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75

第75章 伐齐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在晋景公和晋厉公时期,齐灵公对晋国还是相当尊崇的,伐郑、伐秦,同盟于戚地、钟离、沙随、柯陵等等盟会征伐,无一不是大老远风尘仆仆亲自参加。

有道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自从晋悼公接班后,齐灵公这个人就变了,对晋起了懈怠之心,凡是讨伐楚国的战争一律不参加,凡是晋国组织的会盟一律只派大臣点卯,晋国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但是令齐灵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派出去参加湨梁会盟的使者高厚,竟然在会盟上公然受辱。

使者受命于国家,使者受辱表示国家受辱,国家受辱表示国君受辱,但国君受辱不一定代表齐灵公就会受辱,很不巧,晋国碰上脾气暴躁、并急于复兴霸业的齐灵公。

自从齐大夫晏弱(晏婴的父亲)率重兵灭莱(今山东昌邑东),齐国的疆域扩大了一倍以上,北部势力也达到今河北省南部一带(“师于泜溹”),齐灵公开始萌生复霸打算。

无独有偶,周王室也适时发表针对齐国的评论文章,称齐国从始祖姜子牙开始,就“佑我先王”,周王室之所以能够至今“不坏”,全赖“伯舅”的鼎力相助(天子谓同姓诸侯曰伯父或叔父,谓异姓诸侯为伯舅),希望齐灵公能够继承先辈遗志,继续“股肱周室”,“无废朕命”。

这就给齐灵公一个错觉,他认为,周王室已将霸主证书颁发到自己手上,如何落实便是自己的事情了。

于是,高厚回国不久,齐灵公借高厚受辱为由,不但不归还鲁国土地,还举兵伐鲁,后遇鲁国猛人孟庄子后撤军。

次年(公元前556年)秋,齐灵公又兵分两路,,率师攻打鲁国,包围桃地,并且俘虏了鲁大夫臧坚。

为使鲁国背晋,齐灵公准备将臧坚作为人质逼鲁就范,并且派宦官夙沙卫去安慰臧坚“不要死”。

明代诗人陈第曾诗曰“鲁有臧坚,矫矫男子”,说明臧坚是个高傲刚烈的汉子,本来被俘就羞愧无光,见鲁襄公派一个宦官来安慰自己,更是觉得受了奇耻大辱,捡起一根小木棍自戕而死。

臧坚之死,导致齐、鲁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连续两年攻打鲁国,作为霸主的晋国应当主持正义,抗齐援鲁,但为了拉拢不服管的齐国,晋平公看在眼里,也没多大动作,放任齐国飞扬跋扈、作威作福,准备以诚意来打动齐灵公。

齐灵公也很配合,肆无忌惮,决定继续欺负鲁国。

第三年(公元前555年)秋,齐灵公再次起兵伐鲁。

但这一次,齐灵公运气到头了。

晋中军将荀偃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晋厉公向他索命,用戈打他,把他脑袋打掉了,自己连忙跪在地上求饶,并把脑袋往脖子上戴(“跪而戴之”),然后就惊醒了。

“夫奇异之梦,多有收而少无为者矣”,古人相信,做梦总要有原因的,认为做梦总有原因可寻。

作为曾经杀害晋厉公的主谋之一,噩梦让荀偃几天不得安生,跑去梗阳找一个很有名的巫皋解梦。

巫皋掐指一算,大惊道:“您今年要死啊!”

荀偃一听,大惊失色,心想报应果然来了,忙问可有化解之法?

巫皋摇摇头,用手指指东方,说道:“东方有战事,您不妨以国事为重,将来也能洗刷你的罪名。”

荀偃没有说话,默默起身,从容面对死神的降临。

东方,鲁国。

齐国攻鲁很有仪式感,每年打一次,不多不少,三年打三次,打得鲁襄公苦不堪言,垂头丧气,巫皋循循善诱的一席话,无意间解救了鲁国。

公元前555年冬十月,在荀偃撮合下,晋平公、宋平公、鲁襄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成公、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鲁国济水会见,重温湨梁盟誓,然后一起进攻齐国。

齐师迎敌,惨败,死伤无数。

联军伐齐,“东侵及潍,南及沂”,换句话说就是全境沦陷,鲁军更是勇猛无比,动员国内全部兵车,猛攻齐国险要(“请攻险”),憋了一肚子窝囊气的鲁襄公更是卷起袖子,迫不及待准备与齐灵公斗个你死我活。

由于人太多,联军兵临城下时,把齐都临淄围的水泄不通,拥挤异常,有的士兵闲来无事,把城门门扇上的铜钉都数清楚了(“以枚数阖”)。

眼看临淄不保。

齐灵公近乎崩溃,正在想办法准备逃走的时候,突然联军撤退。

撤退的原因也很简单——楚国伐郑,联军回师救郑。

郑国执政大夫子孔,欺郑简公年轻,遇事独断专行,有人若不服从,就加以杀害,引起众怒。

为了独揽大权,子孔决定趁郑简公率兵伐齐不在国内、自己监国的机会,准备叛晋附楚,引楚军入郑助他铲除异己。

这对楚国重新北进中原、复兴霸业来说,是一个决不容失去的机会,但子孔派密使联系楚令尹子庚时,子庚确一口拒绝。

摩拳擦掌、满心欢喜的楚康王等待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没想到子庚竟然会一口拒绝,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激情,心急火燎的跑去质问原因。

面对勃然大怒的楚康王,子庚叹气道:“君王恐怕认为我是贪图安逸吧!我这样做是为了有利于国家啊。现在诸侯们都与晋国交好,楚国难于与之争雄,且伐郑而不能守,除了劳民伤财,别无益处。”

自从楚武王僭号称王后,就立下了规定——国君执政不满五年,不得谥号;连续五年不出兵,国君不得入宗庙。

今年正好是第五年,能不能入宗庙就指望这一场战争了,所以楚康王还是很着急的,对子庚说道:“我主持国政五年而不出兵,死后就不能用规定的礼仪安葬祭祀,人们一定以为我耽于享乐,而忘了先君的霸业了。大夫也为我考虑一下,该怎么办?”

子庚不为所动,坚持以民为本的休养生息政策,至于楚康王入不入宗庙,不是他操心的问题。

子庚,芈姓,熊氏,名午,字子庚,楚共王之弟,楚康王叔叔,是一个审时度势、头脑相当清醒的人。

有一次子庚护送王后秦嬴回娘家,秦景公见他为人大体、从善如流,准备将他留在秦国为己所用,结果楚国着急了,又不愿同秦国撕破脸皮把子庚强要回去,于是破天荒的用三百金贿赂了晋国,让其威胁秦国:如果你们不放了子庚,我们就在陈地壶邱(在今河南新蔡)筑城。

秦景公害怕晋军长驻陈地,只好放了子庚,为此楚国又送了三百车重礼给晋国以示感谢。

秦国甘冒外交风险也要扣留子庚,晋国则甘冒战争风险也要逼迫秦放人,楚国不惜重金也要让子庚回国,由此可以想见子庚在当时多么被人看重,所以他说的话很有分量。

于是,楚康王着急了,脱口而出:“现在不出兵,齐国就要亡国了。”

齐国亡国,对牵制东部诸侯及吴国制楚力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必将制约楚国北进中原计划,子庚权衡再三,决定出兵伐郑。

然而,这将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公元前555年冬十一月,晋联军伐齐不久,楚令尹子庚率师分二路伐郑,一路由子庚亲自率领,渡颍水,驻扎在旃然水边(今河南荥阳市之索河上游);一路由蒍子冯、公子格率领,攻费滑、胥靡、献于、雍梁,向右绕过梅山,入侵郑国东北部,驻军虫牢(今河南省封丘县北)。

两路大军对郑都形成东西包夹之势,如果此时子孔派自家甲士同楚军汇合,打开城门,郑都将危在旦夕,生死未仆。

关键时刻,子孔不见了。

论阴谋,子孔还是差点火候的,守城的子展和子西很早就发觉子孔鬼鬼祟祟,于是不动声色,一面派人星夜去齐地向郑简公报告消息,一面加强城防,切断城内同外界的联系,使子孔没有机会和楚军接触会合。

因为几乎年年挨打,所以郑城门修的异常高大坚固,如若强攻,必久攻不下,还时刻担心晋联军驰援,于是,缺少内应的楚军只得无功折返。

祸不单行,返程的楚军渡鱼齿山下的滍水后,突遇到冰雨暴降,楚军士兵多被冻伤冻死,损兵大半。

这是一次失败的军事行动,在敌我消息不畅通的情况下,仅凭子孔单方面毫无保证的基础上贸然进攻,又缺乏对天气情况的预判,导致楚师失利,楚康王难辞其责。

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很后悔的,但是死后入宗庙也是一种安慰。

这场战争的主谋子孔也遭到报应。

次年(公元前554年)秋八月,有人揭发子孔勾引楚师伐郑的阴谋,子孔心中害怕,便下先手组织自己的甲士和子良、子革的甲士保护自己。

一切都是徒劳。

郑简公发现了子孔的阴谋活动,派子展和子西率领兵马讨伐他们,杀死了子孔,将同党子良、子革赶到楚国,让子展主持国事,子西主持政事,立子产为卿。

后来,子革在楚国做了右尹,全力辅助楚灵王,最出名的是左丘明所著的散文《子革对灵王》,可惜楚灵王仍然一意孤行,最终不得善终。

“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孔子

公元前554年春,晋联军见郑国之围已解,便不再急急忙忙的往回赶,当即在督扬(今山东济南西)落脚,召开会盟,分享伐齐胜利的果实,晋平公也在盟会上也以霸主的口吻,告诫大家要以和为贵,大国不要侵犯小国(“大毋侵小”)。

没有逮到齐灵公,晋平公就把齐灵公的帮凶邾悼公逮捕了,强迫邾悼公将邾国漷水以西的地方,作为补偿划给了鲁国。

本次伐齐得胜,主要归功于晋中军将荀偃,扬眉吐气的鲁襄公除了重礼打点晋六卿、军尉、司马、司空、舆尉(武官)、候奄(侦查兵)外,还额外送给荀偃五匹束锦、若干玉璧、四匹马、以及吴王寿梦的铜鼎。

但是,此时的荀偃却无福享用——梗阳巫皋的话正在慢慢应验。

自从晋军渡过黄河以后,荀偃突生恶疮、头长痈疽,眼珠子都鼓了出来,伐齐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死亡已在旦夕之间。

但荀偃强挺着身体的种种不适,发扬重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奋斗在伐齐的最前沿,在他看来,弑君的阴霾始终成为人生的污点,幸得晋悼、平二公不弃,才走上人生巅峰,他也只有以国家为重,以社稷为重,才算对当年造成国家内乱的自我赎罪与解脱。

督扬会盟不久(公元前554年二月),荀偃暴病而亡,盥洗入殓时,荀偃两眼不瞑,牙关紧咬,中军佐士匄无法在他的口中放入陪葬的玉珠。

下军佐栾盈认为荀偃一定是还有心愿没有完成,执念深重,才会死不瞑目。

士匄认为栾盈说的有道理,一个人即将死去,最牵挂的便是家人,于是士匄抚摸荀偃的尸体,诚意说道:“我会竭尽全力事奉荀吴(荀偃儿子),就像事奉您一样啊!”

荀偃没有反应。

看来荀偃还有更高的追求。

栾盈站在一旁,试探性的说道:“元帅是不甘心没有将伐齐大业进行到底而不瞑目吧?”

荀偃动了一下。

栾盈见切中要点,抚摸着荀偃尸体,发誓道:“有黄河为证——您死之后我们继续按照您的意愿进攻齐国!”

荀偃这才闭上眼,松开嘴巴,含上珠玉。

至死方休、鞠躬尽瘁,三军将士为之动容,士匄走出账外,赞道、叹道:“作为一个男人,我实在不如他啊!”

既然答应了荀偃继续伐齐大业,就要履行诺言,而这一次,齐灵公又将何去何从?

同类推荐
  •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亲历香港回归:后过渡期重大事件始末

    聆听亲历者讲述——香港回归路上的风云自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署之日起,香港就踏上了回归之路。香港《大公报》原副社长、第一副总编辑梁新春讲述香港后过渡期这段惊心动魄的历程——英方一意孤行,步步为营,在政制、法律与经济方面不断挑起对抗,末代港督彭定康称之为“与中国最血腥的一场决战”。中方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坚持“以我为主”,依靠港人筹组香港特别行政区,确保平稳过渡。本书精选的160多篇社评、观察员文章,记录、评述了香港后过渡期重大事件的始末,反映了中央政府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决心和智慧,表现了港人在回归途中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力量。本书对中华民族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中华五千年历史之谜

    “创造历史的人是在时光沙滩上留下脚印”。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到今天的飞船造访月球,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到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可以说,人类发展史是一部探索史与奋斗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身发展史的分析与观察也更为细微、更为拓展,从而又让人们挖掘、发现了历史更多、更玄奥的谜团和疑问……
  • 北朝奸佞

    北朝奸佞

    重生北齐,却未想此身竟是一个败尽家财的败家子,甚至连不离不弃的小丫鬟都抵给了妓院。刚刚重生的张忘,第一个紧要问题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小丫鬟。第二便是如何在这被称之为“禽兽王朝”的北齐活下去。书友群:254418550欢迎加入。
  • 太子爷的重生日记

    太子爷的重生日记

    史书记载,夏立三世,至昌平而亡。可突然有一天,大夏的太子爷,重生了。为了大夏国祚,为了不在重蹈覆辙,赵麟努力的想改变命运。卖萌装傻救姐姐,努力学习担天下。最后的最后,我们的太子爷能够扭转乾坤吗?
  • 水浒之小孟尝

    水浒之小孟尝

    累代金枝玉叶,先朝凤子龙孙。铁卷金书镜中花,子孙犹不保身家。重活一世,后周皇族后裔柴进,这一世,再也不要如圈中猪羊,仰人鼻息,这一世他要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热门推荐
  • 锦绣凰途之特工皇后

    锦绣凰途之特工皇后

    质子公主配冷傲王爷?专业坑儿子的老爹居然指婚给他一个废物!某男掀桌!某女冷哼:狗眼看人低!从此两人针尖对麦芒,死磕到底!不成想,某女华丽变身,不仅成了天命凤主,竟然成了他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霜与雪

    霜与雪

    多少血与泪终于得来两国的一纸和平协议书。霜与雪的帝国里,人们终于盼来了安宁的生活。然而风暴却始终没有离去,几十年后它将同星辰一起,不远万里自朔北而来。当它真正降临之时,霜与雪将在飓风中如无根之草飘摇,谁又能走在既定的道路之上?
  • 闪婚虐爱:总裁独宠小娇妻

    闪婚虐爱:总裁独宠小娇妻

    他曾对她深情说着余生请多指教,再次见面,却温情不再,处处以折磨她为乐!一次又一次,她从希望到请求再到歇斯底里,就为摆脱跟他的不幸婚姻,而他也一次又一次坚决回绝:“离婚?休想!”
  • 阿P新传

    阿P新传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晚宠

    晚宠

    永昌皇帝带着遗憾病去,再睁眼竟然回到了十三岁,一切尚未发生,只是自己小皇后身边的异性有点多,还是赶紧哄回家看起来才好,只是,小皇后好像和自己一样也重生了,这就麻烦了。
  • 迷坊怪谈(罪推理事务所)

    迷坊怪谈(罪推理事务所)

    粤西江畔百年故街巷禹门坊,多年以前有过一段尘封往事,与西江流域流传的一个龙神传说有关。多年后,出生于禹门坊曾家的少女曾小玉卷入几十年前修建崇天塔的幕后隐情,又在一次看似偶然的际遇中,被骗以身成为神明的祭品,危急之际被忽然出现的神秘少年龙五所救,但少年随即遭遇山难生死未卜,曾小玉再被表里不一的富家贵公子强行下聘求婚……在经历过蛇山瑶寨、鹑火焚宅等一系列谜团事件后,迷茫少女曾小玉察觉一切不寻常背后必有根源线索,于是决定与龙五一同直面追寻上一代往事和一切未知危险。
  • 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

    吴江别集:我欲凌风归寥廓

    本书是继《吴江文稿》(三卷本)之后,又一部重要作品。所收录的文章,是从尚未收入《吴江文稿》的吴老诸多手稿中遴选出的,涉及民主、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同时,独辟《冷石斋诗抄》,其中较为全面地整理和收集了吴老的旧体诗作。
  • 重生成男神后都想扒我马甲

    重生成男神后都想扒我马甲

    她睁眼醒来就从隐世古武强者变成了一个女扮男装的纨绔废少。丑陋废少摇身一变成为国民男神,手撕白莲花脚踩渣男,做神厨,成学霸,网文大神、歌王影帝无一不通!【1V1爆宠文】
  • 我的兄弟姐妹(下)

    我的兄弟姐妹(下)

    “人在痛苦的时候会想起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我们正赶上了一个伟大的不可逆转的时代,这让我们的生活超出几代人的想像。”这是一幅描述遥远的西部地区众生百态的浮世绘长卷。小说故事虽然发生在一个边陲小城,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但无不反映着变化中的大时代对人生和生命以及价值观的刻骨铭心的改变。
  • 清代学术源流

    清代学术源流

    本书不仅全面、系统、深刻地揭示了有清一代学术发展的源流嬗变,而且对学术演进与世运变迁、政治文化导向等之间的密切联系,给予了充分关注,并做了深入阐释。总之,这是一部功底扎实、内容丰厚、史论结合、视野开阔、多维创新的重要清代学术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