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4300000002

第2章 齐白石之母周氏:做人不能丢尊严

齐白石是一位真正称得上“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在绘画上造诣的深湛和风格的独特已经不必多言。最让人尊敬的是,他崇高的品格和铮铮铁骨,也同样是举世闻名。而所有这些,究其根本,全都得益于他既普普通通而又非同凡响的母亲对他的教育。

齐白石(1863-1957),湖南省湘潭人,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作品传世,是近代中国艺坛奇葩,尤其他的花鸟草虫画,以及虾蟹画,不仅独步当代,亦可谓前无古人,是唯齐白石始有的绝妙艺术。

勤劳吃苦的精神

世界上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要想成功,必须养成不怕吃苦的品质。只要孩子学会怎样从苦难中掘出生活的宝藏,才能有永远源源不断的人生财富。

1864年,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县白石铺一户贫苦农民的家里。全家仅有几间破屋和一亩水田,每年只打五六石谷,不能养活全家,父亲和祖父还要卖零工。齐白石的母亲是一位精明强干、勤俭持家的劳动妇女。

幼年时的齐白石,常看见母亲不停地忙碌着。她一个人纺纱织布,为全家的衣着操持着。母亲在家里养着十几只鸡鸭,一家人却不舍得吃蛋。母亲靠养鸡养鸭卖蛋换来的钱,再去买家里日常所用油盐。

一家人的破烂衣服,都是由她浆洗缝补。母亲常对他说:“笑烂不笑补,穷日子靠自己。”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齐白石从小养成了勤劳吃苦的习惯。在以后的生活中,齐白石渐渐发觉,母亲这种在穷苦日子中流露出来的坚强和韧性,给他日后坎坷的生活许多精神上的支持。

人的一生谁都难以躲过吃苦,能否吃苦是检验一个人能否忍耐困苦、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该吃苦的时候不吃苦,那么到了不该吃苦的时候就一定会吃苦。不向苦难的生活低头,我们就会发现苦难的背后隐藏着一座丰富的宝藏,它会使我们终身受用。

所以,让孩子吃点苦、遭点磨难,这是为了磨砺他的意志,陶冶他的情操,丰富他的阅历,当然,更有利于培养他的自立能力。吃苦教育也是锤炼孩子的独立人格。

现在的父母,都异常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几乎可以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但孩子却不答应父母的要求。孩子在学习上不下功夫,在生活上不能自理也不愿意自立。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妥协,带给孩子的将是什么?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一个结果——孩子会变得好吃懒做、依赖性强。

瑞典伟大的化学家诺贝尔说:“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但是当今有不少父母,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女的父母,不是想方设法教育子女发奋读书,努力工作,而是千方百计为下一代积累钱财,留足了物质,贫乏了精神。

其实,早在我国汉朝时,有识之士就已认识到:给子女留钱财,如果子女有德有能,适足损其善;要是子女无德无能,则会增其恶。总之,给子女留钱财,有弊无利。民族英雄林则徐,不给子女留钱财,却留下这样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现代父母,不应该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而应该舍得让孩子吃苦,在吃苦中,让孩子明白幸福生活得来不易。要让孩子明白,只有在波折与浮沉之中,人生才能得到历练,才能走向成熟。强者都是磨练出来的,只有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孩子才能学会独立,才能让他们学会生存,才能“自立”于社会。

教子点睛:

有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父母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孩子不一定能懂得父母的苦心。做父母的,要大胆地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品尝吃苦的精神,和奋斗的乐趣,这才是父母带给孩子的无价之宝。

做人要有骨气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人心灵的世界是靠尊严支撑的,不怕没有钱,就怕没有尊严。父母培养孩子从小要有骨气、有尊严。可是,一个孩子是不是有尊严,不取决于家里物质条件的好坏,而在于他生长和教育的环境。

齐白石的父亲齐以德老实寡言,而母亲则刚强豪爽,好为左邻右舍的穷人打抱不平。小时候,齐白石亲眼看到,母亲敢于吻和地保讲理。每当父亲受到人家无端欺侮的时候,出主意反击的一定是母亲。

齐白石6岁那年,有一天,他们邻村黄茅堆子有位巡检要来。巡检只是芝麻绿豆的小官,但是,却弄得排场很大。那人坐在轿里,有专人拖着竹板吆喝着开道,在很少见到新鲜事物的乡下,大伙儿都赶着去看热闹。

隔壁的三大娘,来叫齐白石一块走。母亲问他:“你去不去?”齐白石说:“不去!”母亲对三大娘说:“你瞧,这孩子挺别扭,不肯去,你就自己走吧!”

齐白石听见母亲说自己别扭,以为一定是自己的话惹她不高兴了。谁知,隔壁三大娘走后,母亲笑着对他说:“好孩子,有志气!黄茅堆子哪曾来过好样的官,去看他作甚!我们凭着一双手吃饭,官不官有什么了不起!”

母亲的这番话给了齐白石很深的影响,他一辈子不喜欢跟官场接近,母亲的话,他永远记在心里。在母亲的影响下,齐白石从小就养成了不慕官禄的倔强性格。

齐白石40岁那年外出游历,到陕西时,有人推荐他当“内廷供奉”,这在别人看来是极好的晋身之阶,齐白石却婉言谢绝了。

到北京时,北京有位官僚想为他捐一个县官,齐白石也同样没有接受。因为他牢记着6时母亲说的话:“我们凭着一双手吃饭,官不官有什么了不起!”他一身傲骨,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关于尊严这个问题,“知心姐姐”卢勤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人都需要尊严。尊严是人生的丰碑,尊严的丰碑树立起来,人生就会创造辉煌;尊严的丰碑一旦倒塌,心灵就会被践踏。贫困、残疾家庭出生的孩子需要尊严,那些学习差的孩子也需要尊严,有时这些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生’,缺的不是分数,而是人格尊严。”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群全校有名的捣蛋鬼,毕业前被集中打入“差班”。“差班”第一天上课,新班主任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同学们,把头抬起来!人生好比一场马拉松,暂时的落后并不代表最后的失败。从今天开始,我和你们一同起跑……”就是这些话,强烈震撼了那些“差生”的心灵。就在这堂课上,一颗颗“顽石”下定决心要痛改前非。

从此,“把头抬起来”成了这个班同学的常用语。现在,他们都已长大成人,每逢过年,他们之间还通过手机短信把这句话互相传递。他们说:“这普普通通的五个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是它,改变了我们的人生道路。”

“把头抬起来!”五个字唤起了孩子做人的尊严!可见,尊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培养孩子做一个有骨气的人,会唤醒孩子内心的“巨人”,让他焕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比家长“外力”的作用强多了。

教子点睛:

中国有句古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说明,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要从小开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其一举一动会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是每一个人立足于世的根本。圣人“勿谄富,勿骄贫”的古训,依旧适用于当今社会。如果父母以此作为孩子修身立命的根本,也一定会让他有很大的收益。

人品重于画品

古人曾说:“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无德无才是贼人。”可见,德行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我们虽不能奢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学术上有大成就,但是,父母应该把古人的教戒牢牢记在心中,要重视对孩子的德行教育,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立行于世的根基。

齐白石7岁那年,母亲送他进学堂。由于家境贫寒,齐白石只上了半年学,就不得不辍学了。他帮家里干一些杂活,如浇菜、砍柴、放牛、捡粪等。放牛的时候,齐白石“牛角挂书牛背睡”,勤奋地学习、画画。有时,到了忘情之处,他就会把母亲交代的事情忘记,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母亲很体谅儿子,从来不责备他。14岁那年,家里把他送去学木匠。齐白石跟着师傅学习雕花,他很快学会了师傅的刀法,并借鉴小说上的插图,创造了很多新的人物形象。雕花木工离不开绘画,齐白石萌发了学习绘画的强烈愿望。母亲不顾家中的贫苦,支持他学习绘画。

从此,齐白石开始了自己的学艺的生涯。他四处拜师学习绘画技巧,25岁那年,他结束了11年的木工生涯,在父母的支持下,走上了专业绘画的道路,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书画大家。

每当回忆起那段日子,齐白石总会感叹,母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也是决定他的命运的人。家里再穷,母亲也支持他学习绘画,并帮助他最终走上了专业绘画的道路;最珍贵的是,她坚持对儿子进行品德教育,教育儿子再穷也要有骨气,教育儿子鄙视旧社会的官僚;是她,把自己身上所具有的刚强、正直、富于正义感等等优秀品质都赋予了儿子。

齐白石那倔强、坚忍不拔而又有几分高傲的鲜明性格,都是母亲教育和影响的结果。这是作为一位杰出艺术家不可或缺的可贵品德。齐白石自己曾经说过:“夫画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官禄,方可从事于画。”是他的崇高品德成就了他的事业的辉煌,而赋予他的崇高品德的正是他的母亲。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要邀请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他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铺纸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仰头拂袖而去。

一个汉奸求画,齐白石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受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

齐白石在书画上的成就让人赞叹,他的为人更是后世学习的榜样。

实际上,我们的孩子也都是一块未雕的璞玉,他是否都能成为晶莹剔透、光滑圆润的美玉,就要依赖于,在幼年时,父母对于他道德和人格的影响和教育了。

教子点睛:

“人品重于画品”,画家必须注重人格修养和文化修养,才有资格成为人人景仰的一代大家。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如此,任何一个人都应不断修为“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只要孩子能拥有坚实的人生根基,无论他以后从事于哪个职业,都会让父母放心和骄傲。只要持续不断地努力,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成就。

同类推荐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在多年的教子实践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以分数为导向,只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过多干预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通过借鉴书中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优秀父母的教子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争气。
  •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让孩子切身体验生活、感知世界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让孩子亲身经历的50件事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品质是受大家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被大家所讨厌的……每一次的经历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这些自身经历沉淀出的经验都将陪伴孩子一生,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 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只要父母善于发掘,精心培养,善加引导,多多支持,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毕加索”,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爱因斯坦”,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莫扎特”。总之,只要有兴趣,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
  • 青春叛逆期,与男孩有效沟通

    青春叛逆期,与男孩有效沟通

    了解青春期男孩的特点是有效沟通的前提、与青春期男孩沟通的关键词、掌握逆反期的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很重要、错误的沟通会让男孩更逆反等。
  •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用沟通的钥匙打开孩子的心门。孩子正处于个性品质初步形成期,家长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施加正确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开朗乐观、主动交往的性格。要培养一个合群、乐观、善于与人交往的孩子,必须从消除那些造成孩子内向的因素入手。
热门推荐
  • 案例:聪明人创业为何容易失败 (第25辑)

    案例:聪明人创业为何容易失败 (第25辑)

    大量的资金潮水般涌入,我们将首先看到这场创新创业泡沫的壮大。我们将看到阳光下这些泡沫折射出彩虹的瑰丽光芒。但我们已经可以有把握判断,这就是泡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不再专注于互联网本身,他们在兼并、收购,买他们熟悉或不熟悉的业务;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没有再推出令人眼睛一亮的新发明、新产品,但它们的CEO们却越来越多地在公众面前亮相;所谓的创新,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没有想象力,它们每一个乍看都很美丽,可惜细看都似曾相识。
  • 天豹图

    天豹图

    《天豹图》十二卷四十回,有清代刊本,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书中写英雄除暴安良,又加上朝廷中忠奸斗争和英雄美女间的故事,颇能吸引读者。
  • 逆世雷霆

    逆世雷霆

    厄雷之体,四阶必亡,雷影缭乱,灭魔屠神。看倔强少年如何在魔咒中寻觅求生之路。看璀璨雷霆如何在异世大陆展现锋芒。看平凡少年如何与天争,与命搏,走出逆世的道路。战斗的精彩,更新的设定,质量的新书,完本的保证。
  • 烟锁重楼

    烟锁重楼

    《烟锁重楼》1994年8月10日完稿于台北可园,是为电视剧拍摄而写作的小说。故事发生在民初的安徽白沙镇,据琼瑶本人所言,创作灵感是来自于安徽的棠樾牌坊群。曾家巍峨的七道牌坊远近闻名,不止是整个徽州地区的光荣。梦寒嫁入曾家的第一天,其中最戏剧性、最花俏也最壮观的一项礼仪,就是——新娘拜牌坊。大喜之日,全镇老少妇孺呼朋引伴,万头钻动的来看热闹,忽然间,喜庆人群阵伍中硬被插入丧葬队伍,顿时众人哗然。新娘子梦寒也震慑不已,她心中暗忖,自己究竟是嫁入誉满白少镇的礼教世家,还是自此被锁入茏罩神秘诡谲气氛的重重深楼中?
  • 拾而不语

    拾而不语

    这个世界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误入梦中异世,如同投进水中的石子,带来一圈圈改变未来的涟漪——
  • 净土极信录

    净土极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联盟之最佳射手

    联盟之最佳射手

    重生S7?厂长是我哥?明一决定带着老哥去鸟巢的舞台,看下从来没有见过的风景。
  • 我用新婚忘记你

    我用新婚忘记你

    夏莱莱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是一个受人非议的私生子。二十岁那年,她却遇到了一个毒药一样的男人。那男人教她情与爱,当她后知后觉时,早已身处地狱。婚礼现场,夏莱莱说:“我要忘记你,狠狠的忘记你。”男人含笑问:“用婚姻吗?”夏莱莱反手泼了他一杯红酒,潇洒的奔向了属于自己的新郎。当夏莱莱以为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可实际上这场婚姻只是报复的开端。
  • 温柔陷阱

    温柔陷阱

    艳阳高照,江鹄天的心情也如这明媚的阳光。当他走出大同钱庄时,忍不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下终于可以择地隐居了。忽然,他感觉有些不对劲,忙扭头一看,只见身后不远处有个虬须满面的中年汉子似无意似有意地紧跟着自己。江鹄天的心一沉:这人是谁?难道已探出自己身怀巨额银票。但想自己好歹也懂得一些功夫,寻常江湖屑小也都还不是自己的对手,遂又浑不在意。江鹄天转身折向一片荒山,那虬须汉子也跟了过来。江鹄天抬头见前方三岔路口有一棵大榕树,于是一阵急跑;那人措手不及,呆了呆,也加快了步伐。
  • 美国的正确与错误

    美国的正确与错误

    美国的政治经济政策、美国政治体系的健康发展对世界尤其是对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影响深远。然而,近年来,美国在政治舞台上变得越来越激进、愤怒和极端化——导致其经济政策几乎偏激孤立,在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很微妙。本书分析了美国民族主义的特征与背后根本原因,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代表美国中下层民众利益的美国茶党的发展与壮大,不仅对奥巴马任内的美国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对2016年的美国大选以及未来美国保守主义思潮的走向都在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深入分析美国经济外交政策的正确与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