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66200000004

第4章 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北京城的官民听到袁世凯进京,都高兴得不得了,纷纷赶到车站迎接。袁世凯下车后,坐上轿子到了正阳门,庆亲王和徐世昌早就等候在那里了,双方互相寒暄几句后便一同去了摄政王府上。这摄政王府是载沣的府邸,但是眼下这个时候,载沣只能不计前嫌,殷勤款待袁世凯,盼着袁世凯能够力挽狂澜,拯救清廷。袁世凯却一脸深沉,假装谦虚,急得载沣冷汗直冒,只差没下跪求他了。庆亲王和徐世昌则在一旁对袁世凯又是劝又是奉承。

最终,袁世凯终于答应上任了。新官上任三把火,袁世凯虽不是“新官”了,但他一上位,就立马动手组织内阁,选用梁敦彦、赵秉钧、严修、唐景崇、王士珍、萨镇冰、沈家本、张謇、唐绍仪、达寿等人担任内阁成员,又在各省的宣慰使里挑选了几个有用的。您想想,在这四面楚歌的年代,还能有谁敢担此大任?京中还在职的那是没办法,北京城里的其他人都快逃光了!如今海军舰队、长江水师都归附了民军,其他地方也陆续独立,现在只有直隶和河南两个省没有变动,可以说大半个中国都已经被民军抢占了。

京中人少,民军人多势众,京中的人只好到处躲藏,全没了当年的威风。袁世凯这时已经是内阁总理,他接到警报后觉得民军太过嚣张,就想:如果不严惩的话,怕是不会有人把他袁世凯放在眼里,满人、民军都必须在我袁世凯的手中!

计划已定,袁世凯便与庆亲王商议,向隆裕皇后逼出慈禧的积蓄和国库的钱。袁世凯把银两都发到湖北,大大奖赏了冯国璋的军队,并命令他们攻下汉阳。冯国璋得到袁总理的命令后,比得到皇帝的圣旨还开心,立即鼓舞部下全力争夺汉阳。

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是湖南长沙县人,他极力主张革命,所以百折不挠。黎元洪之前没见过黄兴,黄兴到了武汉后主动去拜见黎元洪,并请命到汉阳对抗冯国璋。当夜,黄兴渡江到了汉阳,汉阳已经跟清军鏖战了好几天,死伤惨重,正在四处招募新兵。但是,新军没有经验,进攻不讲战略,场面一片混乱。

幸好冯国璋还没有接到袁世凯的命令,不敢轻举妄动,一时间两军相持不下。等袁世凯的命令一到,冯国璋立马下令围攻龟山。黄兴总司令抵达龟山后,连续打了两天两夜也没分出个胜负。

这时,冯国璋灵机一动,他换好衣服趁着夜色来到了江的另一边——汉阳,然后用大炮轰击民军。汉阳民军猝不及防,败下阵来。黄兴急忙赶到汉阳支援,但要害已被清军占领,他只好仓皇逃往武昌。龟山没有了司令,很快就被冯国璋拿下了。汉阳失守,等武昌的援军赶来时已经来不及。黎元洪后悔不已,只好把汉阳剩余的兵力收编到武昌的军队,尽力守住武昌。黄兴见了黎元洪后痛哭流涕,说自己想去东边借兵来支援,黎元洪便随他去了,但心中却不免叹息:黄兴带兵确实不行!

捷报传到清廷,冯国璋立刻被封为二等男,他得意洋洋地要乘胜追击武昌,再得一个晋升的机会。于是他派重兵在龟山架起机关大炮,轰击武昌。武昌跟汉阳只隔着一条江,在射程之内,但幸好武昌防守严密,损伤不是很大。只可怜了那些逃难的汉民,不少人在逃难路上被炮弹击中掉进水里,残肢断臂都随水流走,很多妇女儿童甚至还来不及求救,就进了鱼鳖的肚子。冯国璋也真下得了手!

各国领事看到这般惨状都愤愤不平,他们推选英国领事去劝战。中国同胞居然落到了自相残杀,还要外国人劝架的地步,真是可悲啊!可冯国璋怎么也不肯罢休,还说自己只听清廷的命令,炮火也不肯停,连轰了三天三夜,直到接到袁世凯的命令才停手。冯国璋又向英国领事提出条件说,民军都是土匪,他们必须退到武昌十五里以外,而且还要缴械,把枪炮都交给英国领事代为保管。领事把消息转达给黎元洪,黎元洪随即召来各省代表一起商量。

原来宣布独立的省份都选出代表在武汉组建了临时政府,代表们见了冯国璋的停战条款都气愤得不行,决定不给他答复。但他们又怕英国领事面子上过不去,于是提出清军也必须退到汉口十五里以外,霸占的火车也应交给英国领事的条件。多么滑稽的答复,这种矛盾的调停怎么收场呢?冯国璋已经接到了停战的命令,他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好停了炮火,乐得自在。这时江南传来急电,南京已经被民军占领,张人骏、张勋等人弃城逃走了。袁世凯停战十五天的命令也传来了,冯国璋只好驻守在江边按兵不动。

江督张人骏原本也是个人物,但他是满人,始终为清廷卖命。张勋虽说是汉人,但是清廷十分厚待他,他不敢忘恩,只能与民军作对,所以各省都独立了,南京却依然服从清廷。

江南第九镇统制徐绍桢已经决定反抗清廷了,他担任宁军总司令发兵攻打南京,初次失败后退回了镇江,等浙军、孙军等多支军队集合到一起后,再一同攻打南京。

张勋也是个有能耐的人,他带着十八营防军与联军打了好几次,双方互有损伤。但联军从多方进攻,张勋再厉害也难免顾此失彼,抵挡不住,只好向袁世凯请求支援,没想到袁世凯竟然不理他。

没过多久,紫金山、天保城等地相继失守,张勋只好带兵退到朝阳门,只留下一部分狮子山的兵力开炮轰击联军。哪里知道狮子山的兵早就变心了,炮打的都是空气,紧接着城外最要紧的雨花台也被占领了。张勋没有办法,只好叫爱妾收拾东西,连夜跟张人骏、铁良等人从汉西门逃跑。联军进到南京城里,百姓们欢呼雀跃。

南京处于长江下游,依山傍水,以前是龙盘虎踞的都城,所以民军必须占领南京作为根据地。现在清军占领汉阳,民军夺下南京,两军打成了平手,议和也就不了了之了。这一切都在袁世凯的意料之中!

袁世凯与摄政王载沣的关系也只是表面功夫。南京失守,袁世凯就把责任推给载沣,想借机把载沣逼回藩地。载沣怎么担待得起这么大的责任呢?所以自愿回藩地去了。庆亲王虽然不是总理了,但每次重要会议都要请他参加。庆亲王也一直在隆裕皇后面前力保袁世凯,隆裕皇后毕竟是女流之辈,虽然心里明白袁世凯未必可靠,但也只能把权力全部交给他。

袁总理又叫来尚书唐绍仪秘密商量了一整晚,接着派他做代表赶往南方议和。民军这边也派出伍廷芳做代表,双方约定在上海见面。但结果只约定了停战,没说言和的事情。这时,革命党的首领孙文从海外回来担任临时总统了。

孙文,字逸仙,号中山,广东香山县人。他小时候在教会学校念书,吸收了不少西方文化,眼见清朝政府日益腐朽,便主张革命。后来又四处留学,认识了很多中国留学生,组织了同盟会,一心跟清廷对抗。在此期间,孙中山开展了好几次革命运动,可惜统统失败了。直到民军起义占据了中国三分之二的版图,他又燃起了希望,赶忙回国。您想想,中国革命都是孙中山先生一人发起的,这时衣锦还乡国人能不欢迎吗?

之前黄兴到上海想让江、浙两军去支援湖北,刚好在这儿遇上清军议和停战,支援的事情就先放下了。南京已经攻下,各省的代表都从汉口来到南京,准备选出正副将军,为以后选总统做准备。公开选举黄兴的票数最多,当下当选为大元帅,黎元洪票数第二,当选为副元帅。这个结果让江、浙两军都不服,他们认为汉阳失守多半是黄兴的责任,他怎么能当大元帅呢?而且黎元洪是对革命有功的第一人,怎么能让他的位置在黄兴之下?众人发电报到上海表示不服。代表们没有办法,只好商量把两人的位置互换。

黄兴听说联军不同意选举结果后,就离开了上海,他给各省的代表写信推选黎元洪为大元帅。这下众人满意了,只是黎大元帅现在人在武昌,副元帅只能暂代大元帅,临时政府就这样组建起来了。代表们还在南京设置了元帅府,等着黄兴上任,没想到请了几次,黄兴都拒绝了。有几个革命党人一向跟黄兴交好,他们跑到代表会所拍着桌子说:“选好了的正副元帅,怎么能说换就换,想必一定是你们看不起我们吧!亏你们还是代表,自己设身处地地想想,一个大元帅突然被降职,谁还会有脸面来这儿组建临时政府?”一席话说得代表们都哑口无言,连忙安慰他们,革命党人这才离开。

代表们后来一直忍气吞声,直到接到孙中山已经到了吴淞口的消息这才安心,心想这下总算有能解围的人了。随即准备了欢迎会,其他的先不管,一心一意地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初十那天开会投票,各地代表加起来一共十七个人,十七票有十六票投的是孙中山。大局已定,大家大声欢呼着:“中华共和万岁!”

这是中国大陆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创举。孙中山无法推辞,于是宣布在1911年1月1日上任。这天也是中华民国纪元的吉日。

话说中华民国元年一月一日那天,孙中山坐上专车赶到南京就职,火车上到处挂着五色旗,随风飘扬。五色旗象征着民族共和,后来被定为国徽。武昌起义用的是十八星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独立后用的是青天白日旗,之后各省独立通用白旗。

这天中午,孙中山的车子到了南京,社会各界的人物都跑来车站迎接,在南京的各国领事也都来了。一时鞭炮齐鸣,表示热烈欢迎。孙中山下车后坐马车到了临时总统府,在当天就举行了就职礼。各省代表和海陆两军的代表也都来齐了,军乐声与欢呼声合成了一片。等现场声音小点了,孙中山宣读了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等孙中山宣誓完毕,各代表捧出了大总统的印信,让孙总统完成就职仪式。经过推选,已经担任南京总司令的徐绍桢宣读了宣言。

同类推荐
  • 红楼名侦探

    红楼名侦探

    非贾府人物开局,以推理能力名震官场,以纯爷们视角解读红楼!
  • 逍遥小书生

    逍遥小书生

    21世纪工科男,穿越古代成为一名穷书生。大脑里面居然装着一个图书馆,各种知识应有尽有!这辈子不说封侯拜相,怎么也得当个大官玩玩吧?迎着初升的朝阳,李易发下宏愿,勇敢的迈出了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步。“站住!”高头大马之上,一绝色女子身着劲装,细细打量一番,素手轻挥:“绑了!”身后的凶恶山贼一涌而上……洞房花烛夜,看着推门进来的绝色女子……李易的宏愿发生了小小的改变。官居一品,算什么?封侯拜相,没意思!我可是要成为山贼王------的男人!书友群:686508501,欢迎大家加群!(郑重提醒:本书轻松使用,切勿较真!)
  •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下)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下)

    一入候门深似海,宫廷是一个既让人感到神秘,又令人不禁神往的地方。本书简述外戚与宦官、皇后与嫔妃、嫡子与庶子等各种势力之间残酷斗争的描述,把宫廷中的残忍、血腥,皇帝的风光、无奈,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 重生之飞将之子

    重生之飞将之子

    生子当如孙仲谋!很多三国迷都遗憾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没有儿子,若吕布有智勇双全的儿子,局势又会怎样?吕布孤傲,勇冠天下,其子又当如何?一统天下,平定天下,是凭霸道、谋道还是兵道?
  • 一本书读完人类探险的历史

    一本书读完人类探险的历史

    包含近200个冒险故事串成探险史,每个都是征途上的历险记,知识性强,受户外社区驴友青睐,是展示毅力和胆识的百科全书和资料大全。对于人类探险者来说,世界没有尽头,宇宙也不是极限。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人类探险的历史》,跟随探险者们的脚步,一起去感受探险带来的乐趣。
热门推荐
  • 暖婚成宠:纪太太,早安

    暖婚成宠:纪太太,早安

    她是一个平凡普通的小白领,简言。他是纪氏少主纪元韩,沉稳内敛,稳操胜券。刚刚从法国回来就与她偶遇,她并无过人之处,只是让他移不开眼。简言亮出钻戒:“看好了,我可是已婚妇女。”他只是瞥了一眼:“钻戒太小了,还是个假货,如果打官司,你老公绝对干不过我。”暗中调查她的身份,发现她竟然是穆氏集团的少夫人?只是好像……酒吧里,简言被他逼入死角。“你你你……”一张薄唇压下,简言很快就在他温柔的攻势中沦陷……事后,他舔舔嘴角,意犹未尽:“穆太太这么生涩,难道从来没接过吻?”“……”此后,死缠烂打,花样百出。她彻底告别平淡无奇的生活,屡屡登上头条,成为全城热议……
  • 霸气农家女

    霸气农家女

    现代熟女变成了十岁的古装农家小女,惊讶、多过惊喜!家徒四壁、田地靠租、吃饭看天,一穷二白!爷爷传统、奶奶霸道、叔叔婶婶各有算计,爹狂傲、娘凌厉、在他们眼里弟弟是个宝她是根草。从零做起、发家致富,是穿越女的传统,一个个的铜板慢慢积攒,换银换金换成全国通用的银票;发誓:定要打造一个辉煌前程。好不容手里有点儿银子够悠哉悠哉的过小日子了吧,却不料江湖动乱、朝廷动荡,山河破碎、还让不让姐过安生日子了?乱军逃兵撵不走?那就收编!敌国贼寇闯家园?直接干掉!你、你、还有你、这都谁家的美男啊,都什么眼神儿啊这是?你们没见过农家的娇俏女儿丢下锅铲抄起菜刀?
  • 元始天尊说甘露升天神咒妙经

    元始天尊说甘露升天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知行合一王阳明,修身养性曾国藩

    知行合一王阳明,修身养性曾国藩

    本书集王阳明和曾国藩的精华于一炉,将他们立世、做人、修身密切相关的语录精华采撷,并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解释,辅以经典的古今中外事例论证。对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罗近溪先生明道录

    罗近溪先生明道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王之属于你的世界

    网王之属于你的世界

    在两人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就产生了误会,当他远走德国的时候,她就知道,他们……再也没有了以后。
  • 万兽凌仙

    万兽凌仙

    悠悠岁月长河,沧海桑田,大浪淘沙,诸天仙神皆已作古。浩瀚无边的缥缈大陆,各方诸侯雄踞,宗门林立,豪杰并起,大能者可追云逐月,移山填海,崩碎虚空,具有毁天灭地之威。少年横空出世,于微末中崛起,修玄功秘技,捕妖兽,俘美女,诛强敌,傲视天下,席卷宇内,横扫六合八荒!
  • 北京:城与人

    北京:城与人

    《北京:城与人》中经由城市文化性格而探索人,经由人那些久居其中的人们,和那些以特殊方式与城联系,即把城作为审美对象的人们搜寻城,我更感兴趣于其间的联结,城与人的多种形式的精神联系和多种精神联系的形式。当我试图讲述城对于人的塑造,和对于创造其形象者艺术思维的干预时,不能不暗自怀着兴奋。
  • 寄董武

    寄董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亲骑在树杈上

    父亲骑在树杈上

    父亲离家出走的那天夜里下着大雨。沉闷的雷声从天边滚滚而来,在头顶上突然炸响。我隐约听到母亲又和父亲在卧室里吵架,虽然听不清吵什么,但完全能感受到那种恨不能掐死对方的恐怖气氛。我推了推弟弟。他睡得像头小死猪,轻轻打着鼾。借着窗口不时亮起的闪电,我看到一线口水从他嘴里源源流到枕头上,他的左脸蛋儿浸泡在口水中。我用力推了他一下,鼾声一止,他抬腿狠狠踢了我一脚。我趴在他耳边说:妈妈在和爸爸吵架。他依然闭着眼睛:吵呗,别烦我,我刚才正在吃糖。我说:你出去看一下吧。只要他一出面,肯定能让母亲和父亲感到一丝内疚。弟弟瞪着我:你怎么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