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6200000004

第4章 璀璨的东方艺术明珠——敦煌莫高窟

【必去理由】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除此之外,莫高窟还是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

先睹为快

莫高窟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鸣沙山的崖壁上。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

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这里,看到附近的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体悟到这里便是佛地,于是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建,至元代基本结束。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整个洞窟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塑像背部多与壁画相连,窟内顶部和四壁满绘壁画,顶及上部多为天宫伎乐,下部为夜叉或装饰花纹。

隋唐为莫高窟全盛时期,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于唐,第96窟大佛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莫高窟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成为集各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

这座文化艺术宝库,内容涉及古代社会的艺术、历史、经济、文化、宗教、教学等领域,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反映了中国中古时期宗教和社会生活情况,同时也表现出历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和非凡成就。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景点导览

●藏经洞

1900年6月22日,看管石窟的道士王元录请来写经书的杨某在往墙缝中插灯草时,发现墙里面是空的,因此发现了一个密室。洞中有4至11世纪(西晋至宋代)的经、史、子、集各类文书和绘画作品等四万余件。现编号17号窟,也叫藏经洞。

自从莫高窟藏经洞被世人发现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可惜,由于王道士愚昧无知和清王朝的腐败,这些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

1905年沙皇俄国的奥勃鲁切夫来到莫高窟,以六包日用品为诱饵,骗取了一批文物。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仅用数十块马蹄银,劫取了约一万多卷经书,同时还有佛教绣品和佛画五百多幅,现藏于大英博物馆。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盗走文物六千多卷,现在藏于巴黎法国国立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1911年10月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盗走约九百余卷。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将被劫余的文物运往北京,收藏在北京图书馆。这些珍贵的文物在运输途中被偷、损坏、遗失,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难以估量的损失。

●张议潮出行图壁画

张议潮出行图壁画在敦煌莫高窟第156窟,是晚唐壁画的重要作品。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敦煌人张议潮率河西各族推翻吐蕃贵族的统治,受唐朝册封为河西十一州节度使。画面从壁画下部西端起一直延伸到东壁南侧,构图壮阔气派,人马众多,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壁画开始部分以骑兵仪仗为主,中间有军前舞乐,有八名舞者排成两队,甩动长袖相对而舞。这些舞者后面跟着乐队,共十人,除两边各有一面大鼓外,还有琵琶、横笛、筚篥、拍板、箜篌、腰鼓等乐器。

南壁下部,为骑兵仪仗的后卫,壁画上剽悍的骑兵环护着旌节,那是皇帝敕封的标志。

整副壁画取材于现实生活,没有受到规范的束缚,画面生动自由。画面节奏鲜明,色彩华丽,表现出一支威仪赫赫的凯旋之师的气魄。在敦煌壁画中,这是一幅少见的、极珍贵的现实题材作品,同时又是有重大史料价值的历史画。

●九层楼

此窟开凿于初唐,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公元695年)由灵隐禅师和阴祖居士所建。是佛国三世中“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的塑像。

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尊大佛因为多次重修,已经不是唐塑的原貌了,但仍然不失雄伟壮观的气势。

窟前的建筑为九层楼,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不过,此窟最初为四层,晚唐(874~879)年间建成五层,宋初(公元966年)重修。现在的九层楼是1935年建造的,它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之一。

延伸阅读

●飞天

提起敦煌,人们就会想到神奇的飞天,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飞天,是佛教中能歌善舞,满身异香的菩萨,是民族艺术的一个绚丽形象。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

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飞仙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最终升天。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道教相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国,当时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那时的飞天、飞仙并不分开。

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它们在名称上区分开来:人们把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空中飞神叫做飞天,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实际上,敦煌飞天并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两个神明的复合体。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

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他们一个能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是对和谐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随着时间的推进,他们由最初人头马面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的天人飞仙了。

一开始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供宝、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则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不能飞翔于去霄。

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闼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莫高窟西魏时已出现了持乐歌舞的飞天。隋代以后,乾闼婆和紧那罗混为一体,已经无法分辩了。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的融合,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

敦煌飞天不长翅磅、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小贴士:

●交通:

去莫高窟可以打的前往,从市区前往面的单程大约35元左右,轿车稍贵。另外,在市区内也有很多中巴直达莫高窟。如果在窟里呆得比较晚,6点以后可以搭乘一辆接工作人员的小巴,每人5元。

●开放时间:

8:00~18:00。

●注意事项:

参观时间最好选在清晨(因为有参观人数的限制,而且早上光线较好);参观时最好带手电筒(景区外也可租到);莫高窟内禁止拍照;阴雨天洞窟不开放;非专业人士在进洞之前最好读一本关于莫高窟的介绍,否则很难看明白壁画的玄妙。

同类推荐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 伦敦环城骑行记

    伦敦环城骑行记

    生于英国伦敦的查尔斯·乔治·哈珀(1863—1943)是著名作家及插画家。其足迹遍布英国公路和海岸线,留下多本自制行记。《伦敦环城骑行记》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本。在当时的伦敦,每个周末会有数以千计的伦敦人骑行六十到七十公里,环绕伦敦寻访国道亦或者历史古迹,而作者也正是其中之一。与其他旅行者不同的是,作者在骑行过程中记录下了当时伦敦周边大大小小数十处经典自然和人文景观;自绘精美插图贯穿始终,不仅为本地人,也为外地甚至外国人提供了一本极为优秀的伦敦周边旅行指南。
  • 品味丹麦

    品味丹麦

    《品味丹麦》作者何立秋于2010年8月底到2010年11月中旬,参加了AFS的教师交换项目,在丹麦任客座教师,居住在平民家中,从平民的视角了解丹麦,以地理的思维解读丹麦,用日志的形式品味丹麦。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感受童话王国的无穷魅力,洞悉袖珍小国的大爱情怀。《品味丹麦》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一本全方位介绍丹麦的自然、人文、经济的书籍。
  • 旅韵心梦

    旅韵心梦

    一书是王炳武发表过与未发表过的小说、散文等作品的“合订本”,纵览该书全部内容,无不渗透着一位旅游工作者热衷于旅游事业的工作热忱和辛勤付出。
  • 中国旅游“515 战略”系列访谈录

    中国旅游“515 战略”系列访谈录

    本书是作者用一年的时间走访各省区市旅游委主任/旅游局局长及部分业界专家,进行深度访谈后的作品集,以“口述”的方式,立体化展示“515战略”落地实施以来各省区(直辖市)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工作亮点,记录地方旅游部门管理者及业界专家对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旅游深化改革发展的敏锐洞察和解读,其中不乏优秀的地方创新模式背后的故事与经验,对于总结“515战略”推行的阶段性成果及省区市之间经验的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热门推荐
  • 日光之下

    日光之下

    一股狰狞的血腥味弥漫开来。木子萌摸了摸口袋,想要掏出什么东西来,却听到门外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整个屋子都开始摇晃起来了,这一回,连侯家明都感觉到了。剧痛从木子萌身体深处的裂缝中迸出来,还有心中那种嘈杂不堪的感觉,一起往上升腾。侯家明回过神来,一下子就蹿进了她家的储藏室。储藏室的折叠门关上了,但没能关得很严实。那扇门,早在周文纬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坏了,周文纬修了两次都没能修好。木子萌走过去,把折叠门使劲一拉,“啪嗒”一声,门居然奇迹般地关紧了。原来,之前只是松了一枚螺丝,关门的时候,一直没能卡到正确的位置上去。很多事情,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就像李厚燊与侯家明,分别是独立个体的他们和牵扯上关系的他们,中间隔了多少故事啊!
  • 重生之超级明星

    重生之超级明星

    莫名其妙被诬陷潜规则。毫无预警的遭遇了车祸。这一切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幕后黑手到底是谁?何暖暖本来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结束了,可是一朝醒来却意外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老天竟然再给了她一次机会,泡总裁,抓坏人,这一生,她定要不负苍天不负卿。一路走来,一路荣耀,一路爱恨相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纪念与怀念:杨克离休后部分文稿集

    纪念与怀念:杨克离休后部分文稿集

    本书汇集了杨克同志离休后部分文稿,追述了中国革命的那些重要的历史瞬间,回顾了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充满了对有关领导同志和战友的怀念之情,文章还记录了作者参与反腐倡廉及扶贫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史料的价值,是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也是一本记述革命史实和人物的翔实资料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 可以装糊涂,不能犯糊涂

    可以装糊涂,不能犯糊涂

    人生一世,所要经历的事情千千万,更兼于事情的复杂性,要不犯糊涂是很难的。因此,为了避免犯糊涂就要为心设防,以理控智,以不贪保身,以装糊涂做盾牌。处世做到识人于先,忍耐于前,凡事以不争守道,循事理探路,知其当行而行,知其不当行而不为,这样做,也就可以让自己尽量少犯糊涂了。
  • 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

    混乱的时代,骠悍的人生,从奴隶到角斗士,再到强大的资产阶级武装部队将军,佣兵集团首领,他的军队里有蒙古轻骑,斯巴达战士,扶桑浪人,马木留克卫队,北欧海盗……皇帝在他拥立下登上宝座,敌国在他铁蹄下臣服,还有或温柔贤惠,或刁蛮任性,或真诚善良,或诡计多端的女主角们,这是铁器的时代。
  • 西游记(上)

    西游记(上)

    本书的故事对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其中*精彩的章节,如孙悟空大闹天宫、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打白骨精、借芭蕉扇等等,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百年来,它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而使它成为中国人民*喜爱的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 Tour Through the Eastern Counties of England

    Tour Through the Eastern Counties of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综漫之命中注定

    综漫之命中注定

    传说神爱世人,所以在人临死之前神会听到人的一个愿望并在下一世为人实现它。而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话,那当感知到死亡临近时我就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请不要再让我有下一世了!’
  • An Open Letter on Translating

    An Open Letter on Translat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神赋

    战神赋

    在三十三重天里,哀曾对他说:你是孤儿,没有父母的疼爱,没有稳定的生活,你不希望成为强者,不希望失去自由,不希望为任何人增加困扰,你希望可以平淡的过此一生,希望有一个安身的角落。但你希望的都没有得到,不希望的却成为现实。你快乐吗?阴昭墨回答:快乐。虽没有父母,我还有知己,兄弟。虽奔波劳碌,但我喜欢在南极的冒险。我不想成为强者,渴望无拘无束,但是我要保护我爱的人,我的一切,这是我的责任,为了自己的责任战斗,拼搏。我是快乐的!友情,爱情,亲情不可兼得,那又有什么?我会发挥我的力量来一一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