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5500000007

第7章 记忆心理学(2)

◎ 第三任丈夫——既视感:你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物、某个场景感到似曾相识

在一个宴会上,有个妇人一直盯着附近一位绅士。绅士感到很尴尬,决定去问个清楚。他客气地问他们是否在哪里见过面。

“我们从未见过面,”她答,“可是你的样子很像我的第三任丈夫。”

“你结过3次婚?”他问。

“不,只结过两次。”

趣评

如果你曾经感觉某些时候见过某个陌生人、经历过某个场景、见证过某个事件,除了你可能真有过此经历外,还可能是因为你产生了“既视感”。

笑话中的心理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感觉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对于每个细节都感到似曾相识,甚至对于接下来所要发生的一幕,你也了如指掌,恍若昨日重现一般。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便是“既视感”,指的是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突然感到自己曾于某处亲历某个画面或者经历一些事情的感觉,就是没见过的场景、事物却仿佛见过的一种错觉。

根据目前心理学界的定义,既视感包括如下3种类型。

1.某种场景好像在何时经历过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既视感,特点是感觉强烈,细节清晰,不仅是视觉,连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及周围的一切,都好像是过去某个时刻的全部复制,就如同过去某个事件被你遗忘,现在突然想起来一样。不过,事实上,这并不是你所恢复的记忆,因为这种场景一般很短,只有几秒至几十秒。

2.某种感觉好像在何时有过

这种感觉与场景经历不同的是,你所经历的不再是某个场景,而是某种感觉,无论这种感觉是愉悦还是郁闷,你都会感到好像与这种感觉重逢一样。

3.某个地方好像在何时去过

这种感觉的经历者是最少的,具体表现为一个人到达某个从未去过的地方时,感觉周围的环境是如此熟悉,对周围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仿佛曾经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很长时间一样。

据科学调查显示,大约7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1次既视感。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某些时候,人们无意识接受了某些信息,但自己却浑然不知,当人们再次接触无意识所接受的信息时,就会感到好像似曾相识一样。比如,你去朋友家做客,你忽略了朋友家墙上的一幅油画,虽然主观上你不认为自己看到过这幅画,但是实际上这幅画的信息已经被你的记忆库所记录和所存储。经过一段时间后,当你再次看到这幅画时,你的大脑所记录和存储的相关信息就会被调出来,你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已经看过这幅画了,于是,既视感便产生了。

尽管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是每个人所发生的频率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人们更容易对一些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记忆深刻,因此当人们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时,“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比较大。

◎ 记性太坏——睡眠者效应:脑白金广告为什么会导致产品的热销

“亲爱的克拉拉,”年轻的男子在字条上写道,“请原谅我再次打扰你。我的记忆如此之坏!我昨天向你求爱,而现在竟一点儿也不记得你当时说的是‘行’还是‘不行’。”

“亲爱的威尔,”年轻的女子用纸条回答说,“见到你的字条真高兴。我记得昨天我说的是‘不行’,但是我实在想不起是对谁说的了。”

趣评

一般而言,在信息接受方面,当时过境迁后,信息本身对人们的影响力不再被信息源所影响,也就是说,人们更容易记住信息而忽略信息源。以此来看年轻男子不过是希望通过一个遗忘谎言,来求得女子的回心转意。

笑话中的心理学

所谓的“睡眠者效应”,指的是由于时间间隔,导致人们容易忘记信息的来源,而只保留了对内容的模糊记忆。

心理学家凯尔曼和卡尔·霍夫兰本来研究的命题是“信息高低可靠性的影响有多久可保持,会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结果在进行研究时,他们意外发现了“睡眠者效应”。在一个实验中,他们向两组被试的学生出示一篇名为“司法制度应从宽处理少年违法者”的读者来信,阅读者在甲组中扮演一位知识渊博、公正无私和值得信赖的人,在乙组中扮演一个无知、有偏见而又不负责任的人。当阅读者读完信件后,实验者让被试者表态。结果显示,甲组的被试者比乙组的被试者更加认可信件的内容,这便说明高可信性信息源对被试者的态度影响较大。3周后,实验者再次询问被试者对来信内容所持的态度。在询问时,实验者让两组中各一半被试者重复阅读者的信息,另一半则不提及。结果发现:两组中回忆阅读者的被试者,其赞同程度都有所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差不多。而两组中另一半没有提及阅读者的被试者,赞同程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者下降,后者上升——他们的赞同程度几乎不存在差异。

对于上述现象,心理学家的解释如下。

如果信息传播源是一个威信高的人,在他说话刚结束时,他的说话内容对受传者的影响是颇大的,但是隔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受传者忘记了说话者,而只记得说话的内容,结果其影响明显有了降低——可见,其中降低的这部分影响效果主要少去了说话者威信高所产生的情感效应;如果信息传播源是一个威信较低的人,那么,在他说话时,他所传播的信息产生的影响是很小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听话者对说话者的印象便逐渐变得淡薄,只记得他当初说了什么,这便导致信息的影响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说话者的威信低所产生的情感效应降低,以致提高了听话者对他所传播信息的认可度。

“睡眠者效应”启示人们,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如何对信息做出感应除了与信息本身内容有关外,还与信息的提供者的威信紧密相关,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息提供者对于信息接收者的影响就逐渐变得微小,人们的态度主要还是取决于信息本身。

关于脑白金广告,自从其在媒体上播出后,负面评论便不绝于耳,广告业内人士决然地将其视为毫无美感和创意的失败案例,但是凭此广告,脑白金创下了几十个亿的销售额。为什么一个让大多数人反感的广告反而导致产品的热销呢?国外一名消费行为学家认为:过多地重复广告信息虽然引起受众的反感,但却不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记忆及日后的商品购买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那些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都会不复存在,只有广告信息本身牢牢地保持在消费者记忆深处——从根本上说,这就是一种“睡眠者效应”。

◎ 威慑力——目击证人的记忆:证人真的陈述了事实的真相了吗

一位法律系学生到法院实习,审判一件杀人案,他指着凶器问被告:“你见过这把刀吗?” 实习生反复向被告交代了政策,可被告仍然矢口否认。退庭后,实习生回忆这次审判,觉得自己态度不够严厉,缺乏威慑力。于是,第二天开庭时,他紧皱双眉,圆睁双目,拍着桌子厉声问道:“说!见过这把刀吗?”

“见过。”被告低声回答。

实习生认为自己的威慑力发挥了作用,他又拍了下桌子,问道:“说!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昨天,这里。”被告哆哆嗦嗦地答道。

趣评

人们总是试图寻找真相,在法庭上,证人几乎等同于事实的真相,然而由于人们常被记忆机制所作弄,证人所提供的自以为是的真相其实也只是记忆开的一个玩笑。

笑话中的心理学

在刑侦电视剧中,人们常会看到证人在法庭上这样起誓:“我以我的人格及良知担保,我将忠实履行法律规定的作证义务,保证如实陈述,毫无隐瞒。如违誓言,愿接受法律的处罚和道德的谴责。”因此,对于“证人”这个字眼,人们便把其解读为提供客观证据的人,当然被利益集团和个人所收买的作伪证的人除外。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心理学家洛夫特斯和同事对目击证人的记忆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目击证人对于所看到信息的记忆很容易被事后信息所歪曲。在一项研究中,他们给被试者看一个关于车祸的电影,然后让被试者估计车的行驶速度。对于第一组被试者,实验者进行如下提问:“当两辆车相撞时,它们开得有多快?”当这样提问后,这一组被试者估计车速超过了40公里/小时;对于另外一组被试者,实验者这样问被试者:“两辆车接触时,它们开得有多快?”结果,这一组的被试者给出的答案为“30公里/小时”。大约一个星期后,实验者分别问两组被试者:“你是否看到了玻璃碎片?”事实上,影片中根本没有玻璃碎片出现,然而,结果却很让人诧异——第1组的被试者有1/3的人声称他们看到了碎片,第2组被试者只有14%的人说他们看到了玻璃碎片。这项实验证明,看到事件后的信息对于目击证人的报告有潜在影响。

此外,另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证人对他们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

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让被试者看一个简短的录像,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者回答一些有关录像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

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让被试者者回答一些一般知识问题,这些问题来自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

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方面,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对于上述实验,心理学家给出了如下解释。通常来说,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劣势有自知之明,这是因为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所以被试者可以自己去衡量。

比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比如,从总体上讲,人们不太可能确切知道自己比记忆事件中的某个人的头发颜色更好还是更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即使证人在法庭上主观认为他们已经提供了事实的真相,但是某些时候,这种真相已经是被证人的记忆所加工过的“伪真相”。

同类推荐
  • 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伤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武志红之后,又一位亲密关系心理学研究者——沈万九,从事亲密关系心理咨询师已有7年,本书是他从业的经历感悟的凝集,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心理问题和科学的解决方式。作品从爱、家、孤独、生命四个方面,探寻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自己无可逃避的伤口。本书写给每一个女人,和她的男人们。
  •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拯救孩子拯救心:一位青少年心理专家的忠告

    本书是一本指导家长和老师如何让孩子摆脱面临的各种压力的指导书,作者在书中指出当今的孩子面临着学习、身体、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最严重的压力还是来自心理方面。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要培养孩子健全身心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有了强大的内心才能轻松的面对一切压力。
  • 每天读点心理学

    每天读点心理学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决定着行为,人心难测,我们想要让他人做出某种行为,必须了解、掌握他的心理,擅攻人心。这就需要我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并恰当地运用。
  • 一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一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顾客的心理有多种,其中包括“求实惠”和“求便宜”的心理,对抱有这种心理的顾客,一般可以用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来说服,重点指出自己产品的“物美价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打动。另外顾客的求“效率”心理,求“舒适”心理,求“安全”心理,求“方便”心理等,在读懂消费者心理的旅途中,本书将为您一一展现!让您在1分钟之内读懂顾客心理,打开顾客的钱袋!
  • 牌局心理学

    牌局心理学

    本书从牌局玩家的心理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教会读者打牌的心理技巧,如通过牌友的性格、面部表情和姿势的细微变化来推测对方的底牌,从而提高战胜对手的概率。
热门推荐
  • The Dore Lectures on Mental Science

    The Dore Lectures on Mental Sci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平安轶事:柔情小王爷

    平安轶事:柔情小王爷

    “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你今日在众目睽睽之下接近了我,就已成为众矢之的。”他示意她往外看。“你不会对我怎么样的。”她抬起他的下颌,俯身吻住了他。他迟疑道:“你希望我娶你吗?”她反问:“你希望娶我吗?”“我不知道。”他托起她的脸,“看着你的眼睛就知道你很不诚实,也许你是真的在利用我,目的达到就会把我扔弃。”用一世柔情,换一生相伴。
  • 战宠天王

    战宠天王

    神鬼大陆上,别人最多只有一个战宠,洪渊却可以有十个,一百个,一万个,亿万个;别人要么在修炼,要么就只能停下修炼去收取战宠,对洪渊来说,收取战宠的过程就是修炼;因为,他是战宠天王,凌驾在所有天神之上的神王之王。深秋满月之夜,碎叶城上空出现异象,九条巨龙拉着一口石棺在空中划过,许许多多的超级高手和妖孽在后面追杀,电闪雷鸣天空似乎都要塌了下来。据老人们说,那是天上的天神在争斗,纷纷顶礼膜拜。洪渊的姑姑柳如烟却说,天神如狗。被迫连夜出城的洪渊,意外发现九龙石棺从高空坠落,捡到了一本天界的修炼功法《战宠天经》,从此踏进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 宝庆会稽续志

    宝庆会稽续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主管不要太老实

    主管不要太老实

    不会用魅力保卫权力 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一味地让员工适应自己/95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承受“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公私不分,亲此疏彼,安置心腹,暴眺如雷,不了解情况就对员工横加指责,跟下属“老死不相往来”,主管太老实等于没效率。老实的主管喜欢挑大梁,无论大事小情都要亲自过问。他们事必躬亲、兢兢业业,每天都早来晚走,而他的员工却在悠闲地享受大好时光。主管太老实等于缺手腕。老实人往往把规矩看得高于一切,他们从来都是按常理出牌。规矩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可触犯的“天条”。员工在背后不称呼他们“铁面无私”,而是叫他们“老古董”。
  • 死神的右手(罪推理事务所)

    死神的右手(罪推理事务所)

    一个杀人魔头,一个私家侦探;一个高校推理社团,一个貌合神离调查组;一个心怀鬼胎的警察,一个复仇心切的外科医生;一组暗含玄机的密码诗歌,N具断掌女尸。解谜者涉险重重杀机,步步为营;设局者机关算尽,十步一绝杀。二十年前一场离奇的银行劫案悬而未决,引发出二十年后怎样的连环凶杀事件?案情扑朔迷离,捕猎者和猎物之间,谁在导演死亡游戏?谁是捕猎者?谁才是真正的猎物?80后大受欢迎推理作家王稼骏,和你们玩的一个扣人心弦的死神游戏。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恶之花阴影笼罩。
  • 妃常难宠:朕的皇后不好惹

    妃常难宠:朕的皇后不好惹

    当了替死鬼,被坑穿越了,不要紧。重生成了一个没爹疼没娘爱的小宫女,也不要紧。在宫里被瞧不起,在学堂被太子党欺负,更加完全不要紧。只要有一颗彪悍的新新人类的心,终有一日,她会雄起。
  • 最后一站是地狱

    最后一站是地狱

    当陈秋实的身体掠过办公大楼或明或暗的窗格,疾速坠落的时候,江城正浸泡在早春浓浓的夜色之中。这天是3月26日。乍暖还寒。没过几天,陈秋实坠楼的消息便轰动了江城。陈秋实是江城著名上市公司——华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本市优秀企业家,为华江这个老牌国企乃至全市经济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一度以“正直清廉”闻名。就在华江保安报警后,江城警方紧急展开了调查。根据华江公司总经理郑森和财务总监胡海滨提供的材料,警方吃惊地发现,陈秋实动用权力,竟然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贪污了780万公款!经过勘察,警方没有在死亡现场发现搏斗痕迹,也没有发现其它异常。
  • 恋上酷千金的拽少爷

    恋上酷千金的拽少爷

    她,美貌智慧集于一身的黑帮千金、黑帮继承人、地下组织的创始人,却有着不可告人的身世秘密;他,高傲不羁的面容掩盖不住自己的邪恶气息,翩翩是她的未婚夫,心里爱着的却是“别人”;他,天骄之子将她玩弄于鼓掌之中,翩翩是别人的未婚夫……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