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100000004

第4章 大都建成以前的北京(3)

中都建成后,金朝又在中都城郊建立若干处离宫。大定十九年(1179年),金朝统治者在中都东北建造离宫,名大宁宫,经过几次改名,最后定名万宁宫。在这一离宫中,建有楼台亭阁和湖泊,“曲江两岸尽楼台”④(赵秉文:《滏水集》卷七,《扈跸万宁宫》),写出了当时的富丽景象。湖中有一座小岛,名叫琼华岛。琼华岛上的小山,传说是金朝灭北宋后将汴梁艮岳的假山石运来堆成的,小山上面便是著名的广寒殿。⑤(参见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据《纪录汇编》卷七明宣宗所作《御制广寒殿记》,明朝永乐帝说过,广寒殿所在小山“宋之艮岳也”。按,元代传说,蒙古族兴起北方时,“塞上有一山,形势雄伟,金人望气者,谓此山有王气,非我之利。金人谋欲厌胜之……乃大发卒,凿掘辇运至幽州城北,积累成山,因开挑海子,栽植花木,营构宫殿,以为游幸之所”。这就是琼华岛的由来。(参见陶宗仪:《辍耕录》卷一,《万岁山》)这两种说法都不一定可信。)金章宗时(1190—1208),皇帝常常于三、四月间到万宁宫,八月间再回到城内,每年差不多有半年时间住在那里。除万宁宫外,城南也有行宫,叫做建春宫:城西的香山、玉泉山也都有行宫。但以万宁宫的地位最为重要。

在中都建成后,金朝政府还曾开凿运河,想以此保证中都的物资供应。当时山东、河南、河北的税粮和其他征调的物资,都由水道运到通州(今北京通州区)。通州到中都,原来有漕渠可通,但因“通州而上,地峻而水不留,其势易浅,舟胶不行”,所以常从事陆运,“人颇艰之”。金世宗大定五年(1165年),曾发“宫籍监户、东宫亲王人从及五百里内军夫,浚治”漕渠,但没有能解决问题。大定十年(1170年),“议决卢沟以通京师漕运”,即从中都西边卢沟河(今永定河)开口(称为“金口”)引水东下,经今八宝山北麓,入中都城北的护城河,直到通州以北,入潞水(今白河)。开凿这条运河,原想从此“诸路之物可径达京师”,结果渠成之后,“以地势高峻,水性混浊。峻则奔流漩洄,啮岸善崩:浊则泥淖淤塞,积滓成浅,不能胜舟”,实际上没有起多少作用。后来,因为害怕上游河水暴涨,泛滥成灾,干脆发工“塞之”①(《金史》卷二七,《河渠志》)。这一工程完全失败。通州到中都仍靠陆路运输。

中都建成后,金朝统治者还就加强中都与南北各地的交通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卢沟桥的建造。卢沟桥渡口,自古以来便是燕蓟地区通往南方的要津,原来在这里设有浮桥和木梁桥。随着中都的建成,卢沟桥渡口的交通日益频繁,浮桥或木梁桥已不能适应需要。金章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金朝统治者下令建造石桥,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建成。新建的卢沟桥全长二百六十米五,宽七米五,桥下有十一个拱券,是当时我国北方最大的石桥。桥的石栏杆柱头,雕刻有千姿百态、神情生动的石狮子,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杰出成就。①(现在卢沟桥上共有各种大小狮子四百八十五个,多数是后代增补的。)这座宏伟瑰丽的石桥,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13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中国,看到这座石桥,对它作了详细的描写,表示了由衷的钦佩。

和辽代一样,金朝的历代统治者也是狂热的佛教崇拜者。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佛教极盛,中都内外,除了原有的寺庙之外,又出现了不少新的庙宇,因此,“都城之内,招提兰若如棋布星列,无虑数百,其大者三十有六焉”②(《元一统志》卷一,《中书省·大都路·奉福寺》)。金初,盛行的是佛教中的律宗,后来,禅宗取而代之,风靡一时。金朝后期,禅宗的万松和尚受到统治者的尊奉,声势显赫,在政治上很有影响。此外,金朝统治者对道教也很重视,著名的道观白云观,原建于唐开元时,金章宗时改建,当时叫太极宫,金章宗曾多次到这里。太极宫的历任提点,都受到统治者的宠遇。这所道观,屡经修治,至今犹存。金朝末期,全真道开始盛行。全真道提倡禁欲与苦行,有利于麻痹劳动人民的反抗意志,因此也得到统治者的保护和提倡。中都内外,全真道道观相继兴建。

在中都郊区及京畿各县,女真族和汉族的官僚、贵族、豪强、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女真贵族利用政治权势,圈占很多土地,有的人占地达八百顷之多。③(参见《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三》)汉族的地主如京畿永清张氏,“家饶财,畜牧满野,上腴居邑之半”④(陆文圭:《墙东类稿》卷一三,《慈悟居士墓志铭》)。至于马、萧、刘、韩等世代豪门,更可想而知。金朝统治者还把原在东北的女真族人,按猛安(千户)、谋克(百户)的编制,迁到河北各地,其中有不少分布在中都郊区及京畿各县。金朝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制造民族矛盾,加强自己的统治。为此,还从当地原有的土地中一再“拘刷”良田来分配给他们,结果,受害的主要是汉族劳动人民。但是,真正从中得到好处的是猛安、谋克中的上层人物,他们得到大量良田,再出租给汉族劳动人民耕作,收取地租,自己则“惟酒是务”,过着不劳而食的腐朽生活。而猛安、谋克中的下层群众,只能分到一点甚至根本分不到土地,“砍芦为席,或斩刍以自给”①(《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过着十分困苦的生活。很清楚,中都地区广大农村中的基本矛盾,是以女真、汉等族地主为一方,女真、汉等族劳动人民为另一方的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

13世纪初,北方草原蒙古族兴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号成吉思汗。1210年,成吉思汗发动了对金朝的战争。1211年9月,大败金军,从间道夺取了中都西北的居庸关。对于中都来说,“居庸最为要害”,居庸一失,中都立刻受到威胁,因此金朝统治者十分恐慌,急忙下令戒严,但是,蒙古军没有集中力量进攻中都,而是分兵掠取河北、山西的一些州县,还袭取金朝的群牧监的马匹,“几百万匹,分属诸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遂即退去。②(参见《元史》卷一,《太祖纪》:卷一二二,《槊直腯鲁华传》。)蒙古军的进攻引起了金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1213年8月,金军将领胡沙虎发动政变,带领军队从北面突入中都的通玄门和西边的彰义门,杀死金帝完颜永济,另立完颜珣为帝,这就是金宣宗。十月,金军其他将领又杀死胡沙虎。这时蒙古军再次发动进攻,“河北郡县尽拔”,从河北到山东,只有中都等十一城尚为金朝保有。贞祐二年(1214年),金朝遣使求和,蒙古军勒索大批金帛、童男女和马匹,于四月间由居庸关退出。五月,金宣宗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以皇太子留守中都。这次迁都实际上是十分狼狈的逃窜,随着统治者的出走,中都的许多居民也仓皇逃散,流离失所。“卷地狂风吹塞沙”,元初大剧作家关汉卿的作品《闺怨佳人拜月亭》,便是以这次迁都为背景,描述了广大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情况。成吉思汗听到了金朝南迁的消息,十分恼怒,认为金朝并不是真正想要议和,只是一种缓兵之计。于是又发动了对金的战争。

蒙古军这次的出征路线分两路。一路以木华黎为统帅,征辽东:一路以三合拔都和契丹人石抹明安等为统帅,引兵南进。在金朝政府南迁途中,主要由契丹族组成的糺军叛变,投降了南进的蒙古军。糺军熟悉河北地理,就为蒙古军作先锋,夺取了河北许多地方。金皇太子闻讯,连忙南逃,留下丞相完颜承晖、尚书左丞抹撚尽忠等守卫中都。贞祐三年(1215年)正月,蒙古军取通州,逼近中都。中都金军将领右副元帅蒲察七斤出降。“七斤既降,城中无有固志”,而且城中粮食来源完全断绝,“人相食”①(《元史》卷一五三,《王檝传》。《金史》卷一〇一,《承晖传》、《抹撚尽忠传》),处于绝境。金朝两次派兵来援,都在中途被击溃。四月,蒙古军“攻万宁宫,克之”。兵临中都城下。五月初,完颜承晖自杀,抹撚尽忠开通玄门逃跑,“城中官属父老缁素,开门请降”②(《元史》卷一五〇,《石抹明安传》)。中都自此归于大蒙古国统治之下,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大安三年(1211年),就在蒙古军大举进攻前夕,中都曾发生大火,“延烧万余家,火五日不绝”,城市受到很大破坏。在蒙古军攻取中都过程中,城市进一步遭到破坏,“雄丽为古今之冠”③(《大金国志》卷二三,《东海郡侯纪下》。)的中都宫殿,有不少在围城中因缺乏柴薪,陆续被拆除,但还保留下了一部分。总的来说,中都城已相当残破了。

大蒙古国的著名政治家耶律楚材,原来是完颜承晖属下的一名官员。他当时也在被围的中都城中,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事件。后来,他在一首诗中简要地叙述了中都城陷落的经过:

天子潜巡狩,宗臣严守陴。

山西尽荆枳,河朔半豺狸。

食尽谋安出,兵羸力不支。

长围重数匝,久困再周期。

太液生秋草,姑苏游野麋。

忠臣全节死,余众入降麾。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如何改变人生

    曾国藩如何改变人生

    本书以曾国藩的一生经历为主线,深入挖掘他在求学、当京官、镇压太平天国、晚年这四个不同时期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乃至如何显著地影响着他的人生轨迹。这对当代仍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 数载烽火

    数载烽火

    战火纷飞,乱世争雄,消磨的是是兄弟情谊。掌天下权,领百万兵,却有一颗赤子之心。当性格截然不同的亲兄弟的再次相遇,擦出的绝不是亲情的火花,而是一方的猜忌,一方的自欺欺人。当乱世落幕,尘埃消散之后,谁又是这场战争的赢家,而他又是否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胜者?
  •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烽火连天,刀兵四起的时代。三国,一个智计并出,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时代。鲁迅曾说,中国是一个有三国气的民族,一直以来,受文艺作品《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以及易中天《品三国》的影响,人们对三国所发生的事都似乎早有定论,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被误读误解?南门大守耗费20多年时间遍查史籍、分析史实,亲历数十处三国古遗迹,用正史的笔触、全史的概念,数易其稿,撰写了皇皇巨作,为读者讲述三国的历史真相!真相往往会颠覆观念,超出想象!让人大跌眼镜!
  • 三国之大汉重生

    三国之大汉重生

    魂穿千年,附身柔弱公子刘琦。立志改变这身命运,与群雄争霸于汉末乱世中!强国之路,从大汉重生开始……———欢迎加入书友群658686404
  • 重生大宋之一手遮天

    重生大宋之一手遮天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是每一个男人的梦想。江山在手,美人我有。写江山战争的多了,就来写写美人,写写武功与江湖,来一次艳说。一觉醒来,本是太子的赵桓换了了千年后的灵魂,拥有了千年后的思想,他要改变命运,不想做那个倒霉短命的宋钦宗,于是,武功来了,美女来了。金国来了,要抗争与征服;西夏还存在,要灭掉;吐蕃也要收复;还有小小的大理,也要收归版图。高丽还在叫嚣,倭寇竟然横行,这让拥有超越时代千年思想智慧的他怎么忍受得了!这里有才华横溢又昏庸无能的宋徽宗,有艳名流传千古的李师师,有尊贵艳丽的皇后,有权倾天下的宰相蔡京,有流芳千古的文人骚客,有精忠报国的岳飞诸将。*********************************以下是书友群,欢迎大家加入,对本书有建议的可以和我提。加了一个的请不要重复加。群1:45193340
热门推荐
  • 明月珠(中国好小说)

    明月珠(中国好小说)

    荣耀祖是八旗子弟,解放前过着锦衣玉食、游手好闲的日子。解放后,地位一落千丈,等同于一个小市民,而命运也奇迹般地将他自小讨厌的一个与他同名的大白蓍安排住在了同一个院落。两人磕磕绊绊,相互看不起。大白蓍的儿子在容家院子里捡到了一颗神奇的珠子,此珠不同的人拿去看,可以看见不同的景象。容耀祖认为此物一定是他家的宝物,想方设法想夺回来。他伙同情人金盘的哥哥金毛设计绑架大白蓍的儿子,目的是得到那颗神奇的珠子。而结果呢,珠子到了他们手上却如同一颗石头。这颗珠子到底是赝品还是宝物?到底是谁留下的?后来又落入谁人之手?荣耀祖的命运随着这颗珠子在文革中又会有怎样的起伏?……
  • 重装临界

    重装临界

    本来想当一个死宅,但是却被莫名其妙的卷入一场科研意外,于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将要面对的是一个剑与魔法,但却有着相同的物理法则的世界。当巨龙骑士,神级法师俯视着高楼大厦。当恒星战舰,曲率导弹踏平了帝国皇城。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拒绝流氓系统,不搞打怪升级,主角是理论派,讨厌战斗,更讨厌近战法师~此书又名《变身之后我开启了异世界之门》《高魔VS高科》《科学少女明明超级谨慎却过分的弱鸡》《科学和魔法的统一理论》《禁术魔法VS热核聚变》《微观量子第一理论基础》《异世界相对论》轻松的硬科幻文。认真你就输了~
  • 万道神皇

    万道神皇

    一代神皇因灭世天劫陨落,却意外转生在一个家族废柴身上,由此揭开他重新争霸三界,主宰万道神皇之路。杜天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天才,一种是我,一种是被我轰杀的天才。
  • 解放一江山

    解放一江山

    全国大陆解放后,国军的残余部队退至东南沿海部分岛屿,其企图利用这些岛屿作为拱卫台湾和对大陆实施反攻的前进基地。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发动攻岛作战,此为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战斗历时两天,至1月19日2时,解放军占领该岛,国军一江山岛指挥官王生明阵亡。
  • 总裁的娇妻我抢定了

    总裁的娇妻我抢定了

    她,是豪门望族之女,出身高贵,举止优雅,谈吐优雅。他,学历高,长相帅气,薄唇轻吐便会令人魂牵梦绕,办事冷静谨慎,帅气腹黑,深不可测,一手遮天,强取豪夺,只要他想要!新闻上流传,得她者,便犹如得到了整个商业界...他们的遇见注定不平凡,不仅仅是两个商业巨头的结合,更是一个爱情美好的开始,而此时故人重逢,曾经表白被拒的老同学找上她时,又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呢?这一次,她是选择紧紧的握住身边人的手,还是选择跟这喜欢自己五年故人走?“你放开我,我是不会跟你走的!”“敢碰我的女人,找死!”“事到如今,你还不知悔改?枉费我留在你身边这么多年,离婚吧。”
  • 本宫不好惹

    本宫不好惹

    “啊?穿越?还命运赏给我?”童优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开什么玩笑!她这么倒霉的人怎么可能穿越?“你前一世本不该那么倒霉的,是命运算错了,所以,为了弥补你,命运就赏给你一场穿越,呃,相当于重生一次,但是你可以带着前一世的记忆。”
  • 洪荒混沌天尊

    洪荒混沌天尊

    定数?天下间哪有一成不变之事?既然我有天大气运重生混沌,那么我偏不服这大道约束!后世屌丝穿越混沌,得灵宝,修神诀,教众徒。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超脱大道,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 弃妇的小日子

    弃妇的小日子

    她被婆婆以夫君之名休弃,抱着襁褓中的女儿离开。她忘掉身份重做农妇,借精致糕点“梨花醉”赢得了尊重!他是大宅院在外经商的少爷,一场意外,她为了五十两银子嫁给了他,他为了传宗接代答应族长贴告示娶了她。新婚夜,抬眼的一瞬间,她被他的容颜吸引,下定决心夫唱妇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夫君别跑:霸气小女匪

    夫君别跑:霸气小女匪

    为了家人被迫嫁与知府家的三公子,可谁知这个三公子却是个不受宠的。从此,家事国事江湖事,事事烦心!孰料,小郎君不简单功夫还了得,比她厉害就算了,尼玛,还有个无比强悍的身世。正牌公公找上门:“你不配做我儿媳妇。”她哼了一声:“姐才不稀罕”挺着肚里的小包子决然离去。日子就是你追我逃……“呔!前面的那个大婶放开那个俊后生!让他来给我肚子里的娃娃当爹刚刚好...”
  • 布袋沟

    布袋沟

    本书是湖北农民作家文库之一种。作者李旭斌,透过跨越了好几个时代的农民古三的视角来看乡村的变化,展示从解放前直到当代农村社会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