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100000005

第5章 大都城的建造过程(1)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政权统一全国,这在我国历史上是规模空前的。为了适应统治范围广袤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元朝政府在原燕京城旁边,建立了一座崭新的大都城。

一、在断事官们统治下的燕京

蒙古军进入中都以后,取消了中都这一名称,重新改名为燕京,同时设置了燕京路总管大兴府,管理京畿地区。①(参见《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起初,燕京的形势是很不稳定的,河北的许多地方,都为封建军阀所把持,山头林立。这些割据一方的土皇帝,反复无常,动摇于金朝和大蒙古国之间。燕京南面的信安(今属河北霸州),当时为军阀张甫所占有,他一度投降蒙古,不久又倒向金朝,并出兵掠取燕京周围各县,使燕京城受到很大威胁。守城的官员甚至被吓得引水环城,阻绝内外交通,用来防止张甫的进攻。②(参见《元史》卷一五三,《王檝传》)因为害怕城内有人作内应,大蒙古国还大肆搜捕,杀了不少人。③(当时耶律楚材坚决主张用重刑,他的理由是:“信安咫尺未下,若不惩戒,恐致大乱。”(《国朝文类》卷五七,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可见大蒙古国对信安张甫是视为腹心之患的。)元太宗窝阔台攻陷汴梁,金朝灭亡(1234年)以后,信安也跟着投降,局势才逐渐稳定下来。

大蒙古国创建之初,官制很简单,除了万户、千户、百户、牌子头(十户长)这一套十进制的军政合一组织之外,还设有札鲁忽赤,即断事官,管理“奸盗、诈伪、婚姻、驱良等事”①(《元典章》卷四九,《刑部一一·强窃盗》)。当占领以汉族为主的广大农业地区以后,原有的简单官制已不能适应需要,于是就沿袭金朝的制度,在燕京建立行尚书省,也叫行台,代表大蒙古国,管理“汉地”的有关事宜。行省的长官,由蒙古国派出札鲁忽赤即断事官充任,经常同时有数人。此外,还仿效金朝制度,设置了燕京留守长官(或称留后长官),专门管理燕京的事务。燕京留守长官均兼任行省长官。从占领中都到忽必烈即位以前,先后受命为断事官前来充当燕京行省长官的有契丹人石抹明安、石抹咸得不父子和耶律阿海,色目人牙剌瓦赤、赛典赤,蒙古人不只儿以及汉人刘敏等。

断事官有很大权力。他们是大蒙古国统治者的代表,“得专生杀,多倚势作威”②(《元史》卷一二五,《布鲁海牙传》)。断事官、燕京留守石抹咸得不“尤贪暴,杀人盈市”。他的亲属及“势家子”,光天化日之下就在燕京城内拉着车子抢东西,“不与,则杀之”③(《元史》卷一四六,《耶律楚材传》)。断事官不只儿“视事一日,杀二十八人”:其中有一人已“杖而释之”,正好有人献环刀,不只儿就“追还所杖者,手试刀斩之”④(《元史》卷四,《世祖纪一》)。色目人牙剌瓦赤出身商人,专门替大蒙古国统治者做买卖,搜刮财物。他原在中亚做官,元太宗十三年(1241年)向窝阔台汗请求“治汉民”,被委派为燕京行省长官,来到燕京。他“惟事货赂”,事无大小,都伸手要钱,在他属下的各级官吏,也都“竞以掊克入媚”⑤(《国朝名臣事略》卷八,《姚文献公》)。这些权贵们的横行霸道,给燕京人民带来了很大苦难。

远在漠北的大蒙古国统治者,最关心的是从燕京地区榨取各种财物。中都一攻下,成吉思汗立即派人来“籍中都帑藏”⑥(《元史》卷一,《太祖纪》),刮走了大批金银和缎匹。后来,继续“不时自草地差官出汉地定差发(赋役———引者)”。元太宗窝阔台差贵族忽都虎到燕京定差发,“下至教学行及乞儿行,亦出银作差发”。连乞丐都不得免税,其他人更可想而知。那些教学行的文人们为此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教学行中要纳银,生徒寥落太清贫。……相将共告胡丞相(忽都虎———引者),免了之时捺杀因(蒙古语很好之意———引者)。”除了征取丝和银之外,“使臣经从,调遣军马,粮食器械,及一切公上之用,又逐时计其合用之数,科率民户”。燕京地区的居民,“甚以为苦,怨愤彻天,然终无如之何也”①(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

大蒙古国统治者还把燕京的许多土地和民户,分拨给贵族和功臣。成吉思汗赏赐功臣镇海地土,“命于城中环射四箭,凡箭所至园池邸舍之处,悉以赐之”②(《元史》卷一二〇,《镇海传》)。对另一个功臣札八儿也采取同样的办法,“引弓射之,随箭所落”③(同上书,《札八儿火者传》)都属札八儿所有。这种赐地方式,根本不考虑原住居民的死活,不知使多少人流离失所。大蒙古国在灭金后,调查登记“汉地”户籍,将其中很大一部分分封给贵族和功臣,在燕京得到封户的有耶律楚材、贾答剌罕、布八火儿赤、昔里吉万户、徐都官人等。这些受封者,即称为“投下”(皇族则称“位下”)。“投下”所属民户,按规定都要在完成国家赋税之外另向本投下缴纳五户丝,即每五户出丝一斤。实际上,投下户的负担远不止此。那些贵族、功臣经常巧立名目,任意勒索,甚至私设公堂,拷打追征。这些投下户的遭遇,比起一般民户来,是更加悲惨的。

燕京经历了长期的包围,城市遭到很大破坏。蒙古军入城之初,城内正发生饥荒,又死了不少人。在断事官们的残酷统治下,燕京城很长时间内没有能恢复过来,满目荒凉,有的水井中堆积着“枯骸”④(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李仲宾谈鬼》),以致流行着闹鬼的传说。“可怜一片繁华地,空见春风长绿蒿。”⑤(《国朝文类》卷六,魏璠《燕城书事》)燕京城已残破不堪了。

二、燕京—中都—大都

大蒙古汗统治燕京半个世纪以后,即13世纪的60年代,燕京的地位起了新的变化。

大蒙古汗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权夺利,不断爆发激烈的斗争。在成吉思汗生前,为了汗位继承问题,他的几个儿子就发生过冲突。作为一种妥协,成吉思汗选中了第三个儿子窝阔台作继承人,这就是元太宗。但是,按照蒙古人的习惯,幼子才能继承父亲的产业,其他诸子应分立门户。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在分封时得到蒙古本土,在成吉思汗死后分得的军队也最多,势力强大。窝阔台对他心存猜忌,就以自己患病需要找替身为名,将拖雷毒死。窝阔台死后,由其子贵由继位。贵由统治期间,“法度不一,内外离心”,不到三年即死去。死后,其妻海迷失暂理国事。这时拖雷诸子均已长成,暗中笼络一部分蒙古贵族,利用“忽里勒台”(蒙古贵族和军事首领的大聚会,新汗都要由这种聚会选出),推选拖雷的长子蒙哥为汗,把窝阔台一系的势力打了下去。

蒙哥当上汗以后,一方面派自己的亲信去燕京行省充当断事官,另一方面又以自己的兄弟忽必烈(拖雷的第四子)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①(元史》卷四,《世祖纪一》)。这样,在“汉地”实际上形成了两个互相牵制的政权系统。忽必烈受命以后,把自己的营帐移到靠近“汉地”的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和抚州(今河北张北)之间的金莲川,很快就在那里建立城邑,取名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并经营宫室,作为自己长期居留的地方。他在开平“招集天下英俊,访问治道”。所谓“英俊”,就是汉族地主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姚枢、海云(佛教僧侣)、刘秉忠、张德辉、元好问等,以及一些汉族军阀:所谓“治道”,就是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忽必烈接受这些人的意见,在“汉地”的部分地区(河南、关陕)进行了某些改革,“其法:选人以居职,颁俸以养廉,去污滥以清政,劝农桑以富民”①(姚燧:《牧庵集》卷一五,《姚文献公神道碑》。)。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燕京行省断事官们的胡作非为,忽必烈表示了不满。但是,断事官们都是蒙哥的亲信,忽必烈对燕京及其周围地区的事务,实际上完全不能过问。

忽必烈在“汉地”采取的一些措施,使他的声望大为提高,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拥护。这就引起了蒙哥及其亲信的猜忌,认为“是心异矣”,“大为钩考”,要追查忽必烈的所作所为。后来依靠汉族谋士的出谋划策,忽必烈才得以幸免于难,但是他所设置的一些机构和改革措施,也就因此废止了。②(姚燧:《牧庵集》卷一五,《姚文献公神道碑》。)

1258年,蒙哥大举攻南宋。他自己率领军队由关中攻四川,命忽必烈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第二年七月,蒙哥在四川合州钓鱼山战死。围绕着汗位继承问题,大蒙古国统治集团内部又爆发了激烈的斗争。拖雷的幼子阿里不哥纠集部分蒙古贵族,在漠北和林称汗,同时派遣亲信脱里赤“为断事官,行尚书省,据燕都,按图籍,号令诸道”,企图把燕京作为他们控制“汉地”的据点。脱里赤还在燕京及周围地区大肆“括兵”(征调百姓充军),准备阻挡忽必烈回军。忽必烈得到消息,立即与南宋议和,乘脱里赤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之际,迅速北撤。在这一年的年底,全军赶到燕京,清除了亲阿里不哥的势力,控制了这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稳定了“汉地”的局势。③(参见《元史》卷四,《世祖纪一》)忽必烈在燕京近郊住了两三个月,便于1260年3月,由燕京前往开平,召集一部分贵族、将领聚会,即位称汗。于是,在大漠南北,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两兄弟之间,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由于忽必烈既拥有部分蒙古贵族、将领的支持,又得到汉族地主的拥戴,有“汉地”丰富的物资作后盾,因而很快便打败了阿里不哥,取得了胜利。燕京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军事基地的作用,军用的粮食和许多其他物资都先集中到这里,再运往开平:不少军队也先在这里集中,再调往前方。

在登上汗位前后,不断有人向忽必烈提出建都燕京的问题。在即位以前,蒙古贵族霸突鲁对忽必烈说:“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①(《元史》卷一一九,《木华黎附霸突鲁传》)即位以后,汉族谋士郝经等人也提出了“都燕”的建议,理由是:“燕都东控辽碣,西连三晋,背负关岭,瞰临河朔,南面以莅天下。”②(郝经:《郝文忠公集》卷三二,《便宜新政》)从这些话看,他们都强调燕京优越的地理位置,便于控制四方。忽必烈对他们的建议是重视的,他决定将政治中心南移,不再以漠北的和林作首都。但是为了照顾蒙古贵族们的习惯,避免引起更多的反对,他在即位之初,采取两都制,每年来往于燕京与开平之间,在燕京过冬,在开平度夏,而以位于草原上的开平为主要都城,以燕京为陪都。中央行政机构中书省就设在开平,而在燕京分立行中书省。中统四年(1263年)五月,正式定名开平为上都。第二年(1264年)八月,又将燕京改为中都。

忽必烈上台,意味着蒙汉地主阶级联合统治的进一步加强。他积极采用汉族封建地主阶级的各种统治经验,模仿前代封建王朝的样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统治机构,颁布各种制度法令。用当时的话来说,这些就叫做采用“汉法”。采用“汉法”的结果,使一些蒙古贵族的势力有所削弱,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北方原来混乱的情况有了一些改变,社会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正式将国号改为大元,“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③(《国朝文类》卷四〇,《经世大典序录·帝号》)。忽必烈用“大元”来取代“大蒙古国”,表明他意识到自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者,采用“大元”国号,正是他积极推行“汉法”的一个标志。

在积极推行“汉法”过程中,忽必烈大力经营都城,在中都附近建立起一座新城。采用“大元”国号的次年,即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忽必烈命名新城为大都,而原中都城则成了大都的一个组成部分。大都成为首都,上都的地位便相应起了变化,由主要都城改而成为陪都。“维昔之燕,城南废郛。维今之燕,天下大都。”①(黄文仲:《天下同文》前甲集卷一六,《大都赋》)旧城不过是新城南边的废郛,新城则是当今天下最大的都城。在历史上,北京从此开始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忽必烈采用“汉法”,建都大都,不是没有斗争的。少数保守的蒙古贵族对此坚决反对,他们派遣使者质问忽必烈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②(《元史》卷一二五,《高智耀传》)忽必烈不顾他们的反对,继续坚持原来的方针。这是因为,北方比较落后的游牧民族的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后,如果要适应当地原有的经济状况,就必须采用“汉法”:如果坚持本民族原有的生产方式,一味从事掠夺,就只能导致垮台。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忽必烈刚上台不久,就有人向他指出:“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③(许衡:《鲁斋文集》卷二,《立国规模》)忽必烈为了巩固统治,不能不采用“汉法”,也不能不把政治中心南移,建都大都。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于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三、大都城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屡经战火、残破不堪的燕京,在大蒙古国统治了半个世纪之后,依旧是个破烂的城市。战争中残存下来的一部分宫殿,在大蒙古国接管中都的第三年(1217年)又发生一次火灾,剩下的大概已经没有什么了。④(参见程钜夫:《雪楼集》卷九,《旃檀佛记》。按,元代官私文献中都没有提到原中都城的宫殿,可见已经完全不存在了。繁华富丽的大安殿已变成一堆瓦砾,“野花迷辇路,落叶满宫沟”(迺贤:《金台集》卷二,《南城咏古十六首》),元代在它的基址上盖起了酒家寿安楼。)忽必烈即位初期,每次来到燕京,总是住在“近郊”,大概是残存的某处金代离宫。过了几年以后,开始重建琼华岛。

琼华岛原是金朝离宫万宁宫的组成部分。蒙古军在占领中都以前,先攻占了万宁宫。蒙古军对这座离宫进行了焚掠,使它遭到很大破坏。只有琼华岛因为在湖泊之中,至少有部分建筑(如岛巅的广寒殿)得以保存下来。大蒙古国统治者占领华北广大地区之后,积极扶植中原地区的各种宗教,当时流行的全真道(道教的一个流派)也得到重视。全真道首领丘处机曾为成吉思汗所召见,长途跋涉,远赴中亚。由中亚归来后,丘处机住在燕京,燕京行省石抹咸得不、札八儿等“施琼华岛为[道]观”①(陈时可:《长春真人本行碑》,引自《日下旧闻考》卷九四,《郊坰》),而且禁止在琼华岛周围“樵采”,因而“樵薪捕鱼者绝迹”②(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下)。不久,大蒙古国统治者又将琼华岛改名为万安宫。但在丘处机死后不久,全真道的道士们就拆毁了琼华岛上的广寒殿,“从教尽刬琼华了,留在西山尽泪垂”③(元好问:《元遗山诗集笺注》卷九,《出都》。作者在这首诗的注中说:“万宁宫有琼华岛,绝顶广寒殿,近为黄冠辈所撤。”元好问作这首诗的时间是蒙古乃马真后二年(1243年),参见施国祁:《元遗山全集年谱》)。琼华岛从此也和万宁宫的其他建筑一样,成为一片废墟。1253年,郝经“由万宁故宫,登琼华岛”,颇有感慨地写道:“悲风射关(指居庸关———引者),枯石荒残,琼花树死,太液池干。游子目之而兴叹,故老思之而泪潸。”④(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一,《琼华岛赋》)1260年,王恽游览琼华岛,也赋诗道:“蓬莱云气海中央,薰彻琼华露影香。一炬忽收天上去,谩从焦土说阿房。……玉云仙岛戴灵鳌,老尽琼华到野蒿。惆怅津阳门外去,春风飘乱酒旗高。”⑤(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四,《游琼华岛》)长满野蒿、满目荒残的琼华岛,已经成为诗人凭吊的古迹了。

同类推荐
  • 我的长安梦

    我的长安梦

    我来了,开启了一段长安梦,成就一番大事业。
  • 宋天子

    宋天子

    一觉起来,世界都变了,身上穿的是龙袍,卧的是龙床,嘿嘿。“陛下,镇北军攻进了宫城,快逃吧!”
  • 晋国土地制度

    晋国土地制度

    本书正编《晋国土地制度》对晋国的变革分早、中、晚三期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春秋时期土地制度乃至春秋史的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附编中《试论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的性质及其发展阶段》对当地彝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进行了详细论证,《郭老古史分期研究的特点及其战国封建论有关问题的重新阐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试论郭老古史分期研究的特点》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郭沫若的古史分期研究进行了评判,《试论儒学现在面临的发展阶段及其任务》探讨了儒学在当今形势下的意义与价值。
  • 大宋王朝再出发

    大宋王朝再出发

    改变,在原来的地方开始,在原来的地方结束。
  • 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

    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

    古典可以理解为是代表过去文化特色的一种正统和典范。本书给大家一一呈现了流光溢彩的世界古典史,其内容有《古代希腊概况》、《大流士改革》、《原始基督教的历史背景》等等。
热门推荐
  • 樱桃

    樱桃

    电影《樱桃》是旅日导演张加贝与近年来凭精湛演技赢得绝佳口碑的实力派演员苗圃的二度牵手之作。该影片采用纪实主义手法将其搬上银幕,由著名编剧鲍十撰写剧本,讲述了大山深处一个智障母亲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很多媒体被苗圃所扮演的母亲所感动,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不断落泪,并且表示,这是一部可以堪比《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影片,非常值得推荐给一些80、90后的新人类看。
  • 田园娇宠:娘子,太轻狂!

    田园娇宠:娘子,太轻狂!

    她,被拐带的孤女,十三年后,一家团聚却藏有惊天阴谋,瞬间家破人亡!她,国公府身份高贵的嫡女,五岁之后,过得却是猪狗不如,奋力逃避,却也身死魂灭!当她烈火重生,将仇恨洗尽,准备安享生活,却时空转换,她成了落下断崖的她!明眸一睁,勾唇冷笑,既然那个世界已别无贪念,就直面上天赐予的时空转换和肚子里多出来的小礼物!从今以后,再无国公府的大小姐柳陌苡,有的只是换姓换命的云陌苡,该讨回来的绝不手软!怀揣着聚宝梅花烙空间,在一个落后贫穷的小山村昂首起步,打造一个只属于她的盛世庄园,谁也无法觊觎!却不想在这奋斗的过程中,吸引的这一批批的美男是肿么回事?儿子,你说谁当爹比较好?小家伙摇头晃脑道:有权有势有银票!
  •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幸福品味

    世界名人名言金典:幸福品味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王爷在现代:我的VIP男友

    王爷在现代:我的VIP男友

    终于穿越回21世纪了!发现自己回到家里,她忙着高兴之余,发现家里有个无赖,无赖口口声声这是他的家。拜托,这里真的是她家啦,她可以发毒誓的!可是为什么他却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令她不得不相信周围熟悉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了呢…呜呜,老妈老爸为什么不要她了,打算连同自己也卖给这个陌生的男孩?是,她承认自己做出了不可原谅的事情,可这也不至于让她变得一无所有,身无分文吧!神啊,赶快派个人来解救她吧……什么!原来古代的他也穿越到现代了啊,天呐!说明一下,这书是《七夜宠妃:都是穿越惹的祸》的续集。
  • 我是一个小兽人

    我是一个小兽人

    小小黑客,莫名的来到了魔兽世界,凭借着一身的黑客本领,在魔兽的世界中纵横无敌。
  • 电话销售的100个细节

    电话销售的100个细节

    本书总结了数十位金牌销售人员的方法与经验,以电话销售场景与案例的形式将销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需要掌握的方法一一展现。内容涉及开始打电话的准备工作、应对拒绝、开发新客户等细节,旨在为读者提供抓住客户心理、获得客户认同、最终打动客户成交的实战宝典。
  • 极品强仙

    极品强仙

    为得修仙宝典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萧铮睁开眼来,发现自己竟成了一个被抛弃的私生子。懦弱?无能?书呆子?穷小子?让这些代名词统统见鬼去吧!他萧铮我行我素、弑佛杀神,为的,便是要在这繁华大都市中问道求仙,做这世间的最强者!
  • 婆媳大战

    婆媳大战

    婆婆与媳妇,自古来便是站在楚汉两界的敌对方。当然,婆媳关系好的也有,但在少数。导火索,源于争夺她们之间互爱着的男人,这个好似老鼠钻进风箱的男人,担当着两种角色,一头是儿子,一边是丈夫。几千年来,这个战场销烟弥漫,喊声震天。时光荏苒,双方战术在不断更新,决胜方的地位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以前,处在上风的是婆婆,她老人家只要眉头轻轻那么一蹙,老手随意那么一扬,儿子们便得高唱一曲《孔雀东南飞》,貌似兰芝的媳妇便只能掖着休书哭哭啼啼地回娘家。如今,媳妇昂首挺立,不仅与婆婆分庭抗礼,而且,当仁不让地霸着“导火索”,再也不许婆婆多染指。婆婆岂甘就此拱手相让?绝对不行!先揪过沉浸在老婆温柔乡里的儿子,劈头盖脑的一通训,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来一通革命家史教育,可效果甚微。婆婆对分不清“敌友”的混小子既是失望更是生气,可她老人家将一切归咎于这个成天打扮成小妖精似的儿媳妇。都是她,媚惑得儿子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再这样下去如何了得?婆婆决心与媳妇来场PK,来个争夺战!很不幸,本书中的女主柳芊芊恰好是现代时尚超前的媳妇,而书中的婆婆却是个看不惯一切,独尊,与时代有些格格不入的传统人物。婆婆扯过亦步亦趋地跟在新婚媳妇身后的儿子,一脸的不满:“每天都不知道早起给自已的婆婆和爷们做早饭,你娶得是啥媳妇?”新娘子柳芊芊气得满脸红晕,举起大红枕头便朝新郎林晨飞扔去:“跟你娘睡去,成天你妈你妈的。”战场摆开,狼烟顿起。除了这个主战场外,还有另外三个次要的战区。这三对婆媳,或婆强媳刁,或婆蛮媳悍,或婆土媳洋…总之,开战伊始,形态各异,精彩纷呈。呵呵,这下可有热闹看喽。在这里,婉儿要特别感谢可爱的小冰月,是她不厌其烦地替婉儿做封面,做了一张又一张。小冰月,新年快乐哈!还有,咱们的宝贝狼儿与小冰月合作,替婉儿重新做了一张封面,在此,婉儿祝狼儿在家乡一切安好,新春快乐!推荐一下自已完结的文文《惹火小丑后》强力推荐好友的文文:筱语依依:玩毒小王妃静窗幽恋:王爷奴家有了宋喜:肥婆皇后梦幻的色彩:《爱上吸血鬼总裁:》三木目:幸福那根骨头瑜玥:皇帝弃了种蓝羽水月:皇宫宝贝之睿智六公主晨曦梦晓:想跑没门久仙::惹上邪总裁落櫻:这家伙好拽流泪的天空:战神总裁潇丹青:替欢小娇妻
  • 李主任的一天

    李主任的一天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我家靳先生已上线

    我家靳先生已上线

    据说,靳先生宠妻入骨,在圈内一直有个惧内的称号…而有一天,许微然终于爆发“特么你给我说清楚!我什么时候多了你这么个丈夫?!”听及,靳先生放下锅铲,抬起头仿佛要说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我七岁,你四岁那年,你拉着我非要我当你的新郎,而我当时恰好缺个伴侣,便勉强的答应了你的要求”而话落,许微然脑海猛然模糊不清的记起当年某次玩过家家,还随手抓了个男童拜堂的那一幕…猝“太太,有人说她非先生不嫁,怎么处理?”“哦?先生怎么说”“…先生说他家太太有暴力倾向,他没那胆子…”“!!!”“…喂?先生吗?太太怒火中烧还拿了把刀…”听及,靳连沅眼露笑意,看着眼前瞪着他的妻子,动了动跪在搓衣板上有些疼的膝盖“嗯,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