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800000054

第54章 曹刿论战

称霸的理论是有了,但那都是空谈,从理论到实践,需要漫长的实践和耐心。按照管仲的思路,内修政治,外结盟友,然后等待天下有变,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会盟诸侯,成就霸业。

这样稳扎稳打,虽然漫长些,风险很小。

但是,即位第二年,齐桓公已经忍不住了。雄霸诸侯的理论,让他热血沸腾、忘乎所以,但是,太漫长了,人生苦短,哪有时间去等待。于是,不顾管仲等人劝阻,准备发兵伐鲁立威。

想称霸,必须先征服鲁国,然后再征服天下。

说白了,齐桓公他并没有理解管仲的称霸核心理论。真正要称霸,不是靠强大的武力,必须‘以德服人’,让诸侯心服口服,才能得到人心,才能建立稳固的霸业。后来的晋厉公、楚灵王都曾强横一时,但不修德业,最终昙花一现,还把命搭上。

从这点可以看出,齐桓公对管仲还没有完全信任,这与后来的张口‘仲父’,闭口‘仲父’,形成鲜明对比。

可以理解,人与人的相互信任,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管仲毕竟不比鲍叔牙,从开始就在齐桓公身边出谋划策。‘只有吃了一次亏,才会学一次乖’,管仲也察觉这一点,并没有坚决去阻止。因为他知道,国君很急躁,需要接受点儿教训。

不过,这次教训代价挺大。

公元前684年春正月,齐桓公迫不及待,借口鲁国支持公子纠,并且攻打齐国,故而率军伐鲁,以报旧怨。

说实在的,明眼人都看出来,报仇是假,扩张是真。

乾(干)时之战,鲁国惨败,鲁庄公吸取教训,休兵养民,时刻提防齐国。现在,齐国的军队气势汹汹来伐,如果再败,鲁国恐怕要面临灭国的风险。

当时,鲁国有个叫曹刿的一介草民,很有水平,看出国家危险,于是,他决定去面见鲁庄公,帮助抵御齐军。

所谓‘侯门深似海’,作为普通乡间百姓,先不说他能否见到鲁庄公,至少那份勇气,那份忧国忧民的态度,值得让人敬佩。

有乡人问他:“有那些‘肉食者’去谋划,你去参与什么?”

曹刿也不顾忌,说:“那些‘肉食者’目光短浅,没有长远考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真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明末清初,顾炎武)。就这样,曹刿作为民间一位普通老百姓,关键时刻,勇敢地站了出来,成就了一段历史传奇,给了齐桓公当头一棒。

按理来说,一个普通老百姓,要面见国君,那是难上加难。谁敢保证不是间谍?不是刺客?不怀有其它目的?必须经过层层审查。

现代这么开放平等的社会,普通人想拜访国家首脑,绝对不可能!恐怕刚到首都就已经被监视了。甚至没到首都,半路就被抓回去,关了禁闭,这种事很多,电影中的镜头,只是冰山一角。

但是,鲁庄公真就接见了曹刿,而且很礼貌,很谦虚。

搞不明白,曹刿是如何取得国君信任的,估计有人推荐,对他的背景也详细审查。见到鲁庄公后,曹刿也没什么废话,开门见山就问:“您凭借什么和齐国作战?”

战争是性命攸关、国家兴亡的大事。作为弱者,即使没有战之必胜的实力,至少也要找出自己的优点,发挥长处,然后才有机会击败敌人。

鲁庄公说:“吃的用的,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要分给别人。”

看来,他有点领导艺术,很会笼络人心。不过吃的穿的,顶天让身边的人得到点儿实惠,鲁国百姓根本分享不到。

曹刿一听,直点要害:“没用,小恩小惠,没有普及百姓,大家不会卖力作战的。”

鲁庄公又说:“祭祀鬼神,不敢有缺,一定实话实说。”

现代人相信科学,古人则非常相信鬼神,绝对不敢有一点儿亵渎。对于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土火等各路神鬼,以及自己的历代先祖,必须虔诚祭祀;当然,最好的礼品就是牛羊猪一类的牺牲,甚至以活人作为祭品,也有玉器金器美酒等,以祈求得到保佑。

鲁庄公对神很真诚,曹刿则反驳道:“这只是小信用,不是大信用,无法感动神明,神也不会降福。”

直接点明神不会保佑,这是那个时代的大忌。

鲁庄公并不生气,说道:“国内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必定合情合理,尽力去办。”

这句话,终于说到点子上。普天之下,谁最重要?老百姓最重要。没有老百姓,你就成了孤家寡人,成了光杆司令,就是一个有鼻子有眼能吃饭会说话的人。

只要你心中装着老百姓,老百姓心中也一定装着你。

听了这话,曹刿终于认可了鲁庄公,说道:“这是为百姓尽力的表现,凭此可以作战。战场打起来,请让我跟着您去助一臂之力。”

眼看曹刿并非常人,鲁庄公欣然同意。

齐国的军事实力很强大,但鲁国也弱不了多少,这次伐鲁,没有管仲的记载,也许他根本没有来。战争,除了军事实力强大,最重要的是正义,否则难以长久。

管仲认为,这次战争缺乏道义,不义之战,难保必胜。或许,给国君点儿教训,并非坏事。

公元前684年正月,齐鲁两军在长勺(山东省莱芜县苗山镇)摆开阵势,离上次的乾时之战不过半年。

齐军尚沉浸在乾(干)时之战的胜利之中,他们心中充满傲气,认为鲁军实力有限,不堪一击;鲁军则回忆着上次失败的耻辱,双眼充满怒火。一傲一怒,两相对比,已经胜败立判。

最糟糕的是,乾时之战,齐军是主场,鲁军是侵略者,战士为保卫家园而战,是正义的一方;如今,鲁军是主场,齐军是侵略者,鲁军为保卫家园而战,必将以死拼杀。

双方的角色,完全调换。

曹刿与鲁庄公同乘一辆战车,鲁庄公想先发制人,准备命令军士击鼓进攻,但是被曹刿阻止了。

齐军气势汹汹,战鼓声回荡在整个战场。他们迅速发起第一波冲锋;但是鲁军纹丝不动,只以弓箭射住阵脚;眼看占不到便宜,齐军不得不撤回去。

过了片刻,齐军第二通鼓声响起,又发起第二波冲锋;这次喊杀震天,勇猛冲向鲁军阵营。

曹刿劝鲁庄公不要击鼓出击,继续等待。

齐军虽然勇猛,鲁军没有人出门迎战,却也无法冲动鲁军大营。眼看鲁军毫无动静,也不出来厮杀,齐军无趣,只好再次退回阵地。这是作战吗?排演节目呢。

两次冲锋,鲁军纹丝不动。休整片刻,齐军第三通鼓声响起,将士挥动旗帜武器,发动了第三次冲锋。

此时,他们的士气,已经不如前两次那样高涨了。

鲁军阵地依然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反应。齐军十分纳闷,这不像打仗啊!难道鲁军被吓傻了?

正当他们找不到目标,准备回撤的时候,曹刿终于允许击鼓了。

原本寂静的战场,突然间,回响起鲁军震耳欲聋的战鼓声。不敲鼓冲锋,好像害怕齐军似的,战士们憋了一肚子怒火,如出笼的猛虎,向齐军压了过去,第一次冲锋,瞬间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鲁庄公很诧异,自己的将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勇猛?还没感到厮杀的震撼呢,转眼就胜利了。这惊喜,太突然,太刺激,兴奋之余,他立刻下令:追击。

曹刿又阻止了,自己跳下战车仔细查看一番,然后又登上车前横木,向远处眺望片刻,确定齐军溃败之后,这才同意追击。

他的一举一动,让鲁庄公很奇怪,过后询问原因。

曹刿说:“作战,靠的是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他们三通鼓后,士气已经衰落了,我们正士气高涨,所以打败了他们。齐国是个大国,难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查看他们车辙混乱,旗帜倾倒,所以才敢追击。”

成语‘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彼竭我盈’和‘辙乱旗靡’,都出自这里。

这段对话,可说是早期的一篇战争理论,被后世许多战争高手点赞。战争,靠什么?靠大众的支持,靠战士的勇气,靠细心的预防,靠各种谋略。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正义,邪不压正,千古真理。

作为一介布衣,国家存亡关头,勇敢地站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从此一战成名,值得赞扬。春秋的历史之中,有他一席之地。

曹刿被鲁庄公赐为鲁国大夫,也成了‘肉食者’。

之后,很少见到曹刿的消息。到了公元前671年,鲁庄公要去齐国观看祭祀社神,曹刿认为不合礼制,忠言相劝,但鲁庄公不听,还是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曹刿的消息。

霸主不是容易当的,光靠武力,挥舞拳头,吓唬不了别人。想称霸,需要的是正义,是仁德,要‘以德服人’。

初出茅庐,就被人给了当头一棒,损兵折将,大败而回,

齐桓公郁闷之极。这一战,败的挺惨,即使当年龌龊的齐襄公,从没在外战中失败过,还灭掉了纪国。

被曾经的手下败将打败,这是耻辱。他不服,他要报仇,要武力征服鲁国,要凭借金戈铁马争霸天下。

管仲,没有全力阻止,因为,国君对自己没有完全信任。没有信任,一切免谈,别说称霸诸侯,连齐国都无法治理,自己的一切谋划,都将胎死腹中。

很快,齐桓公就被鲁国狠狠地捶了第二棒子。

这次彻底把他打醒,终于明白,管仲是对的。弱者不一定弱,强者不一定强,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必须以德服人,然后,才能开启称霸大业。

同类推荐
  • 赵云传

    赵云传

    天下之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后西秦经商鞅变法,日渐强大,逐步吞并六国,六国虽有合纵之策,无奈出了个雄才伟略的秦王嬴政,只十余年间,便一统海内,扫清寰宇,自以为天下太平,便做起那称帝的美梦来,无奈未及三世,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而灭秦,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天下遂归于一统。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当时主要是为了“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影响极为深远。本书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选取了部分精华,对原著中的书目做了适当删减,对标题做了重新提炼,撷取了一些在为人处世、才智谋略、道德修养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帮助读者开启通往中国古典文化的殿堂之门。
  • 戏闹初唐

    戏闹初唐

    穿越了,啥,这是大唐,算了,算了,大唐大唐吧,既来之,则安之,什么,李二哭着喊着要让我当驸马,不干,不干,你想让我给皇家卖命啊,不干。
  • 强秦

    强秦

    阴差阳错的机会,一个现代的武警战士不小心穿越了,他回到了秦始皇即将猝死的末年,武警穿越竟然成为了长子扶苏!且看他如何同胡亥争夺皇位,如何将天下收入囊中,如何面对接下来的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的起义。预知后事,且看我夺取天下,强势穿越秦朝!
  • 透过细节看清朝

    透过细节看清朝

    本书力图穿越时空,仔细搜寻历史长河中的种种草蛇灰线、蛛丝马迹,从而透过历史细节,看清清朝的真正面目,为读者揭开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秘密。历史是有前因后果的,而且这种因果仿佛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一个伏笔,对于后来的历史,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热门推荐
  • 穿越古代成贤妻

    穿越古代成贤妻

    我以为我是他的第一次,就为成为他的唯一,哪里知道,他竟然对我如此无情,此生如此,穿越而来,重新开始,一改往日懒惰,发家致富,遇见爱我之人,成为他之贤妻。
  • 云天尊

    云天尊

    峰巅之上,一袭白衣少年,银丝飞扬,目若惊雷,颈戴佛玉镇邪珠,手握风雷真龙逆天刃,骑坐在一头数丈之巨的金芒雷瞳巨吼之上。他抬头仰望无尽苍穹,双眸之中竟不时有着雷芒,冰寒之光浮闪而过。人间之下,视为鬼域,人间之上,视为天域,天域之上,视为神界,神界之外,视为魔界,魔界之临,视为妖界。苍茫人间古界,犹如浮萍一般,摇摆不定……
  •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上清洞真元经五籍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众经目录

    众经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入定不定印经

    入定不定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巨星那些事儿

    巨星那些事儿

    伊梦菡一直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实力派影后,可惜她在偶像派的路上一去不回,最后——她成为了一个实力派影帝……的女人。
  • 盼来世

    盼来世

    疏桐一世爱的荒唐,他自认为的救命恩人杀她父皇,欲夺天下他她真正的救命恩人却死于她手,为她留下了个完完整整的天下今生无缘黄泉路忘川河奈何桥如若你愿意,三生石上请刻上你的名字就算在忘川河中受难千年只为看你从桥上走过我也愿意
  • 辉煌60年

    辉煌60年

    2011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为弘扬“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集团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集团理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离退休人员管理局、中国航空报社、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了“辉煌60年”征文活动, 组织离退休老同志以著书立说的形式, 发掘航空工业的光荣历史。活动得到老同志积极响应, 收到来自集团总部及所属成员单位老同志撰写的征文320余篇。经过专家评审, 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共计100篇。
  • 感觉有点冷

    感觉有点冷

    秋老头静静地躺在棺材里。他躺在他的床上听沟边的流水。学屋外的鸟叫。数老伴坟上的石头。这些都是秋老头最近一直做着的有趣的事情。秋老头数完了坟上的最后一块石头,轻轻说了一声青发今天又不得回来了。他张了张口,习惯性地用舌头在牙齿周围扫了一圈。秋老头感觉到了稀疏的牙齿间异物的存在。他知道这是昨天下午残留在牙缝间的肉丝。他伸出两个手指准确地将它拔出来,用舌尖舔了两舔,来不及咀嚼便吞下了肚里。秋老头尝到了一种香辣辣的味道,他在这种亲切的味道里走进三年前的一个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