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000000002

第2章 小说(1)

银灰色的死

本篇最初发表时,署名T·D·Y。文末有一段英文附记:

The reader must be arin mind that this is an imaginary tale after all,the author cannot be responsible toits reality.Oneword,however must be mentioned here that heowes much obligation to .R.L.Stevenson's

ALodging for the Nightand the life of Ernest Dowson for the plan of this unambitious story.

雪后的东京,比平时更添了几分生气。从富士山顶吹下来的微风,总凉不了满都男女的白热的心肠。千九百二十年前,在伯利恒的天空游动的那颗明星出现的日期又快到了。街街巷巷的店铺,都装饰得同新郎新妇一样,竭力的想多吸收几个顾客,好添些年终的利泽。这正是贫儿富主,一样多忙的时候。这也是逐客离人,无穷伤感的时候。

在上野不忍池的近边,在一群乱杂的住屋的中间,有一间楼房,立在澄明的冬天的空气里。这一家人家,在这年终忙碌的时候,好像也没有什么活气似的,楼上的门窗,还紧紧的闭在那里,可是金黄的日球,离开了上野的丛林,已经高挂在海青色的天体中间,悠悠的在那里笑人间的多事了。

太阳的光线,从那紧闭的门缝中间,斜射到他的枕上的时候,他那一双同胡桃似的眼睛,就睁开了。他大约已经有二十四五岁的年纪。在黑漆漆的房内的光线里,他的脸色更加觉得灰白,从他面上左右高出的颧骨,同眼下的深深陷入的眼窝看来,他定是一个清瘦的人。

他开了半只眼睛,看看桌上的钟,长短针正重垒在X字的上面。开了口,打了一个呵欠,他并不知道他自家是一个大悲剧的主人公,又仍旧嘶嘶的睡着了。半醒半觉的睡了一忽,听着间壁的挂钟打了十一点之后,他才跳出了被来。胡乱地穿好了衣服,跑下楼来,洗了手面,他就套上了一双破皮鞋,跑上外面去了。

他近来的生活状态,比从前大有不同的地方。自从十月底到如今,两个月的中间,他每昼夜颠倒的,到各处酒馆里去喝酒。东京的酒馆,当炉的大约都是十七八岁的少妇(当炉此指侍酒一类的工作)。他虽然知道她们是想骗他的金钱,所以肯同他闹,同他玩的,然而一到了太阳西下的时候,他总不能在家里好好的住着。有时候他想改过这恶习惯来,故意到图书馆里去取他平时所爱读的书来看,然而到了上灯的时候,他的耳朵里,忽然会有各种悲凉的小曲儿的歌声听见起来;他的鼻孔里,也会有脂粉,香油,油沸鱼肉,香烟醇酒的混合的香味到来;他的书的字里行间,忽然更会跳出一个红白的脸色来。她那一双迷人的眼睛,一点一点的扩大起来了。同蔷薇花苞似的嘴唇,渐渐儿的开放起来,两颗笑靥,也看得出来了。洋瓷似的一排牙齿,也透露着放起光来了。他把眼睛一闭,他的面前,就有许多妙年的妇女坐在红灯的影里,微微的在那里笑着。也有斜视他的,也有点头的,也有把上下的衣服脱下来的,也有把雪样嫩的纤手伸给他的。到了那个时候,他总不知不觉的要跟了那只纤手跑去,同做梦的一样,走出了图书馆。等到他的怀里有温软的肉体坐着的时候,他才知道他是已经不在图书馆内的冷板凳上了。

昨天晚上,他也在这样的一家酒馆里坐到半夜过后一点钟的时候,才走出来,那时候他的神志已经变得昏乱而不清。在路上跌来跌去的走了一会,看看四面并没有人影,万户千门,都寂寂地闭在那里,只有一行参差不齐的门灯黄黄的投射出了几处朦胧的黑影。街心的两条电车的路线,在那里放磷火似的青光。他立住了足,靠着大学的铁栏杆,仰起头来就看见了那十三夜的明月,同银盆似的浮在淡青色的空中。他再定睛向四面一看,才知道清净的电车线路上,电柱上,电线上,歪歪斜斜的人家的屋顶上,都洒满了同霜也似的月光。他觉得自家一个人孤冷得很,好像同遇着了风浪后的船夫,一个人在北极的雪世界里漂泊着的样子。背靠着了铁栏杆,他尽在那里看月亮。看了一会,他那一双衰弱的老犬似的眼睛里,忽然滚下了两颗眼泪来。去年夏天,他结婚时候的景象,同走马灯一样的,旋转到他的眼前来了。

三面都是高低的山岭,一面宽广的空中,好像有江水的气味蒸发过来的样子。立在山中的平原里,向这空空荡荡的方面一望,谁都能生出一种灵异的感觉出来,知道这天空的底下,就是江水了。在山坡的煞尾的地方,在平原的起头的区中,有几点人家,沿了一条同曲线似的清溪,散在疏林蔓草的中间。有一天多情多梦的夏天的深更,因为天气热得很,他同他新婚的夫人,睡了一会,又从床上走了起来,到朝溪的窗口去纳凉。灯火已经吹灭了,月光从窗里射了进来。在藤椅上坐下之后,他看见月光射在他夫人的脸上。定睛一看,他觉得她的脸色,同大理白石的雕刻没有半点分别。看了一会,他心里害怕起来,就不知不觉的伸出了右手,摸上她的面去。

“怎么你的面上会这样凉的?”

“轻些吧,快三更了,人家已经睡着在那里,别惊醒了他们。”

“我问你,唉,怎么你的面上会一点儿血气都没有的呢?”

“所以我总是要早死的呀!”

听了她这一句话,他觉得眼睛里一霎时的热了起来。不知是什么缘故,他就忽然伸了两手,把她紧紧的抱住了。他的嘴唇贴上她的面上的时候,他觉得她的眼睛里,也有两条同山泉似的眼泪在流下来。他们两人肉贴肉的暗泣了许久,他觉得胸中渐渐儿的舒爽起来了,望望窗外,远近都洒满了皎洁的月光。抬头看看天,苍苍的天空里,有一条薄薄的云影,浮在那里。

“你看那天河。……”

“大约河边的那颗小小的星儿,就是象征我的星宿罢!”

“是什么星?”

“织女星。”

说到这里,他们就停着不说下去了。两人默默地坐了一会,他又眼看着那一颗小小的星,低声的对她说:

“我明年未必能回来,恐怕你要比那织女星更苦咧。”

他靠住了大学的铁栏杆,呆呆的尽在那里对了月光追想这些过去的情节。一想到最后的那一句话,他的眼泪更连连续续的流了下来。他的眼睛里,忽然看见一条溪水来了。那一口朝溪的小窗,也映到了他的眼睛里来。沿窗摆着的一张漆的桌子,也映到了他的眼睛里来。桌上的一张半明不灭的洋灯,灯下坐着的一个二十岁前后的女子,那女子的苍白的脸色,一双迷人的大眼,小小的嘴唇的曲线,灰白的嘴唇,都映到了他的眼睛里面。他再也支持不住了,摇了一摇头,便自言自语的说:

“她死了,她是死了,十月二十八日那一个电报,总是真的。十一月初四的那一封信,总也是真的。可怜她吐血吐到气绝的时候,还在那里叫我的名字。”

一边流泪,一边他就站起来走,他的酒已经醒了,所以他觉得有点寒冷。到了这深更半夜,他也不愿意再回到他那同地狱似的寓里去。他原来是寄寓在他的朋友的家里的;他住的楼上,也没有火钵,也没有生气,总只有几本旧书,横摊在黄灰色的电灯光里等他;他愈想愈不愿意回去了,所以他就慢慢的走上了到上野火车站去的路。原来日本火车站上的人是通宵不睡的;待车室里,有红红的火炉生在那里;他上火车站去,就是想去烤火取暖,坐待天明的。

一直的走到了火车站,清冷的路上并没有一个人同他遇见,进了车站,他在空空寂寂的长廊上,只看见两排电灯,在那里黄黄的放光。卖票房里,坐着二三个女事务员,在那里打呵欠。进了二等待车室,半醒半睡的坐了两个钟头,他看看火炉里的火也快完了。远远地有几声机关车的车轮声传了过来。车站里也来了几个穿制服的人在那里跑来跑去的跑。等了一会,从东北来的火车到了。车站上忽然热闹了起来,下车的旅客的脚步声同种种的呼唤声,混作了一处,传到他的耳膜上来;跟了一群旅客,他也走出火车站来了。出了车站,他仰起头来一看,只见苍色圆形的天空里,有无数星辰,在那里微动;从北方忽然来了一阵凉风,他觉得冷得难耐的样子。月亮已经下山了。街上有几个早起的工人,拉了车慢慢的在那里行走,各店家的门灯,都像倦了似的还在那里放光。走到上野公园的西边的时候,他忽然长叹了一声。朦胧的灯影里,息息索索的飞了几张黄叶下来,四边的枯树都好像活了起来的样子,他不觉打了一个冷嗦,就默默的站住了。静静儿的听了一会,他觉得四边并没有动静,只有那工人的车轮声,同在梦里似的,断断续续的打动了他的耳膜,他才知道刚才的不过是几张落叶的声音。他走过观月桥的时候,只见池的彼岸一排不夜的楼台都沉在酣睡的中间,两行灯火,好像还在那里嘲笑他的样子。他到家睡下的时候,东方早已经灰白了。

这一天又是一天初冬好天气,午前十一点钟的时候,他急急忙忙的洗了手面,套上了一双破皮鞋,就跑出到了外面。

在蓝苍的天盖下在和软的阳光里,无头无脑的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他才觉得饥饿了起来。身边摸摸看,他的皮包里,还有五元余钱剩在那里。半月前头,他看看身边的物件,都已卖完了,所以不得不把他亡妻的一个金刚石的戒指,当入当铺里去。他的亡妻的最后的这纪念物,只质了(只质了:只当了。)一百六十元钱,用不上半个月,如今却只有五元钱了。

“亡妻呀亡妻,你饶了我罢!”

他凄凉了一阵,羞愧了一阵,终究还不得不想到他目下的紧急的事情上去。他的肚里尽管在那里叽哩咕噜的响。他算算看这五元余钱,断不能到上等的酒馆里去吃一个醉饱,所以他就决意想到他无钱的时候常去的那一家酒馆里去。

那一家酒家,开设在植物园的近边,主人是一个五十光景的寡妇,当炉的就是那老寡妇的女儿,名叫静儿。静儿今年已经是二十岁了。容貌也只平常,但是她那一双同秋水似的眼睛,同白色人种似的高鼻,不识是什么理由,使得见过她一面的人,总忘她不了。并且静儿的性质也和善得非常,对什么人总是一视同仁,装着笑脸的。她们那里,因为客人不多,所以并没有厨子。静儿的母亲,从前也在西洋菜馆里当过火炉的,因此她却颇晓得些调羹的妙诀。他从前身边没有钱的时候,大抵总跑上静儿家里去的,一则因为静儿待他周到得很,二则因为他去惯了。静儿的母亲也信用他,无论多少,总肯替他挂账的。他酒醉的时候,每对静儿说他的亡妻是怎么好,怎么好,怎么被他母亲虐待,怎么的染上了肺病,死的时候,怎么的盼望他。说到伤心的地方,他每流下泪来,静儿有时候也会陪他落些同情之泪。他在静儿家里进出,虽然还不上两个多月,然而静儿待他,竟好像同待几年前的老友一样了。静儿有时候有不快活的事情,也都会告诉他。据静儿说,无论男人女人,有秘密的事情,或者有伤心的事情的时候,总要有一个朋友,互相劝慰的能够讲讲才好。他同静儿,大约就是一对能互相劝慰的朋友了。

半月前头,他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来的消息,只听说静儿要嫁人去了。因为不愿意直接把这话来问静儿,所以嗣后他只是默默的在那里观察静儿的行状。心里既有了这一条疑心,所以他觉得静儿待他的态度,比从前总有些不同的地方。有一天将夜的时候,他正在静儿家坐着喝酒,忽然来了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静儿见了这男人,就丢下了他,马上去招呼这新来的男子;按理这原也是很平常的事情。静儿走开了,他只能同静儿的母亲说了些无关紧要而且是无味的闲话。然而他一边说话,一边却在那里注意静儿和那男人的举动。等了半点多钟,静儿还尽在那里同那男人说笑,他等得不耐烦起来,就同伤弓的野兽一般,匆匆的走了。自从那一天起,到如今却有半个多月的光景,他还没有上静儿家里去过。同静儿绝交之后,他喝酒更加喝得厉害,想他亡妻的心思,也比从前更加沉痛了。

“能互相劝慰的知心好友!我现在上哪里去找得出这样的一个朋友呢!”

近来他于追悼亡妻之后,总想到这一段结论上去。有时候他的亡妻的面貌,竟会同静儿的混到一处来。同静儿绝交之后,他觉得更加哀伤更加孤寂了。

他身边摸摸看,皮包里的钱只有五元余了。他就想把这事作了口实,跑上静儿的家里去。一边这样想,一边他又想起《坦好直》(“Tannhaeuser”应作Tannhuser,通译汤豪泽(约1200—约1270),德国抒情诗人,后成为一个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作为职业爱情歌手,他曾经为许多贵族恩主效劳。瓦格纳曾以他的传说为题材,写过音乐剧《汤豪泽》。)里边的“盍县罢哈”(WolframvonEschenbach)通译沃尔夫拉姆·封·埃申巴赫(约1170—约1220),德国诗人来。

“千古的诗人盍县罢哈呀!我佩服你的大量。我佩服你真能用高洁的心情来爱‘爱利查陪脱’。”

想到这里,他就唱了两句《坦好直》里边的唱句,说:

Dortistsie;——nahedichihrungestoert!

……

SofliehtfuerdiesesLeben

MirjederHoffnungSchein!

(Wagner‘sTannhaeuser)出自瓦格纳的《汤豪泽》。ungestoert应作ungestert。

(你且去她的裙边,去算清了你们的相思旧债!)

(可怜我一生孤冷!你看那镜里的名花,又成了泡影!)

念了几遍,他就自言自语的说:

“我可以去的,可以上她家里去的,古人能够这样的爱她的情人,我难道不能这样的爱静儿么?”

看他的样子,好像是对了人家在那里辩护他目下的行为似的,其实除了他自家的良心以外,却并没有人在那里责备他。

慢慢的走到静儿家里的时候,她们母女两个,还刚才起来。静儿见了他,对他微微的笑了一脸,就问他说:

“你怎么这许久不上我们家里来?”

他心里想说:

“你且问问你自家看吧!”

但是见了静儿的那一副柔和的笑容,他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所以只回答说:“我因为近来忙得非常。”

静儿的母亲听了他这一句话之后,就佯嗔假怒的问他说:

“忙得非常?静儿的男人说近来你时常上他家里去喝酒去的呢。”

静儿听了她母亲的话,好像有些难以为情的样子,所以对她母亲说:

“妈妈!”

他看了这些情节,就追问静儿的母亲说:

“静儿的男人是谁呀?”

“大学前面的那一家酒馆的主人,你还不知道么?”

他就回转头来对静儿说:

“你们的婚期是什么时候?恭喜你,希望你早早生一个又白又胖的好儿子,我们还要来吃喜酒哩。”

静儿对他呆看一忽,好像要哭出来的样子。停了一会,静儿问他说:“你喝酒么?”

同类推荐
  • 战犯末日

    战犯末日

    姜照远编写的《战犯末日》以全景纪实的方法,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意日法西斯战争罪犯由垂死挣扎到彻底覆灭的历史画面。《战犯末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重大历史实事件,如美英苏三国首脑雅尔塔会议、希特勒自杀身亡、苏军攻克柏林、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覆灭、日本投降、纽伦堡、东京、伯力大审判的内幕,均有详尽生动的记述。
  •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

    不被世俗肯定,就像被风刺伤一样,疼,却找不到凶手。忽视、冷落、背叛、自尊心受挫,让你我成为了沉湎过去、沉醉孤独、虚度光阴的人。那么——只给奋斗找时间,不给空虚留时间怀才不遇,更需要逆水行舟,迷茫是才华配不上梦想,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你还在等什么呢?这世上能救赎你的,唯你而已。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中国文化名人谈父亲(上)

    在中国的文化意识中,父亲是天,是铁的纪律,是人生的权威,是绝对的原则,是冷酷的理念,严峻的教导者,但这只是文化观念的表导意识。我们通过这套书,中要告知天下的儿女们父爱如山。
  • 酒心巧克力

    酒心巧克力

    长大后,常常无端地想起童年,想起当年空场上的那些人,想起在炕头打盹儿的姥姥和她煤油灯下的故事。一号、虾酱、哑巴,我亲爱的姥姥,还有无数个逝去的以及还未逝去的,他们普通得让人记不住名字,他们平凡的留不下一丝活过的证据,但我无法忘记,忘记那些无比鲜活的个体形象。
热门推荐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收入的是作者创作的诗词,共169首。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西藏工作期间所创作的。作者讴歌以“老西藏”精神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高原精神的先进人物,做出超乎寻常的奉献,这就是高原魂。第二部分为大多是作者退休之后参加全国的书法活动而创作的。
  • 悲惨世界(上)

    悲惨世界(上)

    十九世纪的巴黎,贫苦的冉·阿让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结果被饱食终日的法官判处19年的苦役。出狱后,走投无路的冉·阿让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过夜,却偷走了主教的银器潜逃,后被警察捉回。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使冉·阿让免于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冉·阿让,他化名马德兰,从此洗心革面奋发向上,十年后成为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这时,以前缉拿过他的警长沙威出现,一心要找他的麻烦。在此期间,冉·阿让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惨遭遇,并承诺照顾她的私生女柯赛特。八年过去了,平静的生活再起波澜——柯赛特爱上了共和派青年马利尤斯,轰轰烈烈的巴黎人民起义爆发了……
  • 此爱无边

    此爱无边

    【女频一组C班签约作品】金融危机下,四个拥有强势背景的少爷小姐如何面对扑朔迷离的商界危机?她与他那段浪漫而短暂的爱情缘何中断?她与他又有着怎样的爱恨纠葛?复杂的关系,剪不清理还乱的爱情,让四位少爷小姐挣扎于坚持与放手的困境。最后,在真相公开的那一刻,相爱的人如何才能冲破一切枷锁,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
  • 阳间阴差

    阳间阴差

    三死金,听者死、见者死、得者死,又名阎王鬼玺,但凡听过、见过、得过的人,无一例外,全部丧命。永生之人为求死亡,毅然踏上寻找三死金的旅程。噬骨魔窟、死僵荒村、水晶血棺、幽灵鬼船、幻境之城……一路艰险不断,却只为求得一死。
  • 牧狼纪

    牧狼纪

    她是作为一匹狼长大的,即便日后表面温顺得像只羊羔,但内心仍是嗜血的因子。他以她为工具,一个早已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工具,却仍是不舍得丢开。层层谜团终将解开,到了真相大白之时,还有谁能不忘相知?
  • 植物:植物的最新通报

    植物:植物的最新通报

    植物的最新通报小说阅读,本书介绍了含羞草、日轮花、植物花、鸽子树、食人树、能反击干旱的植物、能探矿的植物、能预测环境的植物、发弹和产油等多种较为特别的植物。本书的特点是以图文并茂、图解图注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主题,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 胎藏金刚教法名号

    胎藏金刚教法名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巾帼娇

    巾帼娇

    她大概是手上沾了太多血的缘故,所以才会连死都死不成。 重活一回,她是不是该收起尖牙利爪,好好的享受生活就好?可府里祖母偏心护短,嫡母狠毒,渣爹白痴,亲娘就只会忍!不光有跋扈的姑姑,居心不良的表哥,还有两个一心一意要打压她的姐妹!这日子可怎么过? 既是活,便要肆意洒脱,夹起尾巴做人那可不是咱们的风格。 看她如何推翻原主劣迹斑斑的前科,改头换面帮亲娘上位,整治渣爹,料理嫡母! 某男问,“你可不可以不那么强势,偶尔依赖我一下?” 某女答,“姐考虑一下。”
  • 网游之盗版三国

    网游之盗版三国

    逃避现实,进入虚拟的世界。收名将,抢富豪,捞海宝,盗大墓,挑战国,争罗马…………跟曹操玩奸计与刘备夺“影帝”一个虚拟的三国世界,一份精彩的绝伦的演绎,没有华丽的文字,有的只有无限精彩的情节!(本书以三国为基础,但与历史不符,历史帝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