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6400000011

第11章 读《毁灭》(1)

从诗史而观,所谓变迁,所谓革命,决不仅是——也不必定是推倒从前的坛坫,打破从前的桎梏;最主要的是建立新的旗帜,开辟新的疆土,超乎前人而与之代兴。这种成功的偶合的不是预料的,所以和作者的意识的野心无多大关系。作者在态度上正和行云流水相仿佛的。古代寓言上所谓象罔求得赤水的玄珠,正是这个意思了。

自从用口语入诗以来,已有五六年的历史;现在让我们反省一下,究竟新诗的成功何在?自然,仅从数量一方面看,也不算不繁盛,不算不热闹了;但在这儿所谓“成功”的含义,决不如是的宽泛。我们所要求,所企望的是现代的作家们能在前人已成之业以外,更跨出一步,即使这些脚印是极纤微而轻浅不足道的;无论如何;决不是仅仅是一步一步踏着他们的脚跟,也决不是仅仅把前面的脚迹踹得凌乱了,冒充自己的成就的。譬如《三百篇诗》以后有《楚辞》,《楚辞》是独立的创作物,既非依仿《三百篇》,也非专来和《三百篇》抢做诗坛上的买卖的,乐府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虽说在文学史上有些渊源,但词曲都是别启疆土,以成大国的,并不是改头换面的五七言诗。

以这个立论点去返观新诗坛,恐不免多少有些惭愧罢,我们所有的,所习见的无非是些古诗的遗蜕、译诗的变态;至于当得起“新诗”这个名称而没有愧色的,实在是少啊。像我这种不留余地的概括笼统的指斥,诚哉有些过火了,我也未始不自知。但这种缺憾,无论如何总是一种不可否认的事实,即使没有我所说的那么利害。

又何必说这题外话呢,我觉得这种偷窃模仿的心习,支配了数千年的文人,决不能再让它来支配我们,我们固然要大旗,但我们更需要急先锋;我们固然要呐喊,但我们更需要血战;我们固然要斩除荆棘,但我们更需要花草的栽培,这不是空口说白话所能办的,且也不是东偷一鳞,西偷一爪所能办的,我觉得在这一意义上,朱自清先生《毁灭》一诗便有称引的价值了。

如浮浅地观察,似乎《毁灭》一诗也未始不是“中文西文化,白话文言化”的一流作品;但仔细讽诵一下,便能觉得它所含蓄着,所流露着的,决不仅仅是奥妙的“什么化”而已,实在是创作的才智的结晶,用聊绵字的繁多巧妙,结句的绵长复杂,谋篇的分明整齐,都只是此诗佳处的枝叶;虽也足以引人欢悦,但究竟不是诗中真正价值之所在,若读者仅能赏鉴那些琐碎纤巧的技术,而不能体察到作者心灵的幽深绵邈;这真是“买椟还珠”,十分可惜的事。

况且,即以技术而论,《毁灭》在新诗坛上,亦占有很高的位置,我们可以说,这诗的风格意境音调是能在中国古代传统的一切诗词曲以外,另标一帜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与《毁灭》相类似的吗?恐怕是很少,论它风格的宛转缠绵,意境的沈郁深厚,音调的柔美凄怆,近于《离骚》但细按之,又不相同,约举数端如下:

(一)《离骚》引类譬喻,《毁灭》系直说的。

(二)虽同是繁弦促节,但《离骚》之音哀而激壮,《毁灭》之音凄而婉曼。(一个说到“从彭咸之所居”,而一个只说“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态度不同,故声调亦异。)

(三)《离骚》片段重叠,《毁灭》片段分明。

至于思想上,态度上,他们当然是不同的,也不用说了。

后来还听见一种批评,说它有些像枚乘《七发》。单就结构而论,也未始没有一部分的类似。但《七发》全系平铺直叙,名为“曲终奏雅”,而实是结以老生常谈。《毁灭》则层层剥露转人深微,方归本意,固非汉代赋家劝百讽一的故态。而且一个是块段的铺填,一个是纹理的刻画,色彩虽同,技巧则迥异。何况意想上,一个杂有徘优的色彩,一个是严肃的生之叫音呢。

再以现在诗坛中的长诗,来和《毁灭》相比较,也能立时发见它们的不同,现时的长诗的作法:,以我看来,不外两种:(一)用平常的口语反复地说着,风格近于散文。(二)夹着一些文言,生硬地凑着韵,一方面是译诗,一方面是拟古。举例呢,可以不必,我想读者们对于这些作品或者已熟识了;即使不熟,要找来一证亦非难事。他们的优劣原不好说。以我的偏见,宁可做不成,不必勉强做。

第一种的长诗的作法,我承认这是正当的;不过因才力的薄弱,结果仿佛做了一篇说理叙事的散文,即使他自己是不肯承认。其实本想做诗后来做了一篇散文,也没有甚么要紧,但在一般诗人心中或以为重大。诗应当说理叙事与否是一事,现在的说理叙事的诗是否足以代表这种体裁又是一件事,有些批评者对于这点上似不清晰;有些呢,虽承认这个区别,但又固执地以抽象和具体的写法来分别诗的优劣。我觉得这种判断,未免笼统而又简单了。

从文学史上看,我们总不能排斥说理叙事的作品在诗的门外罢?无论中国与西洋,诗总不是单纯抒写情感,描写景物的,这大家也该承认罢?现在诗坛之不振,别的原因不计,我想总有两个原因:(一)大家喜欢偷巧,争做小诗。(二)“诗人非做诗不可”这个观念太强烈,不肯放开手去写。关于第一点,《毁灭》的作者已在《短诗与长诗》这篇评论中说得很饱满了。(见《诗》一卷四号)他说:有时磅礴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极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这里必有繁音复节,才可尽态极妍,畅所欲发;于是长诗就可贵了。

这真把他自己作长诗的精神充分写出了。我们看了《毁灭》觉得佩弦确是“行顾其言”,不是放空大炮不敢开仗的人。《毁灭》一篇,在这意义上,也有解析称引一番的价值。

第二种的长诗是现在新近流行一种诗式,句法较为整齐,用韵较为繁多,郭沫若《女神》中有几篇诗已有这个倾向,而最近如田汉、徐志摩所作,这种色彩尤为明显。至于好不好呢,在作者有他的自由,在读者有他的偏好,原是不能断定的。我却以为如做得不好,很容易发生下列三项的毛病。(我自然不说这里边不会发生好诗。)

(一)句法的不自然。

(二)韵脚的杂凑的生硬。

(三)文言白话的夹杂。

这种从词曲或西洋诗蜕化成的诗形,我只认它是一种“畸形物”,偶一为之则可,不相信是我们的正当道路。我们的路须得由我们自己去走,这是我的信念。

现在离题已太远了。上列的两种长诗,互有短长,与《毁灭》都不相似。下面归到本题。

上节从各方面作比较,《毁灭》的价值也因此稍显明了。佩弦作长诗原有他自己的一种特异的作风,如《转眼》、《自从》等诗都是的,不过在《毁灭》把这种风格格外表现得圆满充足,这诗遂成为现在的他的代表作。我自信对于这诗多少能了解一点——因我们心境相接近的缘故——冒昧地为解析一下。有无误解之处,当俟读者与作者的指正。

全诗共分八节。中间六节罗列各种诱惑的纠缠而一层一层的加以打破。作者的主旨在首尾的两节中,故这两节尤为重要。第一节说明自己的病根:

白云中有我,天风的飘飘;

深渊里有我,伏流的滔滔;

只在青青的,青青的土泥上,

不曾印着浅浅的,隐隐约约的我的足迹!

又说明自己的怅惘——身世之感:

在风尘里老了,

在风尘里衰了,

仅存的一个懒恹恹身子;

几堆黑簇簇的影子!

§§§第八节则把解决的方法全盘托出。他先说明他的“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

摆脱掉纠缠,还原了一个平平常常的我。

……

我要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随后又发挥他的“刹那主义”:

但现在的平常而渺小的我,

只看到一个个分明的脚步,

便有十分的欣悦——

那些远远远远的,是再不能,也不理想会的了。

这两节的意思可谓明白极了,似无申说的必要。他这两种主义,原只是一个主义的两个名词,初非两撅。我再扼要地把他来信节引一点。他具体地说明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是什么。

我的意思只是说,写字要一笔不错,一笔不乱,走路要一步不急,一步不徐一,吃饭要一碗不多,一碗不少;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有不调整的,总竭力,立刻求其调整。……总之,平常地说,我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的中和主义。(十一,十一。七,信)

他又再三申说他的刹那主义。

生活的各个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有它相当的位置;它与过去将来,固有多少的牵连。但这些牵连是绵延无尽的,我们顾是顾不了许多,正不必徒萦萦于它们,而反让本刹那在他未看明这些牵连里一小部分之前、白白地闪过了。(同信)

我的意思只是生活的每一刹那有那一刹那的趣味,或也可不含哲学地说,对我都有一种意义和价值。我的责任便在实现这意义和价值,满足这个趣味,使我这一刹那的生活舒服。至于这刹那以前的种种,我是追不回来,可以无庸过问:这刹那以后还未到来,我也不必多费心思去筹虑。……我现在是只管一步步走,最重要的是眼前的一步。(十二,一,一三,信)

同类推荐
  • 纯情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纯情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们总怪时光匆匆、时间少,你想找一僻静之所把不安的心,小心安放。我们渴望去一趟远方,让自由的风带走你被一切不顺造成的忧伤,却从未出发。我们和作者范泽木一样,天天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朝九晚五轨迹恒定,常常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也许我们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从何处出发。作者范泽木眼里的小镇就是我们心中的小镇,小镇里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人间冷暖,草木诗话,这些被妥善安置的时光,需要我们一一掀开。让我们每个有心人,释放自己对故乡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怀恋,自细微处,看万物有灵之美,赏时光静好的安宁。
  • 一夜之后

    一夜之后

    这是诗人赵晓梦的一部个人诗集,收录了他近两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一百余首。全书分为六个章节:《行走大地》《季节词典》《秋天之门》《偶然乡愁》《一夜过后》《南方北方》。这些诗作是作者作为一家大型传媒高管繁忙工作之余的产物,是作者对当下生活的叙写和体悟,关于生命、生存状态、时令季节、故土、乡亲,几乎所有的生活元素都成为这部诗集的内核,而这些,并非游离于诗人之外的隔靴搔痒,而是实实在在的自我抵达。作者以独特的意象、丰富的想象和精巧的构思,叙写自己心中的无限诗情,在平淡的生活中理解生死,理解生命,理解活着的意义,让文字充满了对诗意不懈的追求。
  • 写作的艺术

    写作的艺术

    这本《写作的艺术》(On the Art of Writing)是亚瑟·托马斯·奎勒-库奇爵士(Sir Arthur Thomas Quiller-Couch)1913年至1914年“在剑桥大学对其学生讲授写作艺术”的演讲集,其中为首的一篇正是1912年他被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任命为剑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时的就职演讲。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教育改革者,奎勒-库奇爵士在这本演讲集中,强调了语言的艺术性及其至关重要的性质,给出了一些在语言表达及理解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技巧”。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热门推荐
  • 梦摹师2:福祸相依

    梦摹师2:福祸相依

    伏生听说有个乞丐有常人没有的好梦,于是拿来制成药魄。深受失眠困扰的柳老板对这样的梦十分着迷,甚至想要找到乞丐本人。伏生拒绝告知细节,但不料很快乞丐自己被柳老爷招到府上。在一个神秘梦摹师的怂恿下,乞丐反客为主,把柳老爷伤成乞丐模样赶到街上。伏生一直以为有人在暗中要害他,不料遇到死皮赖脸想要跟着制梦的年纪相仿的乌雪风,最终乌强行在作坊内住下。乌雪风有一些身手,他们一同发现了柳府的蹊跷,伏生在梦中最后与柳老爷对话,得知真相。但神秘的梦摹师已经杀人灭口,伏生察觉一股深不可测的力量即将袭来。
  • 末世奶妈向前冲

    末世奶妈向前冲

    重回末世之初奶妈唐贝贝带着老公和包子女儿再次踏上末世之路物资怎么办,没事,姐有空间丧尸来了怎么办,没事,姐有异能萌宠,包子军团,给姐冲瞧不起姐的,已经被姐踩在脚下欺负姐的,已经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呵呵,喵,怎么搞的,这么多奶娃那个…奶妈,你快向前冲啊请看平凡奶妈在末世的彪悍人生
  • 史上第一绝境

    史上第一绝境

    殷诚穿越了穿越到一个马上就要被废掉的太子已经更悲催了正当他刚刚稳固地位绝地反杀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皇帝爹好像也是穿越来的朝堂上的文官大佬们好像也被历史上的名臣奸臣们魂穿了边疆的武将好像也被历史上的名将魂穿了偶然认识一个美女不是魂穿,却自称妾身李秀宁。史上第一绝境,生还是死,这还是一个问题么?水友群:929982752
  •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随身空间:宠妻无下限

    随身空间:宠妻无下限

    花颜的人生目标:收齐世上所有植物,挑选最合适的男人,留下花家的血脉,让空间升级,连接异世通道……奋斗,奋斗,奋斗!只是,她本来想要一个最强的男人,结果找到的,居然是一个腹黑萌物!她是穿越的方式不对么?
  • 三界·止息

    三界·止息

    我叫刘兵杰,一年后回到阳歌,就被人陷害。他们说是我杀了王,但是谁都知道,最不可能弑王的人,是我。真相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复仇。
  • 赎心者

    赎心者

    人生两面,有明有暗。茶城商界大鳄梁仕超深夜遇害。屡破奇案的刑警队长傅华迅速将目标锁定到河西化工小区退休工人丁守德身上。审讯中,丁守德对罪行供认不讳。令人意外的是丁守德的儿子丁继忠也向警方自首,称自己是杀人凶手,父亲是无辜的。丁家父子的投案,并没有使案情变得明朗。他们所提供的供词与警方掌握的情况严重不符。这种情况根本无法结案。正当案情毫无寸进之时,傅华在丁家发现了一张二十年前的老照片……每个人都会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平凡的人也有真实的情感,光鲜的人也有虚伪的面孔。当真实与虚伪进行交锋之时,溅出的人性血光,让不安的心得到救赎。傅华究竟在照片上看到了什么?
  • 性保健药膳

    性保健药膳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有了滋补肾阳、滋阴降火及补气血作用的药膳的制作、服法、性保健应用。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灰塔的黎明

    灰塔的黎明

    嘿!对,就是你!你这么行色匆匆的要去哪里啊?哦,我知道,我知道生活不易,不过也别太拼命了。你问我在这里干什么?哈哈,我只是坐在这里,讲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关于巫师,巨龙……你知道的,那些曾经在我们梦里出现过的东西。嘿,你猜怎么着,如果你不那么着急的话,为什么不坐下来听听它们呢?我虽然自认不是个好的说书人,可我敢保证这故事我绝对用了心!来听听吧,也许,它能让你重新梦到,那些早就被我们忘了的……传奇。书友群:193123031欢迎前来催稿
  • 新解鬼谷子

    新解鬼谷子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的谋略家,其门下既有外交枭雄苏秦、张仪,又有军事大家孙膑、庞涓,他们的军事、外交活动影响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走向。《鬼谷子》是智谋之书,通篇都是钳制对手、破解乱局的奇谋妙计。在《新解鬼谷子》中,作者以《周易》的深广智慧解读《鬼谷子》,智慧与智谋相映生辉,引人入胜。方今之世,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竞争激烈,如何摸清对手底牌、操纵对手心理、化解危局、克敌制胜?本书堪比一个强大的智库,生动丰富,易学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