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0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在风云激变、动荡不安的20世纪初期,中国的文坛需要像鲁迅那样在黑暗中不断挥笔、尽情呐喊的斗士,需要像郭沫若那样讴歌生命、崇尚激情的时代强音,抑或需要像徐志摩那样呼唤青春、点燃希望的灿烂。然而,郁达夫却在《沉沦》中说:“知识我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颗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他这样毫无避讳地袒露自己伤感的心、沉沦的情感和火热却又孤寂的处境,郁达夫那似乎就注定了他风雨坎坷、跌宕起伏的人生。

1921年《沉沦》的出版,仿佛向文坛海洋中投入了一块巨石,引起了轩然大波。《沉沦》因为它“哀怨”“呻吟”的时代主调马上成为了“五四”文学的另类代表,给郁达夫这位年轻的作家带来了荣誉,同时也因为里面惊世骇俗的性苦闷等描写给他带来了责难,甚至谩骂。而这,还只是个开端。在郁达夫短暂的一生中,不只他的作品受到争议,还有他对国家的态度,他的几段感情经历,都成了人们议论的谈资,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对郁达夫,誉之者不少,毁之者也很多。赞他的人,说他是文坛的天才,艺术的大师,浪漫的文人,革命的烈士;贬他的人,骂他是颓废的代表,堕落的作家,病态的花痴,卖国的汉奸。虽然时间在流逝,时代在变迁,但对郁达夫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

1992年,在接受新加坡记者采访时,年逾六十的郁达夫的儿子郁飞说:“我的父亲是一位有明显优点也有明显缺点的人,他很爱国家,对朋友也很热心,但做人处世过于冲动,以致家庭与生活都搞得很不愉快。他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刻意美化他,也不要把他丑化。”郁飞作为郁达夫的亲人中和他生活最久、了解最深的人,这些话不仅说得诚恳,而且还很中肯。

是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他不是圣人,他只是一名文人。所以,我们暂且丢掉那些强加给他的衡量标准,只看作为文人的郁达夫是怎样的吧。

相信作为文人,郁达夫的文学才能无人怀疑,但他的文学思想却是被争论的焦点。郁达夫性格真诚而坦率,坦率到他用锋利的刀来解剖自己时,还带着自我陶醉的苦笑。郁达夫的文学主张是“文学作品,就是作家的自叙传”,所以他以“辞绝虚伪的罪恶”“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为写作宗旨,就算别人笑他、非议他,他也不改变。但他这种坦率的态度,无疑就会招来风波,其中对他作品最大的攻击就是自叙传中的“性心理”描写和“颓废思想”了。

首先,关于“性心理”的描写。郁达夫那种敢写敢说的性格和“赤裸裸地把自己心境写出来”的文学主张,就意味着他在文学创作中会完全将自己的心交给读者,就算是虚构文体的小说,也带上了他自叙传的色彩。于是,他的身世、思想、感情、性格、癖好,甚至是自己的性苦闷、病态幻想也大白于天下。例如,他在代表作《沉沦》里的大胆表白。这样的表白当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更让那些不敢与封建道德决裂的文人,把矛头指向他,一时间烽烟四起。而郁达夫自己也曾在自传里自嘲说有过女作家向“中央”(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去哭诉他是颓废、下流、恶劣的作家,主张禁绝他的书的事。他也曾写信去向周作人倾诉“上海所有文人都反对我,我正在被迅速埋葬,我希望你是给我唱悲哀的挽歌的最后一个人”。其实,郁达夫作品中所表现的“性苦闷”不只是他一己的感受,而是当时受旧社会的压迫而窒息的青年一代们共有的精神苦闷,这是一个隐而不语的社会问题,但只有郁达夫剖析自己写了出来。结果,周作人真的成为了第一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行正面评论的人,他认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并且,当时肯定郁达夫作品的艺术价值的不只是周作人,成仿吾、唐弢等文人也作了肯定。就连鲁迅的一篇小说里都提到了当时许多人都喜欢看这本小说,可见当时郁达夫的作品影响力有多高。而后郭沫若也在《郁达夫》中说过:“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年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要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其次,是郁达夫作品中以落魄的游子、多病的青年等形象表现出来的伤感文学中的“颓废色彩”。当然,这里有郁达夫在感到报国无门,满腔的热血不被人理解时的牢骚、抱怨、叹息和彷徨;也有强烈的感情得不到倾诉时的感伤、悲愤,甚至是病态的自我嘲弄。

郁达夫大全集前言

但是郁达夫作品中的感伤主义和颓废色彩不只是他自己不如意的抱怨,还有他故作“颓废”的表现。郁达夫有意在他的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对生活充满了失意和颓废的情感,以及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形象,即“零余人”形象,用以展示那些刚刚从封建礼教的羁绊中觉醒了的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更是在表达对黑暗的社会和自己所处的军阀混战、最无价值的时代的不满。在这种环境下,郁达夫的颓废是想以一个弱者的形象向社会表达着青年的控诉,表现一种显而易见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虽说这种倾向不是很深刻,但鲜明的态度、强烈的情绪却也给这种倾向涂上了积极战斗的色彩。就如郁达夫在创造社的发刊词中所说的那样:“在这一个弱者处处被摧残的社会里,我们若能坚持到底,保持我们弱者的人格,或者也可为天下的无能力者、被压迫者吐一口气。”

由此看来,郁达夫作为文人,他的文学才能受到认可,他的文学思想得到支持,可谓成功。可是,仍然会有很多读者希望更完整、更全面地通过郁达夫的思想和艺术全貌了解郁达夫本人。幸运的是,郁达夫是最大限度地将虚构和纪实文体统一起来的作者。通过阅读郁达夫以往的文字,他的形象就会活泼地站在每位读者的眼前,而我们就是希望能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一个更全面、更便捷地了解郁达夫作品及思想艺术全貌的平台。

郁达夫抱着儿子郁大雅(1944年在印尼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为此,我们精心选编了《郁达夫大全集》。郁达夫的生命虽然短暂,留给我们的文字纪念却颇为丰富。以往关于郁达夫的作品也有很多,除小说集、散文集、日记集、游记等各种单行本以外,还有十几本一套的《郁达夫全集》若干版本。此次出版的《郁达夫大全集》在众多郁达夫作品集中,拥有以下三个特色:

一、选材全面。与以往的单行本郁达夫作品集相比,此次出版的《郁达夫大全集》力求做到选择的类型最为全面。除文论、译文这些偏重学术性的文章外,我们尽可能地把郁达夫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收入其中,包括郁达夫本人最为推崇的能反应作者全面人格的“日记文学”;被不少文人学者称赞,甚至评价在散文和小说之上的格律诗;记录着郁达夫与亲人、爱人、友人交往内容的书信等。

二、篇目经典。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没有办法把所选择的郁达夫作品全部录入。但是,编者着重选择了那些经过时间的淘洗、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还有更能反映郁达夫自己情感变化和人生经历沉浮的日记、书信及诗词作品。

三、分类清晰。为了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郁达夫的散文作品,我们没有采取广义的散文的概念,而是把郁达夫的游记和自传划分出来单独编排,以求用更清晰的视角让读者领略郁达夫散文的魅力。

正如每个读者心里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读了郁达夫文字的读者心里也会有一个自己构建的郁达夫形象。希望本书可以带给您一段美好的文字之旅,以贴近作者想留给世人的形象,可以帮助您丰富心中对郁达夫的想象。

编者

同类推荐
  •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中书集:朱湘作品精选

    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以爱的名义

    以爱的名义

    《以爱的名义》是一本散文集,里面通过亲情难忘、心灵美好、乡村风情、街市缩影、古城遐想、思索自然、人文写真、旅途见闻和乡镇记忆九个部分,写出了作者在生活中的所感所想。作者深入生活,含着对故乡、对乡亲的深厚感情,用他清新朴实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个的“小人物”,完整的体现了大众百姓的真实生活。文章语言简练,但却让人读后有着深深的体会。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陌生人/韩少功作品系列》是该系列第五卷,收录作者六十四篇随笔。关于社会与历史、关于人生与道德,关于文学与文化等各方面,作者都有精到的见解和完美的诠释。作家中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转型期的现代中国进行多角度的反思与批判,对全球化时代众多尖端性的人文话题有广泛介入,颇具时代的厚重感与人性的震撼力。《文学的根》、《性而上的迷失》、《“文革”为何结束》等重要篇聿在境外评介发表,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同行们的关注。
  •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热门推荐
  • 漫威之我是橡胶人

    漫威之我是橡胶人

    橡胶人陆飞在阴差阳错之下获得了孙悟空的所有神通,筋斗云、火眼金睛、七十二变、身外化身、金刚不坏、法天象地!又在复制诸天系统的帮助下,开挂的人生就此开始了……
  •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渔家女

    重生渔家女

    小鱼觉得,穿越不可怕,重生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穷二白,随时担心会饿死。她重生在渔村,家中亲戚一大堆,穷的穷,抠的抠,最厉害的不是赚银子,而是嘴刻薄,让人哭笑不得,都是穷给闹的。渔船落后,地少人多,穷的还真没话说。看她一个渔家女,怎么翻手赚钱子,覆手抢银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胎藏梵字真言

    胎藏梵字真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

    一个人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抓住成功机遇,必须做好三件事:一要有一个广泛的交际圈;二要对自己的交际圈充分了解并能够对人际信息进行有效地管理;三要对所积累的人际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去梯言—18岁后交朋友,你必须懂点社交学》正是考虑到这一点,用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精彩可读的故事告诉那些还在读书的、涉世之初的年轻人以及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而对社交学不屑一顾的人,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得更好,如何拓展人脉关系,如何让人脉为自己服务等等。它首先讲述了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的重要性,接着分别从社交心理、社交形象、社交礼仪、社交技巧、社交应酬、社交定律、社交识人、社交人品、社交误区等等方面来详细阐述。
  •  时空之主

    时空之主

    兰若寺中听雨声,蜀山里一剑光寒。青蛇白蛇谁人怜,八仙过海显神通。菩提树下,斗战胜佛!天降玄鸟,逆而生商!五百年前,一无所有!五百年后,谁能阻我!断剑重铸日,骑士归来时!这是一个带着五百年悲愤的蝼蚁卷土重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故事,纵横诸天万界,执掌时空,笑傲诸天!
  • 异界之游戏人生

    异界之游戏人生

    星空虚影点醒一生凡梦,不得已,他远赴寰宇,历游诸星。虽漂泊而不凄惶,处异界而不望乡。人生游戏,游戏人生,孰为赢家,自见分晓。
  • 君自故乡来

    君自故乡来

    叶无棱,不仅是如雷贯耳的MK财团总裁,还拥有着很多出类拔萃的技能,却由于不得已的苦衷隐瞒身份,以一个网店小卖家的身份示人,即使外界环境压迫到她快不能呼吸,她的生活还是不缓不慢地进行着。一个内心如此强大的叶女神,在遇到青梅竹马巩阳的“背叛”后,竟也在沐辜之夜借酒消愁,但她独特的气质却吸引了沈墨的注意,她和沈墨的缘分似乎是从沐辜初遇慢慢开始的......
  •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

    光怪陆离的世界民俗

    民俗,就是世代相传的民间生活风俗。世界民俗,就是关于世界各地的民俗。全书给大家介绍了世界各国的民俗风情、风俗独特的世界民俗、世界少数民族部落的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 都市小片警

    都市小片警

    警察也能被雷劈,一名警校刚毕业的小警察,被分配在派出所工作,负责一块地区的管理,俗称片警,由于一次意外,在回家的路上被雷电劈到,结果精神与雷电结合,产生变异,从此小片警的生活被改变,身怀绝技的小片警开始为守护神州而努力,我们的小片警能否出杀重围,扬我国威,尽到守护神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