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32

第32章 四伐随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争夺君位,相互攻打残杀,齐国大乱,政局不稳,国力日落,诸侯纷纷叛离。

齐国的死对头楚国,在令尹斗谷于菟的精心治理下,风景独好,一面布德施惠,加强同旧有的诸侯之间的关系,一面稳固江汉流域的秩序,政通人和,一派祥和安宁。

有了斗谷于菟相助,楚成王也乐得清闲,诸事不管,每天就是听下汇报、打打猎、喝喝酒。早晨起床看见斗谷于菟在处理公文,打猎回来还看见斗谷于菟在案牍劳形,晚上睡觉时,也听人说斗谷于菟继续在办公室刺促不休,心生感激,命人准备上好晚膳给斗谷于菟送去,并督促吃完。这一做法日后也约定俗成,只要有人晚上加班,厨房都会给加班人员提供一份工作餐。

一日,楚成王早漱完毕,左右来报,郑文公求见。

楚成王听闻,眉头一扬,便知郑文公此行目的,招募百官隆重接见了郑文公一行。

郑文公毕恭毕敬的向楚成王行礼。行礼完毕,也不拐弯抹角,直入重点,痛诉齐国霸权主义,认为这是一种不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的行为,强行推行所谓的“攘夷”政策,并将一同构建周王室命运共同体的楚国,也野蛮的划归为蛮夷一类,其“一刀切”的做法,与周王室的分封制格格不入,并造成内部分裂。

置周王室于不顾,罔自尊大,其他国家如不服从其统治意识,将会被齐桓公实行单边经济制裁,甚至灭国,比如遂国没参加第一次的北杏会盟,会后便被齐桓公给灭了,其霸道行径已被中原诸侯深恶痛绝,敢怒而不敢言。

楚成王经过齐国买鹿,被迫签订召陵协议一事,对郑文公说法深有感触,引起内心的共鸣,不住的点头表示认可。

郑文公看见楚成王不住点头,觉得自己说到点子上了,又单方面声明,楚国是周成王时期分封的世袭子爵,属于周王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国与楚国一衣带水,友好往来,如不是齐国从中阻扰,郑国同楚国早就是友好邻邦。郑国在对待楚国问题的立场,从来都是一贯的、明确的,承认并拥护楚国正确的政治地位。

郑文公还私底下表示以后将朝楚,为表诚意,还进献了大量的金银珠宝。

齐桓公一死,中原无主,一盘散沙,郑文公为谋求发展,审时度势、顺势一歪,就投向了楚国怀抱,说明郑文公的求生欲还是挺强的。

楚人,原本来自中原,是传说中火神祝融的后代。他们时常虔诚的围着篝火祈祷,梦想着回到中原的那一天,他们也时常提醒自己,不能忘却对远古祖先的记忆,自己血液里流动的是中原的血脉,文化和习俗都延续着华夏的气息。

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回到黄河身边,昂起高贵的头颅,告诉国人,自己不是蛮夷,而是华夏龙凤图腾中的冲天火凤。

楚人,最想得到是中原的人认可,为了这个认可,他们一直在拼搏,一直在勇敢,一直在奋进。他们勇挫巴人,驱赶扬越,进击百濮,稳定江汉。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这一次,楚人们得到中原侯国郑国的主动认可,欣喜若狂。

“中原得郑则可以拒楚,楚得郑则可以窥中国。故郑者,乃齐、楚必争之地”。面对郑国的臣服,楚成王更是欢欣不已,心情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但是楚成王还是有一个疑惑:“宋国也是大国,宋襄公仁义有加,与贵国也一衣带水,郑公为何不去投奔他?”

“假仁义!”郑文公愤愤不平,“宋襄公助力齐孝公继位,却趁机把齐国搞的四分五裂、元气大伤,而后自持功高,召集曹共公、邾文公在曹南会盟。为讨好东夷,令邾文公杀了鄫子,用以祭祀次睢之社(‘邾人执鄫子用之’)。自古以来,贤君祭祀,连牛马之牲也须慎之又慎,何况还是一国之君?宋襄公口口声声‘仁义大道’,却又滥行杀戮,实是可怕。”

郑文公嘎了一口水,心有余悸,接着说道:“曹共公看见会盟出了人命,吓得先行跑回曹国,宋襄公又派公子荡攻打曹国,一连打了曹国三个月,准备活捉曹共公。曹国与宋世代交好,宋襄公却以大军伐之,竟似好战成性。暴虐之君,伪君子,不亲也罢。”

郑文公一席话说的楚成王非常受用,宋襄公暴虐,那么自己就是仁义了。自我认同感很强的楚成王很久没这么高兴了,大口一开,赏赐郑国一千斤铜。

然后说完就后悔了。

铜,是春秋时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一千斤铜可是相当大的恩赐,如果用来做兵器,那数目就非常可观了,加上郑文公墙头草见风倒的个人属性,如果哪一天把这些兵器用来对付楚国,那楚成王不是做了一件贻笑大方的事情?

想到这里,楚成王马上又对郑文公补充道,这些铜除了做兵器外,做什么都可以。郑文公满口答应。回去后,郑文公也是老实,乖乖的做了三口大钟,用以歌颂楚成王的功绩。

郑亲楚以后,楚成王对南阳盆地及随枣走廊管制放松,全力巩固江汉平原区域,继续向汉水东南发展,灭道、柏等国,扩野千里,获得大量资源,国力迅速强盛。

公元前641年冬,在陈穆公的提议下,齐国新任君主齐孝公主持了一次会盟,与会国中除了鲁国、蔡国、郑国、陈国外,还有楚国。

明显看得出来,楚国的席位是郑文公争取来的,而楚成王也乐于参加这次会盟,因为这次会盟的主题是——缅怀小白,恪守盟约,继承桓公遗志(“修桓公之好也”)。

对于楚成王来说,齐桓公是一个可怕的对手,也是楚国上下最为敬佩的人。

可怕之处在于,齐桓公去世一百多年之后,其召陵之威,仍然让后来的楚灵王和楚国臣民依然无法忘记。

敬佩之处在于,齐桓公一系列的征伐称霸都不是为了一己私利,争夺他国领土从而扩大自己的实力,而是修筑葵兹、晏、负夏、领釜丘等几个要塞,用以防御戎狄对邻近诸侯国的侵掠,扎扎实实的维护了华夏文明;修筑五鹿、中牟、盖与、牡丘等几个关隘,用以捍卫诸夏的要地,匡正诸侯国混乱的局面。

与中原诸侯互利互惠,连孔子都赞其曰:“齐桓公正而不谲。”

齐桓公无论境界、格局、仁道,让春秋其他四霸都望尘莫及,所以齐桓公死后,天下诸侯仍尊崇齐桓公长达十年,直到晋文公称霸,齐国才正式退出霸主的舞台。

即使退出了霸主的舞台,齐国也一直是晋国和楚国争霸的拦路虎,可见其霸业之弥久。以仁义而霸,这是一味崇尚武力征服而霸所不能及的。

每当我读到“桓公忧天下诸侯(《国语?齐语》)”时,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颜的孤独老者,正在卷心伏案,日夜所思所忧,皆为国为民为周。

“我愿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墨子《兼爱》

会盟后的第二年(公元前640年),楚国的老朋友随国又开始不安分起来。

随候觉得,楚国既然同中原诸侯结盟了,又继承齐桓公遗志了,表示楚国也懂得守中原规矩了,不该依靠其武力来挟制他国附庸,要学习齐桓公的做法,以各国的互利互惠为施政重点,换一种说法,随国也可以独立了。

在这个前提下,随候打算连同蔡、陈、许、厉、唐等汉东诸侯,以随枣走廊为屏障,打造汉东势力集团,同楚国争夺淮水上游区域,充分显示出其抵御外敌的“汉东大国”的气魄与胆识。

简单来说,随国想反叛楚国。

楚成王不这样想,他觉得随候有点天真,缅怀和打仗两码事,随国可以独立,但你必须迁都,因为随国土地我必须要夺取,毕竟战略位置太重要了。

秋收完毕,楚成王派令尹斗谷于菟率大军进攻随国。

按次数来说,这是楚国第四次伐随了,大军轻车熟路,轻而易举攻入随国境内。随候见楚军势大,马上放下不切实际的想法,并同斗谷于菟议和。议和后,楚成王还不满足,对随国土地进行蚕食,随国国势衰落。

这一仗,彻底把随国打服了,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庸之国,而随国也在楚国的庇翼下,得以保全,直到被秦所灭。

同类推荐
  • 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

    镜子:照出你看不见的世界史

    “拉丁美洲的良心”用《镜子》映衬出世界史上的荒谬和不公。记者出身的加莱亚诺,善于从体制的边缘发现让人生疑的蛛丝马迹。他从散落民间的口头记忆中寻找受辱者的尊严,从被冷落在纸堆里的记录中搜求被劫持的良知。这一次,他开始动笔书写一部倒转的世界史,撬动令思想窒息的体制磐石,唤起被麻痹的基本知识,恢复被蒙蔽的正常思维。六百个故事,就是六百面镜子。谎言不攻自破,恶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这里面,有人看到的是骄傲,有人看到的是屈辱,有人发现了过去,有人遇见了未来。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 三国之一马平川

    三国之一马平川

    穿越为三国五虎上将马超,西凉孤烟,血染中原!且看三国新传奇,如何马踏飞燕,一马平川!
  • 中华大帝国史

    中华大帝国史

    《中华大帝国史》为当时的欧洲人打开了认识中国的窗口,使他们从通过充满神秘色彩的传闻“想象”中国,跨入通过中国的现实认识中国的时代,回答了欧洲人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即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同时为欧洲国家制定对华策略提供了依据。
  • 变化中的中国人

    变化中的中国人

    记叙并分析了中国社会当时的状态,大致包括:身体素质、民族性格、生存现状、工业发展、禁烟运动、女性地位、宗教信仰、教育方式等。眼光敏锐、老辣,能发现国人习焉不察之细节。本书是辛亥革命前西方观察中国的代表作。
热门推荐
  • 田园凤来

    田园凤来

    穿越成贫家小农女,包子爹娘一对,极品亲戚一堆;还有那暗中觑觎娘亲美貌的不知名色狼……唉!本姑娘想要发家致富,真是任重道远啊!不怕不怕啦,全家上下一条心,红红火火奔小康!喂,那谁,入了姐的法眼,还想逃出姐的手心?
  • 归元直指集

    归元直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ASTERY OF THE AIR

    THE MASTERY OF THE 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内有萌犬请小心

    内有萌犬请小心

    “你接近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见钟情二见倾心,非你不娶。”“说实话。”“……退婚。”“……”你以为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故事,那么你就错了,这是一个自以为聪明实则逗比的总裁来膈应冷面灰姑娘的颠覆版故事。为了退婚,他也是拼了,不惜自黑,以求让对方能够知难而退。结果……退婚对象一脸茫然:“我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未婚夫,我怎么不知道?”逗比总裁:……那他这忙活半天究竟是在做什么,心好累。掀桌!
  • 天醒之路平桑恋

    天醒之路平桑恋

    【热播电视剧《天醒之路》】最后平凡还是奢望,最后美好还是短暂,我来了你走了,两仪花终究散了这对鸳鸯。那些曾经的誓言,带走了稚气,天醒者,是真醒了;英之魄,是心爱人耗尽生命;她带他体验了红尘美好,他因她有活下去的勇气………秦桑残魂无意遇到了高人指点,再次回到这个敢爱敢恨的世界…(ps:来自于《天醒之路》热播电视剧续,努力做好,望小可爱们支持,有小改动,但问题不大,加油,加油,加油!)
  • 斩妖界

    斩妖界

    来自未来世界的大异变,人类拥有了超自然的能力,恐怖的妖兽,多灾的世界,佳人相伴,一路过关斩将,追寻背后的真相。友情与爱情,这是个华丽的未来世界。
  •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大经典课

    北大经典课

    本书收录了上百篇经典作品,凝聚了古今中外的文学精髓,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充分呈现出经典文学作品的不朽魅力。书中遴选季羡林、朱光潜、胡适、老舍等北大名师的名言作引开篇,在北大学者的引导与点评中,吟咏绵绵古韵,重温民国经典,观赏异域风情,追寻生活之美。上完这一课,从此爱上经典,让我们在诗词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吧。
  • 阴阳客行之前世今生

    阴阳客行之前世今生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一日结契,她是留念人世的小小契鬼;梦归故土,她是来客,还是归人?大漠公主、不死木偶、夜半孩啼、鬼族遗址……一步一路,是寻回前世记忆的归途,还是通向未知地狱的死路?白梅藏袖,他是最洒脱的鬼君;雪夜白头,他此生所愿,不过同归白首。红楼飘雪、幻境遇故人……是一见钟情的相遇相知,还是苦等三生三世的久别重逢?一步一擦肩,是命定的邂逅,还是注定的无缘相守?失去元神的上神,孤独守护千万年的鬼族之主,这是一场历险,也是一段成长的旅途。这世间,离别总是多过欢聚,唯愿我们相见之期,都是初见模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5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5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7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