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5900000487

第487章 求旨

长安,时十二月末,晨霜铺地银装素裹,皇城内外亦是如此,宫中嫔妃加衣添火,懒床者,不知凡几,就连大唐皇帝李世民也难逃惰性。

“陛下,您该上朝了。”耳畔传来了韦妃软懦的娇声。

李世民紧了紧盖在身上的凤褥锦被,嘟囔道:“尚早,朕再躺一会儿。”

这种孩子气的表现,韦妃看在眼里不禁失笑一声,轻轻催促道:“呵呵,陛下,国事要紧,岂可留恋后宫,若是被皇后姐姐知晓了,定会怪罪贱妾不识大体。”

李世民这才睁开眼,直起身子,无奈道:“爱妃啊,朕听观音婢提及过,慎儿这孩子拜了王邵为师,可有此事?”

“回陛下,确有其事,慎儿自小认生,却与小侯爷颇为投缘,加之小侯爷又救过贱妾一命,恩同再造,于情于理,慎儿请求,贱妾也不会不答应,何况,那小侯爷博闻强识,胸有韬略,对慎儿将来只有益处,陛下以为呢?”

“呵呵,爱妃啊,说句心里话,王邵这小子让朕着实头疼的紧,有能力不假,却也会闯祸,如一柄宝剑,两面开刃,若不是有朕压着,他就敢‘大闹天宫’,朕怕慎儿交付与他,被他给教坏了。”

“陛下,知子莫若父,慎儿待人处世就是太一板一眼,这您是知晓的,让小侯爷来教,兴许能变得油滑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坏事,贱妾时常羡慕皇后姐姐能教出像太子、青雀这样有能力又有出息的好儿子,慎儿能拜在小侯爷门下,陛下该高兴才是。”

“呵呵呵,是这个理,这说会儿话啊,人也清醒了,就由爱妃服侍朕更衣,而后摆驾上朝吧。”

“喏。”

……

半个时辰之后,李世民照例坐在龙榻之上听底下众大臣们拌嘴,对于这些老臣来说,巴掌大的事情都能拿到台面上来议论,仿佛不说些什么,就显得他们无能似的。

就连家长里短,在他们嘴里,还能上升到忧国忧民的层次,李世民是听的昏昏欲睡,却又不好发作。

今儿既然提起了王邵,李世民就不得不开口了:“众位爱卿先静静,朕有一问,何人知晓朕的钦差王邵近况如何啊?”

“这个……”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摇头。

“哼,江南之事汝等避而不谈,却在朝堂之上谈及那些鸡毛蒜皮之小事,众爱卿可真是闲的很呐,当朕的朝堂是那坊间茶馆不成?来此喋喋不休。”

众大臣脸色古怪,出列倒头就拜,异口同声:“臣等不敢。”

“呵呵。”李世民也被王邵感染,这嘲讽似的呵呵声,颇有王邵七分精髓。

正欲开口,却见殿外闪过人影,李世民眼尖,只见一金吾小校站立殿外,正与守着殿门的小太监耳语着什么。

便抬手一指,朗声道:“殿外何人喧哗?”

殿内众臣齐齐回头,见是一小校,面带急切,便不由心生好奇。

小太监们见陛下与诸位大臣皆观望过来,自不敢怠慢,便匆匆入内俯身回禀道:“回陛下,是江南流星快马来报,上书之人,正是钦差王大人。”

“呵呵,朕说什么来着,说曹操,曹操就到,来人,将快报速速呈上来!”

“嗻。”李世民身边的贵公公迅速下了高台,双手接过快报,立马回身恭敬奉上。

李世民打开扫了一眼,脸上表情一变再变,这让底下细心观察的大臣们不明所以,心道:“陛下这是怎么了?”

“啪”的一声,李世民重重的将快报拍在了龙案之上,背着手站了起来,沉吟片刻之后,才怒道:“好其个歪和尚,这都敢打起朕的主意了,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小子倒好,竟然卖起朕的土地来了,还有脸上书向朕来请旨,此等作为,与买官卖爵何异,好大的胆子!”

“来人,速速下旨宣王邵回京,若他敢有一丝怨言,便绑他回来见朕!”李世民真是气坏了。

杜如晦心中诧异,只觉王邵不可能做这种无理之事,其中定有原委,便出列劝道:“陛下,此事怕还有下文,陛下未全数览尽,便盖棺定论,是否尚早啊。”

程咬金挺着肚子插嘴道:“是啊陛下,俺瞧着您都没看完呢,等瞧完了在拿那小子不迟,万一冤枉了好人,这……这就丢脸丢大了。”

话糙理不糙,李世民想想也对,整了整衣襟重新坐回龙榻,耐着性子再次阅读起来,时不时发出“咦”“啊”“哦”等感叹词,搞得一知半解的大臣们个个心痒难耐,抓耳挠腮,恨不得此时观看上书的就是自己。

良久,李世民带着笑意放下了快报,淡淡摇头道:“哎呀,出人意表啊,正如爱卿们所言,朕险些错怪于他,原是如此计策,尚可一试。”

见众臣伸着脖子,李世民一乐,摆手示意贵公公:“呵呵,来来来,将此书拿去供诸位爱卿传阅,朕还想听听爱卿们的意见。”

“嗻。”贵公公依口谕行事,将上报文书递了下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这才传回到李世民龙案上,李世民敲着龙案,出言询问:“诸位爱卿,可有所得?皆来说说看,这旨,朕该不该下。”

侯君集急着出列,一脸痛心疾首道:“陛下,此策万万不可行。”

“哦,侯爱卿有何见解?”

侯君集气愤道:“陛下明鉴,王邵此法一旦施行,将霍乱朝纲,天下动荡,灾民虽实是可怜,但强取豪夺富庶人家之财,等同施于其强盗行径,若朝廷下旨支持,必失民心,依老臣看来,王邵此子,上书求旨,其心本就可诛啊,望陛下三思。”

房玄龄轻咳一声。

李世民很是配合的点名道:“房爱卿可有其它见解?”

房玄龄出列启禀:“陛下,臣与侯大人之看法恰恰相反,众所周知,江南地广人稀,荒地处处,与其弃之不用,不若提前开发之,使南北齐头并进,当是好事,至于侯尚书所言之罪名,怕是经不起推敲。”

“一来,钦差王邵书以言明,这地仍是属于朝廷,只不过划拨了使用权而已,终是有个期限,迟早归还于朝,又言,于期限之内,百姓若有所获利,自有朝廷一份,此法,是借百姓之力,强我大唐根基,就长远看来,必然利大于弊。”

“嗯,爱卿所言有理,继续。”李世民点头。

“其二,臣对王邵书中一阙深有感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依微臣看来,王邵下至江南,必有切身感悟,才敢吐出此等刻骨铭心之言,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如何做得此诗?贫者受苦,富者不仁,此乃陛下教化之过也,南蛮之地离长安相去甚远,若不管不顾,地方百姓怕是只畏豪绅地主,却不知陛下威仪,这……何其荒谬。”

“爱卿,接着说下去!”李世民一脸严肃,当皇帝的,最讨厌有人胆敢挑战皇权,这事儿,在李世民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房玄龄一愣,说实话,他没想好第三点,闻言不由结舌:“呃,这第三嘛……”

杜如晦收到房玄龄的求救眼神,赶忙出列道:“陛下,这第三点显而易见,百姓们并不吃亏,商人们亦是有利可图,代价仅是陛下一道圣旨,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将江南重建,甚至赛过从前,从今之后,朝廷当去一大患也,所谓破而后立,当得一试,倘若广陵县侥幸获得成功,便可将此法推行至天下,届时,我大唐强盛指日可待。”

“是啊,是啊!”不少大臣附和道。

“好,说的好啊,两位爱卿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不妨一试,来人,敕令……”

……

朝会一结束,侯君集就黑着脸第一个跨出了殿门,这表现甚是无礼,就仿佛满朝文武皆不放在其眼里似的。

其身后跟着一大票攀附官员,落在后头,皆是面面相觑。

程咬金在后头咧嘴道:“瞧瞧这斯,当了兵部尚书之后越来越神气了,怕是过些日子,连俺们几个老将,也不放在眼中喽。”

尉迟敬德挤眉弄眼道:“老妖精,平日不觉,今日你这番话,说的倒是有些道理,呵呵。”

“呸,俺说话向来有理,要不然……当年瓦岗寨众兄弟也不会独独举俺一人?”

“得了,老黄历了,对了,听闻令千金待字闺中,可是许了人家?”尉迟敬德凑过来道。

“去去去,俺闺女看不上你家傻小子,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哟,这刚出朝堂,就听见你俩开始攀亲了,谁家闺女啊?”几位大臣在后头打趣道。

这一打岔,尉迟敬德不好发作,歪着头道:“谁稀罕,哼!”

同类推荐
  • 兴明

    兴明

    主角回到明末。灭李自成,拒金虏,扫荡草原,发展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霸。
  • 李治的科技工厂

    李治的科技工厂

    李治不是皇帝,武媚娘也不是皇后,更不会成为女帝,长孙没有去世,李承乾还是那个聪明伶俐,没有腿疾的太子,大唐变成了不一样的大唐,李治驾到,盛世来临,万邦臣服。
  • 续南明

    续南明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大明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率舰队出使西洋,曾自豪在《天妃灵应之记》碑如此宣示,此时大明国力如日中天。然时间到了崇祯末年,大厦将倾,帝国将亡,乱世来临的阴影,笼罩每个百姓心头。胡虏横行,流寇肆虐,天灾人祸,饿殍遍野,文明就要毁灭,前方看不到希望。自五胡乱华,蒙元入寇,中华又将步入黑暗无底之深渊。也就在这崇祯十四年秋,一个后世的灵魂,意外来到大明,在淮北那片奄奄一息的饥民中…………老白牛第三本历史大作,敬请期待!已有完本作品《回到明朝做千户》,《明末边军一小兵》。
  • 大唐玄甲

    大唐玄甲

    重生到贞观年间,苏九却发现自己带着一个修仙系统,以修仙之术,改变大唐的走向,创立一个修仙的盛世。
  • 重生之末代大明

    重生之末代大明

    明朝末年,权宦当道,东林横行,内忧外患,如何能掌控群臣?如何能灭绝乱匪?如何能清除外患?在宅男刘健附身崇祯之后,能不能改变这无可挽回的一切?
热门推荐
  • 神级仙女系统

    神级仙女系统

    身怀仙女系统,宋银穿越古代,原本只想吃喝玩乐游戏人间,却哪知遇到了当朝最无赖的他……“宋银,军饷不足,你给本王变点钱吧。”“宋银,军粮不足,你给本王变点粮食吧。”“宋银,武器不足,你给本王变点兵器吧。”“宋银,妃位空悬,你给本王变个媳妇儿吧。”……士可杀不可辱,且看她如何发家致富为祸一方。要媳妇儿是吗,王爷你听说过女装大佬不?……(群号:541283906,进群没啥要求,说出一个角色名字就行~)
  • 金马奇案

    金马奇案

    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八月,武则天的病加重了。此时,一个重大问题摆在她的面前:那就是武周帝国的继承人,到底是立太子李显还是立侄子武三思?继承人之间互相争斗,大臣各投阵营,从内廷到外廷,由中央而至地方,乃至民间乡野……风萧萧、雨纷纷的天气,空中阴霾的暗云,就像要压到人的心里。此时,龙沧海的心情就像这阴雨的天气一样,灰暗到了极点。
  • 十招让儿子成为男子汉

    十招让儿子成为男子汉

    本书由赵华夏编著。有位家长在给儿子写信时提到:如果在阴柔之风盛行的时代,你依然保持阳刚之气;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如果你在成功之中不得意忘形,而在灾难之后勇于咀嚼苦果;如果你遭遇人生的风雨,却能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灵;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不卑不亢,不仰人鼻息,不阿谀逢迎……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了!《十招让儿子成为男子汉》为家长提供十种能让儿子成为男子汉的“招数”,只要你能够按照这些方法培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儿子就是一个令全家人自豪的男子汉。
  • 毒日燃情

    毒日燃情

    欧阳小宝,张烙,林野,是活在三个不同世界里的人,性格迥异,有着不同的家事与生活背景,却因为种种的因缘际会成为同生共死的异姓兄弟。看似寻常普通的相遇,实则隐藏着难以言说的秘密。在那些青葱岁月的看似平常的生活交际背后却有着另一番的血雨腥风。从幼稚青涩走到了成熟担当。他们用血泪的苦痛演绎着自己的故事,用勇气和深情坚守着对彼此的承诺。向来缘浅,奈何情深,难得相守,青春逆流而上……
  • 浪荡公子和平胸妹

    浪荡公子和平胸妹

    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差,总会有个人在爱你;不管你的条件有多好,也总有个人不爱你……
  • 品三国 论管理

    品三国 论管理

    《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绝伦,家喻户晓,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它的影响极其广泛,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在研究与借鉴暗藏其中的处世智慧。《三国演义》涵盖了几乎所有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学家们也试图从中获得指点迷津的锦囊。本书的目的在于分析《三国演义》中管理失败与得法的案例,指导管理者避免犯错,让企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振翅腾飞。
  • 修身立世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修身立世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 觉元危机

    觉元危机

    世界随着觉醒者的崛起,贵族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抗日益强大的觉醒者带来的危机,新的秩序者产生,维护天枢的权威,阻止觉醒者的强大,谁善谁恶,孰对孰错,平民的胜利还是贵族胜利。。。
  • 草莽英雄

    草莽英雄

    却说华北某地,北面是一片重重叠叠的丛山峻岭,南面是不见边沿的一马平川。东南方向,有两座山峰,象巨人的两条大腿—样伸向平原,左边的婉蜒低矮,叫做“盘龙岭”,右边的陡峭耸立,叫做“卧虎岭”,这两山之间,挟着方圆百十里的一块平川。在这块平川的裆口处,有一座不知是什么朝代留下的旧古城,人们管它叫“旧城”.这旧城虽然老,城墙却很坚固,是一色的大青石筑成,又高又厚,城外挖了三道战壕,城边有护城河环绕,城门前设置了鹿寨,铁丝网,城门洞下堆着沙袋,城墙上修着堡垒,挖着俺体和枪眼……这些工事,都是城里城外的各界群众日夜抢筑而成的!
  • 萌妃倾城:国师绝宠

    萌妃倾城:国师绝宠

    那年晏琦七岁,不知怎的就入了传说中某位神秘莫测的国师的眼。多年后,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某女仰天抗议,“我要退婚……”某国师,“乖,老天都得听我的。”再某日,侍卫来禀:“主子不好了,晏小姐要把安太后的娘家安家给拆了!”“嗯,派人过去把安家围了,不许任何人伤到她一根头发……”“主子又不好了,晏小姐把未来的储君太子给揍了!”某国师边挽袖边往外走:“在哪?本座要亲自过去替她揍,免得她手疼……还有,你们去给皇帝老头松松骨头醒醒脑子,生而不教为父之过,看看这像什么话?”“主子大事不妙了,晏小姐要翻天了……她和老夫人都打起来了!”某国师当即一个激灵:“快去给本座取个榴莲来,老娘都遭殃了,儿子能躲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