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1100000014

第14章 受无名老僧点化,精进坐禅修行(2)

刚嚼一两口还好,可是,老僧身上长满了疔疮,需要大量药泥涂抹。契此嚼呀嚼,直嚼得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好像全身的水分都被那干干的草药吸完了,以至于嘴唇开裂,嘴角出血……

可喜的是,在契此的精心照料下,无名老僧的疔疮都退了红,消了肿,结了痂,渐渐愈合了。他也在昏睡了七天之后,慢慢睁开了眼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老人家,你总算醒了!”契此双手合十,喃喃说道。

出乎契此预料的是,老僧醒来之后,竟然对自己浑身疔疮的痊愈视而不见,问都没问一声究竟是怎样治好的,犹如他从来没有长过那些脓疮一样。他二话没说,就对契此发号施令起来:一会儿说自己脊梁背上痒痒,让契此给他挠挠;一会儿又嚷嚷腰酸腿疼,叫契此捶一捶……未等契此喘过气来,他又指着自己的嘴巴,表示渴了,要水喝。契此随手从自己平时喝水的瓦罐里舀来一碗水,递给了他。谁知,他看都不看,说:“我不喝凉水。”

契此到厨房为他讨来一碗开水。然而,他还是不喝,说:“我不喝白开水。”

契此无奈,到一位爱喝茶的同参那里求来一撮茶叶,在门外支起三块石头,熬了一壶热茶。哪知道,老僧刚刚喝进嘴里,便全部吐了出来,并且训斥契此:“这是茶吗?纯粹是烂树叶子!我要喝杭州龙井。”

杭州虽然距离奉化只有三百多里路程,但龙井茶,却是契此这样的穷和尚听都没听过的。但是,那老僧一个劲儿嚷嚷,喝不到龙井茶就不罢休。契此只好厚着脸皮到方丈那去给云清和尚磕头,才求来了一些龙井茶,总算满足了老僧的苛求。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无名老僧想尽各种办法折腾契此,好像他天生就是爷爷,就是主子,而契此,本来就是伺候他的奴才似的!

“契此,给我洗澡!”

“契此,给我剪指甲!”

“契此,给我……”

无论干什么,契此都没怨言,但是,契此忙前忙后,却连饭都吃不上。原来,老僧不知从哪里来,没有度牒。度牒,是僧人身份的证明。按照丛林规矩,没度牒就不能挂单,也就没有饭吃。契此就暗暗饿肚子,将自己的那份饭食分给了这个流浪老僧。

契此正年轻,肚子里没有粮食,难免精神不振,所以天一黑,就早早蜷缩在草窝里,以便忘却难耐的饥饿烦扰。

一梦永无惊,直睡到红日东升,自然高枕无忧;

万缘都放下,任凭他讥称荣辱,却是故我依旧。

一缕清香徐徐飘来,契此感到自己是被它牵着飘飘忽忽地飞了起来,飞到了天上,飞进一个华丽的宫殿。宫殿中央有一个高大宽阔的狮子座。他想都没想,就在宝座上坐了下来,好像回了自己的家里一样自在自然。他刚刚落座,一群美丽的天女们蜂拥而来,为他献上种种仙瓜异果、美食佳肴。

契此正饿得难受,见到如此丰盛的仙宴,不禁食虫乱动,便也顾不得许多,伸手去拿……

“嘭!”

契此嘴没吃到佳肴,脑门上先被揍了一家伙。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皮,哪里有什么天宫!哪里有什么宝座!哪里有什么仙宴!

原来,那美好的一切不过是梦境!他,不过依旧蜗居在狭小的工具棚里。他面前站立着的,也不是美丽的天女,而是一位凶神恶煞的老僧。老僧正在用禅杖指着他的脑门,呵斥道:“刚刚天黑,你就睡觉。出家人怎能如此放逸?佛陀说过,初夜时分,正好打坐。起来,起来!现在是禅修法会期间,起来坐禅。”

契此说:“人家参加禅修的人,都是在禅堂里打坐呢。”

“难道只有禅堂才能坐禅?”老僧的禅杖差点戳到他的鼻尖上。

契此想了想,摇摇头。

“难道只有专门参加禅修法会的人才能修行?”

契此再想了想,然后再次摇一摇头。

“出家人,应该时时刻刻把修行挂在心上,大事未了,如丧考妣。难道,你的老娘刚刚死去,你也能睡得着觉?”

契此不由得愣住了。老僧用禅杖指了指墙壁,说:“你伺候了我几天,送你一副对联。”

契此在墙上看到这样一些文字:

一砖一瓦,一粥一饭,都是施主脂膏,农者血汗,尔禅定不修,智慧不彰,可忧可惧,可嗟可叹;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怎奈光阴易逝,形影非坚,汝凡心未了,大事未办,可惊可怖,可悲可怜。

读完对联,契此倏然而惊,一股凉气从脊梁骨中间升上来,直贯脑髓。古人说:“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吃了不办道,披毛戴角还!”因果历然,分毫不差,出家人若是不修行,不悟道,将会变牛变马,偿还人家的供养!

不知不觉中,契此冷汗淋漓,如同沐浴。老僧的对联使他怵惕而惊,不禁对自己剃度一年来的空过时日升起了忏悔之心。他遵从老僧的嘱咐,将稻草窝做成了蒲团,双足跏趺,挺起铁脊梁,手结禅定印,开始打坐修禅。

契此虽然也曾坐过禅,但那都是零零星星的散坐,而今盘腿坐了两个时辰之后,双脚的脚背和小腿的背部交叠之处,炙热和烧痛的感觉由内部的神经发出,犹如置于火炉之上,令人难以忍受。他刚想动一动,躺在床上闭目养神的老僧像是未卜先知一样,使劲咳嗽了一声。契此吓了一跳,不敢轻举妄动了。他咬着牙坚持了一会儿,大腿两侧的髋骨也开始疼痛起来,宛若有千百万根钢针,不停地扎,不停地刺,不停地挑……契此感到自己就像被杀的猪那样,疼得龇牙咧嘴,直想放开嗓门长号几声。

在老僧虎视眈眈的监督下,契此只有一条路:忍,忍受身体的麻、胀、痛、痒,不断挑战自己身体的承受极限。

如是,他总算熬过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夜间,老僧又督促着契此坐禅。契此说自己手脚不停地忙乎了一个白天,身体早已疲乏了,想好好睡一觉。那老僧说:“棺材里的人睡得最舒服,你既然贪睡,为什么不直接到那里边去?”

契此不服:“修行是长时期的事,也不在乎一天两天。我今夜实在困极了,明天晚上补回来行不行?”

老僧人冷冷一笑,道:“人哪,就怕自己说过的话不算话。”

契此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追问道:“你是在说我?我说过什么话?”

“你不是对闲旷禅师说过,生命就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上不来,就一命呜呼了。”

契此大吃一惊:“咦,我跟师父说这话时,没有第三人在场,你怎么知道?”

老僧高深莫测地一笑,说:“我怎么知道的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怎样做。你一定知道弥勒菩萨吧?”

“当然知道。他虽然是菩萨,但他是一生补处菩萨,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娑婆世界的下一任主佛,所以称他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那么,你是否知道,弥勒菩萨发心修行,比释迦牟尼佛早整整四十大劫,为什么成佛反而要晚呢?”

契此莫名其妙地脸红了。

无名老僧接着说:“弥勒发心很早,并且曾经与过去最为著名的燃灯佛等多位如来同为文殊的弟子。然而,由于他懈怠放逸,不如释迦牟尼精进,所以反被超越了。你要明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老僧明明是说弥勒,可是契此却羞愧得两腮发烧,满头大汗。他二话不说,盘起腿子上了座。

契此何曾练过不倒单的功夫,再加上昨夜未曾合眼,白天又干了一天活,凭着一股子精神上的勇猛力坚持坐到下半夜。此后,他脑袋里的瞌睡虫便再也控制不住了,全都跑了出来,困得他上下眼皮不停打架,嘴里哈欠连天,眼泪鼻涕一起流了下来……

于是,他前仰后合,左右摇摆,不时地打起盹来。他未知未觉,而那躺在床上的老僧却先知先觉,每当契此刚刚要迷糊,他手中的禅杖便砰然落下,敲得契此的光头乒乓作响……

契此的坐禅,进步神速,仅仅过了四五个晚上,便已经克服了昏沉与掉举②两大障碍,进入了犹如澄潭秋月、灵明不昧的禅定状态。心安住在这种空净的境界里,一种祥和的愉悦油然而生,所以,不但不会感到疲劳,反而更加精神百倍。原来需要苦苦熬煎的漫漫长夜,此时不过是片刻之间。吃过晚饭之后,契此就开始打坐,等他在禅定中感觉到小便憋得难受时,已经过了午夜时分。整整三个时辰,在他的印象里,不过是盘腿、放腿的一个过程而已。

他到东司方便之后,回到自己的小屋。那老僧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契此已经不再需要他的监督,因为坐禅入定,已经成了他最大的乐趣,最高级的享受。他在跏趺坐之前,不禁扫了呼呼大睡的老僧一眼,心中不禁生起一念:哼,你还是前辈呢,如此放逸!

也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的老僧神奇地察觉到了契此的心理,他翻了个身,仰面朝天,打起呼噜来:

“哼——呼——哼——呼——”

契此的耳边滚动着一连串的惊雷,老僧的鼾声如同连绵不断的雷声,打扰得他难以静坐下去。因为无法入定,契此的情绪就无法平静下来,感觉越来越烦躁;精神越躁动,心情越烦恼,以至于心中不禁嗔恨起来,直想把一只臭鞋扣在老僧呼噜连天的嘴巴上。

这时候,连屋内的老鼠也来添乱。东跑西窜,撕咬打架,搅扰得契此心烦意乱,焦躁不安……

同类推荐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禅定养心

    禅定养心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作者用简洁思辨的文字,给我们以启示,协助我们转化心性。指出生活中人们的痛苦烦恼的根源。通过开启心智,让困惑的自己获得自由,找回内心本来清净的自己。快乐不是一蹴而就,获得快乐自由需要降伏内心。通过重拾人伦道德,先做个善良的人,之后成办利他。放空自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重新发现自己的生命之光。慈善就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善意行为,慈善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是温暖快乐的源泉。
热门推荐
  •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

    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

    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本书中美轮美奂的美术经典,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视觉享受?其内容包括了《拉斯科洞窟壁画》、《梅杜萨之筏》、《马拉之死》等的美术经典。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搬山秘术

    搬山秘术

    童年事情,我就常常见到奇怪的叔叔阿姨在我身边飘来飘去。很多次我好奇的问父母他们到底是谁,得到的却是恐惧的眼神和责骂。从此我知道了,我见到的那些人形怪物叫做鬼!我恐惧过,逃避过,甚至试图自杀逃避。如果不是好心的方丈封住了我的双眼,我可能早就死了。当我渐渐长大后,我不再逃避,开始用自己的双眼帮助那些被鬼困扰的可怜人,用双眼看穿阴阳!
  • 倾城王妃误君心

    倾城王妃误君心

    出生时间被写错竟然要她来一次穿越之旅,这未免也太离谱了吧?原本以为古代生活会很是不错,可谁知竟然发生了那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究竟该如何选择呢?“王爷,你可否告诉我?”
  • 志新论语

    志新论语

    本书整理、精选了作者3000多条微博中的精华,将作者多年来工作实践和长期从事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微博语录的形式来展现,归纳为学问、人生、经济、产业、企业、企业家、创新、商业模式、信息化、综合十个大类,是为经济运行的智慧总结、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汇总。
  • 说唐三传

    说唐三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盛宠:霸道老公腹黑妻

    豪门盛宠:霸道老公腹黑妻

    许小染跟薄锦言的相识,完全是一场意外。但是两人的纠缠却让千万人目瞪口呆。都说秀恩爱死得快,但是薄锦言虐起狗来连鬼都怕!“咳……薄总,夫人说她想接个戏……”“所有脖子以下的戏都不准接!!碰下手都不行!”
  • 仲冬纪

    仲冬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本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防伪职责和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餐饮概论、包括前期经营规划、厨房管理、服务现场管理、原料采购管理、菜单设计管理、营销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餐饮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
  • The Japanese Twins

    The Japanese Tw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