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2900000003

第3章 世界

发展是硬道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

儒家最为推崇的圣人主要有这么几位: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其中,汤是商朝的开国皇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段话,是商汤洗脸盆上的铭文。多有创意啊,商汤每天早晨都得洗脸吧,那就必得看这句话。咱们要有个座右铭什么的,也应当效仿一下,可以贴在盥洗室的镜子上。

后人理解这句话,一般都强调创新。而我认为,创新只是手段,最终的落脚点是发展,只有发展了,才是真正的“新”。

生命中有太多的重复让人厌倦,有太多陈旧的东西让人压抑,人性深处都在渴望新的。当新的东西摆在人们面前时,往往会让很多人欣喜和激动,不论是创新产品,还是革新政治,莫不如此。所以,创新向来是发展的强劲动力。

但现实中很多所谓的创新,看似新鲜诱人,却只流于形式而无益于发展,甚至违背规律,给发展带来灾难。所以,《周易》讲:“革而当,其悔乃亡。”创新要适当,才有意义。我想这也应当是汤圣人的本意,其落脚点应当是邓小平讲的: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未必基于创新,发展的主流是积累,是渐进式扩充。比如小孩子今年读一年级,明年读二年级就是发展了,他的知识更丰富了,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了,都是新的。不论做人、做事,每天长进一点点,这就是“日日新,又日新”,坚持一个稳定的发展,就没有达不成的目标。然而,当目标达成之后,又将面临新的目标,人生进境无止,发展空间无限。

很多小企业都为留不住人才而苦恼,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员工做上几年,成熟起来了,也就飞走了。作为一个小老板,我也曾为此困惑:是自己做人不行吗?最终我发现,问题的根本是企业没有发展,赢利没有提升,员工没有了发挥能力和提高自我的空间了。做企业,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进则退,不发展就留不住人才,要么死路一条,要么停留在夫妻店的水平。

感情也一样,不发展就留不住。两个人不结婚,不生孩子,走着走着也就散了。国家也一样,人们相信,发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事实上,发展确实掩盖了很多问题。

道在生活中

道不远人。

——《中庸》

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什么?“道”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和定义的,就像宇宙一样,浩瀚无垠,没有穷尽,唯其如此,才能引领人类无限地思考和实践。但,人类所有思考和实践的起点和落脚点,都离不开人。所以说,“道不远人”。

人,不是一团理性概念,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有工作、有生活,要吃喝拉撒的。我们真正关心的“道”,只有融合在这一切里,才有意义。就像“四书”,如果它只是庙堂里高高在上的祭品,是远离俗世的学术,是少数人的专利,那它就不配称为“经典”。经典必须是能带给所有人启发和意义的。

道家有个故事。东郭子问庄子:“道在哪?”庄子说:“无处不在。”东郭子问:“具体在哪呢?请举例说明!”庄子答:“在砖瓦屎尿之间。”

佛教禅宗主张“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平常心即道”,其实这些都是讲:道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追求真理、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境界,不是靠冥想,不是靠隐居山林,更不是靠崇拜神灵,而是靠全身心地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

世间一切的学问,如果包装得高深莫测,那一定是虚伪的、没有用处的、不值一提的。真正的学问是教我们生活的,是亲近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的,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说出个一二三来的。

马太效应

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中庸》

上天对待万物生长的态度是这样的:它会顺应事物发展的趋势给加一把劲。你有德有才、积极向上,上天会把你推向成功;你无德无才、消极下滑,上天会把你推向覆灭。上天决定命运,但这种决定不是无厘头的,是依据你的“材”来决定的。

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说得再白话一点就是:让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强的更强、弱的更弱,富的更富、穷的更穷……放眼社会,这就是现实。

1968年西方一位研究科学史的学者发现一个现象:人们会把无数的荣誉砸给已经成名的科学家,而对那些没出名的科学家则很不情愿承认其成绩。他给这种现象起名叫“马太效应”,因为基督教《马太福音》里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一个商人要去旅行,临走前,送给家里的三个仆人每人100金币。一年后,商人归来,询问三人金币的使用情况。仆人甲说,他用这100金币投资商业,现在已经变成了1000金币;仆人乙说,他用这100金币投资农业,现在已经变成了300金币;仆人丙说,他担心金币丢掉,就一直埋在花园里,现在挖出来,还是100金币。商人于是夺过丙的金币,转送给甲。

人们进一步归纳“马太效应”: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权力、地位、名声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在经济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比如两家饭店紧挨着,红火的,顾客排队往里挤;冷清的,一桌都不开。越火的越火,越冷的越冷。比如手机市场,苹果好,很快就火遍全球,诺基亚可能只是差一点点而已,眨眼之间就衰落至破产边缘。再比如赚钱,所谓多钱善贾,越是有钱的钱越好赚,投资渠道广,抵御风险能力强;而穷人收入低微,无钱投资,面对通涨等压力,生活越来越窘迫。

面对马太效应,除了拼搏奋斗,努力打一场翻身仗,我们别无选择。

蝴蝶效应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中庸》

大到国家兴亡,小到个人健康、事业发展,凡事皆有征兆。

征兆分两种:

一是神秘的因果关系,可以通过占卜、星相等神秘手段来呈现。

二是客观的现象,包括自然现象,比如“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通过日晕、月晕可以推断未来的天气。

征兆也包括人事现象,有个“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的故事:起初商纣王还不是昏君、暴君,可有一天他开始使用象牙筷子,大臣箕子看到这个情况,就非常担忧。因为有了象牙筷子,接下来锅碗瓢盆肯定也得换名贵的,然后衣食住行也得升级,私欲会不断扩大,最终危及国家的命运。

一边是用象牙筷子这样的日常小事,另一边是亡国这样的大事,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存在着微妙的因果传导的关系。现代科学将此总结为“蝴蝶效应”。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一位气象学家,他说:一只南美洲的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可能引起两周后在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因为蝴蝶扇动翅膀能产生微弱气流,进而引起它四周的空气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极大的变化。

蝴蝶效应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人相信征兆,相信占卜、风水、相面等神秘主义活动,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支持。对此,应当注意的有两点:

一是要善于在看似不相关的事物间发现隐藏的联系,有时要相信直觉。

二是要慎重对待事物发展的苗头,君子慎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易经》讲,“履霜坚冰至”。当你的脚踩到霜时,很快就可以踩到冰了。

诚信赢天下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孟子·离娄上》

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

君子诚之为贵。

——《中庸》

“诚意”作为儒家的“八条目”之一,我解读其为“信仰”。信仰什么呢?信仰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和理念。

信仰是什么?是真实。信仰上帝,那么上帝就是真实的。信仰上天,那么上天就是真实的。信仰孔子,那么孔子的思想就是真实管用的。以信仰面对人生和世界,精诚所至,定然金石为开。

天道与人道,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们是真实的存在吗?我们可以用中医上的经络来回答这个问题。经络同样看不见摸不着,用最先进的科学仪器也观测不到,但它却是中医的基础。怎么解释?有位老中医用简单的两句话就给我讲明白了。他说,飞机从北京到深圳,是怎么飞过去的呢?不是胡乱飞的,而是有一个固定的航线。这个航线在天上,用望远镜能看出来吗?看不出,但这个航线是真实的存在!这就是经络的意义。天道与人道也应是这样的。在儒家看来,孔子思想就是对天道与人道的描述。

严格地依循天道与人道,就是至诚。至诚可以打动一切对象,进而向着一个预定的方向推进、发展,最终可以“参天地之化育”,与天道融为一体。而不诚,也就是违反了天道与人道,最终会寸步难行。

以上是哲学层面的“诚”,下面回到生活上。

前几天我参加两个企业的庆典,大厅里都摆满了人们送来的牌匾、瓷瓶、摆件、绿植之类的礼物,而在最显眼的位置上,都挂着一块匾,上面都是一样的内容:诚信赢天下!

曾几何时,我国市场上充斥着假冒伪劣商品,人们对商人的态度尽是“无商不奸”之类的鄙夷。而今,诚信竟成为了中国企业的信条,成为中国商人的价值共识。为什么呢?是因为儒家文化感化了商人们吗?不是的,这是市场的选择!唯利是图者只能得小利于一时,诚信则赢在长远。

有一次在工商联的饭局上,一家大型家具商城的老板讲:“咱们黄骅商业发展了三十多年,最早经商的那批人,我都熟,这三十多年下来,很多人现在在做什么我不知道,那剩下的这些都是什么人呢?”他停顿了一下,我的脑子飞转,想象着这些“剩下的人”应当是怎样的人,这时听到他说:“是傻子!那些聪明的、心眼多的、脑瓜活的,都干死了。只有这些傻实在的人还在干,发了傻财。”

市场的自由选择,体现的正是天道。所以,诚者天之道。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神

敬鬼神而远之。

——《论语·雍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先进》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论语·八佾》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神呢?对于我们这些被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起来的人,这个问题似乎很可笑——什么鬼啊神啊的,都是封建迷信,或者是文学想象。

《史记·封禅书》里专门有一章,记述“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秦始皇和汉武帝晚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寻找神仙和不死药,但皆无果而终,可见神仙是虚妄的。不过,那些忽悠皇帝的江湖术士似乎颇有手段。比如,一个叫李少君的人,准确描述了一位九十岁老翁的祖父的情况,并且言中一件古董为齐桓公旧物,使汉武帝刮目相看。

然而,鬼神如果完全是虚妄的,何以对人类文化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呢?

这种深远的影响体现在:所有的宗教,不论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或者其他什么教,它们可能有一神论或多神论的差别,但都是相信神的。当然,有神就有鬼。而这个世界上,相信宗教的人比不信宗教的人要多得多,包括很多伟大的科学家。甚至,早期欧洲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初衷,恰恰是为了证明神的存在。

这种深远的影响还体现在各种文艺作品中。“鬼片”是电影的热门,内容包括外国的吸血鬼、中国的僵尸。优酷网上最热门的演员竟然是林正英,我卖过光盘,知道他是专演僵尸片的。中国老百姓最喜欢的《西游记》《聊斋志异》是神鬼故事。《四库全书》的总编辑纪晓岚传世的《阅微草堂笔记》也基本上都是鬼故事,而且里面很多人物都是真有其人。

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比如小儿癔病,很多人都言之凿凿,中医西医都治不了,却让一些“大仙儿”给治好了。

当然,也有一些个人的神秘体验,被现代医学总结为精神疾病。电影《美丽心灵》描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一生受精神疾病的影响,一直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通过电影影像的形式来描述病人看到的诡异世界,非常直观。

那么,到底应当怎样面对这个问题呢?我赞成唯物主义的态度——一概不信——这样最简单。不过,如果你将信将疑,那么学习孔子的态度则是必要的:以一种开放、包容的世界观,承认世界上存在各种可能性,但要把生命与心灵安放在现实的生活之上。

生命轴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也许消逝的不是时间,时间只是宇宙的一个维度,过去的一万年与未来的一万年,其实在宇宙里是“同时”存在着的。这种说法在科学界早不是什么前沿的思想。基于这种认识,科学家认为,实现时空“穿越”是完全可能的,不论是秦朝武士穿越到今天,还是今人穿越到2046年。

那么,消逝的是什么呢?是生命和伴随生命的一切。我们必须直面这一点: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走向死亡的过程,谁都难免一死。怎么办呢?毫无疑问,得抓紧时间做点什么,时不我待,行动起来,得实现人生的价值,到头来,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不过,也不必太过急切,事情还是要一点一点做。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哪些事情必须现在做,否则以后再想做时就做不了了,还有哪些事虽然将来可以做,但体验会差很多。比如,女人的生育,40岁以后就比较难了。年轻时不想生,到想生时却生不了了。再比如,有人问:什么最不能等待?答:孝敬父母。很多人都经历过“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痛苦。同样是坐过山车或者其他什么事情,童年的体验、青年的体验、老年的体验是不同的。

我们应当关注这条沿着时间消逝的方向而形成的生命轴线,参照这条轴线,审视自己和家人、事业,决定现在做什么、以后做什么,这样的生命才会少一些遗憾,才会更加完满。

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站在生命的轴线上看这些话,我们会发现它们其实是有道理的。

我在校对书稿时恰好听到李宇春的新歌,歌词可辅此篇:“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还有什么永垂不朽呢?错过的你都不会再有……”

自然更重要

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讲,不要用网眼细密的网捕鱼,这样能让小鱼继续留在水里,等小鱼长到够大时再被捕上来,水里还是有小鱼在生长,从而永远有鱼可捕。这么简单的道理,渔民们当然明白,但他们面临着一个类似“囚徒困境”的问题:很多渔民在一个区域内捕鱼,大家都守规矩,都用粗网眼的网,就都能长期地平均受益。可人是自私的,谁都想多捕一点,于是就有人暗地用细网眼的网,他多得利,别人就受损失。谁也不想受损失,最后变成大家都用细网眼的网,最终谁都捕不到鱼。现实就是这样悲摧,整个中国近海,一度几乎都无鱼可捕!20世纪90年代,政府出台了休渔期的法规,对于网眼大小也作了限定。但生态已然破坏,要完全恢复,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

孟子还讲,森林砍伐也要保证可持续性开发。而今天的现实也同样不容乐观。也许你要问:孟子在两千年前就讲环保,太超前了吧?其实,在更古老的夏朝,我国就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管子》中甚至还讲:“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我们的先民对自然有更加亲近的体验和情感,他们崇拜天地,对自然由衷地敬畏和感激,这些都是我们所缺乏的。

最近,世界建筑设计界的最高奖普里兹克奖被中国人王澍获得,他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时,强调一个问题:当我们做城市和建筑的时候,什么更重要?自然比城市和建筑重要多了!如果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意识,我们很多的做法就会改变。

当你做任何事时,都应当想一下:相比你做的这个事,自然可能要重要得多。

二进制思维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论语·子罕》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中庸》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

有诸内,必形诸外。

——《孟子·告子下》

“叩其两端而竭焉”,类似于询盘。你要采购一样商品,事前对这个商品的具体价格并不清楚,心里也没数,怎么办?好办,找上五六家供应商,让他们出个详细的报价单,用什么材料、工艺,多长工时,都详细地标注出来,你再放一起对比一下,基本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

一般情况下,你会先剔除那个最高价的——因为出最高价你划不来,也会剔除最低价的——因为太低的价格难以保证质量,最终选择一个适中的报价来成交。这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

虽然“两端”的报价你没有采用,但它们为你的决策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参照。

这个“两端”,推而广之,是一个无限的两两相对的概念系统。如本末、终始、先后、内外、主次、上下、高低、远近、轻重、缓急、男女等等,当然,还有阴阳。中国哲学用“阴阳”来统一阐述这个庞大的概念系统,《周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类似于数学的二进制,一个一与二的数学游戏,却可以玩到无限大,玩出天地宇宙来。

一与二的关系,无非三种情况:

一是,一分而二。

凡事皆有两面,就像硬币分正面和背面。你见过只有一面的东西吗?有。圆球体只有一个球面,不过,它可以分里面与外面。一分为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怎么分呢,要看具体情况,怎么方便解决问题就怎么分。

比如,眼前一大堆事,如一团乱麻,怎么办?分出本末、主次、缓急,就好办一些了。还是有点乱,怎么办?还可以把分出来的事,再一分为二,一直分解到它简单明了为止。

再比如,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要分出利与害、得与失、成本与收益、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另外,法家有一个概念叫“利害有反”,同样一件事,有人因它而被伤害,那么定然有人因此而获利。某官员被撤职,对其本人是坏事,对他的下属而言可能正是一个被提拔的好机会。

二是,合二为一。

任何不同的事物之间,都有共性。天与地都是宇宙,春夏秋冬都是季节,男人女人都是人,儿子女儿都是宝,手心手背都是肉,呼与吸都是喘气,饺子皮和饺子馅缺谁也不行,长板和短板一块组成木桶,清风与明月都是思念的背景,等等。世上没有孤立的事物,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西医“头痛医头,脚疼医脚”,这正是中国人眼里最笨的做法。中医治头痛,则可能要去脚上针炙某个穴位。整体思维、宏观把握,这是中国文化的亮点。

三是,一与二之间相互转化。

一向二发展,二向一回归。就像那个太极阴阳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消彼长,月盈则亏,否极泰来。这种转化具有时间性,一个事物在短期与长期所呈现出的样子常常是大不相同的。

比如民主,目前我国村级都实行了直选,现在看,贿选、帮派等问题还很严重,很多基层干部对这种形式都非常失望。但这是一个短期的情况,最终村民们经历一些教训之后,会日益理性,最终形成优化了的成熟的村级民主。这种转化,也是适用于国家的。

最后,来点生动的吧。据说李嘉诚有个说法: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这是典型的二进制思维。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本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人的有关书信,其中包括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写给他们的书信,也包括这些同时代人相互之间的通信。本卷还收录了部分译者和编者围绕这些书信写作的译者说明、译后记和编者说明,记录了当时发现这些书信的时间、情形以及翻译过程等情况。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从斯金纳的思想史观、“历史语境主义”、“无依附的自由”、国家理论、公民理论入手,着重阐述了斯金纳对思想史研究范式、共和主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贡献,并将其理论与传统观点进行了对比和剖析。
  •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研究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中国传统哲学的“两个世界”出发,提出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的“三重形态”,并分别论述了这三重本体论的内涵、特点和意义,又考察了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形态中的具体表达、象征言说和终极关怀,并对此作出了创新性阐释。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热门推荐
  • 网王之颜倾吾心

    网王之颜倾吾心

    在一起前啊,迹部觉得颜颜,真可爱,想捏捏,想拐回家。在一起后呢,迹部觉得颜颜,唉呀妈呀,真香!在一起前呀,倾颜觉得迹部,真帅,真棒,真好。在一起后呐,倾颜觉得迹部,体力真好。。这是一个为了不让自己养了多年的小白菜被别的猪拱了,而选择自己拱了的故事。(伪兄妹,不过中间会有大反转,某羊脑洞大开,修真家族也有哦,不喜勿入哦!)
  • 寻爱物语

    寻爱物语

    爱恋如同精灵,辛苦追寻的一路上,遍寻不到,却在转角瞬间忽现,不经意间降临世间。呐,那个时刻到来的时候,你可愿与我共赴一场素年锦时的盛宴。
  • 李大钊就义始末

    李大钊就义始末

    李大钊烈士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本文披露了李大钊从被捕到遇害,以及解放后北京警方追捕杀害李大钊的凶手等等鲜为人知的细节。中国历史博物馆的0001号文物坐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大厅里,摆放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绞刑架。因众所周知的缘故,这座绞刑架在这里被默默封存了很多年,以至于许多人从不知道它的存在。直至200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图片展时,人们才认识了这具物品背负的深重罪孽。"这是杀害李大钊同志的绞刑架原件。
  • 与梦想有关的岁月

    与梦想有关的岁月

    五十四岁的陈默是一个没落的摇滚歌手,他有辉煌的曾经,还有颓废的现在。在摇滚路上的坎坷,令他患上了难以摆脱的抑郁症。在一次酒吧演唱后,他结识了刚刚辞职的明星经纪人王烨,之后又找到了过去一起玩音乐的三个兄弟,重新开始了他们的摇滚梦想之旅……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漫步云深处(全+番外已出版)

    漫步云深处(全+番外已出版)

    他不明白,她明知自己讨厌她,为何还愿意嫁过来?她明明不是温顺的小女人,为何还能在他面前忍气吞声?她在打什么主意?无论如何,他对她都只有痛恨与厌烦;在父亲面前扮演好完美老公的角色,在外人面前藏起婚戒,装作与她漠不相识,而与初恋女友爱火狂燃。在私下里,他嘲讽她、折磨她,得意地说:“你要的一切,我都可以给你,除了爱情。”她却冷静地回答:“沈奕棠,我们离婚吧!”(本文由红袖添香网独家首发,不经授权,谢绝转载)
  • 重生之女王狠妖孽

    重生之女王狠妖孽

    当组织里人人惧怕的金牌杀手成为自闭少女,风云将如何变色?一朝重生,前世没有得到过的东西,今生她定然要尽情享受!亲情,爱情,友情,她会牢牢保护,狠狠在乎!为了家人,就算是化身魔鬼又如何?!为了爱人,就算是黑瞳化血又如何?!为了朋友,就算是火海刀山又如何?!龙有逆鳞,狼有暗刺;触之者死,窥之者杀!她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十倍还之!”且看一代杀手重生后如何肆意生活,问鼎都市,成就一代王者!————空间版片段:“喂,小漓,你知道吗?前段时间有一株兰花,居然卖到三千万哎!我在电视上看到那株兰花了,那叫一个美啊!”某漓不语,默默看了一眼空间里成堆成片的兰花,三千万?再卖几株?抽风版片段:“小漓漓…咱就是看上你了,你自己看着办呗,要不你嫁,要不我娶,二选一,咋样?”某漓不语,默默看了一眼身后磨刀霍霍的美男军团,二选一?似乎不好选。摆脱不了版片段:“妖孽,死开,我要回到我该去的地方!”“小漓漓,你别想跑,上穷碧落下黄泉,你是摆脱不了我的!”坚定的声音中有着至死不悔的决绝。无节操无下线宠溺版:“我要吃那个。”女王手指一伸,跑腿的马上到。“给,小心烫啊,来来来,你放着,我给你吹吹再吃!”某漓看着那散发着阵阵冷气的西瓜,无语凝咽。“总裁,不好了,萧小姐把我们本年度最赚钱的生意给抢走了!”着急的助理苦逼的对着自家总裁吐苦水。“慌什么,什么叫抢啊,那是拿!你个笨蛋!再看看我们公司还有什么赚钱,去,全都给她送去!”某总裁丝毫不顾自家苦逼的助理,继续在助理心疼钱心疼的直抽抽的伤口上洒了一盆盐。某助理泪流满面,总裁,不带您这么宠媳妇的啊!宠文一部,喜欢的亲们表错过哦!表忘记点下收藏~您的收藏就是某漓的动力!(本文伪修真,伪黑道。纯属YY之作,请勿与现实挂钩。偶有天雷滚滚,不喜勿喷,不喜误入!)
  • 逐锦

    逐锦

    安锦颜重生了,这一次她化身嗜血修罗,不再是前世那个人见人欺的懦弱胆小的天煞孤星,绣艺赚钱养家,银针救病杀人,恢复容貌成绝代佳人,想佳人入怀?我的目标是皇帝—身后最伟大的女人!渣爹渣母想利用?家破人亡来换可好!说她心肠歹毒?不知吕后可喜欢?重活一世,她一路打渣男虐莲花,外加金手指开挂,只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 魔王的偷心萌妃

    魔王的偷心萌妃

    百里幽梦一个神秘的女孩,楼君焱一个冰冷的魔王。却在这一眼之间沉沦。爱,真的是件奇妙的感情。而他们的不同又会带来怎样的情节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丁香弄

    丁香弄

    老炳死了,谁都没想到老炳会死,更没有人想到,老炳是把自己吊在晾衣架上死的。没有遗书。窗台上有一个空酒瓶,白色透明玻璃,540毫升容量,商标完整,正面写着四个字:乙级大曲。此种中国酿酒厂上海出品的熊猫牌乙级大曲,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停产,这瓶酒,老炳是从哪个年头留到现在的,无法考证。可以确定的是,老炳死前喝了很多酒。老炳开一爿“老炳烟杂店”,作为丁香弄里的一道风景,老炳常年以坐在一张发黄的藤椅上笑嘻嘻地抽烟的形象示人。老炳不胖不瘦,不高不矮,抻直了大概有170厘米,却习惯于把自己塑造成一副弯腰曲背的店小二模样,这让他看起来像一只弓着背假装卑微的大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