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2400000005

第5章 格式塔心理学(1)

1912年,魏特曼发表了一篇题为《似动的实验研究》的论文,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开始。它是20世纪初期在德国兴起的心理学派,也称完形心理学派。其创始人魏特曼、考夫卡和苛勒自1910年起密切合作,成为格式塔学派的核心。他们于1921年创立了该学派的刊物《心理学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他们先后移居美国并吸引了许多支持者。在格式塔学派创始以前,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主张对意识经验进行分析,将经验分解为单元或元素。经验元素的相加构成复杂的经验。格式塔学派则主张,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其组成部分来说明。似动现象是一个整体经验,单个刺激的相加并不能说明似动现象的发生。格式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学派认为知觉经验服从于某些图形组织的规律。这些规律也叫做格式塔原则,主要有图形和背景原则、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完美图形原则等。客观刺激容易按以上的规律被知觉成有意义的图。20世纪50年代前后,格式塔理论被推广到人格、社会及临床心理学领域里。20世纪60年代,新兴的认知心理学吸取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某些观点,特别是格式塔心理学对思维研究的成果。目前,格式塔学派在个别领域中仍相当有影响。例如,在知觉研究中,格式塔观点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在当代心理学中,格式塔心理学已经不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进行活动了。

PrinciplesofGestaltPsychology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库尔特·考夫卡(KurtKoffka)

作者简介

库尔特·考夫卡,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1886年3月18日生于德国柏林,在那里接受基础教育。1903—1904年求学于爱丁堡大学,对科学和哲学产生强烈兴趣。回到柏林后,师从C.斯顿夫(C.Stumpf)研究心理学,1909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自1910年起,他同M.威特海默(M.Wertheimer)和W.苛勒(W.Kohler)在德国法兰克福开始了长期的和创造性的合作,“似动”(apparentmovement)实验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起点,他本人也成为格式塔学派三人小组中最多产的一个。

1911年,考夫卡受聘于吉森大学,一直工作到192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精神病医院从事大脑损伤和失语症患者的研究工作。战后,美国心理学界已模糊地意识到正在德国兴起的这一新学派,因而劝说考夫卡为美国《心理学公报》写一篇关于格式塔的论文。这篇论文题为《知觉:格式塔理论导言》(Perception,anIntroductiontoGestaltTheory),于1922年发表。论文根据许多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1921年,考夫卡刊布《心理的发展》(GrowthofMind)一书,该书被德国和美国的发展心理学界誉为成功之作,它对改变机械学习和提倡顿悟学习起过促进作用。

自1924年起,考夫卡先后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任教,1927年被任命为美国史密斯学院心理学研究教授,主要从事知觉的实验研究。1932年,考夫卡为了研究中亚人,曾随一个探险队进行调查工作。在探险队得了回归热病,复原之后,他开始写《格式塔心理学原理》(ThePrincipleofGestaltPsychology),该书由纽约哈考特-布雷斯-约万诺维奇公司于1935年出版。这是一部意欲集格式塔心理学之大成的著作,但是极其难读,史界对此贬褒不一。

1941年11月22日,考夫卡卒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北安普顿。

名著导读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中采纳并坚持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心物场(psycho—physicalfield)和同型论(isomorphism)。

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不一样。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为心理场(psychological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为物理场(physicalfield)。为了说明两者的关系,可用右图为例。这是一种人们熟知的视错觉。不论观察者对该图观看多长时间,线条似乎都是向内盘旋直到中心。这种螺旋效应是观察者的知觉产物,属于心理场。然而,如果观察者从A点开始,随着曲线前进360度,就又会回到A;螺旋线原来都是圆周,这就是物理场。由此可见,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同样一把老式椅子,年迈的母亲视为珍品,它蕴涵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而在时髦的儿子眼里,如同一堆破烂,它蕴涵着在女友面前陷于尴尬处境的危机。

心物场含有自我(ego)和环境(environment)的两极化,这两极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organization)。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环境又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geographicalandbehaviouralenvironments)两个方面。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在考夫卡看来,行为产生于行为的环境,受行为环境的调节。为此,他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一个冬日的傍晚,于风雪交加之中,有一男子骑马来到一家客栈。他在铺天盖地的大雪中奔驰了数小时,大雪覆盖了一切道路和路标,因此对于能找到这样一个安身之处而使他格外高兴。店主诧异地到门口迎接这位陌生人,并问客从何来。男子直指客栈外面的方向,店主用一种惊恐的语调说:“你是否知道你已经骑马穿过了康斯坦斯湖?”闻及此事,男子当即倒毙在店主脚下。

那么,该男子的行为发生于何种环境之中呢?

考夫卡认为,在他骑马过湖时,地理环境毫无疑问是湖泊,而他的行为环境则是冰天雪地的平原。倘若那个男子事先知道他要途经一个大湖,则他的行为环境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他当时的行为环境是坚硬的平地,才在闻及他骑马穿过湖泊时大惊毙命。所以,在考夫卡看来,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

但是,行为环境在受地理环境调节的同时,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也在运作着,它表明有机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自我—行为环境—地理环境等进行动力交互作用的场。例如,一个动物受到某一障碍物的阻挡(地理环境),无法获得置于障碍物后面的食物(行为环境),在这样一种心物场中,自我的张力是明显的。当顿悟使这个场获得重新组织时,也即当动物发现它可以绕过障碍物时,问题就得到了解决。问题的解决使动物得到食物,同时清除了这一心物场中的张力。这里,一个重要的内涵在于:动物在产生一个真正的心理问题之前,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情境的所有因素。如果动物不知道障碍物后面有食物,即没有行为环境,问题就不会存在,因为产生不了心物场的张力;如果动物知道障碍物后面有食物,但它的自我没有这方面的欲望或需求,问题也不会存在,因为同样产生不了心物场的张力。以此类推,地理环境也是如此。

同型论概念意指环境中的组织关系在体验这些关系的个体中产生了一个与之同型的脑场模型。考夫卡认为,大脑并非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感觉运动的连接器,而是一个复杂的电场。例如,让被试者坐在暗室内,室内有两个光点交替闪现。当两个光点闪现的间隔超过200毫秒时,先见到第一光点,后见到第二光点,两者均静止不动;当间隔只有30毫秒时,被试者则同时看到两个光点,它们也静止不动;但是,当间隔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为60毫秒时,被试者则看到一个处于连续运动的光点。被试者在事实上无运动的情境里觉察到明显的运动,说明光点引起了相互交叠的两个脑场,使之产生运动感觉。在一个问题情境中,心物场的张力在脑中表现为电场张力;顿悟解除脑场张力,导向现实问题的解决。正是由于考夫卡坚持心物场与脑场之间在功能上是同型的,从而使他在对经验和行为作出整体的动力学解释时幸免于二元论。

格式塔同型论与神经系统机械观相对。神经系统的机械观认为,神经活动好比一架机器的运作,它不能组织或修改输入机器的东西,正像“记忆机器”忠实地复制知觉印象一样,它的机械性使知觉印象与其皮质复本之间在大小、形状和组织方面是一一对应的。由此推论,对每一知觉过程,脑内都会产生一种与物理刺激的组织精确对应的皮质“画面”。例如,一个人看到一个十字形,视觉区的皮质神经元就会被激活为一种十字形的形式,其视网膜意像与皮质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对应,正如视网膜意像与刺激图形具有类似的对应一样。为了反对这种机械观,考夫卡以似动实验为例论论道:“既然经验到的似动和真动是同一的,那么实现似动和真动的皮质过程也必定是类似的。”但是,这种同一是指经验到的空间秩序在结构上与作为基础的大脑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相同一,是指知觉经验的形式与刺激的形式相对应,而非刺激与知觉之间一对一的对应性。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是现实世界“真实”的表象,但不是它的完全再现。它们在大小和形状方面并不等同。正如一张地图不是它所代表的地域的精细复制。它有逐点的对应,有关地区的特征都在图上表示出来。但是,也有歪曲,地图只是它所代表实地大小的一个分数,地图的曲线在现实中可能不那么分明,有些特征可能被略去。然而,正因为地图是同型的,它才用做旅行的向导。

那么,这种同型论是如何解释形式之间对应的呢?考夫卡等人的假设是:“皮质过程是以一种类似电场的方式运作的,其最简单的例证是一种围绕一个磁铁形成的力的电磁场的变化过程。”

在未受干扰的磁场中,力的线路处于平衡状态。一旦引进干扰,磁场便会处于一种失衡状态。但是,很快又会出现力的线路的重组,平衡得以重新确立。需要指出的是,这样一种磁场是一个联结系统,场的任何一个部分受到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会随之影响其余部分。

将这一假设用于脑场,表明脑中的电学过程在对那些由传入神经元内导的感觉冲动进行反应时,也可能建立神经元的活动场。例如,一个人注视灰色背景上的一个十字形,与刺激形式同型的枕叶皮质视觉区就会激活电学过程,该十字形可由皮质中相当强的皮电活动来代表,而十字形的界外则皮电强度渐弱。实际上,一种神经的格式塔会在皮质中形成,其势能差异存在于毗邻的组织之间。同型论是为了说明心和物都具有同样格式塔的性质,都是一个通体相关的有组织的整体,它不是部分之和,而部分也不含有整体的特性。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库尔特·考夫卡作为格式塔心理学家的代表之一,他在该书中采纳并坚持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心物场和同型论。以心物场和同型论为格式塔的总纲,由此派生出若干亚原则,称为组织律:图形与背景、接近性和连续性、完整和闭合倾向、相似性、转换律、共同方向运动。

理论精读

1.同型论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是完形,不能被人为地区分为元素。自然而然经验到的现象都自成一个格式塔,这个格式塔是一个通体相关的有组织的整体,它不是部分之和,而部分也不含有整体的特性。格式塔不仅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并且本身含有一定的意义,可以不受以前经验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都有同样格式塔的性质,因而它们都是同型的。既然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同型的,那么它们之间就有着相对等的关系。比如,我们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都是和大脑皮层内的同样过程相对等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他们解决心物和心身关系的这种理论称为同型论。

2.行为环境的理论

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中提出了行为环境的理论,认为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与物理场的因果关系。心理物理场具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这两极的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的结构,而结构不是各式各样感觉乱七八糟的总汇。环境又可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地理环境是现实的环境,行为环境是意象中的环境。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并受行为环境的调节。考夫卡的行为环境论影响了后来的勒温的心理学观点,因为他着重宣称人的需要决定他的心理环境,而人是针对他的心理环境行动的。

考夫卡对格式塔方法最全面的说明是他1935年出版的《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一书。晚年,考夫卡还研究过颜色视觉和知觉组织。他关于本性—教养问题的观点是对斯特恩理论,即心理发展是内部(遗传)和外部(学习)条件的配合的进一步发展。

考夫卡把影响我们感觉器官从而产生感觉的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两种。近刺激,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等);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物体的颜色;一定频率的声音等)。

考夫卡认为学习的问题可以分为记忆的问题和成就的问题。我们若已经适应过一种新的情况或解决过一个新的问题,第二次再遇到同样或相似的情境、问题,就可以较为便利的处理它们。这就是学习中的记忆问题。我们若第一次遇到一种新的情况或新问题,就要首创地去解决它,这就是学习中的成就问题。考夫卡根据苛勒对黑猩猩的学习实验,认为对于新情境的适应和新问题的解决,在于能对旧的格式塔进行改造,而建立一个新的格式塔,要建立一个新的格式塔便有赖于智慧或顿悟。

同类推荐
  • 25分之1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

    25分之1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

    《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一书是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微表情心理学”丛书中的一本。《1/25秒的智慧——当心被自己出卖》是站在保护自己和完善自己的角度,意在帮助读者弄清楚在社交活动中究竟哪些表情和动作会出卖我们的内心想法,并提醒读者注意,在今后的社交中如何少做或不做出类似的表情和动作,从而不把我们的内心想法展露给对方。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的介绍学着去洞悉别人的心理活动,从而在社交活动中掌握主动权。
  • 每天读点心理学

    每天读点心理学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决定着行为,人心难测,我们想要让他人做出某种行为,必须了解、掌握他的心理,擅攻人心。这就需要我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并恰当地运用。
  • 每天学点健康心理学

    每天学点健康心理学

    本书从38个方面为你开列了克服这些心理危机的有效“处方”,旨在从正、反两方面告诫你必须这样做的道理和方案,让你在短时间里铲除自己的心理危机感,发挥自己的优势,成为一个驾轻就熟、本领超群的人!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爱上学校,不再厌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爱上学校,不再厌学》从心理学、家庭、社会、学校等角度分别对厌学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这几个方面探讨改变厌学情绪的方法,希望对读者们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澎湖厅志

    澎湖厅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阳三玄变
  • 养生贵在养心:常给情绪排排毒

    养生贵在养心:常给情绪排排毒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情绪与疾病的产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中医上讲“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就说明情绪可以导致疾病。为了让读者能够更清晰地认以到情绪致病的概念及饥理,本书从传统医学角度对情绪致病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阐述,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情绪与疾病的种种纠葛,从最常见的引发情绪痫的心理因素出发,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情绪宜泄法。旨在教会大家在面临各种不良情绪的威胁时,如何采取有效且合理的排毒措施。阅读此书,你会认识到情绪排毒的重要性,懂得如何面对现实,如何驾驭情绪而不受它的左右。
  • 特战荣耀

    特战荣耀

    他叫叶成风,服役于风狼特种大队,在一次年度军事对抗演习中意外穿越至抗战前线。当兵就是为了打仗,他义无反顾的拿起钢枪抗击日寇。凭借着自身所学的军事技能建立“雪狼特战分队”使鬼子、伪军闻风丧胆!这是英雄的史诗,随我一起走进他们吧!
  • 仙剑问情(全集)

    仙剑问情(全集)

    与《蜀山剑侠传》一样宏大的中国仙侠世界观体系!与《诛仙》同时代的华人奇幻经典杰作!与《仙剑奇侠传》一脉相承的创作理念!“仙剑作家”管平潮的“仙剑姊妹篇”!“仙剑之父”姚壮宪,“龙族之父”江南联合作序!国内畅销书作家:萧鼎、沧月、骷髅精灵、徐公子胜治、猫腻、凤歌、树下野狐、燕垒生、马伯庸、楚惜刀、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有时右逝集体推荐!
  • Money and Trade Considered

    Money and Trade Consider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

    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

    人才未必都有好的口才,但拥有良好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能说会道、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具备的才能。在当今社会,我们都离不开人际沟通,而具备良好的口才则是拥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从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出发,根据作者多年教学实践以及广泛的人生阅历,以实用为原则,系统地为读者探索出了一条拥有良好口才和较强沟通能力的路径。《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遵循口才技能提升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地从基础技能训练篇开始,到专业性的提高篇结束。
  • 绝色兽宠:夫人野性难驯

    绝色兽宠:夫人野性难驯

    让琼崖国地覆天翻?让自己永失所爱?呵呵,锦弦倒想见识一下!什么上天昭示,既然躲不过,那就让整个世界地覆天翻!人人惧怕的圣女,异界游历一番,终于回归!且看锦弦如何一步一步变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当龙王传说回到八千年前

    当龙王传说回到八千年前

    龙辰,身怀四个武魂,身体里面相当于有四个老爷爷,本书可直接跳至十五章观看,并不会影响太多的观感体验。希望大家支持我,更新的话大概就是一周两到三更左右,当然啦,除非有一些特殊状况,请大家理解。还有就是新人写书,请多见谅,谢谢大家。然后还有那个QQ群号:960646341时间线是龙王的八千年前。
  • 天道伏魔传

    天道伏魔传

    他为了报答自己义父的救命、养育、教导之恩,而踏入了玄清门去偷取“天玄鼎”,后来得知自己最敬重的义父却是自己的杀父仇人;而后踏入魔道,人称天道魔君;开始了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与灭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