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7800000079

第79章 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在盟主齐桓公的安排下,公元前661年秋,季友风尘仆仆,终于从陈国回来了。

说实在的,当初的狼狈逃离,很丢人,也很无奈。这次有齐桓公支持,能否坚持到最后,能否不再狼狈逃亡,谁也不敢保证。

别看鲁闵公岁数小,却知道忠奸善恶,对季友望穿秋水,盼着赶快回来主持大局。为此,他亲自迎接,甚至提前在郎地住了一晚,鲁国人听说季友回国,都觉得很振奋。

小小年纪,太懂事了。

季友的这次回归,能净化鲁国的现状吗?能铲除祸乱的庆父吗?能改变鲁闵公的命运吗?

冬季,齐桓公派遣仲孙湫去鲁国访问,查看情况。

《左传》中几次提到这位仲孙湫,说话见识都很有水平,但他到底是谁?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齐桓公曾任命隰朋为‘大行’,也就是外交官,按理,这种事应该隰朋前往,但仲孙湫是否隰朋,没有确切记载。

关键是,别的史书中,都没有此人的资料,很可能是齐国某位著名大臣的字号。《公羊传》甚至认为他就是庆父,原因是齐国没有仲孙,而庆父的后代就是鲁国的仲孙氏(也称孟孙),但这明显没道理。

仲孙湫访鲁,名义是国访,实际就是考察鲁国的国情,其中也有齐桓公不可告人的秘密。

至于怎么考察的?没有明确记载。但他绝不是吃吃喝喝,收取点礼物,四处欣赏一下风景古迹,然后若无其事的,像个高人一样胡编乱造一通,回国交差。

他很负责,可以说对鲁国内部情况,考察的一清二楚,甚至找到了结症所在,明确了祸乱的根源。

其实,仲孙湫的调查,也并非什么难事。

可以说,鲁国人对庆父,已经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作为鲁庄公的弟弟,杀他,没有直接证据;不杀他,他又躲在背后,时不时地出来作恶。

回国后,齐桓公急匆匆问他鲁国的形势,仲孙湫回答的很简洁:“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话不在多而在精,长篇大论没意思。这八个字,把鲁国的现状,概括的非常精炼,一语中的。如果没有详细的调研,绝对总结不出这么经典。后人说的顺口,往往改成‘庆父不死,鲁难不已’。

齐桓公又问:“怎么除掉他呢?”

仲孙湫说:“不用操心。此人祸难不止,早晚会自取灭亡,先等着吧!”

这话似曾相识,没错,就是郑庄公的那句名言,‘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翻版。总是让坏人做完坏事,然后才能追究罪责惩罚他,这让许多好人遭殃。

听说鲁国如此内乱,齐桓公不仅没有表现出担忧,反而想入非非。他略微思考片刻,问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问题:“可以占领鲁国吗?”

吞并别的国家,扩展自己的土地,这是任何一个国君的梦想,特别是身为霸主,更是野心充盈。而且多年来,齐国吞并了周围许多小国,版图不断扩张,鲁国,挡住了他们南下的道路。从后来的许多齐君看,吞并鲁国,是他们最大的目标之一。

齐桓公虽然很讲究,伐戎救燕,还白给燕国几十里土地,但他是‘霸主’,不是‘圣贤’。潜意识里,他也想扩展地盘,也想兼并天下。若非‘山戎’太遥远,那大片土地,早已成为齐国的囊中之物。

只不过他还不够黑,不够厚,被管仲‘以德服人’的理念束缚着。

“不行。”仲孙湫立刻反对,一点缓和余地都没有,“他们还遵行周礼,周礼,是立国的根本。您应当安定鲁国的祸难,并且亲近它。亲近有礼仪的国家,依靠稳定坚固的国家,离间内部涣散的国家,灭亡昏暗动乱的国家,这才是称王定霸的方法。”

几句话,暂时打消了齐桓公侵鲁的念头,但他并不死心,时刻窥视着鲁国的大好河山。

再说鲁闵公,自从当了国君,整天处于担惊受怕之中。他的老师不知内情,还以为多么荣耀,借着学生的地位,开始霸道起来,竟然公开抢夺大臣卜齮的田地。

这不像老师,到有点像得势的恶霸。

卜齮是国家大臣,岂能受此窝囊气?他据理力争,绝不容让,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却没人敢断案,最后,双方闹到小鲁闵公那里。

一方师徒情深,一方君臣大义,该如何权衡?鲁闵公年纪小,不晓得此事的严重性。他长期学习周礼,接受老师教导,只晓得尊师重道,却不明白依法治国。

事情闹到他这里,小鲁闵公心知老师不对,但又不好判罪,只好睁只眼闭只眼,纵容老师的所作所为。

这位老师叫什么名字?史书没记载,可恨。

如果是个洞彻世事的国君,纵容一下老师也行,跟卜齮解释一下,无论如何也要给个面子。然后,暗中给卜齮些补偿,安慰一下他受伤的心灵,没什么大不了。

鲁闵公哪里晓得这些人情世故,对卜齮没补偿,没安慰,没在意,根本没放在心上。

卜齮吃了哑巴亏,一肚子怨气压在心底,这世道,不公平。恨啊!

那位庆父与哀姜,则越来越过分,出入宫禁,除了宣淫,还是宣淫,在后宫之内,胜似闲庭信步。鲁闵公没有实权,只好睁只眼闭只眼,敢怒不敢言。

那位美丽的哀姜,整日和庆父耳鬓厮磨,水深火热,如此还不满足,总想让庆父当鲁君。这一忽悠,庆父真跃跃欲试,只是迫于齐国的威慑,还有季友的辅佐,才不敢冒然行动。

季友回来之后,原本指望他力挽狂澜的,结果上不能进谏国君,下不能惩罚恶人。朝廷上下,好的没更好,恶的继续恶,似乎就希望保持这种状态,得过且过。

这次卜齮事件,让庆父再次看到了机会。

还是老办法,他自己不出面,坐镇幕后,而是鼓动卜齮往前冲,想办法刺杀鲁闵公。

公元前660年8月,也就是鲁闵公继位的第二年,卜齮派人,在宫廷偏僻的小门内,刺杀了鲁闵公。

小小年纪,成为第九位被弑的国君。

按照姓氏记载,闵姓,主要是鲁闵公的后裔。但是,鲁闵公是哀姜陪嫁妹妹叔姜的儿子,虚岁约九岁,能有自己的孩子吗?或许,闵姓并非他的直系后裔;更或许,《左传》的记载有误。

弑君之前,季友并不知情,也没能提前阻止;弑君之后,他反应挺快,一看国君被弑,话不多说,带点盘缠,逃吧!到哪里呢?先到附近的邾国,看看形势再说。

不过,这次逃跑,他带了一个人——公子申,就是未来的鲁僖公。

鲁庄公的儿子也不多了,必须保护好,留在国内,只怕被害。但这并非主因,关键是,公子申有一个懂事明理的母亲——成风,早已给他创造了最好的条件。

‘三桓’的强大,就是从鲁僖公开始,为此,‘三桓’长期保存鲁僖公的庙宇。

鲁庄公之死,是否与庆父、哀姜有关,史书没有记载,就不胡乱猜测了;公子般的死,就是庆父的阴谋;如今小鲁闵公之死,更是庆父造的孽。

三年之间,死三位国君,处处都有庆父和哀姜的身影。

鲁国人怒了,真的是怒不可遏,堂堂礼仪之邦,竟然让如此卑鄙无耻凶残之人一再得逞。不知当时是否举行游行示威,至少,人们已经无法再容忍下去,必须除掉庆父。

公元前660年9月,哀姜逃往邾国。她此去有一定目的性,因为季友也在邾国,哀姜希望能得到季友的原谅;也有人认为,哀姜在邾国有情人,去求庇护去了。推测而已。

公子庆父还赖在鲁国,如坐针毡,这次,他还能逃脱惩罚吗?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第四帝国

    三国之第四帝国

    这里有你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有你曾经忽略过的好汉。有经典的战役。也有不经典却很重要的战争。公元189年,永汉元年,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董卓从此控制了朝廷.自此天下大乱。所谓乱世出英雄,且看李腾在这乱世之中如何斩将夺城,建立丰功伟业,成为一代帝王。
  • 新四军抗战秘档全公开

    新四军抗战秘档全公开

    这是一段中国人民用鲜血与泪水写就的历史。本书以生动之笔和丰富史料,真实再现了新四军一幕幕空前英勇的抗战场面,揭露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中华民族以她特有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血雨腥风中与日寇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荡气回肠的壮丽史诗。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
  • 重生之大明工艺师

    重生之大明工艺师

    一个被雷劈死的工程师重生在明末天启年,在内忧外患、党争不断情况下,通过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逆天改命的壮举。到底是能重塑大明的辉煌还是创造一代盛世?让我们一起来书写属于他的故事吧!
  • 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

    (本书荣获2016年星创奖之历史入围奖!)书友群:309429159!弘治五年,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闲逗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便要入一入内阁,做一做首辅,提两壶美酒,拥一方佳人。世人有云:谢阁老一只秃笔安社稷,一张薄纸定乾坤。无人不知谢文正,无人不晓谢余姚。
热门推荐
  •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

    马东出品、蔡康永推荐,奇葩说话天团原班人马全员回归。生活处处给你下套,会说话才能脱身。怎么把话说到别人心坎里,最短的时间解决你最痛的说话难题。这是一本可以给你带来成长和改变的书。人要说话,因为人想接触人,想认识人,想关心人,想改变人。这是说话的本质,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本质。我们希望,当你看过本书后,无论遇到任何困难,无论问题大小,无论身在何处,只要你渴望表达,想借助沟通传递情感,化解矛盾和尴尬,都可以随时拿起它,或想起书中的只言片语。
  • 古董女佣吻上少东家

    古董女佣吻上少东家

    本书原名:《千年奇缘》他,身家上亿,英俊轩昂,曾深受情伤,见到女人就如同见了河水猛兽急于防犯。但是,自从这个女人从天而降,他像失了魂丢了魄发神经将她收留,连连误会,甚至最后他被迫很小人的用计谋将她绑在身边。他,黑帮老大,一代袅雄,对她一见钟情,誓死守在她的身边,哪怕没有回报。他,落拓不羁,俊逸非凡,IQ200,电脑界、服装设计界的天才,遇见她,他同样难过美人关,被她迷得神魂颠倒。她,为了报仇,岂料被穿越到21世纪陌生地方,有天上飞的大鸟,有在地上奔驰的怪异马车,一切翻天覆地变了样!面对三名出色男人的追求,她迷茫无措!亲们,《古董女佣》有做MTV,地址:http://m.wkkk.net/m.wkkk.net?act=view&account=huangyuping7788&album_id=295194进去欣赏帅哥美女吧!包准大饱眼福!隆重推荐自已另一部新作《刀疤丑后》轻松文《总裁的VIP情人》现代文
  • 挽红楼之玉舞九天

    挽红楼之玉舞九天

    红楼新文:挽红楼之侠王宠玉——(十三的男主)。。。。。。。。。。。。。。。孤标傲世携与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林黛玉。那样一个绝世风姿的草木之人。红楼一梦几百年、痴情男女泪涟涟。冷月无情葬花魂、三生石刻难成眷。提笔续红楼,只是为着那一个女子,那一个让人怜让人疼让人惜,那样一个“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两弯眉”的绝世风姿的女子——林黛玉!红梦一梦泪尽潇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金玉缘成,她以为,她的一生,就这样了结在潇湘馆。泣血一遇,红尘俗世再结缘。为了她,他笑看世间。为了她,他翻手为云覆手雨。为了她,他弑君篡位。为了他,她周旋于仇敌之手。为了他,她几番于生死中挣扎。这是她与他的故事,是浴火涅磐后的黛玉与与一个奇世伟男子泣血中重生的故事。更是一对开国帝后相依相扶,一生相守不离不弃留下一世传奇的至尊神话!。。。。。。。。。。。推荐好友晨晨的红楼新文:红楼宫心计之宝钗入宫——
  •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事知情的故事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事知情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心弦·心声(中外经典散文读库 心迹卷)

    心弦·心声(中外经典散文读库 心迹卷)

    这本《中外经典散文读库:心弦·心声(心迹卷)》由北方文艺出版社《伴随》编辑部编著,为中外经典散文读库的心迹卷。《中外经典散文读库:心弦·心声(心迹卷)》收入了梁遇春、何其芳、巴金、鲁迅、徐志摩、拜伦、蒙田、卢梭、雨果、屠格涅夫等中外名家的经典散文,包括《又是一年春草绿》、《爱晚亭》、《迟暮的花》、《生活是存在的痛苦体验》等。
  • 花心大少绝宠临时妻

    花心大少绝宠临时妻

    “一,乙方不可和除自己老公以外的任何男性有任何亲密接触。二、乙晚上九点之前必须准时到家。三、在甲方需要的情况下,乙方必须陪在甲方身边。”看完新的合约后,悦怡整个人都不好了。“顾太太,你不准备签吗?”悦怡拿过顾世轩手中的笔,刷的两下就在两份合约上签了字。顾世轩拿起其中的一份合约,“顾太太,不错,干脆利落!”悦怡心想:“自己能不干脆吗,合约旁边摆着收购祝氏丝绸的合约。”...“顾世轩,你干什么?”“履行合约!”悦怡用双手抵住顾世轩,“我们合约没有这一条!”顾世轩邪媚一笑,“顾太太,合约第三条,难道你忘记了吗?我现在就需要了!你得“陪”我。”
  • 谕对录

    谕对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女吉祥

    农女吉祥

    刘吉祥叉腰指天,怒目而视,老天你是要闹哪样啊!本来是个没钱、没工作、没男友的三没剩女也就算了,怎么一觉醒来就成了没异能、没空间、没权、没钱还没智商的五没倒霉女了?就算是个傻姑娘,我也要勤种田奔小康,吉祥挺起胸脯向前望,可是……吉祥挠挠头,嘿嘿一笑,我是农事小白……乌鸦嘎嘎嘎飞过,掉落一地鸟毛~~~~~~~~~~~~~~~~~新文《无忧田园》已经开更,欢迎小可爱们来看,欢迎养肥~新文冲榜中,票票神马的都投给新文吧~爱你们哦
  • 送灵先生

    送灵先生

    我才二十岁,已经被很多人叫爷了。更多人不敢直呼我的名字,都叫我三爷。他们敬我,怕我,恐惧我,又不得不讨好我。只因为我是传说中的送灵先生。世上总有各种不为人知的鬼怪和邪物,一旦被缠上,任你本领通天也要死无葬身之地。只有我,能用传说中的送灵秘术保住他们的性命。但这种能力带给我的,在我看来远远小于我付出的……
  • 纷纷扰扰图个啥

    纷纷扰扰图个啥

    董家与廖家的响郢之争,害苦了妖怪皮和董梅。打寿春城向南走上七八十里地,便到了一个古镇,古镇往深处走去,也就是十几里土路样子,便到了一个叫廖家郢子的村庄。廖家在隐贤镇是大户,走上十里八里地,问上三五个人,十有八九都姓廖。因此廖家郢子有一个外号叫“响郢”,意思是响亮的村庄。村庄叫“郢”很有来历,春秋战国时期它属于楚国封地,屈原《哀郢》中的“郢”字,浓稠了无法诠释的情怀,因此沿袭“春秋法”,寿春人称村庄为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