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2500000016

第16章 中国非虚构文学发展的新契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报告文学难以复现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甚至存在逐步边缘化的危机。一方面,这与时代的变化有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叙述日趋个人化,在多元价值观引导下,作为主旋律的报告文学影响力逐渐削弱。这是外部影响,更重要的是从报告文学的内部发现问题。例如,报告文学作家的培养问题。为什么今天难以出现像徐迟、苏晓康那样的大家?怎样解决报告文学作家的“断代”问题,培养更多的报告文学新人?还有创作上的创新问题。报告文学的内涵、表现方式、技巧层面还有没有创新的可能性?怎样顺应时代变化,讲好中国故事?这些都是迫在眉睫、值得深思的问题。

回答这些问题,可以从许多层面展开,本文主要从“创意写作理念”角度切入进行分析。创意写作学科,1936年创始于美国爱荷华大学,其核心理念是“作家可以培养”“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创意写作学科促成了美国战后文学“系统时代”的诞生。目前,美国有800多所高校开设创意写作专业,其中非虚构写作是其教授的大类。令人惊讶的是,在非虚构文学大奖普利策奖得主中,竟然有约80%的作者都受过创意写作的训练。从这个角度看,创意写作的理念与实践确实值得学习。可喜的是,创意写作自2009年引入中国,不足10年,发展势头迅猛。从著作翻译到本土教学、科研的探索,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创意写作中国化体系。那么,创意写作的理念与方法对中国的报告文学写作发展有没有借鉴意义?换言之,创意写作的引入能否为中国报告文学创新提供新的契机?我认为,这是可能的。下面从作者、内容和形式三个层面展开讨论。

一、作者层面——工作坊培养模式与全民写作理念的借鉴

第一个层面,是作者层面,即创意写作对报告文学作家培养的影响。换言之,就是解决“谁来写”的问题。传统的报告文学作家都是自学成才,在实践中摸索、成长。新时期,因繁荣报告文学创作的需要,壮大报告文学作家队伍成了首要任务。美国创意写作的培养体系可以提供借鉴。它提倡采取“工作坊模式”创作,由成熟作家引导,以“过程写作法”为教学方法,高效地培养写作人才。这种培养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报告文学作家的“断代”问题,在高校中开设报告文学写作课,激发年轻人的写作热情,培养文学新人。另一方面,创意写作提倡的“作家驻校制”也是值得推荐的方案。中国作协现有的老一辈报告文学作家可以在高校中任教,将积淀的创作技巧、经验传授给学生,这对报告文学中国资源、文学传统的传承大有裨益。

报告文学写作者应该借鉴创意写作中的“非虚构写作”理念,以此来打破自身写作的局限。“非虚构”是美国的文体概念,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闻写作中,当时鲁门·卡波特受《纽约客》之邀写出了《冷血》,这被他自己称为“非虚构小说”,此后“非虚构”这一提法进入了文学视野。实际上,西方的“非虚构”概念非常宽泛,包括史传文学、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回忆录、传记、游记、日记、语录体散文等文学样式。报告文学是非虚构的一种类型。但是,我国的报告文学传统一般采用的是宏观的、广阔的视角,对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描绘,对于微观个体的关注度不高。这就导致底层的声音可能被淹没在时代洪流中。我们的报告文学经典作品塑造的也是一个个光辉的模范形象,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创意写作视野下更为广义的非虚构文体创作理念往往强调采用个体化的叙述视角,可以从微观的角度来折射社会现实,贴近百姓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色彩。在亲和力上,西方创意写作的非虚构理念对报告文学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怎样达到这种“个体的微观呈现”与“宏大的史实表述”相结合的效果?我认为,应该普及创意写作的“全民写作”理念,它本质上是一种去精英化、去作家神秘化的艺术民主理念。也就是说,报告文学不仅仅是专业作家来写,普通民众经过一定的训练,也可以成为作家,加入到“时代记录者”的队伍中;报告文学的作品记录真人真事,记录真实生活,不一定要是重大事件,作为普通民众,也可以写自己的家族史、社区访谈录,可以积极选取反映时代大变迁中的微观缩影、生活剪影,从而丰富报告文学创作。

二、内容层面——坚守本土意识与中国气派

第二个层面,是文本创作层面,或者说内容层面,具体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当下的写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调“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重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就要求我们借鉴西方创意写作理论和方法的目的是“为我所用”,要经历一个本土化过程,要利用这些方法激发我们自身的文化创造力,从而讲好中国故事。

在全球化语境下,好的报告文学一定是坚守本土意识的。什么是本土意识?本土意识就是一个国家文化在意识层面的集中反映,是作者进行创作的动力和源泉。非虚构写作立足于本土意识,通过采访等多种手段,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使得对于历史事实的记录相对客观准确。2015年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将报告文学推向了世界的舞台。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的作品大多是非虚构文学,包括《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锌皮娃娃兵》《死亡的召唤》《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二手时间》等。她采用非虚构的方式,从独特的角度讲述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或灾难,例如苏军入侵阿富汗、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等。平静而客观的叙述,真实可靠的人物采访,使得她的文字极具震撼力,富有可信度,作者为此背负着被祖国驱逐的命运,这就是一种本土意识,也是一种自觉的民族意识。再如,阿列克谢耶维奇在《锌皮娃娃兵》中对苏联悍然发动侵略阿富汗的战争进行了无声的控诉。一群花样少年,满怀正义的理想,投入到一场错误的战争。士兵们在战场上进行无谓的牺牲,亲人们对此却一无所知。战争摧毁了青年一代的理想,生存是他们活着的唯一目标。他们变得凶残而冷酷,虐待新兵,勒索当地居民。在作者写作之前,这群锌皮的“娃娃兵”一直被主流媒体所忽视,他们只是那场战争众多的牺牲品之一,存在于官方的统计数字中。但是阿列克谢耶维奇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来控诉战争对于每个家庭的破坏,直观地展现出战争的罪恶,取得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再来看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新作《二手时间》,也是本土意识的自觉延续。作者描绘了后苏联时代人们的生活现状和思想动态,采访对象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退伍的将军、流浪的穷人、年轻的应召女郎、焦虑的公务员以及一夜暴富的“新俄罗斯人”。作者立足于本土文化,集中探讨了普通群众对苏联的复杂感情,以及俄罗斯的现状及未来,具有很强的历史思辨性和民族色彩。

更进一步说,中国报告文学除了坚守本土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中国气派,它应该带有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的烙印,应该是“史料价值”和“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并存的。中国气派不仅蕴藏在大事件中,更多的是在被忽略的历史细节中。写作者应该去挖掘这些细节,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去创作。

三、形式层面——坚持真实性与创意性两个核心

第三个层面,是文本形式层面,也就是“怎么写”的问题,这牵涉到了报告文学的核心内涵。前文不断说,借鉴创意写作中非虚构写作的理念来丰富和完善我们自身的报告文学写作,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原则问题:报告文学可以借鉴非虚构的方法,但是要保证真实性。真实性一定是第一位。因为我们发现,受市场影响,许多西方的非虚构作品中夹杂了许多作者个人的感受与主观想象,这在西方市场是可以被接受,甚至受欢迎的,我们姑且存疑。

首先,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坚守的是“真人真事”,不允许掺杂任何作者的主观想象。最近,中国报告文学中出现了真实性标准模糊的问题。例如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以作品集《洗尘》参与鲁迅文学奖的评选,在评选的过程中,关于其作品究竟应当归属报告文学还是散文,引起了评委会的争议。散文,是可以抒发个人感受的,也可以允许虚构。再如,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刊登在《人民文学》非虚构板块上,取得了很大的反响。作者自称与当地的农民们同吃同住,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刻画出中国乡村的一个模版,暴露了乡村存在的诸多问题:老百姓对于政治的疏离,乡村的贫困与落后等。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划归到纪实类文学作品,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将它划归到报告文学的范畴则有待商榷。因为,中国的报告文学写作应该本着真实性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创作的材料来自于现场的采访,是真人真事,有名有姓;另一方面,文本最好经过当事人或者当事单位的适当的审定,以确保其真实可靠。当然,强调真实性的问题并不是要抹杀作者的创造性,相反,我认为中国报告文学应该坚守的第二个核心特质,就是创意性。

现今,在一部分作家和批评家群体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只有虚构的作品才是有创意的,非虚构的作品是真实的记录,没有创造性。事实上,非虚构的文学作品也需要创意。这里的创意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作者如何选择切入点进行观察和记录,就如拍摄者对镜头放置的考量。不同的切入点造成不同的创作效果。有创意的切入点,往往可以管中窥豹,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其次,非虚构的创意体现在材料的剪辑和组合上。美国著名创意学大师韦伯·扬说过,创意就是对旧材料的新组合。这个材料整合过程,就是创意集中体现的过程。其实,创意写作工坊中专门有创意思维训练,头脑风暴法、九宫格法等训练使作者能够开阔眼界,跳出思维桎梏,这种训练也可以视为非虚构写作的能力训练之一,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语

上文从三个层面探讨了创意写作的理念与方法对中国报告文学创作提供的借鉴意义。最后想强调的是,中国的非虚构文学创作应该围绕报告文学的写作展开,报告文学是核心文体,但是其他的写作门类也应该百花齐放。以报告文学为核心的非虚构写作者应该成为时代的记录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以及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另一方面,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创意写作理念与方法的同时,也应该形成我们中国化的独有的非虚构创作理论体系。总的来看,中国的非虚构写作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非虚构写作者任重而道远。

(发表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1月,第50卷第1期,原标题为:创意写作理念与实践:中国非虚构文学发展的新契机)

同类推荐
  • 怒放的爱恋

    怒放的爱恋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

    收入了中国当代经典名著《活着》作者余华的随笔作品:《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音乐的叙述》《高潮》《否定》《灵感》《色彩》《字与音》》《重读柴可夫斯基》《消失的意义》《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人类的正当研究便是人》《韩国的眼睛》《灵魂饭》等13篇。
  • 俄罗斯套娃

    俄罗斯套娃

    涂森林说,这一次机会难得,肩负重任。俄罗斯有没有老鼠?有没有蛀虫?俄罗斯老鼠对档案的危害大,还是蛀虫危害大?人家怎样灭鼠杀虫,还有防火除蟑螂?都需要调研,加以辩证分析,作为本省、本市搞好档案工作的借鉴。所以不要以为这是公款旅游,别眼红。柯德海笑,说算了吧老涂,别说酸话。涂森林也笑,说你老兄一大秘,机会多,成天跟领导在大洋上空飞来飞去,欧美南非澳大利亚,说起来跟咱们到对门中山公园遛弯差不多。不像我们档案馆里天天看的不是飞机,是蟑螂展翅飞翔。
  • 魏晋风骨化沉香

    魏晋风骨化沉香

    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
  •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本书将李渔这两部著作编在一起,据国家图书馆藏康熙翼圣堂本与雍正八年芥子园本、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康熙翼圣堂本,作了认真校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本子,可供研究者使用;对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校勘者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可作研究生、大学生、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演艺人员以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之良好读物。书末所附(《笠翁对韵》,是训练写诗、填词、作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通俗读物,广泛流传,今天仍有重要参考价值;里面充满丰富的典故和各种文化知识,经过注释,一般读者易于理解。
热门推荐
  • 暮色迟暖:枭爷痞妻很狂拽

    暮色迟暖:枭爷痞妻很狂拽

    夏季还没成为影后之前,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大小姐,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富家女。背负着“演不好戏就滚回去继承家业”的使命,开启了一路开挂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人人都说她运气好,只有她自己知道,所有风光的背后,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血泪史。但是无论怎样,她知道,她的身后有个人,陪她一路风光,征战四方。本书又名:《影后与城管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 剑王的道路

    剑王的道路

    一切能力的来源是“元”剑元,兽元,阵元,这是大陆上的人们所修炼的根本相应的,将这些能力修炼到极限的就被称之为“剑王”“兽王”和“阵王”唐林,一个从小山村中走出的少年他决定成为一名剑王当然,成为剑王的道路有很长
  • 契约365:季少,余生请多指教

    契约365:季少,余生请多指教

    “签了!”看着眼前的协议,上一秒还摆明了拒绝的态度,下一秒便干脆利落地签上了大名。前世父母意外离世,公司落入旁人之手,唯一的弟弟也落了个不得善终的下场,最后她也落得被炸死的下场。今生,她看着眼前的俊美绝伦的男人,思忖片刻,嗯~送到嘴边的肉,岂有不吃之理。至于那些曾经欺辱她之人,连本带利换回来吧!
  •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内容简介:人生路上的摸爬滚打,事业的跌宕起伏,世间的是非议论,唯有敢与苦难作伴的人,才能在低谷的阴影中坚持向前,迈向光明。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竞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竞争

    本书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严峻现实,从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视角提出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分析各类职业的要求,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和内容要求,分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途径与方法。本书突出实用,针对性强,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社会青年就业的培训教材。
  • 母胎solo恋爱旗帜

    母胎solo恋爱旗帜

    “蠢女人,你谈没谈过恋爱?”“没有,怎么了?有什么问题?”“你有够迟钝的!我说我喜欢你我爱你!”王一坤欲哭无泪,他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她怎么还是不开窍呢?他突然有一种自己被猪拱了的感觉。难道自己是一棵大白菜?
  • 拐爱沉婚:错惹腹黑帝少

    拐爱沉婚:错惹腹黑帝少

    一张美男出浴照,她惹上M国第一权少。“给我掘地三尺找出那个死女人!”太子爷盛怒之下,对她全城通缉。她逃,他追,她再逃,他却步步紧逼,直至看着她进入了他的羽翼,以爱之名,将她骗入一场盛世婚礼……
  • 爱情往东

    爱情往东

    世界上最浪漫的爱情有两种,一种惊艳了时光,一种温柔的岁月。简西何其幸运,这两种她都遇到了。我想喜欢你,如此而已。而你却不知道,你忘了回忆,我忘了忘记。是在简西的记忆深处,那双琥珀般的双眼,成了岁月唯一带不走的东西。有时候,一个人的一辈子,就是为了遇见另一个人。虽然兜了好大一个圈子,他们终于还是走到了彼此面前。我爱你,始终,依然,永远。作者简介叶紫,人气作者,出生于江南水乡,爱做白日梦的天秤座女子,交友广阔且豪气干云。年少时羡慕律师卓绝口才立誓以此为奋斗目标,却在阴差阳错之下终日与ABCD为伍。喜欢尝试不同风格的写作,并且乐此不疲。也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温暖所有人的心尖。
  • 人子须知

    人子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学霸聊天群

    学霸聊天群

    作为学渣的肖俊意外成为了学霸聊天群的群主,群里面成员是各行各业的超级学霸!“优等生学霸:泷岛彗申请加群……”“武器学霸:托尼·史塔克申请加群……”“基因学霸:亚伯翰·厄金斯博士申请加群……”从此之后,肖俊站在众学霸的肩膀上对着全世界的学霸宣布: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