侵楚之仇,楚文王准备亲自去教训巴人。

一般相当自信的时候,也就是吃败仗的前奏,所以巴楚一战战斗经过不再赘述,简而言之就是大败之——巴人在津地(今枝江)大败楚军。

楚军仓皇撤退,巴人也扬威一番胜利班师,逆水西回,不见踪影。

撤退的楚文王怎么也想不通,装备精良的楚军会在小小的巴人面前吃了大亏,暗自气恼。

让楚文王更气恼的事情还在后面。

当楚军撤退到都郢城前时,守城的将领竟然不开门。

一方要进去,一方不开门。双方谈不拢,便开始叫骂,咒骂声彼此起伏,惊动了楚文王。楚文王得知情况,也很生气,便问守城将领是谁,准备军法处置。

众将答:鬻拳。

楚文王打了一个激灵。

上次鬻拳拿刀威胁楚文王的二愣子劲,给楚文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想起来,脖子上都还凉凉的,忙问众人,鬻拳为什么不开门?

众将参言,鬻拳认为,自楚武王以来楚军战无不胜,如今楚文王被小小巴国打败,岂不遭诸侯耻笑,所以拒不开城。

不过,鬻拳二愣子劲比原先有所收敛,虽然根据先王制定下来的规定,将军在外打了败仗,必须要以死谢罪,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楚文王打了败仗,虽不需要自裁,但不能进入国门,除非再打个胜仗回来。

楚文王哭笑不得,看来鬻拳还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然后摆摆手,撤吧,不为难鬻拳了,先王定下的规矩,我们也只能谨遵先王遗命,打个胜仗再回来。

只要不是孤军深入、轻敌冒进,依仗楚军强大实力,打个胜仗对楚文王来说不成问题,但关键是去跟谁打?

巴国军队已撤入荆山,楚军尾追巴人入山,必定会遭伏击。郑国现在也有所防备,同齐、鲁、宋、陈、卫、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找到了几个强大的帮手,攻打郑国也不是一时之计。

想了一转,楚文王面露喜色,有了目标——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

讨伐黄国还有一个充分的理由——沈鹿会盟的时候黄国没有参加,本次讨伐黄国,也可表明是兴师问罪。

黄国毗邻息县东南,又是一个国家,实力很弱,于是,楚文王忘记与巴一失利的教训,又很自信的向黄国开拔。

楚文王不仅很自信,还要在黄国身上找回近段时间失利的荣耀,面对黄国布防在踖陵(潢川县西南)的羸弱之师,楚文王决定带头冲锋。

后果毫无悬念,楚军大胜,但楚文王被流箭所伤,造成深窄的封闭伤口,对于出征在外的将领来说,包扎一下便无大碍。

打败了黄国的军队,楚文王还不解气,一口气又打下了蒋、蓼、潘等八个国家,占领了江淮之滨大片土地,楚军眼见目的达到,便班师回朝。

大军行进到湫地(今荆门钟祥)时,由于结连几个月的跋涉,楚文王伤口病情恶化,全身痉挛、抽搐,命悬一线,奄奄一息。

自知命不长久的楚文王询问众臣:“都郢何方?”

众臣手指:“西方。”

武王在众臣的搀扶下,正冠弹衣,面朝西方,长揖叩首——“惟愿山河无恙,国富民强。”

楚文王,芈姓,熊氏,名赀,在位十三年,于公元前677年因箭伤发作而亡。

十三年间,楚文王内合三苗、百濮、东夷、南越等二十多个部族,外并权、邓、申、息等三十九个侯国,把一片散乱的蛮夷之地整合成山河千里、带甲百万、兵车千乘、劲骑万匹的南方霸主。

其行事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史记·楚世家》也曰其“国家皆畏之”。

焦急的鬻拳在城头守望接近一年,最后却迎来一支披缟带素的大军,这只大军用整齐的步伐、无声的悲痛来纪念他们伟大的英雄。

楚国一片悲恸。

迎丧归葬后,鬻拳向新王熊艰奏道:“衬衣冒犯先王两会,纵使王不加诛,又岂敢觍颜偷生?请从先王于地下!”话毕,引剑自刎。

一直以来,我都对鬻拳的行为尚不理解,认为他生性古板、做事较真,但确是鬻拳的一言一行,使得楚文王渐渐学会分辩直臣和佞臣,才让楚文王处处受着楚国政治体制的约束,不至于沦落为昏君庸王。

也就是因为楚国有很多像鬻拳这样耿直而不懂变通、赤诚而不计生死的士大夫,才让楚国有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

一千五百年后,唐末一位诗人,因朝廷昏暗、佞臣当道,无奈作诗直陈:

鬻拳强谏惧威刑,退省怀惭不顾生。

双刖忍行留痛恨,惟君适足见忠诚。

——周昙·《咏史·鬻拳》

——本章完——

同类推荐
  • 勒胡马

    勒胡马

    宁平城之战掀开了西晋政权的终章,根据史书记载,上起王公大臣,下至将吏兵丁,尽为胡军所杀,竟“无一人得免者”……不,在尸山血海里,还是有一个年轻人爬了起来,他手执一柄如意,狠狠地向胡帅额头砸去!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在这血与火的炼狱中,在中华民族又一次浴火重生的乱世之中,从近两千年后穿来此世的裴该,又将怎样度过自己坎坷而辉煌的一生呢?“我有一诗,卿等静听:丈夫北击胡,胡尘不敢起。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勒住那匹咆哮肆虐,践踏文明的胡马吧!
  • 三国军神

    三国军神

    (新书《赵公子》已发布) 穿越东汉末年的陈旭,他的身份只是一介平民。在这个世家林立的时代,他本来只想让自己家人生活得更好。然而,天不遂人愿,被压迫的陈旭,最终愤然投奔注定失败的黄巾军,谱写出另外一段历史。在血与火的历练中,他由一个悲天悯人之辈,逐渐蜕变成为一代枭雄,以及战无不胜的军神。
  • 狼烟燎原

    狼烟燎原

    苍山月,破西疆,夜色微澜,何处起狼烟;风里烟,迷九州,孤枳霖泽,残棋濒燎原。
  • 历史疑案

    历史疑案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疑案。谜一样的历史,谜一样的古人,到处都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在惊叹祖先勤劳、智慧的同时,我们也为人类源远流长的文明而骄傲。阅读历史,我们为了寻找人类发展过程、文明进步的轨迹;探索历史,我们为了还原历史真相、明辨历史问题的是与非。历史下的种种难解的谜团,就像磁铁一样,充满磁力,强烈刺激着我们的好奇心,吸引着我们去思考和探索。同时,历史还告诉我们,永不停止的探索追求,是我们人类作为智慧动物的一种天性,也是我们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动力。本书在精心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还以真实性在趣味性等方面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收录了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经典历史疑案。
  • 胡马歌

    胡马歌

    幽州胡马客,绿眼虎皮冠。笑拂两只箭,万人不可干。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天骄五单于,狼戾好凶残。牛马散北海,割鲜若虎餐。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赪玉盘。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旄头四光芒,争战若蜂攒。白刃洒赤血,流沙为之丹。从营州草原的巫女所产杂种胡到终结唐帝国盛世的大燕皇帝,有人说这是狼子野心,也有人说这是一代枭雄,而我将其称为不择手段地奋斗。
热门推荐
  • 家有肥妻:老婆别吃了

    家有肥妻:老婆别吃了

    作为一个又胖又丑还是暴发户的女儿,她受尽嘲笑讥讽,备受欺凌。而他作为最神秘的顾家三少,却是风流潇洒,受尽追捧。本该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偏偏迫于无奈而被牵连在一起,从此唇枪舌战成了日常。“喂,你觉得我这两天身材怎么样?”某人勾唇一笑:“猪。”【推荐自己的新书:《首相大人,求放过!》】
  • 白莲英雄演义

    白莲英雄演义

    《白莲英雄演义》是一本长篇历史武侠小说,小说以清代乾隆年间白莲教农民起义为背景,塑造了一批感人的农民英雄形象。其主要人物王聪儿,是襄阳白莲教农民起义军主帅。其夫齐林为义军前主帅。齐林在战争中牺牲后,王聪儿继任主帅,她领导的白莲教义军,给予满清王朝沉重的打击,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义军最后在封建王朝与地方反动势力的合围下失败,王聪儿跳崖牺牲。小说描写、歌颂了王聪儿与齐林的感人爱情,塑造了起义英雄们的生动形象与趣味横生的故事。小说的主线严格遵循历史的发展轨迹,在情节与细节上则大胆想象。在历史学家抽象思维止步的地方,开始作家的形象思维。在当前歌颂帝王的热潮中,吹进一股清新的风,并融入了作者对历史、社会、人生的哲学思索。小说文字精美,情节曲折,可读性极强。是一部不可多见的长篇小说。
  •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简单地说,动物界的进化经历了一个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椎动物。随着海洋面积的逐渐缩小,部分海洋脊椎动物开始向陆地进军,演化到两栖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 。
  • 寻宝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寻宝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本系列漫画共8本,以布瓜博士、乐乐淘等主要人物的冒险经历为主要内容,通过他们的探险故事,穿插故事中出现的科学知识点,让小读者在趣味阅读的同时可以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除了惊险刺激的内容,图书的每个章节都还有相对应针对本章所讲述的主要内容的百科知识介绍,这些知识学习也是以漫画的生动形式表现出来,将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于一体。
  • 荡寇志

    荡寇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惑颜天下:重生之极品妖后

    惑颜天下:重生之极品妖后

    君要你死,你怎能不死?饮下毒酒,绝望的等待着死亡,只是当她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回到了进宫之前。那么,就让她用这绝世容颜去做一些曾经后悔的事情,就算是天下都要在她囊中。回到熟悉的皇宫之中,她在心中也还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脾气不好的长公主?送她去边塞和亲,这可是为了国家好,你就莫要抱怨了!什么?华妃流产了,她却要去那冷宫,罢了罢了,去就去又不是没去过!只是华妃既然这么喜欢孩子,大不了以后再送她一个也不是不可。从小小不起眼的嫔妃一下子到了贵妃,一万两黄金,不要不要,她怎么是一个拜金之人?推举她当右丞相,这个当然是可以有的,答应了答应了!
  • 都市龙神

    都市龙神

    白子轩一名在校大学生,在一次钓鱼中,被一条上古冉遗鱼拖入水中,经历重重匪夷所思,惊秫、恐怖的奇幻考验,成为龙神的传承者。在大都市里,慢慢的磨练自己、探秘上古神墓、解开万世之谜,与妖魔展开了无数生死间的搏斗。与清纯校花、仙境美女、之间发生的搞笑趣事!勇斗神魔、不畏仙人威压、经历重重天劫、最终成就新一代都市龙神……
  • 女丹合编选注

    女丹合编选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电竞那些事

    电竞那些事

    楚洛因电竞而小有名气,直到遇到了一群与她有着共同梦想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