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8000000004

第4章 走出无差别教养的误区(1)

▲中性化危机悄悄来临

很多家长在坐下来聊天的时候,会达成这样的共识:现在女孩的穿着、行为越来越像男孩子,喜欢穿着男士型号的运动衣,还和班上的男生以“哥们”互称;而小男孩,则开始喜欢上打扮了,流行穿粉色的T恤,每天早上一定要经过“精心打扮”才肯出门,保湿霜、啫喱膏都是男孩的法宝,个别男生的耳朵上还扎了耳洞。

男孩过于软弱,女孩则表现的积极进取,在现在的学校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问题出现在哪里?有些专家特地对此进行调查,并了解到了其中更严重的问题。

★其一,对学习感兴趣的男孩在减少

一所重点中学的女高中生提到:全年级17个班级的900多人中,位于全年级50的学生中,女生占到了四分之三,而且成绩排到末尾的男生人数也比女生多。这位女高中生感到:班里的女生大多数都表现的努力、认真、刻苦并严格要求自己,而相比之下男生则表现的缺乏自制力。有的男孩上课时会走神,发现成绩落后了也不思进取,甚至是自暴自弃,对成绩无动于衷了。

其二,男孩不再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有的教育专家认为,现在的男孩在教育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男孩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遇到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女老师。女老师喜欢听话的男孩,不太喜欢那种粗粗拉拉的男孩。而男孩的教育恰恰需要的就是宽松,不可以用很僵化的要求去管理。“男孩子要有抱负、有信念、更需要粗狂和豪迈。”

其三,男孩的抗挫折能力弱化,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

有一位老师深切地体会到了现在的男孩子和过去相比,男子气概弱了很多,没有表现出男子应该有的个性出来。“现在的男孩子很柔弱,缺乏责任和担当,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情绪就会表现出来。”有些男孩说话的时候扭扭捏捏,生气就跺脚,真的是和女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了。★

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1000名家长做了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父母对女孩的教育方式趋于男性化,比如鼓励女孩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影响他人、领导他人。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男孩在不同程度上很明显表现出了女孩的阴柔气质。这种情况在校园里已经是不算少数,教育中出现的性别趋同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足以引起社会的深思。

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中国,目前在全世界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美国有一个《男士健康》的杂志就曾经做过“美国男人心中最具性感的50位女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如今在男人的眼中对女人的评价标准也已经发生了改变,那些以容貌骄人的明星们都排到了30名之后,美国的第一夫人希拉里因其“有权利和自信心”而排名第一,相貌平平的政界精英奥尔布莱特居然排名第六。

女性群体的男性化以及男性群体的女性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独特的青年文化现象。对此,足以引起家长的思考,难道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性别真的可以忽略不计吗?

给父母的建议:不要忽视男生女生教育方式的差异

★小伟是个男孩,是家中的独生子,同时又是家中的长孙,从小就被妈妈娇惯着。他小的时候经常和女生一起玩耍,只要被女孩子欺负了,一不高兴就说“我告诉妈妈去”。后来,所有的小女孩都讨厌他,为什么呢?因为他处理事情的时候,动不动就找家长,而且老是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长大后的小伟确实有很多带有小女孩性质的缺点:娇气、小气,还有小脾气。★

可以看出,小伟的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注意培养小伟的男孩特质。教育男孩和教育女孩应该是有所区别的,而不能一概而论。而小伟妈妈在教管他的时候,根本没有注意到男孩的性格需求,以致后来对小伟的性格形成了不好的影响。

男孩和女孩的差别是天然的,但很多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些差别。教育,需要更好地尊重性别差异。

1.面对儿子,父母要做出“阳刚”的示范

一位母亲曾说出了她的困惑:

★我家的儿子都已经三次转学了,因为他每到一个新的班级,同学都嘲笑他,说他是“娘娘腔”,大家常常会欺负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孤僻。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才帮他办的转学。孩子的爸爸平时工作很忙,根本就没有时间陪孩子。所有相关的事情都要我来操心。★

从这位母亲的话中得知:父亲教育角色的缺失很可能就是儿子“娘娘腔”的主要原因。因为孩子从小长到大,没有男性可以让他进行模仿,他也很难对自己的性别有明确的定位。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家长要怎样做,才能给男孩做出阳刚的示范呢?

一位父亲分享了他的成功经验:

一直以来我的工作都很忙,晚上回到家之后,孩子都已经睡了,所以我和孩子接触的时间基本上没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儿子胆小,并且对刀枪之类的玩具一点不感兴趣。

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很自责没有抽出时间来陪他。从那之后,我就有意识的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陪他。只要是下班早的时候,我就会从学校把孩子接回来一起回家,在路上,我会告诉他男孩有着意想不到的力量,将来可以开汽车、开飞机,还可以坐火箭……周末的时候,我还会带上他去爬山、去运动场,孩子终于慢慢了解了自己的力量。

2.面对女孩,培养女孩的自信心

大多数的女孩都是敏感的,一旦她感觉到别人忽略了她,就会认为是别人不喜欢自己了,从而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

女孩小的时候都是妈妈的“小跟屁虫”,总是格外地依恋妈妈,好像对爸爸并不敢兴趣。但是当女孩到了上学的年龄之后,就不再像之前那样依恋妈妈了,而是渴望与父亲在一起。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孩的眼界也在逐渐开阔,她们的注意力开始从自身的世界里转移除出来,开始更加关注父亲,到父亲的世界里去探索未知的新鲜事物。

★默默每当穿上花裙子的时候,就会不停地问爸爸:“爸爸,好看吗?”如果爸爸表示出赞赏,默默就会很高兴。 当被爸爸批评的时候,默默会很伤心,觉得自己落入了万丈深渊。★

父亲对女儿的评价就是这样的奇妙和有力,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女孩情绪的巨大变化。如果家长总是对女孩不闻不问的话,那女孩就很容易形成自卑的性格。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一位父亲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从女儿上小学开始,我就注意鼓励和夸奖她。当然,我不会去夸奖女儿的外表,而是对她做事的态度进行肯定。★

这位父亲的教育方法就非常科学,他了解女孩的心理,知道这个年龄阶段的女孩很想取悦父亲。这时如果父亲总是夸奖女儿漂亮,那女儿会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外表上。父母对女儿品质的夸奖,可以为女儿指引正确的努力方向。

▲孩子需要一张“明性片”

无论是男孩或是女孩,在幼儿期不会对自己的性别表示出多大的关注。因而,导致孩子表现出异常性别取向的原因多半来自周围的环境,父母和家庭的影响最为直接,其次就是影视、报刊等传播媒介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在观念上的性别定位对孩子的影响最为直接。

很多父母在孩子尚未出生之前,就会对孩子有了一种性别的企盼。在孩子出生之后,父母又在不知不觉中传递给孩子一些信息,给孩子灌输了男孩、女孩不同的形象概念,从而使孩子心理上产生了性别认同。

然而有一些父母生了个男孩,却偏偏想要个女孩,于是就违背客观事实,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扮孩子,使孩子的性心理遭受扭曲。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并且要求更换生理的性别特征,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变态,是对于性别身份的识别障碍。这种情况以男性居多,男女之间的比例大约是3:1。

影响孩子的性别取向的因素主要有:

(1)孩子对父母的感情。顺应异性相吸的天然原则,男孩一般会多少有恋母的情节,女孩会更加趋向于恋父的情怀,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孩子过于恋父母的话,则将来长大后会对同性更有好感,很容易出现同性恋的倾向。

(2)父母的性别角色。如果父母双方所扮演的不同的性别角色比较规范的话,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各自的优秀品质,会加深对父母的崇敬和爱慕。但是父母的性别特点不可过于悬殊。比如父亲过分男性化,母亲总是一副女性柔弱的样子,孩子会觉得父亲“高不可攀”,母亲看上去羸弱可怜,这样的孩子将来就很难对异性产生好感。

给父母的建议:给孩子一张“明性片”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性教育都感到头疼,觉得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说明,而且即便是有所关注,也是将目光投向生理方面。性教育该怎样进行,它的缺失会造成哪些问题,都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如果孩子从小对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把它看做是正大光明,那么他就倾向于发展成为正常、健康、幸福的人。

性教育应该是要结合性别角色进行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就是让不同性别的孩子展现出与性别相应的特点,即符合“原型要求”,男孩子就要体现出阳刚之气,女孩子就应该表现出阴柔之美。人类学家认为:人的生理性别是天生的,而心理性别则是在于后天的教育,这尤其取决于儿童期接受的成人的影响和教育。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家长还有其他的人常常会很自然地对孩子的性格给予指导,比如给女孩穿粉色的衣服,给男孩穿蓝色的衣服;把男孩称为“大胖小子”,把女孩成为“小毛丫头”;当男孩摔倒了的时候,父母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当女孩摔倒了之后,则被父母抱起来。通过这些提示让孩子明白了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通过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能够明确自己所要扮演的性别角色,以及在这样的一个角色下他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怎样尊重异性以及和别人交往合作。如果孩子在幼年的时候就遭遇性别的认同障碍,对性别的认同出现模糊,长大之后的性取向就很可能出现影响。

★大力和小蕾是一对双胞胎兄妹,爸爸妈妈都注意到了对孩子的性别指导,同时还鼓励孩子向对方的优点学习。有一次家里的暖气管跑水了,大力表现的很勇敢,主动跑上前去堵住水龙头,爸爸妈妈高兴地表扬了他,还告诉小蕾要像大力学习。家里做卫生的时候,小蕾把桌子擦的干干净净,爸爸妈妈就告诉大力应该多向妹妹学习。两个孩子在这样的取长补短中快乐地成长着,大力吸取了女孩的优点,做事粗中有细;小蕾则吸取了哥哥的优点,表现的落落大方。★

像大力小蕾他们父母这样的做法是可取的。性别没有优劣,但是各具特色,不论是男孩或是女孩,都应该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的优点学习,克制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完善全面的人格。这种“双性化”的发展是在保留本性别固有的特征基础之上,糅合异性优秀特征的发展。

提倡“双性化”的教育,与让孩子认清自己的性别并不背离,提供给孩子与异性交流、玩乐的机会,使男孩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关心体贴他人以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女孩则培养刚强的心理素质。不论男孩女孩,既能够认可自己的性别,又善于吸收异性的优点,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性别平等教育。

▲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

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被性别化了。在医院的婴儿室里,我们可以看到女婴的床上贴着粉红色的小标签,男婴的床上贴着蓝色的小标签,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区分性别。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已经将孩子安放在符合他性别的世界中。家长给小女孩穿上色彩柔美的衣服,戴上漂亮的饰品,而男孩的服装,无论从样式还是色彩都非常简单,并且毫无装饰。

不仅如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玩具的时候,也是根据他们的性别来进行挑选,父母给女孩的玩具有布娃娃,给男孩的玩具则是电动车。

当家长在不自觉地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的时候,孩子就已经在接受性别的暗示,并且已经开始有性别认同的观念。

★教育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婴儿在1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建立起性别的归属感了。婴儿对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表现出感兴趣,并试图与这些人接触。当婴儿长到20个月以后,他们就已经完全接受了周围人给他们的性别信息,小女孩喜欢漂亮的裙子,小男孩喜欢好玩的玩具。★

人之所以有性别的差别,原因在于染色体以及荷尔蒙等方面的差别。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孩子,他在最开始是如何认同自己的性别的呢?孩子的性别认同是否是因为自己体内的基因和荷尔蒙在起作用呢?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跟踪了105名婴儿的成长,这些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人们无法从外部的生殖器来判断他们的性别,但是一年之后如何呢?这些婴儿完全可以确定自己的性别角色——按照父母的养育方式确定的。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常识,如果把一个男孩用女孩的方式来养育,他们长大之后就会有很多女性的行为。同样,如果把女孩当做男孩来养育,那她们长大之后就有很多行为看起来很像男孩。★

毫无疑问,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孩子是男是女,他们起初并不了解,而这种性别的认同意识是在后天的养育过程中由大人灌输的。生理性别是天生的,但心理性别是与社会交互影响的产物,它会随着时间和文化的不同而改变。

时代的不同,社会对性别的态度也会产生变迁,以至于家长需要以不同的教养方式来养育子女,以期被社会所接纳。社会早就为男孩和女孩规定好了,他们所要在社会扮演的角色从一出生的时候就注定了。当小男孩在玩布娃娃的时候,就会认为是将来没出息的晦气兆头。

给父母的建议: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

对于孩子来说,只有父母能够影响他的一生。而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的质量高低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功和失败。要想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好的教育方式,需要家长做些什么呢?

1.家长要读懂自己的孩子

有的人把孩子形容为一本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孩子的内心世界实际上非常丰富,可惜很多家长并不留心去了解,也不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的教育就是缺乏互动。家长首先做到了尊重孩子,才会得到孩子发自内心的尊敬和认可。因此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应该养成平等协商或谈判的风气,凡事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一下,再难以逾越的鸿沟都可以顺利地抹平。

2.要尊重孩子,并且允许孩子犯错

心理教育学专家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只有在自尊自愿的状态下,才能够释放出自身的潜能。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才能逐渐培养起珍惜自己权利的意识。

同类推荐
  •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

    3岁左右的孩子,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集体生活——幼儿园。如果说三岁之前的家庭生活重视的是孩子的自然成长,那么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就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心理、能力、品格、学习等方面的开发了。只有在幼儿园阶段将孩子的各项素质都培养起来,孩子上小学,乃至将来的人生才会轻松一些。《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针对当下很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一去幼儿园就哭、不睡午觉、不和其他孩子玩、总是尿裤子、不会吃饭、胆子小……凡此种种情形,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
  • 让孩子远离心理伤害

    让孩子远离心理伤害

    这是一本防治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书,是针对当今90后家长而量身定制的生命教育必备读物,也是将心理咨询的知识应用于青少年教育中的易读易掌握的实用工具。本书列出容易导致处于人生“危险期”的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25个诱因,如“初恋”、“厌学”、“网瘾”、“手淫”等,指导家长将这些诱因有效地控制和解决,以爱育爱,化解掉阻碍孩子成长的能量,让孩子的生命得以舒展,从而避免对孩子造成重大的心理伤害。本书以家庭教育的角度,以家长可以改变的范畴里来谈对孩子安全成长的保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 专家解答怀孕百科

    专家解答怀孕百科

    本书分为孕前、孕期、分娩、产后共4个部分,以问答方式,对女性整个怀孕周期需要了解的知识、进行的检查、需要做的准备与营养等年轻夫妻最关心的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左手爱孩子 右手立规矩

    左手爱孩子 右手立规矩

    本书融思想、智慧、创新于一体,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原则。本书通过阐述爱和规矩的关系以及重要性,改变了千万家庭中国式传统教子观念和模式,纠正了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种种误区,是家长和老师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同时,书中列举了诸多具体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为父母解决管教孩子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其思想独特,视角新颖。家长如何给孩子立规矩,孩子不按着规矩去做怎么办,孩子不喜欢被规矩所缚怎么办,怎样让孩子学会将规矩变成习惯,怎样让孩子从规矩中感受父母博大的爱和良苦用心……本书都会告诉你答案。
  • 一生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一生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亲爱的家长朋友,我们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我们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都明白作为父母的责任。然而,你是否真正想过孩子到底需要什么?究竟怎样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孩子成才?怎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也许你初为人父、初为人母,不知道怎样了解孩子的心态;也许你的孩子天资聪颖、冰雪聪明,而你却不知道怎么实施教育。那么,请你打开《一生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吧。它将告诉你答案!
热门推荐
  • 我有点顶不住了

    我有点顶不住了

    弑王者将会踩着旧王的尸体登基,这是刻在骨血里的规矩,不容置疑。在不远的未来,也会有像你一样懵懂的挑战者陆续赶来,用手中剑斩下你的首级,屠龙者终有一天会变成恶龙,这是无法逃脱的宿命。小子,别太自满,凌驾于众生的王座并非是恩赐,而是缠绕永生的诅咒,很快你就会明白这一点,带着我的善意与恶意好好活下去吧。
  • 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

    去冬才历冰雪苦,喜见春风入我怀。年初又弭『藏独』乱,八月奥运准时开。不意忽逢大地震,汶川惨罹亘古灾。庐舍顷刻夷平地,数万生灵化尘埃。噫吁...
  • 老季生病

    老季生病

    初夏的一天下午,老季走在周家角镇的祥凝浜路上,脚步有点软。祥凝浜路以前是条河浜,后来填了河,筑了路。被填了的那条河老季小时候见过,秋生菱角夏长荷,春凫鸭子冬溜孩子,淌水时清澈如镜,结冰时溜光闪亮。这条有时淌水有时结冰的河流在老季的脑幕上蜿蜒向前时,老季的脚步越发软了,脚下还有打滑的感觉,可理智告诉他,他不是走在河上,而是走在路上。他走在路上时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同时感到自己的身体像是哪里出了问题。其实几天前他就感到了问题的苗头,他抽烟无味,喝酒呛喉,就是身子向他提出的警告,可他无视这警告,他认为只要挺几天就过去了。多年来,他就是这么挺的。
  • 霖霄

    霖霄

    上有凌霄,下有霖霄。剑歌天上来。这是一个关于剑仙的故事。
  • 飞不过的保和海

    飞不过的保和海

    为打破从没有拥有长久爱情的魔咒,Frank到F国城市宿务重新开始。最初他迷恋上酒店员工Ane,但她的含混态度令他自尊受伤而负气投向她的主管Elsa,Ane因此出走马尼拉。而Elsa只是设计了一个骗局利用他,两人不欢而散。但他没有放弃对真爱的追寻。追求教员Anna,却因对方的犹疑戛然而止。约会几次的收银员Evelyn因为自卑不时以分手相挟逼婚,让他不得不放手。他愈发茫然也更加渴求真爱。和刚毕业的Pola擦出火花,却被告知只是用他疗伤。商场主管Venus趁机介入,却因物质要求未满足弃他而去。崩溃边缘他终于领悟到什么是真爱。锲而不舍的思念最后感动Ane,回宿务和他过上美好生活。
  • 犀利农家俏娘亲

    犀利农家俏娘亲

    一朝穿越到异世,破烂不堪亮瞎眼。四面土墙泥坯砖,两张木桌一摞碗。地上坑洼站不稳,四只椅腿一只短。小脚婆婆绷着脸,黑脸公公不待见。贪婪大哥不让步,假面大嫂好刁钻。木头二哥死心眼,腹黑二嫂坏心肝。傲娇大姑能扯嫌,沉闷小姑不发言。可怜自己男人憨,只会塌心种农田。左手儿子小可怜,右手女儿眼泪转。一狠心,一咬牙,一瞪眼,站不起来就得趴着走,为了夫妻的幸福生活,为了女儿的美好将来,她叶晓萱不努力谁管?一鼓气,一跺脚,一握拳,银子不挣还能掉下来啊?就算真的下起银子雨,没有金刚盔,谁敢去外面捡?一个现代高级建筑师兼完美美食家兼上市公司人事总监助理,还玩不转这些个古董劳什子?加油,叶晓萱!
  • 无法将真实的想法传达给对方

    无法将真实的想法传达给对方

    心理有很大问题的“我”被迫加入心理社,与天才美少女“银时”组成搭档?欢迎心理有疑问的人来心理社咨询!
  •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全集)

    《国学必读》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学通论”,凡收录三十七家文章四十四篇,杂记七十五则,目的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文章之利病可以析焉”;下册为“国故概论”,凡收录二十家文章三十六篇,杂记三则,目的亦是使学生“读之而古今学术之源流于是备焉”。全书讲解深入浅出,实乃国学入门之必备。
  •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禅门要略

    禅门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