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400000002

第2章 近水楼台先得祸(1)

郭桓案的事发地是应天、镇江等五个州、府,这几个地方应该算是朱元璋当年平定天下的根据地。老区人民在战争年代里长期支援朱元璋的军队南征北战,朱元璋不曾忘记这份恩情,在他即位后免除该地区所有民田的夏税秋粮,官田则减半征收。

当时一石秋粮从浙西运送到南京,由于沿途层层剥盘,所耗运费高达四石粮食的价格。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朝廷采取以钞折粮的举措。也就是每石米折钞两贯,农民可以缴钱折粮,免除运费。对于那些习惯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地方官员,他们同样会变着法子在秋粮征收中苛敛,以获取灰色收入。

为了捞足油水,他们在秋粮征收中可谓挖空心思。比如说他们对每石秋粮征收水脚钱、车脚钱、口食钱各一百文;按照规定,以钱折粮是不用再包装的,可那些粮库官员仍然加征辨验钱、蒲篓钱、竹篓钱各一百文,甚至还要征收水路运输沿江神佛的香火钱一百文。各项征费累计九百文,差不多等于一石秋粮折款的一半以上。

明朝实行以钞折粮的本意是为了降低运费,减轻粮农负担,可是一项好政策就这样被歪嘴和尚念歪了。也难怪朱元璋愤怒道:“害民如此,罪可宥乎?”如此坑害老百姓,还指望我饶恕他们的罪过吗?

洪武十七年(1384年)的夏税秋粮,五个州府真正实现了全免,没有一粒粮食提交国库。当地官田名下还有几十万亩,地方官僚也没有忘记对官田减半征收。那么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当年征收的粮食跑到哪里去了?是用于填补历年亏空,还是上下级官僚层层瓜分了?

吴庸等办案人员认定的结果是,当地官吏张钦等人勾结户部侍郎郭桓等,将其作弊私分了。这是京城附近地区,发生在皇帝眼鼻子底下的事情。那些稍微远一点的地区——浙西地区,揭露出来的问题更加严重。那里曾经是朱元璋的死敌张士诚的地盘,包括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称为“浙西四府”,是帝国版图中最为丰饶富裕的地区。

明初单独划出建立新的浙江省以后,所谓的浙西四府却被划在了直隶省(永乐以后叫做南直隶),与浙江省没有关系。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了平衡地方财政,才把直隶原属的嘉兴、湖州二府改隶浙江省管辖。在此之后,把苏州府、松江府(今上海)、常州府三地算作是浙西。

郭桓案版本不一,那么他盗卖的官粮究竟达到多少石呢?按照朱元璋在《大诰》中的说法:我怕人们不相信盗卖官粮的数字,只略写为700万石,再加上其他各项,一共损失精粮总数达到2400余万石。

朱元璋认为郭桓盗卖的官粮真实数字与最后定性的700万担相去甚远,之所以最后锁定小数字,而忽略那个大的数字,朱元璋显然有着自己的想法。真实的数字固然大的惊人,但其中不乏水分。当然这种虚报数字的恶习,并不是专为朱元璋执政时期量身打造的。自元朝以来,虚报数字就成为一种官场上的数字游戏。数字里面出政绩,数字能够掩盖真相。盗卖的官粮究竟有多少?里面包含多少水分?既然虚的不好认定,也不容易定罪,那就给个定量数字。所以朱元璋说,我只给郭桓按700万石算,其实朝廷真正损失精粮达到2400万石。这样惊人的浪费与损失让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既愤怒又心疼,他说:“自古以来,贪赃枉法之人,没有比郭桓这帮人更加过分的。”

之所以将最终的数字定格为700万石,其实是朱元璋在强行给案件定性。既然皇帝定性,下面的人就不敢再乱嚼舌头。郭桓案确实存在贪污,但若说金额巨大到可以地抵得上国家一年的收入,规模巨大到牵涉全国部级以下所有官员,牵涉全国所有“中产阶级”,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那么朱元璋又是如何解决那些盗卖、损失的官粮呢?很简单,一条线插到底,拔出萝卜带出泥。户部所收赃款肯定是从布政司来的,那就把布政司的官员抓来,问他赃自何处而来?布政司必然会供出赃款来自于府,那就把府官也抓来,问他们赃自何处而来?府必然说来自州县,那就接着把州县官抓来,问他们赃是从哪里来的?他们肯定说是老百姓送上来的。追根究底,从哪儿来的贿赂,就查到哪儿,一查到底,要求官员如实退赔。

郭桓、王志等京官贪污受贿是祸源所在,地方官科敛罪责难逃,苏州粮长们滥收费用更是板上钉钉。至于地方官府浮夸出来的虚假产值,朱元璋也就不再去刨根究底了。他也知道,如果非要一查到底,那么最后自取其辱的只会是他这个帝国的一把手而已。至于郭桓案造成的损失,朱元璋派人去各地追赃。此时此刻,各地官员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填补仓库的亏空。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朱元璋在《大诰》里描述了当时各地官员的对策。例如大名府开州州判刘汝霖,明明知道本州官吏罗从礼手中寄存有一万七千贯赃款,却发了一个通知,要求老百姓各家各户摊派,包赔赃款。由此可以知晓,地方官吏并没有吐出赃款,而是将亏空又再次转嫁到老百姓的头上。

朱元璋极为愤怒,跟着发了一道文:许多地方官员借此机会在全县范围内科敛百姓,等于加征了一道税。收税的总额之中,大约上缴百分之一就足以补偿赃款,其余部分便落入自己的腰包。原来收藏的赃款自然还是自己的。要求各地耆民赴京面奏,揭发地方官的犯罪事实,下决心严厉惩处各级官员和牵连案件的富民。

《大诰》中写道:在浙江西部,府、州、县的官吏们像“虎狼”一样科敛老百姓。譬如折收秋粮,府州县官不收粮食,要百姓折钞票交纳,每石米折钞二贯(引者注:即2000文,而市场价格不过500文),他们巧立名色,另外索取“水脚钱”100文,“车脚钱”300文,“口食钱”100文。管仓库的衙役又要“辨验钱”100文,“蒲篓钱”100文,“竹篓钱”100文,沿江“神佛钱”100文。根据朱元璋提供的数字,我们可以测算出,正额二千文,竟有额外索取九百文,多收了45%。如果从源头算起,每石米的价值不过500文,官吏们竟然收2900文,多收了5.8倍。

郭桓等人几年之内连贪污带盗卖再加上掺水毁掉的官粮,给大明朝造成了2400万石粮食的损失,而这相当于当时整个国家一年的收入。如此一来,出身贫民的朱元璋焉有不怒之理。他如果再不出手,任由事态这么发展下去,后果将变得不堪设想。朱元璋成立了以国家检察院副院长(右审刑)吴庸为组长的郭桓案专案组,不光要查,而且要一查到底。

现在这个案子已经不是郭桓和几个主犯们的问题,而是朱元璋要将这个案子的牵连度扩展到什么程度。郭桓只是户部的一个副部长,在朱元璋刚刚处理完胡惟庸,又刚刚增设了锦衣卫的大背景下,郭恒竟敢以身试法,贪污如此巨额的国家财产,的确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朱元璋的特务网络遍及全国,许多官员白天贪污,晚上就被揭发,郭桓却能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私吞几个省的公粮,这也不正常;更何况朱元璋自废除丞相之后,大事小事都事必躬亲,成百上千万石的粮食没有按期入库,难道朱元璋自己竟会没发现,还需要等着御史来揭发?疑点归疑点,既然朱元璋已经表明这是一起极其恶劣的贪腐案件,一切莫须有也就成了合理的存在。这张巨型大网已经撒下,对郭恒同党的追查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为了保证除恶务尽,朱元璋坚持走“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严酷路线。对于他来说,不见血的权力运行,根本无法保证大明朝的长治久安。

在严格的追查之下,朱元璋很快发现,六部的所有官员几乎都成了郭桓的同犯,当然这个结果也是朱元璋事前应该能够想到的。其中涉案官员包括兵部(国防部)侍郎王志、礼部(礼法)尚书赵瑁、刑部(司法部)尚书王惠迪、工部(建设部)侍郎麦至德等,据《刑法志》记载,当时除了上面所列的六部高级官员外,所有侍郎(副部长)以下官员都卷入其中,成为刀下之鬼。

兵部侍郎王志职务犯罪获得赃款总额是22万贯,相当于今天的500万元人民币。事情败露后,朱元璋亲自审问王志,问:“王志,你怎么贪污受贿了那么多?”

王志回答:“财利迷其心,虽君亲亦忘之。”

朱元璋又问“现在有什么想法?”

王志的回答与所有临行的贪官如出一辙:“臣临刑方觉悔不及矣!”

这也就是说当时的六部,每个部除了尚书(部长)一人,侍郎(副部长)两人(上文已列出者除外),所有的办事官员都被杀掉了。当时的部长真的成了光杆司令,官员们陷入了恐惧之中,见面的第一句话应该就是“你们今天死了几个?”其实到后来这个问题也不用回答,因为一个部里最多只剩下三个人

这是中央官员,还有地方的经办官员,粮食是由省里送来的,往下查,就是各个府县,府县再往下,就是那些所谓的富户、粮长。这些人也大多被杀掉。古语云“法不责众”。但朱元璋根本不相信这一套,他下令:该杀的都得杀!

同类推荐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铁血王朝

    铁血王朝

    民族大学学生和田,痴迷于转轮大法,崇拜成吉思汗蒙古铁骑,横扫天下,阴差阳错之下穿越到末代皇帝元顺帝,魂魄断续,一会是现代版成吉思汗,一会又成了懦弱的鲁班天子,啼笑皆非之下,万众期盼之下,竟然成就了一番大业,多瑙河畔、南洋诸岛、亚美利加、大海洋时代的梦想逐步实践。
  • 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徐大成编著的《康乾盛世》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康乾盛世的有关内容。 《康乾盛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三国之定边

    三国之定边

    桓灵无道,三征外虏,汉家儿郎三万出,三千还。草原地红,中原大地白骨皑皑,可怜边疆人。
  • 初唐红楼

    初唐红楼

    身在大唐恋红楼,庄生梦蝶,或是南柯一梦,爱过就好,是真是假,重要?
热门推荐
  • 婚非得已

    婚非得已

    他是城中女人心目中优雅尊贵的男神,一场家族利益的牵扯,他权衡厉害,不得不娶。她是低调如尘埃的豪门冷落千金,为了挽救频临破产的家族,她沦落为一颗交易棋子。**别人只知他是她心中从小追逐的梦,现今她如愿以偿。可是——没有人知道,四年婚姻,他不曾碰她一根头发。没有人知道,她早已变心,在她的骨血里早已深深刻入了另外一个男人的名字。也没有人知道,时隔五年,她竟会与那个她曾无情舍去的男人再有相遇的一日。更没有人知道,大洋彼岸的那端,她秘密私藏着属于男人的孩子。**慕亦宸,名门公子,京都首富慕老爷子的得意外孙,这样一个尊贵而又品貌非凡的男人,却被她伤得一生无药可治。她说,他是她心窝上的暖,时光里的唯一。但她却在他付予你全部的爱时,转牵他人之手,将他无情舍弃!再次重逢——她从容自若,但却避他如毒蛇。奈何他表面对她形容陌路,却在暗中对她步步相逼,直至她退无可退。“你就不能放过我吗?”她悲凉掉泪。他苦笑,不肯放过他的人,是她!如果不是对她深爱不舍,他何苦用尽心机,将她诱入翼下小心保护,他是疯了,才会一再而再,再而三地因她失去理智,一再沦陷。但他知道,除了她,他无路可走……PS:推荐好基友的文:一顾悠然《此婚可待,娇妻请入局!》http://wkkk.net/a/920612/
  • 独霸王妃

    独霸王妃

    大明星纪沉鱼一朝落水,穿越成古代庶女纪沉鱼。嫡母别有用心,嫡姐自私阴险,纪沉鱼一一迎上。不会女红,不会贤淑,纪沉鱼依然深得祖母疼爱,父亲关心。在许王选妃宴中脱颖而出。人人眼红的亲事,对纪沉鱼来说,只是投奔自由的一个小片段。平时虚于委蛇,关心问暖,机会来时,弃许王于凌乱中。片段一:豆棚花架下,娇啭出来一句:“你是什么人,大胆敢在内宅里?”许王惊艳,紫色豆花下,明眸左右微睐。牙扇轻摇,出来一个玉人儿。她薄嗔轻怒:“快说!”“我么,是你们家的贵客!”许王殿下笑得荣辱不惊。片段二:驿站起火遇强盗,数一数人,只丢了纪沉鱼。数一数东西,只丢了千里马。数一数物品,只丢了许王的一件披风,一双鞋子。关后门的侍卫期期艾艾:“殿下不是出门了,怎么还在?”许王怒不可遏:“纪沉鱼,小小花样也敢班门弄斧!”一对一,正剧!不喜者勿入,喜欢者收藏!推荐自己的完本文《小小王妃驯王爷》《小小娇妻驯将军》
  • 素女成仙记

    素女成仙记

    陆黎是个孤儿,八方努力社会资助之后顺利毕业找到工作。 怎料某天大楼被炸废,她也顺势凉凉了。 所性她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无房无车无存款,连男朋友都没有,没有遗憾没有挂念的慷慨赴死。等她在另一个世界勤勤恳恳干了十年农活之后,某天村子里来了一个仙人说来测试孩童灵根收作弟子。陆黎:……??这不是种田文吗?突如其来的修仙是要闹哪样?! 蠢作是第一次写文,智商不在线,不喜勿喷,喵没有强行按头让看,看不惯可以关闭,谢谢合作(?>?<?) 佛系作者,随缘更新:笔芯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本书分为彼得·柴可夫斯基、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等部分。
  • 绝望岛历险记
  • 地球上的圣光之美漫世界

    地球上的圣光之美漫世界

    “起初,神创造宇宙。宇为无垠黑暗止境,宙是扭曲虚空;神以空无运行在六源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浑沌的时间洪流中,空间依旧井然有序;力量终究会带来死亡,灵魂却赋予万物生命;隐藏在虚空中,暗影侵染现实;唯有心灵纯粹,才可拥抱圣光。”——摘自《艾露恩之书》残卷*************魔兽框架下的漫威同人文,无系统的无限史诗!
  • 醉禛不过黛玉心

    醉禛不过黛玉心

    她,清冷如月他,冷漠傲然她是前朝皇嗣遗留的血脉。他是当朝尊贵的皇子。为她,他终究喋血后宫,弑杀兄弟。为他,她乔装改扮,夺回密诏。他可以为她夺取江山,放弃江山。她可以为他颠沛流利,辗转尘世。一时的相遇,几十年的相守,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有的只是彼此眼中的那一眸的温馨。片段:傲绝宫中:“为什么要为我做这么多事情?”她清冷的双眸中有的是不解。“自己去想。”他依旧一脸冷漠。雍亲王府:“你好似从来都不会怀疑我的决定。”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柔和。“自己去想。”她的嘴角泛起同样柔和。紫禁城前:“为什么你们就一定要选择离开呢。”作为他们的儿子,不掩饰脸上有一丝的不满。两人相视一笑:“自己去想。”这是正剧文,也是红楼文,喜欢小白的童鞋们,就千万别来挑刺。推荐好友作品《再嫁为后》
  •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畅销100万册,著名实战管理培训专家为国企员工再次倾力打造“责任”读本。责任永远是国企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基石。当责任感着眼于全社会时,国企就会成为真正的大品牌;当责任感着眼于国家与民族时,国企的核心精神已经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 中华营养百味:津津有味主食

    中华营养百味:津津有味主食

    一般来说,主食中多含有碳水化合物,因此是我们饮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主食是指传统上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的主要摄入源,因此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土豆、甘薯等块茎类食物被不同地域的人当作主食。《津津有味的主食》为您详细介绍了黑椒牛柳炒面、荷香莲子粥、翡翠鲜虾面、香菜羊肉馄饨等佳肴的做法。
  • 浮华掠影:宫闱

    浮华掠影:宫闱

    宫闱内哪个女人不是修炼成精?正宫娘娘的死灰复燃,六宫粉黛的机关算尽,连内务府的奴婢们都是一流的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她,不过是被孪生姐姐催眠误入这时空的女人,要怪就只能怨她生得花容月貌,仙姿国色。命运自她穿越就已经改变,大锦国运筹帷幄的帝王锦胜天恐怕自己也未料到会对她”仁慈”,更让他悔恨的是,自以为收服这个女人就换得大锦国天下太平。原来这个红颜祸水只是一枚棋子,宫闱内勾心斗角,宫闱外血雨腥风,可惜,穿越后的她不是那个胆怯的丞相庶女,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