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080

第80章 文人气节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齐军班师回国以后,鲁国的孟孝伯率军讨伐齐国。

虽然齐庄公脑回路清奇,但绝不是一个笨蛋,他很清楚晋国已开始行动,孟孝伯只是一颗试探性的棋子,大规模的军事报复正在酝酿。

他一点也不慌张,他的眼光很坚定,坚定的落在了蛰伏已久的楚国身上。

齐国闹腾的时候,楚国也没闲着。

齐庄公组建特种部队“持戟之士”的时候,楚康王也在跟风组建富有地方特色的、针对吴国的海军陆战队——“楚舟师”。

就在孟孝伯率军讨伐齐国的同时,楚国也趁晋国无暇南方之时,毫无征兆的率“舟师”攻吴,实战军演的同时,也缓解齐国压力,但由于“不为军政”,败师而回。

楚水师首战失利,按理说原因应该很多的,回去以后必定少不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等务实会议,以期下次战斗拿出让人满意的答卷。

但事与惟愿。

我翻史书的时候,特别留意了一下这只“舟师”,发现只要是打仗,“舟师”从没赢过,名副其实的“水军”。

以至于后来只要一提起这批水军,楚国人总是显得情绪激动,因为其他诸侯国的特种部队都是让敌方闻风丧胆的,唯独这批水军是让敌方喜闻乐见的。

值得庆幸的是,齐庄公不介意楚国的战斗力如何,他在乎的只是一个盟友,一个有共同敌人的朋友。

公元前549年夏季,即齐国伐晋的第二年,齐庄公非常担心晋国率众报复自己,打算同楚康王会个面,重申一下共抗北晋的统一战线,到时候大家也相互有个照应。

楚康王有个优点——善于抓住机遇,虽然继位以后没打过一次胜仗,但北图中原的雄心壮志依然常存于心,对于齐庄公抛来的橄榄枝,毫不犹豫的捧在手里,并派大臣蒍启强随齐国使者访齐,进一步落实会见的时间和地点。

果如齐庄公所料,到了秋季,晋平公在夷仪(今山东聊城市西南)大会鲁襄公、宋平公、卫殇公、郑简公、曹武公、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等十一国诸侯,准备讨伐齐国。

虽然齐楚二国尚未正式会面,但楚康王还是应了之前齐庄公口头之邀,立即率军攻打郑国,以缓解齐国所受的军事威胁,晋联军只好放弃了正在进行的攻齐之战,率军回救,楚康王见战略意图已经达到,便撤军回国。

当晋联军再次准备攻齐时,突遭黄淮一带大水,进攻路线全部封死,此时已近寒冬,晋联军只得再一次放弃伐齐。

紧张事态得到缓解,齐庄公很开心,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又开始犯傻。

而这一次所犯的错误,彻底让他丢掉了性命。

齐庄公有一个特别的小癖好,就是他特别喜欢和别人家老婆鬼混,这一次,他又看中别人家一个美貌女子——棠姜。

这个别人家我们先前也提到过,是时任齐国上大夫、帮助齐庄公继承君位最大功臣,他的名字叫做崔杼。

毕竟崔杼是自己的亲信大臣,齐庄公也不好意思强取豪夺,只能经常趁崔杼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摸摸去幽会棠姜,孙彪享受偷情带来的刺激。

先秦时期的婚姻制度,因为受上古婚恋遗俗残留的影响,造成了我们现在认为当时贵族妇女“尽可夫”的观念。

但按照当时的社会特征,处在“父权”与“夫权”夹缝中的贵族女性,是有一定自主权的,男女交往比较自由,社会舆论对男女关系也有较为坦荡的态度。

于是,被绿的崔杼决定忍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久,崔杼觉得不能忍了,更不能退了,因为他深陷“帽子门”事件。

胆大妄为的齐庄公不仅躺在人家的床上,睡着人家的老婆,在临走时还变本加厉拿了人家的帽子,随便赏赐给别人。

崔杼只要一出门,经常看见自己的帽子被别人带着,自己也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面露嘲讽,仿佛只要是戴了帽子的人都和自己老婆有一腿。

这就让崔杼不好想了,拼尽全力帮助齐庄公上位,然后攻鲁伐晋,巩固君权,没想到这个寡廉鲜耻的东西竟然想方设法、变着花样的耻辱自己,从此怀恨在心,强忍内心的恼怒和羞耻,等候着报复的时机。

不久,机会来了。

五月,莒国之君来朝,齐庄公设享礼招待,让崔杼一同来陪客,崔杼推说自己病了,来不了了,其实就在装病,目的就是引诱齐庄公来看望自己,借机杀之。

齐庄公心中暗喜,次日便早早前往崔杼家中探望,也乘机和崔杼的老婆乐一乐,但让他想不到的是,此时的棠姜早已不是以往怀中妩媚和亲密的尤物,而是崔杼用来弑君的一枚棋子。

到了崔氏宅中,齐庄公没有去看崔杼,而是迫不及待的先去找棠姜,在门外拍着廊柱,声情并茂的唱着歌——这是以往和棠姜寻欢时的暗号。

这一次没把棠姜拍出来,倒把崔杼的侍人贾举拍出来了。

贾举告诉齐庄公,棠姜在内屋不方便出来,让齐庄公一个人进去,其他人在门外候着。

齐庄公不知是计,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便冲了进去,把贴身“勇爵”都留在大门之外。

当齐庄公终于察觉到危险降临时,已然太晚,贾举和崔杼的甲兵一哄而起,向他发起了围剿。

狼狈不堪的齐庄公四处奔逃,最终被围困在了崔杼宅中的高台之上。

齐庄公到现在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情况,对甲兵说大家误会了,自己是齐候,来看望崔杼的,让崔杼出来见自己。

甲兵回答的也很干脆:“崔杼病得厉害,不能来了,我们只是奉命搜捕淫乱的人,依法处置,任何人不得抗命。”

“崔杼要谋反!”——齐庄公终于明白自己的处境,站在高台,举目眺望,不远处就是他作威作福的宫殿,但回不去了;台下便是贾举和崔氏甲兵,必欲置其于死地。

齐庄公仍然不甘心,请求免于一死,台下人不答应。

请求结盟,许以各种条件,台下人不答应。

请求到太庙里自杀,依然不得允许。

这些缓兵之计通通失效,绝望的齐庄公看了看高台旁边的围墙,用余光丈量了下尺寸,打算跳墙逃走,被甲兵一眼看穿,直接一支箭将他射了下来,众甲涌上前去,将其剁为肉泥。

他的八位“勇爵”,贾举(此贾举非彼贾举)、州绰、邴师、公孙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yīn),无一幸免。

一股浓重的血腥气,瞬间笼罩着崔杼之宅,恐怖的情绪渐渐在整个国都弥漫开来——

卢蒲癸、王何、陈文子等人抛家舍业,远走他乡了,不与崔杼这样的人同朝为官。

祝佗父在高唐祭祀,回国复命后来不及脱掉官帽,就跑去质问崔杼,被杀。

申蒯闻君死,请求吊丧,借机刺杀崔杼。崔杼有所怀疑,不让申蒯进,申蒯大喊:“你怀疑我什么?我先给你条胳膊。”抽出佩剑,“咔嚓”一声砍断自己的左臂。

崔杼认为申蒯没什么威胁了,于是让他进来,还带了八个侍卫保护在自己身前。申蒯进来之后大声呼天,忽然拔剑行刺崔杼,连续杀了七个侍卫,还差一点就行刺成功的时候,最终被杀死了。

他的车夫也战死在门外。

君子闻之曰:“蒯可谓守节死义矣。”

晏婴闻难而来,立于崔杼之门外,良久。

随从紧张问道:“要以死殉节吗?”

晏婴答日:“国君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为何要为他死?”

随从又问:“那就远走立志吗?”

晏婴又答:“国君之死并非我的罪过,我为何要走?”

随从松了一口气:“那我们回去吧?”

一种沉重的无力感流遍全身,晏婴叹息道:“国君已死,还能回到哪儿去?作为百姓的君主,应当主持国政。作为君主的臣下,应当保护国家。‘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那该怎么办?崔杼立了他,又杀了他,我哪能为他而死?哪里能为他而逃亡?但是又能回到哪里去呢?”

说完,晏婴不顾个人安危,独自闯入崔氏大门,脱掉帽子,捶胸顿足,不顾一切地扑在齐庄公的尸体上,悲戚嚎哭。

他是为死去的齐庄公哭,为动荡不堪的齐国哭,也是为自己内心的凄凉而哭,更是为这个礼乐崩坏的时代而哭泣。

他赶上了一个很坏的时代,齐国内乱频繁,世卿大族明争暗斗,国君也是昏庸不堪。多年之后,晏婴把他所处的这个时代,称为“末世”。

哭完了,晏婴爬起来,向上跳跃三下(古时丧礼,向死者跳脚号哭,以示哀痛),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对于晏婴如若旁人的举动,崔杼左右很快达成一致建议——杀之!

崔杼看着染满鲜血的双手,望着晏婴的背影,幽幽说道:“他是百姓敬重仰望之人,放过他,民心会向着我(‘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民心会不会向着崔杼,不好说,但将晏婴奉为楷模的人越来越多,不仅同时代的齐景公、晋平公、楚灵王、鲁昭公、孔子等都给过相当高的赞许,后世的司马迁更是由衷钦佩:“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齐庄公所行非义,不似人君,死不足惜,百姓们对崔杼的弑君之举即便有非议,倒也不至于必欲杀之而后快。

但崔杼随后所作的一件蠢事,却让他不仅失了民心,还在煌煌史册中留下千古骂名。

崔杼弑君后,担心被史官记录在史册上,留下千古骂名,十分惶恐,将专管记载史事的太史公找来,说道:“昏君已死,你就写他是暴病而亡吧。”

太史公抬头看了看崔杼,说“好”,然后一挥而就,崔杼微笑着接过竹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五个醒目的大字——“崔杼弑其君”。

崔杼大怒,挥剑杀了太史公。

按当时的惯例,史官是世袭的,于是,崔杼又召来太史公的二弟太史仲,指着太史公遗体,恶狠狠的说道:“你哥哥竟然不听命于我,我已处决了他,今后由你来接任太史之职。你就写庄公是暴病死的,不然,那就是你的下场。”

太史仲看了看哥哥的遗体,又抬头看了看崔杼,说“好”,然后提笔而书,崔杼接过竹简一看,好啊,比他哥哥写的多了三个字,连起来是“夏五月,崔杼弑其君”。

崔杼盛怒,挥剑杀了太史伯。

崔杼又召来太史公的三弟太史季,原话又对太史季复读了一遍,太史季看了看哥哥们的遗体,也抬头看了看崔杼,说“好”,然后照直而书,和他哥哥们一样——“崔杼弑其君”。

崔杼暴露,喝道:“你难道不怕死吗?”

太史季正色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

崔杼不解的看着这个仅剩一人的世袭史官之家,不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在坚持什么玩意,这玩意有这么重要吗?仍然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不卑不亢的来守护,他难道不怕死吗?

他怕!

但是太史三兄弟坚持的“玩意”,是比性命还重要的东西,它叫做“气节”。

七百多年前一位右丞相,因为兵败被俘,在“广八尺,深四寻”的土屋中被关禁闭三年,因拒不投降,从容就义。

死时,衣袋中留有绝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为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他便是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

他在湿热难忍、蒸熏恶臭、霉味逼人的狱中,所作《正气歌》,此诗历经百朝而不灭,气贯千年而不衰。

《正气歌》中大量引经据典来证明“天地有正气”,排在第一个的事例,便是“在齐太史简”。

太史简,特指史家三兄弟,后引喻史官临难不苟﹐敢于秉笔直书的典实。

崔杼无奈,只得摆摆手,放了太史季。

太史季走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忙问:“您怎么来了?”

南史氏说:“我以为你也被杀了,怕其他的史官不能真实的记录,特地跑来继续实写这事的。”

于是史书上便留下了这样的话:“周灵王二十四年,齐庄公六年,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

齐太史兄弟不畏强暴、前仆后继、秉笔直书的浩然正气也永载史册,为历代所传诵。

中国文化能够延续至今,除了那些勇武的将士之外,还有一大批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文人们,他们同样值得我们敬佩,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勇于追求、坚持真理的节气。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古来风节气节用以正人心道统,非关文武,乃吾族文化之接续,使之不绝于天下,故而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危难之际,抛洒热血,以身殉道,用以振奋世俗人心。”——这,便是文人的气节。

崔杼弑齐庄公,从另一层面上来说,也对晋国栾氏之乱有了一个交代,但,晋国会因此而放过齐国吗?

同类推荐
  • 世界历史博览4

    世界历史博览4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穿越水浒之晁天王

    穿越水浒之晁天王

    一朝穿越入乱世,皇帝昏聩,奸臣当道,我辈男儿何苦受他人摆布,自当揭竿而起匡扶乱世平定天下,开万世太平。
  • 清朝十讲

    清朝十讲

    说到清朝,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紫禁城(故宫)。紫禁城是分外廷和内宫的,但是,国事与家事在这座紫禁城中混合,掺杂不清,融为一体,这也是这座故宫里面独特的现象。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热门推荐
  • Door into the Dark

    Door into the Dark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69, Seamus Heaney's Door into the Dark continues a furrow so startlingly opened in his first collection, Death of a Naturalist (1966). With the sensuosness and physicality of language that would become the hallmark of his early writing, these poems graphically depict the author's rural upbringing, from the local forge to the banks of Lough Neagh, concluding in the preserving waters of the bogland and a look ahead to his next book, Wintering Out (1972).
  • 你的余生我陪你走完

    你的余生我陪你走完

    时光如花,记忆如水。秦潇潇本以为这一生再也遇不上青春所爱,但经年后,秦潇潇竟然再次遇见了程煜,这一次,换成秦潇潇来守护程煜,她欠他的,只能用后半生来偿还。“程煜,如果我说我爱你,你还会相信我吗?”秦潇潇用低到尘埃里的声音对着站在面前的人说。下一秒,她被紧紧地拥入怀中,回应她的是细长绵柔的吻。耳边苏苏地响起那个熟悉又好听的声音:“秦潇潇,后半辈子,我要把你牢牢拴在身边,别想再逃出我的手掌心。”
  • 职场菜鸟上位秘籍

    职场菜鸟上位秘籍

    职场新人被称为菜鸟,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干对不对;二是对未来感到茫然,缺乏一个方向和目标。如果你是这样的职场菜鸟,本书愿意和你一起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 穿越之前尘寂寥

    穿越之前尘寂寥

    奴家只是看了【幻世】有感,也想写这样虐文,本来奴家开始起纲是想男主有2个的,但又因为是虐恋,就改成了1个,还有被去掉的1个就是神助攻啦。本文讲的是女主穿越成小姐,进宫变成婢女,遇到很多人,既有关心她的,保护她的,还有恨她的,默默付出的。。【但奴家把他们都归成一对对cp了。。】最后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嫔妃。最后多多留言,提提建议!谢谢!
  • Craved (Book #10 in the Vampire Journals)
  •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对尼采及其哲学的全新解读。全书围绕尼采哲学的核心思想展开,即反对神权及一切“旧社会的权力产物”,伸张自主权力,激励人们摆脱奴性,超越自我,奋发图强,焕发生命的璀璨光华。全书从总体上把握尼采的思想体系,多方面系统介绍尼采的学说,客观点评其观点论断。它名为哲学,实则旁及方方面面,涉及不少学科和知识领域。它还将尼采的思想观点加以演绎,并且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掌故和逸闻,既反观历史,也针砭时弊。因此,它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现实性。
  •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168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168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168条锦囊妙计》是一本为现代公司总经理精心打造的实用工具书,书中针对总经理的工作任务及职位特点,从企业战略、制度设置、决策制定、领导艺术、团队组建、执行任务、市场营销、质量管理、渠道建设、企业文化、风险防控、创新思路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总经理职位的基本素质要求、工作职责和管理技能,解答了总经理管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技巧和实战方法,帮助总经理提升自我各项能力,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成为卓有成效的领导者。
  • 九天狂途

    九天狂途

    大河如龙,群山如虎。一把魔刀劈开万丈天幕。长啸仰天,长歌当哭。纵然大帝睥人世,难向苍穹索光阴。终不信其天道斩,半盏韶华独斗天!
  • 狼王的宠物王妃

    狼王的宠物王妃

    人家穿越怎么坏是个人样,她却穿成了只雪白的狐狸。为变回人形,成了狼王掌中的宠物,在他安排下入天阙,机缘巧合之下,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殊不知,狼王费尽心思,就是为了重返天阙.。皇宫里美味珍馐,金银财宝尽收囊中,日子过得安逸逍遥。狼王突然召唤她说:“小狐,知道你为什么变成如今这般天地吗?”“为什么?”他一掌将她拍飞出去。“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查去。”“我知道,和你废什么话。”狼王摸着她雪白的身子,她脸一红,蹄子踢在他脑门上。“男女授受不亲,快滚开。”狼王一笑,把她的两只蹄子握在他手中。“小狐,你变成人指定是个大美女。”她一个臭屁蹦在了他脸上。“大美女你个头,熏死你。”
  • 锐读(第8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8期·悬疑新主张)

    《惊奇档案》专栏编辑,觅骨寻踪,亲历惊奇与惊险,探寻神秘的不可思议,用科学的态度解读怪谈与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