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5800000007

第7章 现代美国的“中国诗群”(7)

第三节 当代诗人

1.概述

中国诗的影响与新诗运动同步在1922年达到了高峰,以后也同步逐渐趋于消退。从那时起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保守的艾略特——新批评派占统治地位,对中国诗歌的兴趣保持在少数几个诗人身上。到了50年代末,“垮掉的一代”的风暴,连同其他反学院派诗歌运动席卷美国诗坛,“中国热”才再次潮涌。

与第一次浪潮的不同在于,它并未轰动一时,却持续得较久。今天,四十多年过去了,仍未出现衰退的迹象。

使我的研究更困难,或者说更有意思的是:目前对中国诗歌的认识早已不像1910年那样有限了。那时庞德或韦利的一个薄薄的译本就可以引起轰动,成为尽人皆知的话题,也使我们的“影响研究”有根有据。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中国诗歌译本相当多,被英美学者解释得更完备。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国诗人各选一位中国古人为师:白居易,元稹,林和靖,王维,寒山,苏轼,分别有崇拜者。

今日美国诗更加多样化,第二次浪潮自然也比第一次更为多姿多彩。

与新诗运动时期相似的是,当代美国诗接受中国影响最多的是反学院诸派——黑山派,垮掉派,嬉皮士运动中出现的禅道诗派,新超现实主义诗派,而学院派则更倾向于接受欧洲传统。中国影响与“美国性”持久一世纪的结合,证明它是美国现代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美国文化中与欧洲传统相对的制衡因素。

在这样短的篇幅之内,对今日美国诗歌所受的中国影响作一概括,几乎是不可能的。当今美国诗歌的多样化,也导致我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复杂化了,而且永远不可能“完整”,这个名单还在不断扩大。

理查德·威伯的抱怨——“对我来说,分辨出极富魅力的简洁和拙劣的简单间的区别真是太难了。”中国古典诗,至少是在它的优秀诗作中,简单只是表面的现象,只是第一眼的印象。“只有重读,”康拉德·艾肯说,“才能理解中国诗人如此绝妙的选择。”

也只有当回头看去,才能懂得在简单的伪装之下,美国诗人对中国诗歌感兴趣,其文化政治动力何在。在后工业社会中,“清静无为”携带着抗议。这正是中国诗第二次浪潮能在几乎30年后,仍旧处于高峰的重要前提。所以,只要这个社会对人类异化的危险继续存在,中国诗歌将依旧提供灵感。

中国诗歌第一次被美国当代诗歌接受时,只是一个反文化遥远的样板,而现在扮演的却是更为复杂的角色。禅和道的思想已得到更加多样化的解释而中国诗的语言方式、风格方式,继续成为美国诗人寻找自己声音的指路牌。如此看来,中国热的浪潮在最近的将来还不会出现衰退。

对中国影响的研究并非可有可无:它是理解美国现代诗歌的一个关键点。

2.英加尔斯(Jeremy Ingalls,1911-2000)

杰雷米·英加尔斯是三四十年代诗人中不多见的坚持中国诗风的诗人。她出身于新英格兰商贸世族,家藏大量关于中国的书籍和中国文物,因此从小受到中国文化熏陶。高中时开始研读中国经典之英译,然后研读了两年古汉语。

1936年得到南京政府奖学金让她到中国来学习中国文学,抗战爆发使她不得不中断学习。1944-1947年在芝加哥大学师事陈梦家先生学习中国文化。50年代任洛克菲勒学院文学系主任,后任美国语言学会亚洲部主席。

英加尔斯有许多诗篇以中国为题材,在1941年出版的诗集《玄学之剑》(The Metaphysical Sword)中,有几首出色的作品:《致杜甫的一封信》(A Message to Tu Fu),《致知识分子》(For the Intellectuals),以及以屈原生平为题材的《公元前200年,公元2000年等等》(200B.C.,2000A.D.,etc.)。

1945年英加尔斯出版其毕生力作叙事长诗《塔尔》(Tahl),其中的主人公塔尔是个美国知识分子,从小对中国感兴趣,他在西班牙作战,又志愿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全诗耽于玄思,诗人关心的是,中国文化传统在本世纪急剧的政治变化中能否存活。

在1982年与笔者的通信中,这位年事已高的老诗人,对《塔尔》这首大量描写中国文明与现状的长诗之被人忘却很为恼怒。她认为此诗在左翼和右翼批评家那里都没得到好评,实际上他们无法理解这部合东西文明的努力。

笔者读了这部长诗,觉得确是不可多得,但就语言不容易读懂形式而言,恐怕不容易读懂。相比之下,英加尔斯一些写中国的短诗,例如本书下文中将引用的写孟浩然的诗,优美动人,悲怆但含蓄,很得中国诗之神髓。

3.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1883-1963)

美国五六十年代诗坛领袖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所受的中国影响值得研究,他和庞德两人是对当代美国诗歌影响最大的人物,也是本书将讨论的重点。威廉斯本是新诗运动中涌现出来的重要诗人之一。他诗中的中国影响,早期隐而不显,到晚期才渐露痕迹。

威廉斯坚持美国诗必须是植根美国本土,因此他一向拒绝承认他受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种异国诗歌的影响。我们分析他的作品时很难引证他本人的声明。威廉斯曾经否认受到过庞德影响,结果许多研究者却证明了庞德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明显可见,同样,在威廉斯所受中国影响这个问题上,也要让作品说话。

威廉斯1917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致需要这本诗的人》(Al Que Quiere)是意象派诗路,缺乏个人风格。1922年他的第二本集子《酸葡萄》(Sour Grapes)出版,已经摆脱了不成熟的痕迹,而译者认为是中国诗的功劳:“此集中的诗大部分摆脱了先前那种粗糙的苦味,而有了庞德所译中国诗那种清朗(serenity) ——这种风格,庞德以及其他诗人都在自觉地使用,而且用得很成功。”

庞德这个敏锐的观察家,很早就注意到威廉斯的独特诗风,在给威廉斯的信中他说:“你能够……把环境置于你个人之外,而且使之保持精巧的客观性。” 庞德用同样的语言描述中国诗的特点。庞德坚持认为威廉斯的“客体主义”是他的“表意文字法”(Ideogramic Method)的最佳体现。1936年庞德出版“表意文字系列”丛书,第三本预定为威廉斯的《美国本色》(In the American Grain)。只因书商破产,计划中断。

威廉斯自己直到晚年才透露出他对中国诗的热情。1957年,他为雷克斯洛思所译《中国诗一百首》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序言,称之为“我有幸能读到的用美国本土语言(American idiom)写的最精彩的诗集之一”。(重点号是本书作者加的。)

谈到杜甫的简朴轻巧时,他说:

与这种简朴比较起来,西方诗总是着力过多。你不能说其中少艺术,因为我们都被这些迷住了。你瞧,好像只是几行脆薄的诗,却是不可摧毁的。……在英国诗和美国诗中找不到可以一比的自在无羁的作品,在法国诗和西班牙诗中,就我所知,也没有。

在他临终前不久,60年代文坛最重要刊物《新方向》(New Directions)刊登了他与戴维·拉菲尔·王(David Rafael Wang)合译的中国译选《桂树》(The Cassia Tree)。在按语中王也指出这些诗是“用美国本土语言进行的再创造”。

本书下文讨论中国诗翻译时,会讨论《桂树》这辑译诗中,威廉斯向他的老友兼宿敌庞德悄悄地致意。

威廉斯认为中国诗适合于写成美国本土语言,也就是说,中国诗适合于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美国化”(非欧洲化)诗学原则。这将是本书讨论的中心论题。

4.雷克斯洛思(Kenneth Rexroth,1905-1982)

肯尼思·雷克斯洛思是美国现代诗一个重要的领袖人物。不少论者认为,他和威廉斯是五六十年代美国诗的东西岸两位“教父”。少年时在芝加哥学画曾与闻一多同学,投入“芝加哥文艺复兴”诗歌运动。定居加利福尼亚后,又成为50年代“旧金山文艺复兴”的发起人,号称“垮掉一代之父”。60年代后期起隐居于加州西部山区。

雷克斯洛思诗风开阔流畅,挥洒自如,深受中国古典诗熏陶。1956年出版的《汉诗100首》对垮掉派诗人影响很大,1970年与钟玲合译《兰舟:中国女诗人诗选》,1979年出版《李清照全集》。他取了个中国名字“王红公”,并在他发表的中国诗翻译中,经常加入署名“王红公”的创作。的确,他的某些仿中国诗可以乱真。

下面这首诗,没有混在译诗中冒充中国诗,而是取了个德文标题“回忆”(雷克斯洛思祖籍德国)。好像是追溯他的日耳曼文化之根,却是中国诗风:

在我的茅屋门前,

深埋在山林之下,

古老的银杏树中,风声

像丝锦的琴瑟。

雷克斯洛思最具雄心的作品是他的抒情长诗《心的花园,花园的心》(1967)。此诗用道家精神内审自己的感情世界,本书将在最后一章详析。

雷克斯洛思的不少“中国诗”,有典型中国山水意象。他还写有许多情趣盎然的小诗,其中一首《红枫叶》写他驱车驶过小城,那里曾住过他年轻时的恋人,结尾是这样的:

我沿着河驶去,

看到一个孩子在钓鱼,

在清澈的河水中,

在纷纷的落叶里。

然后,我驶向雾中的落日。

典型的中国赠别诗式的淡淡伤感。雷克斯洛思曾经盛赞威特·宾纳翻译的悼亡诗。这种赞扬当然出自心底的钦佩。雷克斯洛思在哀悼妻子之时,写出了自己最好的几首诗,即题名为《金斯河峡谷》的那组诗:

月亮落入幽深的雾中,

好像金斯河峡谷

装满了细密、潮湿、温暖的纱布。

石头在暗暗发光——

望景崖,我们躺着

又是一个满月,我们第一次

窥见月亮的这个峡谷。

然后他像元稹的《遣悲怀》一样回忆了他们夫妻平生的某些细节。然后诗人写道:

想起元稹伟大的诗篇

凄切得叫人无法忍受;

在春水边,我孤独,

比我以前能想象到的

更为孤独,

感情十分真切。雷克斯洛思曾与台湾女诗人钟玲长期合作翻译中国诗,他接受的中国诗影响也偏向于阴柔婉约的一面。在美国现代诗人中,能把中国诗风的抒情气质学到手的诗人,并不多见。雷克斯洛思揣摩中国诗多年,所得甚多。

5.艾肯(Conrad Aiken,1889-1973)

康拉德·艾肯是美国现代文坛耆宿,身兼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早在新诗运动时期便活跃于文坛。艾肯的诗风是传统的,注重诗的音乐性。与反传统的新诗运动诸派对立,经常卷入争论。但是在新诗运动时期,他已转而欢呼“中国的精神入侵”,认为中国诗比欧洲浪漫主义更能显示感情深度。他大胆预言中国诗将对美国诗歌发展起重大影响。

艾肯晚年作长诗《李白来信》(1955),被论者评为他后期创作的最高峰。“以李白为化身,读出了他自己心灵的历史篇章。”

在许多批评家看来,这位老诗人以这首诗达到了他那漫长的文学生涯的另一个高峰。艾肯承认,诗中的许多句子和片断都受了李白的启示,证明抒情精神“并未在我们这里结束,而是从这里开始”。全诗长达十二章,有很多精彩片断,我们这里只能选译一段,作一示例。

西北风狂呼,蓝鹣鸟的风

宣布秋天到来,秋分

把蓝色的海湾卷回一个遥远的下午。

李白已去峡谷的那边,

寻找友谊,寻找昔日情人的衣袖,

去写信给他早夭的子女,

或子女的子女,写信给我们。

然而,把一首纸页上的诗读出来,

加上边注,解析开

意义的七层棱镜,从苣菊的

绯红一直排列到天蓝,那必然是把我们的理解

强加于李白:正如他把自己的理解

强加于他的前贤。

而我们也和他一样收回前言:

和他一齐,消失在峡谷那边:

和他一齐,给我们已亡故的孩子

写封信,与时间一样长,与爱一样短。

艾肯自注说:“每个熟悉李白诗的人都可以发觉我谈到了他生平中某些事,也引用了他的诗某些片断。”我本人没有看出李白的片断,学得不露痕迹总是好的。

6.凯瑟(Carolyn Kizer,1925-)

卡洛琳·凯瑟同时献身于两个她认为最值得献身的事业:美国当代社会思想中的女权运动;美国当代诗坛的师法中国之潮流。

应当说,这二者难以契合,中国诗至少无女权思想可言。但是凯瑟竟然做到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在她的“仿中国诗”中,说出了现代女性的感情和痛苦。她的成绩,给比较文学提供了有趣的课题。

凯瑟于1925年出身于华盛顿州一个小城,求学于哥伦比亚大学时曾学过中文。1959年她创办《西北诗刊》(Poetry Northwest)杂志,任其主编六年,此后她在各大学执教创作班,最近在斯坦福大学任教。

凯瑟自她的创作生涯一开始,就自觉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学习。1965年她的诗集《叩寂寞》(Knock Upon Silence)书题得自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以求音”。其中仿中国诗一辑,诗评界认为极成功。

这些诗实际上是从中国诗取得灵感“改写”的诗,中国古典诗,尤其是乐府民歌那种清丽的抒情气质,化入了现代美国妇女的生活经验之中。而原诗的一部分意象,与现代美国妇女生活的情景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崭新的感情结合体。

1985年,她的诗集《阴》(Yin)获美国最高文学奖普利策奖,这是美国诗歌界对她的“中国诗”早就应当给予的承认。

“改写”古诗如何取得现代境界?我们先看这魔术中比较简单的一首。

《藏起我们的爱情》,本取意自《乐府诗集》梁武帝《有所思》:

永远不要认为我离开你谁言生离久

是因为自己想走。适意与君别

永远不要相信我住得很远

除非是不得已。

离别一整天

黝黑的香味还留在我的皮肤上。衣上芳犹在

我到哪儿都带着你的信。握里书未灭

衣带已经可以在腰上绕两圈。腰中双绮带

我真盼望它把我俩捆在一起。梦为同心结

你认为我们俩藏起爱情,常恐所思露

是因为往事伤心?因为迷信的恐惧?瑶华未忍折

我们是野蛮时代二个公民

早给教会了伪装和自我克制,

藏起我们这芳香的,危险的爱情。

凯瑟并无必要精通古汉语,也并没有必要精通中国文学史,如果她做到了这两点,她就成了汉学家,不能取法一点而自由展开。

“衣上芳犹在”和“常恐所思露”,就这两行已足够作为一首优美现代抒情诗的依托。新诗运动时期诗人之所以崇拜中国诗,因为“中国诗人很少写爱情”。凯瑟“重新发现”了中国爱情诗:爱的无望,用一种微妙的,有节制的悲观调子,徐缓地写出,痛苦在这些诗中,变得更加深沉。

7.麦克娄(Jackson Mac Low,1922-2004)

同类推荐
  •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母亲河

    母亲河

    这部散文集分《抒情》《记事》《怀人》组成,抒人生感慨,记乡情友情,怀先贤师友。文字清新,情感质朴,蕴意深厚。
  •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超越:董克仁杂文集

    古时候,人们与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为了趋利避祸,在取名时爱挑些吉利的字眼。汉代及以前,有“无忌、无咎、弃疾、去病”一类的命名,也有仰慕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而尽量选些相近或相同的字眼,如汉高祖的第一谋士张良,后来便有姓张的取“学良、效良、忠良、新良”之类的名字。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热门推荐
  • 总裁的漠然逃妻

    总裁的漠然逃妻

    在医院在转角,他无意间撞见她被前男友的现任女朋友冷嘲热讽却漠然视之,莫不啃声。他将手伸给她,眼里盛满柔情,“怎么不等我一起离开?”她目光默然的望着他不解,他只是一个陌生人,为何这般待她?他嘴角一扬,主动握住她的小手满是宠溺:“走吧,陪我去参加一场宴会!”“你查我?”“对于自己未来的妻子当然要有所了解!”他自信地扬起好看的眉头说道。“你什么意思?”他扔出一份协议,“意思很明白,我要你做我名义上的妻子,我知道你现在很需要钱去救你的奶奶,我给你500万,放心,我对你不感兴趣,婚后你我互不相干,依旧有自己的自由空间!”。。。。。。思索再思索,终于她成了他的妻,除了一个红色的本子,上面贴着他和她的照片外什么都没有,没有祝福,没有婚礼!一瓶安眠药,一场大雨,一次醉酒中断了他们的婚姻。。。。。。四年后幼稚园门口,他看着眼前这个长得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小可爱,心里一震,”小朋友,告诉叔叔,你叫什么名字?”“叔叔,我叫乐宇轩!”当听到那个“乐”字的时候,他的双手捏的紧紧的,“该死的女人,居然敢带着他的儿子逃了四年,看他怎么惩罚她。。。。”此文属于慢热型,亲们在看的时候要有耐心哈。。。。。
  • 霉妃憾江山

    霉妃憾江山

    推荐新文《天命狂妃惊天下》她坚信世上不会有比她更倒霉的人了,稀里湖涂的穿越古代,成为最最下等的婢女,而那个害她穿越而来的“同乡”竟一跃登上高位。天理何在啊!!!眼看他利用现代知识混的风生水起,她心有不甘情有不愿,现代她是猫他是鼠,怎么如今却反了过来?而那只鼠居然趾高气扬对她说,“听我的话,顺我的意,皇宫便有你一席之地。”本猫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啊!她开设八卦山庄,大肆宣扬此太子非彼太子。不想屋漏偏逢连夜雨,居然被当成反臣抓了起来,关健时刻幸得他相救,一句话让她愣了一个时辰“做我的太子妃吧!”她助他登上帝位,他帮她穿越回现代,互利互惠的交易,本以为悲催人生就此终结,却不想只是另一个倒霉的开始!八王夺位险象环生,准太子的他成为众矢之的,利用之后还是利用,几次死里逃生又遇险,她终于忍无可忍!自己到底是有多倒霉啊?“喂喂喂!那个不要脸的,虽说是互助关系,但能不能有点真情啊!”“真心一开始便有,只是你不信罢了,挺过这个生死劫,你就是我独一无二的皇后?”“后宫无妃?”“可以,即是后也是妃,我心中,仅你一个席位!”这这这……准皇上如此深情表白,她到底还要不要回现代啊?
  •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分别从按摩基础知识,内科常见病按摩疗法,外科常见病按摩疗法,妇儿、泌尿科常见病按摩疗法,五官科常见病按摩疗法,保健科按摩疗法6个方面广泛地介绍了一些保健按摩的原理、方法和知识。《你不可不知的100种除病保健按摩》编者陈福林是多年从事临床医学、专业按摩的一线医护工作者,具有深厚的工作经验。然而,保健按摩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又希望能够以简洁明了、方便阅读和使用的形式展现给读者,在每篇中都有穴位图示,并增加了准确取穴的文字说明。
  • 你在高原(1-10)

    你在高原(1-10)

    张炜编著的《你在高原(套装共10册)》充满震撼与历险般的阅读。我忍不住要向你讲述精灵阿雅, 它是我心中曲折而深远的蕴藏。在这个轰轰烈烈的苏醒的时代,在气喘嘘嘘的追赶的路上,停下来听我叙说关于爱和童年、残忍和怜悯、不幸和永生的回忆。
  • 财富人生

    财富人生

    蹉跎了大半辈子的李世玉重生到九十年代初,辍学来到了改革开放的深圳,捡垃圾,收废品,乞讨.............重返学校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上清华,留学,更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企业,成为了一名不出世的富豪,亲情,友情,爱情,交织在一起,演绎一段精彩人生。
  • 不科学的原始人

    不科学的原始人

    穿越之后的原始社会,彻底的颠覆了王伟的三观。不是说原始人身材矮小,身高不足一米六吗,为何我碰到的原始人,个个的身材都是需要我去仰望的存在。不是说原始人身体弱,力气小吗?为什么在我看来,他们拳上能站人,臂上能跑马。不是说原始人的诞生,距离恐龙年代长达六千万年吗?为什么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的恐龙以及不同时代的巨型昆虫都糅杂在这个年代?看着空中的翼龙以及巨型蜻蜓,再看看地上那些数米长的蜈蚣,十几米长的恐龙和巨兽,还有身边那些同野牛角力,力能扛鼎的原始人,王伟欲哭无泪。这个原始世界,这些原始人,一点都不科学!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做领导的五星级助手

    做领导的五星级助手

    领导与助手,是互相补台、荣辱与共的角色关系。一位高绩效领导,背后必定有一位高绩效助手。作为高绩效助手,必须具备48种特质,这48种特质由四大方面构成,即职位认知、职位职责、职位能力与职位态度。各类型助手如果从这四大方面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应付自如,成为领导理想的、不可或缺的亲密战。
  • 凤凰蛊一生只有一蛊

    凤凰蛊一生只有一蛊

    终究不过一场离别,到头来都是一场骗局,我恨你
  • 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

    揭露农奴主的残忍,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在每一个笔记故事中,除了“猎人”的形象外,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对于大自然的描写,无论色彩、音响和气息,都表现出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听力和细腻的感受力。无怪托尔斯泰断言,在自然景物描写上,屠格涅夫以后的作家是无人敢动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