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2500000003

第3章 为人民而写作

在整个社会发展史中,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还创造了精神财富。作为精神财富之一的文学艺术,应属于人民,因此文学艺术作品理应表现出一定的人民精神。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告诉我们,文学与人民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学是人民生活的烙印,人民的生活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源泉。对于作家来说,写作就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反映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反映人民的意志、愿望,诉说人民的需求。因而,服务民众该是文学的基本担当,为人民写作应是作家的根本使命。

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现在,70年间,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下的作家们,其实一直在实践着“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坚持为人民创作,写出了大量文学精品力作。

20世纪40年代前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创造性探索的重大成果,“文艺要为广大群众服务,如何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思想,对于当时和之后的文学工作者具有指向性的意义,从此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在他们一生的创作中,始终把人民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关注黎民百姓,关心群众疾苦,他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保持了与人民群众的强烈感情,从而写出了一部部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提出,更是为我们文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创作氛围活跃,创作情感更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大众。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走基层”“作家采风”“定点生活”等一系列活动给予了作家们大量的创作素材,他们从社会中汲取了养料,在参与人民生活的实践中,增强了自己的写作生命力,实现了文学创作的进步,写出了许多文学精品力作,这无不源于强大的人民后盾。

纵观中国的文学发展史,虽然经历社会变革,文学形式和风潮迭起,但作家始终与人民保持着亲密的感情,这也是中国文学不断进步、作家创作走向繁荣的根本所在。但凡是进步的文学创作,能在人民群众中有深刻影响力的作家和作品,无不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无不是源于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家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就要在社会变化中正确把握“人民”的时代内涵,正确认识写作的中心、对象、目标和任务,正确处理作家“个体创作”与“服务群体”的关系。

“人民”作为一个群体的代名词,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不同的范围所属。从毛泽东文艺思想到邓小平文艺理论,从新中国成立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的内涵都在不断变化,其概念也越来越宽泛。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人民概念的范围是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民大众,体现为“工农兵方向”。革命文学工作者就要坚持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的根本方向,去歌颂无产阶级领导劳动人民创造世界的斗争。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一直到改革开放前,人民一直被置于一个“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中。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人民回到了“最广大的人民大众”的本义,知识分子以及一切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爱国者,都成为了作家服务的对象,“人民”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作家服务的中心、任务和目标也随着对象外延的变大而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体服务。

当今时期,人民内部的不同群体正随社会形态的变革而变化。一方面新兴经济形态所产生的富裕阶层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下岗失业工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相比于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复杂化,作家的创作也逐渐多元化、个性化。在如何处理“个体创作”和“服务群体”的关系问题时,作家容易出现过分偏重某一方面的极端倾向。所以,作家在为人民创作时,需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写作的个体化,不等同于脱离群众。作家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立场和写作方式,但是不能把自己的个人体验理所当然地当成整个社会的真实记录。尤其是有些作家没有去深入生活,不和人民接触,他们仅凭大多数人的诉说,就把这种同质化的印象习以为常地当作写作的素材,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的文学作品,是不容易引起人民共鸣的。而且,当整个社会都在呼吁公平、平等的时候,公民内部不同的阶层的诉求意识并不相同,相比于那些富裕群体,那些下层社会的人却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作家不能把个体化、个性化写作当成私人化,更不能脱离群众,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

二是为人民写作,不等同于一味迎合大众。有一部分作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缩小“人民”的范围,把人民等同于某一特定的群体,如把“人民文学”当成“商业文学”,认为只要写出的作品为市场所喝彩,就完成了为“人民”创作的任务,那就未免肤浅和简单了。从内容上讲,真正地为人民写作,不是只要写出市场上人们喜欢看、爱看的作品就可以了,更需要歌颂人民的生动实践、展示人民的精神风貌、反映群众的疾呼心声的优秀作品。当下有些作家,置换了“人民”的内涵,把它变成一种虚伪抽象的代名词,打着“人民”的旗号,写出的作品貌似抒情时代的大合唱,实为附和喧嚣的庸俗之作。

目前,作家在为人民写作的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些作家还不能很好地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与人民存在很大距离。过去传统的写作手法是集中抒写一两个群众形象,并把他们从形象、道德、人格力量等方面加以拔高,有些作家正是受这种手法的影响,在创作的过程中容易将“个别形象”代替人民形象,把个别“人民”形象想象为人民共同体,只是无谓地、高高在上地去反映和放大某些人物形象,而没有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和创作,没有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更没有注重挖掘人民群众平凡生活中的素材和主题。他们名义上是为人民写作,其实已经与人民有距离了,因为这些放大了的、拔高的人物,更多的已经不具有普通百姓的生活特质,他们所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并不能代表我们大部分人民的生存状态。这些会严重影响作家的定位,造成自己和普通群众的隔离,文学作品看似立意是人民,内容则失真,这样的作品自然也不会引起人民的共鸣,这样的作家也不会得到长久的进步。

写作者缺乏情感立场,对人民的热情不够。写作从来都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作家对人民情感的倾注,我们强调作家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不仅要作家贴近人民,更要他们在接近人民的同时饱含一颗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而现在某些作家身上正缺少这种东西。我们现在正涌现出一种商业化的浪潮,受资本观念的侵袭,一些知识分子的情感逐渐俯首于金钱,出现了拜金主义的倾向,他们对于一些社会现象和人间冷暖已经麻木,缺少了怜悯和同情。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他们宁愿去写一些粉饰、堂皇的东西,以此来获得名誉、金钱等的回报,而不愿去碰普通百姓油盐酱醋的生活。与此相对应的是,普通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已经处于生存的边缘,作为作家,在写作中更应该表达他们的诉求,如果作家没有这个情感立场,反而会让他们在话语权上也处于噤声状态。

不深入生活,对人民关注度不够。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体验的缺乏必然导致艺术作品的缩水,而有些作家只是在“嘴”上空谈,并没有去实践。他们仅凭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对某人某事做出价值判断,并没有真正地去深入群众生活,这样写出的文学作品不但不会为人民服务,反而会误导读者。现在有一种情况:当整个社会都呼吁为人民写作时,这种呼吁就成为了一个“标尺”。这本是引导作家深入人民生活的一个标尺,但在某些作家眼中却成了心中放不下的“坎儿”,认为如果谁不抒写人民,就是作家价值取向的错误,所以碍于为人民写作的道德标准,即使他没有能力或者不理解、不深入人民实际,却编造出一些所谓的“群众”故事和作品。需知,真正的“为人民”,不应是空谈服务群众,在俯瞰的生活中去想象或构想人民生活,而是对于人民有真实的关切,能走到生活深处,走进人民心中,对人民要有感情、有热度、有诚意。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中,人民群众创造了许多影响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成就,讴歌人民群众的这种创造精神与创造成就应当成为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伟大的时代召唤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人民期盼伟大的文学作品。作家应担当起“为人民写作”的根本使命,并在深入生活中培养对人民的感情,创作出更多人民满意的作品。

要切实深入人民生活,切忌浅尝辄止,注重培养对人民的感情。作家深入到实践当中,并不是单纯地考察、采风,而是要有坚持到底的作风和精神,长时间地去接触民众,感受他们的实际生活。要切忌浅尝辄止,只做表面文章,一定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如果只是走马观花,泛泛而行,不但不会得到一手的写作素材,反而会引起人民的反感。而且在深入生活的同时,作家一定要注重与当地人民的交流、接触,要想民之所想,思民之所思,与人民同呼吸。作家对人民的情感需要培养,这种感情的建立会直接影响到作家的文学创作。需要认识到的是,作家与人民拉近距离要求作家要有历史责任感。那种把作品和文学的好坏归咎于整个社会和人民,把成就完全归结于自己,把作品和文学的不景气归结于社会和时代的浮躁之气,是最需要我们防范的。

要正确理解人民生活,善于观察和思考,对生活进行提炼和再创作。在深入生活的同时,要注重搜集创作素材,并把这些素材“正确”地转化为自己的写作内容,这就需要深入而准确地理解人民生活。如今的社会千变万化,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总会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看法,如何准确地把握和了解民众的心声,成为作家深入生活的关键。“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此时此刻一定要从整体和全局着眼,不要偏听一面之词,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熟悉国情,站在时代前沿,思想开阔,仔细观察和思考。同时,随着深入生活的机会更加多,条件更加好,内容更加殷实,社会和人民对于作家的要求也更加高起来。作家一定要掌握丰富的多学科知识,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情况和环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生活素材进行准确的提炼和再创作。

要接地气、打深井、跟时代、求创新,坚持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相统一。每一位深得人民拥戴的好作家都是集生活、时代、个性于一体,每一部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好作品都是集内容、思想、艺术于一身。作家首先要接地气,创作要从群众中来,作品也要到群众中去,要做到为人民写作,只有这样,作家的创作才有根基;同时要紧跟时代发展,抒写人民的新事、新变化、新发展,只有这样,作家的文章才能常新;还要在继承中不断突破,创新出自己的风格,只有这样,作家的作品才能成为精品。如今的新媒体发展迅速,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影视文学等异军突起,作家一定要善于把握机会,注重文学在时代的新变化,让其不仅在内容上充实、生动、形象,更要在思想上、艺术上达到一定的高度,为人民创作出更好的文学作品。

(2012年1月9日,原标题为:为人民写作应是作家的根本使命)

同类推荐
  •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诗歌卷。
  • 钓胜于鱼

    钓胜于鱼

    《钓胜于鱼》是英国著名作家艾萨克·沃尔顿的对话体散文经典,“我愿沉思以消永日,求安静的生涯,以达美好的归宿”。作品借钓鱼者、放鹰者和狩猎者三人之口,谈到垂钓者的乐趣,各种鱼的知识,以及垂钓中体现出的做人与生活的境界——简单、忍耐、淡泊、知足。具有较强的哲理意味与可读性。
  • 鲁迅作品集(8)(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8)(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讲述了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

    在艺术创作经验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
  • 金眼睛:看中国

    金眼睛:看中国

    秋天的华山是美丽的。我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名山秀水,但是能像华山这样的山还不多见。他最具阳刚之气,那高耸入云犹如一排排天墙横在你面前的巨石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又异常的壮丽,说其壮是因为那略带纹路的岩石,就像男人结实的背膀;说其丽是因为白色的巨石总会有葱葱绿色植被相伴,白绿相间,在蓝色天空的衬托下,构成一幅天然的画卷,令人折服。
热门推荐
  •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社交礼仪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定背山之罪

    定背山之罪

    高灵是这个城市里很有名气的作家,她擅长写情感和灵异。女人对于这两类题材,总是有独到的感觉。高灵白天写作时,总是被自己的情感故事感动得泪水涟涟;到了夜晚,她则被自己笔下的恐怖小说吓得魂不附体。然而,最近她陷入了题材的绝境,她觉得自己可能是江郎才尽了。百般沮丧之际,她给自己的男友刘纯打了个电话,诉说自己的种种不如意。刘纯是省晚报社的主编助理,与她相隔六百公里。刘纯接到电话时,下意识地看了看时间,此时,已是午夜十二点过十分了。刘纯静静地听完高灵的诉说,安慰道:“你别往心里去。灵感,不是逼出来的,你需要休息。
  • 仲裁与时钟

    仲裁与时钟

    哪怕头顶整片黑夜,有月光和星星就能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希望。(这本书无论多少人看我都会更完,当然各位觉得喜欢的话也请点个收藏支持一下,要是有订阅就更好了(●??`●))
  •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这本中国两岸三地新老留学生的纪实文集,故事生动、场景广阔、经验丰富、分析客观宛如一册留学小百科,不但为留学美国提供很好的参考,并且为研究中国留学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留学故事多为留美学生含泪的微笑,却为年轻人指出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留学学子大多坚韧不拔,勇于拥抱理想、实现理想,奋斗不息,经历不断增加自身实力、成为强者的磨练。读来令人感佩。《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收入来自两岸三地新老赴美留学生及其家属写出留学生涯中种种感人的故事,原生态展现留学北美的苦乐悲欢,是留学经历和经验之作。编入的39篇作品为中国当代留学史留下第一手资料。
  • 梦的衣裳

    梦的衣裳

    当父亲再娶了几乎和她同年纪的曼如后,雅晴就不再是父亲唯一的爱了。她不愿待在家里而到处闲逛,却因此遇见桑尔旋,一连串的变化,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能扮演好桑桑的角色吗?在桑尔旋和万皓然之间,她又将情归何处呢?
  • 战国之长平传奇

    战国之长平传奇

    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首先要活下去,然后再战胜对手,从而赢得最终的战争,战国七雄,风起云涌,诸子百家,各家争夺较量,在战国争霸的年代,弱肉强食,群雄相争,实力为尊,长平之战则是一个体现,把战国的种种传奇给一一呈现。
  • The Mad King

    The Mad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念卿如初

    念卿如初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 独占之豪门惊婚

    独占之豪门惊婚

    第一次提分手:叶扶桑说:“唐骓,我们真的不合适,分手吧!”唐骓直接爬上三楼窗台,回头:“你再说一次分手我就从这跳下去。”叶扶桑重复道:“我们分手吧。”唐骓什么话没说,头也不回纵身跃下……第一次闹分居:叶扶桑对着他喊:“唐骓,我真是受够你了!”唐骓直着脖子站在路边,西装革履玉树临风,一派贵公子模样,抬着下巴高傲的问:“所以呢?”叶扶桑呼气:“我们都冷静下行不行?”唐骓转身往车流里冲:“你敢说乱七八糟的东西,老子就死给你看!”……第一次闹离婚:叶扶桑抓头发:“我要离婚!”唐骓指着叶扶桑咬牙切齿:“你敢再说一次?”叶扶桑抬头看他:“唐骓,我跟你过够了,离婚吧!”唐骓转身出去,不多时怀里多了个胖乎乎的小奶娃回来,居高临下看着叶扶桑:“你信不信我今天晚上就带唐蛟去跳河?”……风平浪静时也能好好说话。叶扶桑给他打预防针:“唐骓,一哭二闹三上吊是女人的戏码,你是女人吗?”唐骓不在乎:“老子是男是女你还不知道,你要是敢提分手我就敢死。”叶扶桑叹气:“你到底想怎么样?”唐骓扭着脖子:“没想怎么样!就这样!”对,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过日子。他也不想怎么样,就是想独占这个女人到老,谁都不准跟他抢。&&&爱情是火,扎进去的人无不遍体鳞伤。先爱上的总是输家,所以豪赌中总有人输的血本无归。
  • 风笙郁里

    风笙郁里

    国际一高有两位出了名的人物。一个是闭月羞花,十六岁就出道的超人气偶像白棠,一位是家世显赫,俊朗温柔,俘获万千少女芳心的校草郁凛。在cp头子眼里,这两人不结婚简直没法收场。考场上,郁凛递给白棠一个小纸条。cp粉:是情书啊,要官宣了。白棠:是数学考试的答案。郁凛:帮我递给你姐。白笙接过纸条:妹妹对我真好。郁凛卒。十年后,白棠和郁凛的采访现场。记者(搞事情):最近郁先生频繁现身你家,请问两人是不是好事将近。白棠翻了个白眼,对着郁凛大喊道:姐夫,你今天再不澄清,就等着回家跪搓衣板吧。白笙喜大普奔:呜呜呜,我的妹妹竟然叫我老公姐夫,这是不是相当于她认我这个姐姐了,我好感动。爱说谎的有钱姐姐白笙×暗恋成真的心机总裁郁凛本文又名《我磕的cp男主追的竟然是我》和《老婆总以为我喜欢她妹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