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2800000004

第4章 突破思维:请远离消极的思维模式

在心理学当中,“完美主义”被定义为是一种“伴随着过度批评的自我评价,对工作设置过高的标准”。这种过高标准与恐惧失败相联系,从而导致人们产生回避行为、避免去做那些他们恐惧的事情。

戒掉完美主义心态,你才不会那么焦虑

01.

每周二和周四,通常都是我压力最大的时候。因为我要求自己,要在这两天的晚上,各完成一篇2000字左右的心理学主题文章。

其实,以我现在的写作速度,花两个小时写一篇文章并不困难。那么,为什么我会感到如此大的压力呢?答案其实就是四个字:完美主义。

我担心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人愿意看,无法带给别人价值,最终变成了我一个人的自嗨。于是,每次在网络上发出文章之后,我都会反复查看手机——看有多少人阅读、多少人点赞。如果阅读量和点赞量都很高,我就会感到很高兴。反之,就会很失落。

在这种苛求完美心态的影响下,有一段时间我开始有些逃避写作,很难享受写作这件事情本身带给我的乐趣了。

后来,在读《向前一步》这本书的时候,我读到了“完成胜过完美”这句话。据说,这句话印在了FACE BOOK总部的墙上。

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非常有效地抚慰了我那颗苛求完美的、焦躁的心。我渐渐发现,再厉害的作者,也不能保证每篇文章都写得精彩。但是作为一名优秀作者,唯一能保持的就是持续不断地练笔,持续不断地输出。

因为只有持续不断地写东西,并且把这些东西发布出来,才会得到源源不断的反馈,进而让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所提升。

而苛求完美的心态,只会让一个人害怕去写作,害怕去尝试,最终丧失了提升写作能力的机会,甚至连写出文章开头的勇气都没有了。

02.

在心理学当中,“完美主义”被定义为是一种“伴随着过度批评的自我评价,对工作设置过高的标准”。这种过高标准与恐惧失败相联系,从而导致人们产生回避行为、避免去做那些他们恐惧的事情。

在大多数情况下,完美主义是工作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完美主义会导致人们产生回避行为。说得再具体点,人们会因为害怕不完美而不断拖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从而陷入一种持续的焦虑情绪之中。

第一,完美主义导致做事情拖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想给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老太太写封感谢信。她的名字叫Heather,她是我在澳洲学习时的房东。当年她对我特别友好,带我四处游玩,请我吃饭,还教我弹钢琴,并且让我参加她的家庭聚会。临走的时候,我们还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但是苛求完美的心态,导致我在这件事情上一再拖延。我担心自己写的英文不够标准、出现语法错误,我担心字数太少很难表达出我的全部感情,等等。每次逢年过节,我总是想去做这件事,但是始终没有完成。直到有一天,我怎么也找不到她的电子邮箱地址了。这个遗憾,我只能一直藏在心底。

在《拖延心理学》一书当中,作者曾经明确指出,“拖延的人往往具有失败恐惧症”。而失败恐惧症又恰恰来自于完美主义的人格特质。

第二,完美主义导致做事效率降低。

以前的我,给别人发电子邮件的时候,都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我会反反复复检查邮件的附件有没有添加、内容中有没有低级的错误。这种反反复复的检查,有时候近乎一种强迫。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别人花十分钟就能发完一封邮件,我要花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在完美主义的作用下,我一天的做事效率也变得很低。因为我总是在逃避那些重要的事情,先去做那些不太重要的小事,例如:回复读者留言、在网上挑选书籍、回复朋友圈里的各种不重要的留言信息等等;而读书、写作以及工作中一些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没完成。

第三,完美主义导致心理焦虑。

在《幸福,超越完美》一书中,积极心理学的讲师泰勒·本·沙哈尔指出,完美主义者很容易将小小的挫折夸大为大大的灾难,从而让自己的心情变得糟糕无比。

他还指出,“完美主义不但会引起焦虑,而且完美主义本身就是焦虑症的一种——对失败的焦虑”。

03.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才能破除完美主义,减轻完美主义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情绪。

第一,相信“完成胜过完美”。

前些日子,我给自己许久未联系的一位老朋友打了一个电话。之前我一直在等一个“完美”的时机。例如,等到自己不忙了,等到自己心情特别好了,等到对方也想和我联系了……

有一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了“完成胜过完美”这句话。于是,我马上就给这位老朋友打了一通电话。不巧,对方正在忙着应酬,我打电话时机的确不够完美。但是从老朋友的声音当中,我能感觉到,接到我的电话他很高兴,至少他知道我一直都在惦记着他。

看看你的待办清单,是不是有很多还未完成的事项?那么就请以“完成胜过完美”为武器吧,暂时把“苛求完美”的心态丢在一边,先努力把这些事情逐个完成。

但是请不要误解,我并不是在阻止你去追求卓越。因为我相信,一件事情只有先被“完成”,才会有被“完善”的机会。最终,才能从“完成”走向“完美”。

第二,把失败当成进步的机会。

每次在“简书”上投稿,我都会留意每篇文章的数据,尤其是会认真分析那些被编辑拒绝的文章。我把“拒稿”这种小小的失败看成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最佳反馈,不断研究稿子如何才能获得通过。

因此,我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很多条反思记录,例如:文章一定要有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文章一定要有干货,能够为读者提供价值;文章框架和结构必须清晰,方便读者阅读;等等。

每次发布文章之前,我都会对照这些标准认真阅读,然后,自己先修改几遍,再谨慎地投出,这样投稿通过率就会得到提升。

完美主义者的核心特质是害怕犯错误,害怕任何形式的失败。可是完美主义者应该知道:“人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害怕犯错误。”

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失败。完美主义者将失败看成是对自尊心的巨大打击,从而止步不前。而那些容易取得成功的人,则会将失败看作一种最佳的反馈,不断地改进自己,让自己向更加完美靠近。

第三,善于把握工作中的重点。

在工作前几年,我曾经是一个无药可救的完美主义者。每天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专挑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做来做去,有时候忙活一天下来,经常还会有一种非常充实的感觉。

后来我感觉不太对劲,整天忙忙碌碌,按说自己发展速度应该挺快的,可是怎么工作几年下来,自己还在原地踏步呢?例如,教育学生的时候,我还讲着同样一个段子;写文章的时候,还在引用几年前的案例。

经过一番认真的反思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自己其实掉进了一个很大的坑里。这个坑就是:事事追求完美,不善于把握重点。具体表现就是,总是通过忙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来逃避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后来,我向自己的完美主义发起了挑战。我开始允许自己在一些不重要的小事上做得不够完美。但是,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例如读书、写作、提升自己等)狠花力气。

渐渐地,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坚持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起。每天早上起来,我会在手机的记事本上列出当天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再挑选当中最重要的那件事情,着手去完成。

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自己的成长速度在不断加快,同时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总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不停地为自己的前途感到焦虑了。

比玻璃心更可怕的,是僵固式的思维方式

01.

丽莎大学毕业之后,花了很大的力气进入了一家非常知名的广告公司。两年之后,公司选派优秀员工去香港参加培训,丽莎积极提交了申请,但是很不幸,她落选了。

丽莎感觉很失落。这个时候,恰好遇到公司的业务繁忙期,主管一下子给丽莎安排了不少工作。丽莎忽然感觉异常焦虑,压力大得喘不过气,对未来的发展也失去了信心,她有了逃避问题的心态,向公司提出了辞职申请。

好吧,我承认,我刚刚讲了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但是,这种故事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上演——有太多的人在遭受了一次打击之后,变得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

从表面上看,丽莎好像拥有一颗玻璃心。她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备受打击。但是,隐藏在丽莎玻璃心背后的,却是一种比玻璃心更加可怕的东西——僵固式思维方式。

所谓“僵固式思维方式”是卡罗尔·德韦克在《心理定向与成功》一书中提到的一个概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僵固式思维方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这也是丽莎在落选之后会感到如此沮丧的原因。因为她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如果这一次落选了,那么下一次一定还会落选。

第二,僵固式思维方式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被某一次成败所证明的。如果遭遇失败了,那就说明自己的能力不行。因此,僵固式的思维方式会让人产生逃避失败的心理。所以,丽莎会产生辞职的想法。

第三,僵固式思维方式认为,失败是由自己的个人原因造成的。拥有僵固式思维方式的人,全然不考虑失败还可能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例如缺少一点运气、客观条件限制等等。实际上,公司也的确考虑过让丽莎去香港参加培训,但是由于名额限制,这一次就没有选择她。也许公司下一次组织培训,会优先考虑丽莎,但是那个时候,丽莎早已从公司辞职了。

02.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采用“僵固式思维方式”的人,在受到失败打击的时候,很容易一蹶不振,人生也很难有什么大的发展。

与“僵固式思维方式”相对的,是“成长式思维方式”。什么是“成长式思维方式”呢?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个耳熟能详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爱迪生当时在发明电灯泡的时候,曾经尝试了1600多种不同的耐热材料。据说当他试验到第1000种材料的时候,有一位记者过来问他:“爱迪生先生,为了发明电灯泡,您已经失败了1000次,为什么还不放弃啊?”

爱迪生说:“我没有失败1000次,我是成功了1000次。因为,我成功地证明了哪些耐热材料是行不通的。”

从爱迪生的回答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一种和“僵固式思维方式”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心理定向与成功》这本书中,作者将其称之为“成长式思维方式”。

采用成长式思维方式的人,会认为失败是暂时的,只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迟早会取得成功;同时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而不断得到提升的;而且,有时候失败是因为缺乏一些运气。只要不断努力,运气就会越来越好。

在《活出更加乐观的自己》一书当中,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教授提出,乐观者将失败看作是暂时的、特定的、由外在的原因造成的;而悲观者将失败看作是永久的、普遍的、由内在的原因造成的。

通过概念的梳理和对比,你会发现:所谓的“僵固式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一种悲观的解释风格;而所谓的“成长式思维方式”,其实就是一种乐观的解释风格。

03.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破除“僵固式思维方式”,转向“成长式思维方式”呢?

第一,不要让人生中的某一次失败来定义你。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追求生命深度的人,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很适合做学术研究。于是,我产生了考博的想法。这一考,就是五年。

每一次,从考前焦虑到考试时的拼尽全力,从等成绩的万般着急再到得知落榜消息时的失落,这种折磨人的循环,我一连经受了好几年。

说实话,每次得知考博失败的消息,我都非常难受。尽管如此,我依然觉得自己只要再努力一把就能考上。“可能是自己还欠缺一点运气吧”,我默默地告诉自己。

终于,在第五次博士考试之后,我被录取了。在备考的过程中,我经常对自己说一句话:“不要让某一次失败来定义自己。”

拥有“僵固式思维方式”的人,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他们会因为一次失败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严重怀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失败者)。这时候,他们应该告诉自己,“不要让某一次失败来定义自己。”

第二,把失败和挫折看成是成长的机会。

有人说,一帆风顺的人生注定是平庸的人生。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在经历顺境的时候,心智很难得到成长。倒是在经历挫折之后,会让心智走向成熟。例如: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失眠之后,我发现了逃避问题的巨大危害,开始懂得去追随自己的内心做事情。而且,我开始变得比以前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务实。

在经历了三年的异地恋之后,我变得更加珍惜爱情,因为我明白一份亲密关系能对心灵产生的积极意义。同时,我也懂了爱情是需要花心思去经营的,而不能仅仅靠激情去维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偏头痛和糟糕状态之后,我懂得了休闲和运动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对自己的精力进行有效管理。

而采用“僵固式思维模式”的人,总是会认为人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就会逃避各种失败和挫折,小心翼翼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最终错失大量成长的机遇。其实,他们应当把这些失败和挫折看成成长的机会,然后默默地告诉自己:

那些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加强大。

第三,相信“越努力,越幸运”的人生哲理。

我刚刚收到一个销售电话:“您好,请问您对投资某某地方的商铺感兴趣吗?我们的商铺处于某某黄金地段,投资回报率非常高…”

和大部分人一样,没等对方把话说完,我就匆匆挂了电话。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会耐心把电话听完,并且真的愿意去实地考察商铺,然后真的会买下商铺。否则,电话销售这个行业早就绝迹了。

一名成功的电话销售,必须具备一颗非常强大的心脏,否则很难取得好的业绩。来自积极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前10%乐观销售员的业绩比后10%悲观销售员的业绩多了88%。

所谓乐观的销售员,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采用“成长式思维方式”的销售员,他们会把“客户粗暴地挂断电话”看成是“暂时的失败”。同时他们相信“越努力,越幸运”的道理,他们相信,只要不断地尝试下去,就一定会找到那个真正想要买商铺的人。

而对于一个拥有“僵固式思维方式”的销售人员来说,遭遇客户的拒绝简直就是对自己能力的极大否定,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变得郁郁寡欢,信心全无,最终离开这个充满压力的行业。

所以对于一个拥有“僵固式思维方式”的人来说,一定要相信“越努力,越幸运”的道理。这可不是什么有毒的心灵鸡汤,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当一个人尝试的次数增多了,成功的概率也自然会跟着增加。

不要让那么多的可是,毁掉你那么大的野心

01.

一位学生过来找我咨询。

学生:“老师,我对未来感到很迷茫,你能不能帮帮我?”

我:“嗯,感到很迷茫,是因为你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吗?”

学生:“我有目标啊。我想学编程,然后去做游戏开发。最终,我想开发出一款超级棒的手游。”

我:“哦,不错,很有野心嘛!那你既然有目标,为什么还会感觉迷茫呢?”

学生:“可是,像我们这种二本学校毕业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优秀的公司啊!如果不能进入优秀的公司,就没有办法和优秀的团队一起开发游戏了啊。”

我:“哦,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是不是二本的学生就真的没有办法进入优秀的游戏制作公司了呢?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你是否能够找到例外的情形呢?”

学生开始陷入了沉默。我没有刻意去打破这种沉默,因为我知道沉默就意味着思考和转变正在慢慢发生。

过了一小会儿,学生打破了沉默:“也许二本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好的游戏公司,可是这种概率太小了啊。”

我:“想要有所成就,走哪条路都不容易。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这一点上你已经超越很多人。要不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才能逐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游戏软件开发人员?”

学生:“可是,老师,我根本就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啊!”

我:“哦,据我所知,学校有相关的转专业政策,你可以考虑转专业啊?”

学生:“可是,老师,转专业很难啊,需要参加转专业考试,同时对第一年的学习成绩也有很高的要求,万一转不成专业该怎么办?”

我:“转不成专业,你依然可以在不耽误所学专业的前提下,参加相关的培训或者是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啊。”

学生:“可是,老师,这种考证培训通常需要花很多钱,而我只是一个穷学生啊!”

面对这么多的“可是”,我一时语塞,感觉自己的心好累。

02.

曾经,有人在网上向我请教问题。

提问者:“老师,我是一名乡镇上的小学老师,干五年了。我感觉周围的环境太封闭,没有任何挑战性。我对教学也没有什么兴趣了,因此想去市区重新找一份工作,您觉得可行吗?”

我:“你有一颗想要追求更好生活的野心,说明你不甘平凡,这一点很好。既然你已经挣扎五年时间了,相信你各方面应该考虑得都比较成熟了。而且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工作五年的你,也一定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即使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也不会过得太艰苦。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以大胆做出决定,去市区找份工作,慢慢起步,去过你想要的生活。”

提问者:“可是,老师,我对自己的能力没啥自信。我担心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去了市区之后根本就没有办法养活自己,该怎么办?”

我:“哦,那你就再多给自己一段时间,骑驴找马。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或打磨自己的一项核心技能,等到有了一技之长之后,再跳槽吧。”

提问者:“可是,老师,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打磨哪一项技能啊?我曾考虑过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但又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这一行,我该怎么办?”

我:“哦,适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要根据你的个人情况决定。我建议你去读一些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然后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再做决定。当然,你也可以报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班,接受一些专业的指导,建立一些这方面的人脉。这种方法或许更加直接一点,可以更加快速地解决你的一些疑惑。”

提问者:“可是,老师,我听说报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班通常都会很贵。万一我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培训费岂不白白浪费了!”

面对这么多的“可是”,我一时语塞,感觉自己的心好累。

03.

各位,不知道读到这里,你是否有和我一样的感受?

当我在和这些喜欢说“可是”的来访者进行交谈的时候,每当来访者说完一个“可是”,我就会觉察到心里产生了一种无力感,或者是一种深深的疲惫感。

因为我替他们的种种积极尝试,都被那么多的“可是”给拒之门外了。

在长期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这种感觉并不陌生。这种善于说“可是”的行为背后,其实隐藏着两种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首先,善于说“可是”的背后,是一种自卑的心理在作怪。

那些善于找借口的人,骨子里往往有一些自卑。那么多的“可是”背后,实际上就是一个自卑的人在通过找借口的方式来维持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找借口的潜台词就是:你不能怪我的能力不强,我之所以无法实现目标是由于某种客观条件限制所造成的。

也许有人会说,那些善于找借口的人,好像都有很大的野心,看起来并不自卑啊?其实,我们可以把野心看成是自负的一种表现。自负和自卑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没有办法客观地认识自己。而自负只不过是对自卑心理的一种过度补偿罢了。

其次,善于说“可是”的背后,是“逃避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起作用。

只要认真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总是在说“可是”,不停地在为自己找理由的人,根本就不想真正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在逃避问题。

不管有多么好的策略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总能快速找到理由去否定这些策略。他们排斥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去改变现实。

“逃避问题”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是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指出: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有的问题逃避者,宁可躲藏在头脑营造的虚幻世界里,甚至完全与现实脱节,这无异于作茧自缚。”

04.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如何才能摆脱总是喜欢说“可是”的思维方式。

我的答案其实很简单:人生有两种痛苦——“逃避问题所带来的痛苦”和“直面挑战所带来的痛苦”。总是喜欢说“可是”的人,必须要从这两者之间选择一种痛苦去承受。

下面,就让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种痛苦吧:

第一种痛苦是逃避问题所带来的痛苦,这是一种消极的痛苦。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消极的痛苦呢?因为当你逃避问题的时候,问题会一直摆在那里,无法得到解决。虽然你可以不断地说“可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做出改变,但最终的结局就是,你退到无路可退,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这种痛苦甚至会演变成心理问题。

第二种痛苦是直面挑战所带来的痛苦,这是一种积极的痛苦。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积极的痛苦呢?因为你已经开始动手解决问题了,虽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的潜力得到了发挥,你的能力得到增长,你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成了生活的强者。

面对这两种痛苦,你会选择哪一种呢?是不停地说“可是”?还是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这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不要害怕孤独,因为它会让你精神饱满

01.

从我家到工作单位,单程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也就是说,我通常要花四个小时对付上海拥挤的地铁。

有的晚上,我会在工作单位值班或者是上选修课,结束之后马上往家赶,到家也将近夜间十点了。

儿子出生之后,家里又多了一份牵挂。很多时候,我紧赶慢赶回到家,两岁多的儿子已经进入梦乡;第二天早上还没等儿子醒来,我就又要乘坐最早一班的地铁赶在早上八点之前上班。

我心里会感到很惆怅,因为来不及和儿子说一会儿话,和他好好玩一会儿。我只好安慰自己说,至少昨天晚上,我和儿子呼吸了同一片空气。

回家的路程太远,要忙碌的事情越来越多。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在校内申请了住的地方,通常只在周末回家一趟。

于是,不能回家的我经常需要面对的一个话题就是,每天下班后,如何排解孤独感。

通常是,下班之后,我一个人从办公室走出来,回到一个人住的寝室换衣服,然后一个人去操场上运动一会儿,接着一个人去餐厅吃饭,再一个人回到办公室学习或写作一会儿,最后再一个人回到寝室休息。

作为一个生性内向敏感的人,孤独就像一股强大而又深沉的背景音,重重地揉进了我的生活里。

02.

起初,我很害怕也很讨厌这种孤独的感觉。为了排解孤独,我会打着留在单位好好读书学习的幌子,花费大量的时间玩手机,比如,刷头条新闻,看各种各样所谓的趣味视频。

这样漫无目的地玩上一两个小时的手机,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空虚感。

还有人会通过谈恋爱来排解孤独。有学生曾经告诉我,因为害怕孤独,他就和一个女孩谈恋爱了,两个人在一起并没有什么心动的感觉,将来也没有结婚的冲动,只是为了共同打发无聊的时光罢了。我觉得,这是件很恐怖的事。

这个学生还煞有介事地告诉我说:“不在寂寞中恋爱,就在寂寞中变态。”

这其实是一种非理性的恋爱观,不妥之处就在于把孤独等同于寂寞,同时把孤独看成是不好的东西。

改变我对孤独的看法的,是蒋勋的《孤独六讲》。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孤独并非寂寞。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却是饱满的。”“孤独没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短短的两句话,我读了很多遍,感觉散发着睿智的光芒。

当害怕孤独的时候,喜欢走捷径的人就会不停依靠各种外在的刺激转移注意力。无论是玩手机、打游戏,还是随便谈一场没有质感的恋爱,都会让一个人远离饱满的精神世界。

而且,外在的刺激一旦停下来,就会马上陷入精神上的空虚。

03.

在长期和孤独相处的过程中,我慢慢开始觉得,孤独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且,一个能够忍受孤独的人,才会走向真正的成熟。

首先,孤独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相处。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写道:“我一直觉得,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所以,生命当中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哇,“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这是一番多么美好的画面。这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总之,只有一个懂得好好和自己相处的人,才会活得更加自信从容。

其次,孤独的时候,我们依然应当保持生活的质感。

之前一个人的时候,我吃饭很凑合。到了饭点,就到学校的食堂里买点米加菜随便吃一下。心里想,等到周末回家再改善生活。

后来我想到,生命中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我要对自己好一点,要过有质感的生活。于是下班之后,我就会到学校对面的商业广场,换着花样吃点好吃的。渐渐地,我知道了学校附近的餐厅哪一家的蛋炒饭做得最好吃,哪一家的羊肉泡馍最正宗。

一个人的时候吃点好吃的,会让我感觉到孤独带来的一种尊贵感。这和两个人去吃饭有所不同,一个人享受美食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如何迁就或取悦另外一个人,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感受自己和美食的相遇了。

最重要的一点,在孤独的时候,我们应当卖力地提升自己。

在孤独的时候,我经常会提醒自己,这可是提升自己的绝佳时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卖力地提升自己,才会让自己在未来融入人群的时候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所以,在孤独的时光里,当忍不住要去玩手机、随意打发时间的时候,我就会反复告诉自己:不要随意挥霍这宝贵的孤独时光,否则就是白白地经历了这么多一个人的苦闷,而无法把这孤独时光变成在人群当中发光的资本。

慢慢地,我开始把自己下班后的孤独时光安排得井井有条。例如:下午四点到六点运动、吃晚餐;六点到八点读书或写作;八点到十点放松,和家人视频聊天;十点之后,读书,写反思笔记,准备睡觉。

渐渐地,我发现,利用好孤独的时光,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在上面的文字当中,我为孤独添加了很多美丽的注脚。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人都有社会性的一面,没有人喜欢一辈子都过着孤独的生活。我真正要表达的是,当迫不得已要去面对孤独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化解。

孤独的时候,不妨写诗给自己,好好地对自己,让自己奋进。这样,孤独才能变成一种让人精神饱满的东西。

总感觉自己没啥自信?那就多去积累成功经验啊

01.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擅长写作的人,但是我相信勤能补拙的道理。在最近这两年,我一直都在坚持写作,截止到这篇文章为止,我总共写了20多万字的文章。

写着写着,一些文章陆续发表了。记得第一次接到某家报纸写专栏的邀请的时候,我激动得差点跳起来。随着成功经验的渐渐增多,我在写作方面的自信心也在不断提升。

记得刚开始在“简书”上发布了一两篇点击量还不错的文章之后,就开始有图书策划公司过来联系我,问我是否有意愿出书。

第一次收到写书邀约,我一点自信都没有,根本就不敢和对方谈条件。当时心里就想,“能有人看上自己写的文字,并且愿意帮忙出版,这已经很不错了。千万不要谈什么条件惹怒对方,否则对方一生气就不会和你合作了。”

随着被转载的文章越来越多,我逐渐成为很多平台的专栏作者。接下来,陆陆续续地接到好几个图书策划公司的写书邀约。这时,我已经能够非常自信地和对方谈条件了。如果要出版一本书,我不光对版税有要求,对首印数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你想要去写作,但又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没什么自信,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练笔。文章写好之后,还要在不同的平台上发表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你、认可你。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之后,你在写作方面的自信心才会得到不断提升。

当然,投稿的时候被拒绝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记得我刚刚在“简书”首页投稿的时候,有时连投五篇,才有一篇文章被录用。

辛辛苦苦写完的稿子被拒,感觉真不爽。但我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不要放弃。嗯,投五篇才会被录一篇,根据这个概率,如果我想有十篇被录用,那么我就去写五十篇稿子好了。

只要有和自己死磕到底的精神,你就会发现,做成一件事情根本就没有很难。

02.

从小学到高中,班主任给我的年终评语当中都会出现同样一个词——自卑。而身边的同学给我最多的一个评价是另一个词——内向。

看到“自卑”和“内向”这两个词,相信你可以猜到,当众讲话这件事对那时的我来说,是一条多么难以逾越的鸿沟。

高考结束之后,我选择去外地上大学。当时我最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终于可以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去尽情生活了,因为这就意味着别人给我贴的那些负面标签,会暂时性地消失了。

最重要的是,我想改头换面,重新开始,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进入大学之后,我鼓起勇气,通过竞选当上了班长。这时我才发现,其实“自卑”和“内向”这两个心理特质并没有因为环境的转变而离我而去。它们一直都跟随着我,尤其是在需要我当众讲话的时候,让我很容易过度紧张。

作为班长,经常需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去说一些事情。即使是很短的一段讲话,我都会在心里准备很长时间。但是等到真正开始讲话的时候,大脑又陷入一片空白。

但是我相信自信心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培养的。为了锻炼自己当众讲话的能力,我抓住一切机会去锻炼自己的表达。

上课的时候,我会坐第一排,这样可以得到更多回答老师提问的机会。学校里只要有演讲比赛,我就咬咬牙、跺跺脚,先报上名再说。慢慢地,我当众讲话的能力在不断提升,我对自己的演讲水平也越来越有自信。

后来,我应聘到培训机构去教英语;再后来,我开始在学校上幸福课;我受邀到不同的地方去做心理学讲座,做讲座的时候,底下的听众动辄就是几百人。

我特别相信一万个小时成功定律。只要你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积累到10000个小时的努力,那么你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03.

读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心理学,但那时我特别羡慕英语口语好的同学。于是在课余时间,我经常一个人跑到操场上去大声念英语。

有段时间,我特别迷恋“疯狂英语”,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一股子疯狂的劲儿。坦白说,疯狂英语的确让我变得敢于张开嘴去说英语,同时也练就了一口听起来还算不错的美式发音。

但是当我第一次和学校外教聊天的时候,我才发现之前那么长时间的一个人操练,好像只是在自己感动自己。虽然我可以背诵不少文章,张开嘴就可以复述自己背诵过的课文,但是我却无法和老外交流。

就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要想锻炼出一口流利的外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多去和老外对话,多去积累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记住再多的英语单词,背过再多的英语文章,如果不能用英语进行熟练的交流,都没有办法拥有在英语口语方面的自信。

我开始努力去抓住各种机会找老外聊天,我尝试了很多办法,例如尽可能多地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角、请外教吃饭、蹭外教课、报名参加国际会议的志愿者等等。有时候在学校看到有老外,我就会鼓起勇气走上前去和对方聊上两句。

再后来,我进入学校工作,开始给外国留学生做辅导员,于是有了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虽然没有什么厉害的英语证书傍身,但是随着和老外聊天的次数的增多,我对自己的英语口语也越来越有自信。

04.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和“自信心”非常类似的概念叫作“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的理论,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就是“个人的成败经验”。其实,如果想要提高自我效能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

也就是说,如果在某一类事情上成功的经验越多,那么你就会在此类事情上越有自信。例如,如果你在当众演讲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越多,那么你就会对自己的演讲水平越有自信。

当然,父母、长辈、老师对你的鼓励也会提高你的自信,但是提高自信最直接的方法还是多积累成功的经验。

如果不努力积累成功的经验,纵使你读再多的心灵鸡汤文字、看再多的成功学书籍、别人给你再多的鼓励,都没有办法给你带来真正的自信。

那么,到底该如何积累更多的成功经验呢?答案就是要多尝试,不要害怕犯错误,先从一些失败的经验开始积累。只有从失败的经验当中不断地反思,继续尝试,才能积累越来越多的成功经验。当成功的经验积累到足够多的时候,自信心就有了。

不要让这六种自动负性思维,偷走你的好心情

讲真,我是一个非常敏感、同时又很容易焦虑的人。面对一些“不好”的事情,我经常会用一些消极的思维方式去解读,从而让心情持续低落。

很多时候,我庆幸自己学了心理学专业。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我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好的觉知。我也会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让自己更快地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心理学当中认知疗法代表人物阿伦·贝克所提出的六种常见的自动负性思维以及相关的应对策略。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容易偷走我们好心情的,是哪六种自动复性思维。

01.随意推论

所谓“随意推论”,就是指容易不顾事实依据,首先想到最糟糕的情况,或者是对事情做出“灾难化”的预测。

举个例子。我的本科毕业证书,因为不小心和一层塑料纸黏在了一起,导致证书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每当看到自己的毕业证书的时候,我的心里都会非常难受。

我经常担心有人看到我的毕业证书,会带着怀疑的眼神说:“你的毕业证书像是一张假证。”有时候,我甚至会沉浸在这种消极的思维当中无法自拔,心情长时间处在低谷之中。我甚至会想,辛辛苦苦念了四年大学,就好像白念了一样,因为毕业证书看起来像假的。

然而,这种消极的思维方式经不起认真推敲。并且,就算真的有人怀疑毕业证书的真伪,只要到教育部的网上平台去查询一下就可以了。何必整天处于惶惶不安之中呢?

02.过度推断

所谓“过度推断”,是指将某次意外事件所产生的不合理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不相干的事件或情况中。

举个例子。我曾经因为一件小事和好朋友产生了一些矛盾。后来,我给这个朋友发信息,他始终没有回复我。从那以后,每当我给另外一个人发信息,如果对方没有马上回复我,我就很容易开始胡思乱想。

如果是给领导发送短信,领导没有马上回复,我就会想,“是不是某项工作做得不好,得罪领导了?”如果是朋友没有马上回复,我就会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又做错了什么事情,让朋友生气了?”如果是学生没有马上回复,我就会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说话的方式有问题,和学生产生距离感了?”

03.选择性概括

“选择性概括”是指,仅仅根据某个细节得出整体性的结论,而忽略背景中的其他重要信息。

举个例子,最近有一个机构让我帮忙录制一节心理学的公益课程。课程大概15分钟左右,需要一口气说完。录完第一遍,我感觉效果不错。但是重新听了一遍,却发现里面有一个口误。

于是,我决定重新录制一遍,结果连续录制了五六遍,总体效果都不如第一遍。由于对方要得比较紧,我就战战兢兢地把第一遍的课程录音发给了对方。同时在心里想,这一定是一次非常失败的网络课程,因为录音里竟然出现如此明显的口误。

然而事实证明,我犯了“选择性概括”的错误。这次公益课程听众反馈很好,也就是说听众并没有像我一样,因为一个小小的口误而否定整个课程。

04.夸大失误

所谓“夸大失误”,就是指任意夸大自己的失误和缺陷,深陷消极情绪当中不能自拔。

举个例子。我自己经常会为一时兴起说出的某句话后悔半天。真是应了那句话:一句话还没说出来之前,你是这句话的主人;而这句话说出来之后,你就变成了它的奴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话,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很多情境下,我总是反应过度,过于患得患失。

在很多时候,对方可能早已忘记了我所说的这句话,但我还是会长时间沉浸在一股“焦虑加后悔”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夸大失误”。

05.两极思维

两级思维指的是,将事情看成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

举个例子,每次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我会向不同的平台投稿。我内心深处经常遵循着这样一种逻辑——如果这篇文章没有被我所欣赏的平台录用,我就会觉得它一文不值,再也不想多看一眼。

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两极”思维。有一次,我在微信上收到一个加好友的请求,对方是一家比较大的图书出版公司的编辑。仔细沟通下来才知道,这位编辑看到了我在订阅号上写的一篇文章,感觉不错,所以想问问我有没有出书的打算。

然而,这篇文章在我之前投稿的过程中,曾被不少平台拒绝过,所以也被我打入了“冷宫”,差点没删掉。没想到,这篇文章竟然吸引了图书编辑的注意。

06.个人化归因

所谓“个人化归因”,即认为一切不好的事情都是自己造成的,因此感到内疚或自责。

举个例子,在办公室里,如果有哪个同事心情不太好或者是不太愿意搭理我,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自己不小心说错了什么话或者做错了什么事,让对方不高兴了?

在家里也是,因为和老人住在一起,如果岳父岳母心情不好,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让老两口生气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个人化归因”。

上面详细探讨了六种常见的自动复性思维,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应对策略,方法主要有三个:

01.识别自动负性思维

通常来说,觉知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如果你被上面提到的这些自动负性思维所困扰,第一步就是要识别问题,将这些破坏好心情的“凶手”给揪出来。你最好将上面所提到的这六种自动复性思维认识得透彻一点,它们一旦开始瓦解你的好心情,你马上就可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自我觉知。

如果无法识别这些自动负性思维,那么就很容易深陷消极情绪的旋涡中无法自拔,任由这些自动负性思维摆布,心情长时间都处于低迷的状态。

02.进行真实性检验

第一步就像是把影响我们的负性思维给“曝光”。第二步,我们就要对这些“凶手”进行严格地审问。这个时候,我们拥有的最有力武器就是——对这些自动负性想法进行真实性的检验。

只要以事实为依据和这些自动负性想法进行辩论,你就会发现:绝大部分的自动复性思维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所担心的事

情,99%都不可能发生。

比如说,在开头我的那个例子中,“毕业证书上的字迹模糊不清”并不等于“大学白念了”,因为有太多的事实证据可以证明我是读过大学的;再比如说,在录制语音课程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口误,也并不能说明整个课程都很失败,因为事实证明课程还是非常受欢迎的;等等。

03.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如果你无论如何,都无法停止大脑中这些不停运转的自动负性想法,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心理咨询中的“森田疗法”,来指导自己摆脱这种反反复复却又无法停止的思考活动。“森田疗法”可以被总结为八个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所谓“顺其自然”,就是指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情绪通常都有一个开始、高峰和衰退的过程。如果努力和这些思维相抗衡,是徒劳无益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全然接纳这些负面想法和情绪的存在,不做无谓的抗争。

所谓“为所当为”,就是指不要受消极情绪控制,此时此刻你应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如果到了该运动的时间,那么你就去运动。如果到了该读书的时间,那么你就去读书。

即使你此刻心情不好,不想做这些事情,只想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你也要坚持去做这些事情。因为只有通过做具体的事情,你的注意力才可以得到转移,心情才会一点点恢复。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三点,你就会发现,负面的思维方式和消极的情绪会慢慢消逝而去。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快乐和幸福的主动权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心里。

同类推荐
  • 能说会做懂应酬让你处处受欢迎

    能说会做懂应酬让你处处受欢迎

    对于每个忙忙碌碌、为人生打拼的现代人来说,说话、做事与应酬,是其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三项活动,也是体现一个人社会化能力最重要的三大成功资本。《能说会做懂应酬让你处处受欢迎》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得体的说话技巧、高效的做事经验和洒脱的应酬之道。深刻体验和借鉴书中的事例、事理,你的人际交往就会少一些摩擦,多一分和谐;智慧地汲取书中的做事方法和策略,你的事业就会多一分顺利,少一分波折。
  •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万人生的八堂课

    改变千千万万普通人命运的宝典。你能做好人生的选择吗?你能成为人生的驾驭者吗?你的生命是否真正变成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本书引用大量生动感人的故事,通过八堂课的形式,深入讲述人生的玄妙哲理,帮助人们获得成功人生的资本。
  • 你有多温柔,就有多强大

    你有多温柔,就有多强大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卡耐基写给所有幸福女人的励志经典,一本连续半个世纪最受女性欢迎的心灵励志书!《你有多温柔,就有多强大》为你打开一扇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的窗户,激发你内在的潜能,让你内心变得温柔而强大,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从容淡定地幸福过一生。
  • 拼一把,让明天的你感谢今天的自己

    拼一把,让明天的你感谢今天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是带着某种任务来到这世界上的。所以,每个人都不要小看自己,也许你有更多的潜力,连你都还没有发现。而对于这种潜力的发掘,靠的只能是努力、努力、努力!拼尽一切的努力!因为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不是为了一事无成。本书涵盖了奋斗、拼搏、坚强、抗挫等多方面的内容。你可以从头到尾完整地读完本书,也可以直接从某些感兴趣的章节开始阅读。相信读完本书之后定能让你迅速摆脱平庸,找回奋斗的激情!
  • 外国名人故事荟萃(下)

    外国名人故事荟萃(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我社编写了“名人故事精品”丛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名人事迹,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外国名人故事荟萃”包括上下两册,下册荟萃了大卫·休谟等思想家、理查德·尼克松等谋略家、切斯特·尼米兹等军事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等外交家、约翰·肯尼迪等政治家的代表事迹。
热门推荐
  • 大师求放过

    大师求放过

    请看我的挑刺表演,喜欢请给我点赞!李旺自从得到了点赞系统,为了兑换、升级,他开启了挑(作)刺(死)的历程,越走越远,步入星空。
  • 林我禅师语录

    林我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煞天魔

    血煞天魔

    十年筑基,百年炼丹,千年飞升为何?是为了打破命运的桎梏,还是只为长生不死!这是一个现代穿越者,在修真界被视为邪派的天魔门中一路成长的故事,修真到底为何或许只有在他飞升进入九玄天界后才能得到答案。
  • 茶马古道的枪声

    茶马古道的枪声

    清晨,一骑黑炭般的快马从德钦飞驰而来,从两面城廓式的山崖中穿过,直奔梅里雪山的一处修行洞。马上人腰间插着20响手枪,还背着一杆长枪,马背上驮着两只羊皮袋,他在一处贴着绝崖盘旋而上的修行洞不远停下来。这是一个面孔黝黑高大魁梧的年轻藏客,眼里射出一股沉郁的杀气。他跳下马时,黑马吐着白泡沫,黑鬃上挂着点点汗珠。修行洞上方,洞壁伸出一块穹顶似的巨岩,俨然华盖。他将马栓在不远处的一株碗口粗的冷杉上,从马背上提起那两只羊皮袋躬身入洞。洞子不大不深,透过外面射进的光照,可见地上铺了一层牧草,一个穿着藏袍,带着羊皮帽的中年汉子正在闭目打坐诵经。
  • 是你赠我满身荣光

    是你赠我满身荣光

    【感情浅薄才会急于表现,感情深厚往往哑口不言】他,帝都军门权贵,风华灼灼,清贵无双,更是二十五岁荣升少将军衔。传说,这位战绩辉煌的少将军官最引以为傲的战绩,就是征服了她!并且,打包扛回家做老婆。后来,她一路披荆斩棘,进军队,做军医,终与他并肩而战!有人问他,你为何会喜欢上她。少将大人眼神宠溺:你见过哪一个女人,放弃万丈星途,陪你上战场?可只有她知道,他爱她,如鲸向海,鸟投林,不可避免,退无可退。
  • 温故(之七)

    温故(之七)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忆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温故》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以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晋演义(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两晋演义(下)

    《两晋演义》起自司马炎代魏,终至刘裕代晋,共一百回,真实再现了中原汉政权衰亡时五胡十六国混战下的分裂局面和各少数民族间的交流融合。本书讲述从“第五十一回 诛逆子纵火焚尸 责病主抗颜极谏”到“第一百回 招寇乱秦关再失 迫禅位晋祚永终”的历史。神州陆沉,铜驼荆棘,两主被虏,行酒狄庭,无非是内政不纲所以致此。幸亏淝水一战,大破苻秦,半壁江山,侥幸保全。东晋君臣,稍胜即骄,由骄生惰,毫无起色,于是篡夺相寻祸乱踵起,终致亡国……
  • 十年懵懂百年心(下)

    十年懵懂百年心(下)

    网络纯恋小说领军人物李李翔宫心催泪大作!十年懵懂百年龄,纠怨心中似梦。侠剑江湖儿女,阴谋帝后廷宫。相思相恨又相争,何奈相思更盛。建武十三年,宫廷斗争使得云罗一夜间家破人亡。云罗也因此身受重伤,昏睡了整整八年。当云罗终于醒过来,却因为寒毒深入骨髓,丧失了记忆。重生后的云罗和自小被人遗弃的东方弃相依为命;临安城行事狠辣的太子燕苏和云儿不打不相识,情愫渐生时却猛然被少时的那场惊天血案惊醒,爱恨纠缠,心碎成灰。爱而不得的感情纠葛,谜一样的事实真相,峰回路转的情节铺展——原本以为这是故事的全部,没想到仅仅只是冰山下显露的一角而已!
  • 五星级员工是这样诞生的

    五星级员工是这样诞生的

    精英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本书作者通过对贝尔实验室的200名精英员工长达十年的贴身研究,发现他们每天的行动中隐藏着和普通员工不一样的秘密。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所有雇员的生产效率的方法是教给他们成为精英的秘诀,让人人都成为五星级员工。
  • 末世小娇妻

    末世小娇妻

    我不过是高考没有通过而已,你们至于把我送到这个鬼地方来么?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啧,都末世了,居然还玩陷害这一套,有意思么?嫁给你?不好意思,没兴趣!喂喂喂!你这个老男人,还不快从我的身上下去,男女授受不亲啊喂!!——————————————————“有没有人告诉你,压在男人身上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压就压了呗,反正被压的又不是我。“居然敢给我出去沾花惹草,看我不好好教育教育你!”“………”到底是谁在外面整天沾花惹草啊喂!“漪儿,我将会是你一生中最坚实的依靠,所以,试着相信我好吗?”“……”相信?等你先处理了你的烂桃花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