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500000008

第8章 生活,一首深刻的哲理诗(2)

在满是尘埃的广场上,有个美丽、高大的霍霍尔女郎站在自来水笼头旁。她穿着一件雪白的绣花衬衫和一条紧紧箍住胯部的墨黑的直统裙,赤脚穿一双打有铁钉的皮鞋。她可真像梅洛斯的维纳斯,如果可以作这样的设想的话:维纳斯的脸被太阳晒黑了,双眸呈深褐色,露出一副愉悦的神情,前额开朗饱满,像这样的前额大概只有霍霍尔女人和波兰女人才会有。木桶灌满水后,她用扁担挑到肩上,径直朝我走来——她的身姿健美匀称,尽管这担晃动着的水很沉,可她却微微摆动身子,轻松自如地挑着,皮鞋橐橐有声地踏在木头的人行道上……我至今还记得我怎样彬彬有礼地站到一旁给她让路,怎样久久地目送着她的背影!而在那条由广场经过山脚通往波多尔低地去的街上,可以望到嫩绿色的大河谷、牧场、树林和在它们后面的黑黝黝的金黄色沙滩,还可以望到远方那温柔的南国的远方……

看来,我还从未像在那一瞬间那样喜爱这座小城,从未像在那年秋天那样向往终生这么生活下去,天天议论议论谋生的斗争,学学箍桶匠的手艺。后来,我站在广场上思忖了片刻,决定到市郊那两位托尔斯泰主义的信徒家里去串门。我下山向波多尔低地走去时,一路上碰到许多的出租双套马车疾驰而过,上边高坐着刚刚乘5点钟那班由克里米亚开来的火车到达的旅客。一匹匹拉货的大马,拖着满载箱子和货包的嘎嘎发响的大车,慢吞吞地朝山上驶去。化学商品、香草醛、蒲席的气息以及双套马车、尘土和游客(他们不知从什么地方游罢归来,反正一定是从风景如画的地方),重又在我身上激起了某种锥心的忧伤和甜蜜的渴望,把我的心揪紧了。我拐进两旁都是果园的窄小的胡同,在城郊走了很久。住在这一带郊区的“爷们”全是工匠和小市民,在夏日的夜晚,他们天天都聚集到河谷里去作粗犷而奇妙的“游乐”,并用赞美诗的曲调齐声高唱忧郁动听的哥萨克歌子。可此刻“爷们”都在忙着脱粒。我走到了淡蓝色和白色土坯房的尽头,这儿已经是春汛时的河水泛滥区,河谷就由这儿开始,只见此地各处的打麦场上都有连枷在挥动。河谷里边一丝风也没有,热得就跟城里一样,于是我赶紧返身上山,那儿倒有开阔的台地。

台地幽静、安宁、开阔。极目望去,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高高戳起的金黄色麦茬;在没有尽头的宽阔的道路上铺满厚厚的浮尘,使你走在上面时,觉得脚上仿佛穿着一双轻柔的丝绒鞋。周遭的一切:麦茬、道路和空气,无不在西沉的夕阳下灿灿发光。有个晒得黑黑的霍霍尔老人,脚登笨重的靴子,头戴羊皮帽,身穿颜色像黑麦面包的厚长袍,拄着根拐杖走了过去,那根拐杖在阳光下亮得好似玻璃棒。在麦茬地上成群地回翔着的白嘴鸦的翅膀也发出炫目的亮光,我不得不拉下晒得发烫的帽沿,挡住这亮光和热浪。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几乎是在天边,隐约可以望到一辆大车和慢吞吞地拉着大车的两匹犍牛,以及瓜田里看瓜人的窝棚……啊,置身在这片宁静辽阔的田野上是多么惬意呀!但我魂牵梦萦地思念着的却是河谷后面的南方,她离我而去的那个地方……

离大路半俄里开外,在俯临河谷的山冈上有一幢红瓦房,那里是季姆钦克家两兄弟巴维尔和维克托尔的小小的田庄,兄弟俩都是托尔斯泰主义者。我踩着干燥的扎脚的麦茬,朝他们家走来。农舍附近连人影都没有。我走到小窗口向里张望,那里只有苍蝇,成群结队的苍蝇:无论是窗玻璃上,天花板下面,还是搁在木炕上边的瓦罐上都停满苍蝇。紧连农舍是一排牲口棚;那里也没有一个人。田庄的门大开着,满院子都是牲畜粪,太阳正在把粪便晒干……

“您上哪儿去?”突然有个女人的声音喊住了我。

我回过头去,只见在俯临河谷的陡壁附近,在瓜田的田埂上,坐着季姆钦克家的长媳奥尔加·谢苗诺芙娜。她伸出手同我握了握,没有站起身来,我在她身旁坐了下来。

“闷得犯愁了吧?”我问道,然后默不作声地直视她的脸。

她垂下眼睛望着自己的光脚。她长得小巧玲珑,肤色黝黑,身上的衬衫挺脏,直统裙也旧了。她的模样活像被大人派来看守瓜田的小姑娘,不得不在烈阳下闷闷地度过长长的白昼。尤其是她的脸蛋,更像俄罗斯乡村中豆蔻年华的少女。但是我怎么也看不惯她的衣着,看不惯她光着脚丫在牲畜粪和扎脚的麦茬地上走,我甚至都不好意思去看她那双脚,连她自己也常常把脚缩起来,不时斜睨着自己那些损坏了的趾甲。可她的脚却是纤小又漂亮的。

“我丈夫到河谷边上打麦去了,”她说,“维克多·尼古拉耶维奇上外地去了……巴弗洛夫斯基又叫官府抓了起来,为了他逃避当兵。您记得巴弗洛夫斯基吗?”

“记得。”我心不在焉地说。

我们两人都不作一声,久久地眺望着淡蓝色的河谷、树林、沙滩和发出忧郁的召唤的远方。残阳还在烤灼着我们俩,发黄了的长长的瓜藤像蛇一样纠结在一起,藤上结着圆圆的沉甸甸的西瓜。瓜也同样被太阳烤得发热了。

“您干吗不把心里话讲给我听?”我开口讲道,“您何必要这样苦自己呢?您是爱我的。”

她打了个寒噤,把脚缩了进去,闭上了眼睛。后来她把披到面颊上的头发吹开,露出一丝坚毅的微笑,说:

“给我支烟。”

我递给了她。她吸了两大口,呛得咳了起来,便把烟卷儿远远地掷掉,默默地沉思了一会儿。

“我打一大早起就坐在这儿了,”她说,“连河谷边上的鸡也赶来啄西瓜吃……我不懂,你凭什么以为这儿闷得叫人犯愁呢。我可挺喜欢这儿,非常喜欢……”

日落时,我走到了离这个田庄两俄里远的一处也是俯临河谷的地方,坐了下来,摘掉了帽子……透过泪水,我遥望着远方,恍恍惚惚看到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座座南国灼热的城市,恍恍惚惚看到台地上的青色的黄昏和某个妇人的身姿;她和我所爱的那个姑娘已融合成为一个人,并且以她的神秘、以她那种少女般的忧郁充实了那个姑娘,而这种忧郁正是我在看瓜田的那个小巧的妇人的双眸中觉察到的……

心路花语

俄罗斯的乡间是那么的令人迷恋,虽然漂浮着一种宁静,还有一种似有似无的哀愁,却也抵挡不住蒲宁对大自然的爱慕。

本文以纤细灵巧的形式,生动鲜明的形象,抒情的笔调,强烈的色彩,一致赢得了众多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四季生活/【苏联】沃罗宁

◎作者简介

沃罗宁(1913年出生),苏联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在自己的土地上》;中篇小说《不必要的荣誉》。代表作为《老家》。

每当清早,我拉起用木条制成的黄色百叶窗时,都能看见她——我的白桦树。她高耸、挺拔,永远伫立在我窗前。秋夜,她消溶在幽暗之中,不见了;而你若相信奇迹,便会以为她走到别的地方去了,因为不见了。但刚一露出曙光,白昼的一切尚在酣睡,隐约感到清晨的气息时,她又已出现在原处了。

我凝视着她,不禁萌生出奇思异想。她想必有自己的生命吧。又有谁知道,如果苍天赋予我认识大自然全部完美的感官,也许我眼前会展现出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具有一切生物所固有的伟大的和渺小的感情,这些感情人是无法理喻的。然而我仅有五种感官,况且由于人类历尽沧桑,这些感官已不那么灵敏了。

而她生机勃勃,日益茁壮,逐年增高。如今我得略微抬头,才能从窗口看见她那清风般轻盈的透亮的树梢。可十年前半个窗框便能把她容纳下。

她的枝条刚刚摆脱漫长的严冬,还很脆硬,犹如加热过度的金属。春风吹过,枝条叮当作响。鸟儿还没在枝叶浓密的枝头筑巢,然而她已苏醒。这是一天清晨我才知道的。

邻居走到她跟前,用长钻头在她的树干上钻了个深孔,把一根不锈钢的小槽插进孔中,以便从槽中滴出浆汁。果然,浆汁滴了出来,像泪珠那样晶莹,像虚无那样明净。

“这并不是您的白桦。”我对邻居说。“可也不是您的。”他回敬我。

是啊,她长在我的围墙外。她不是我的。但也不是他的。她是公共的,确切些说,她谁的也不是,所以他可以损害她,而我却无法对他加以禁止。他从罐子里把白桦树透明的汁液倒进小玻璃杯里,一小口一小口把它喝干。

“我需要树汁,”他说,“里面有葡萄糖。”他回家去了,在树旁留下一个三公升的罐子,以便收集葡萄糖。树汁像从没有关紧的龙头里一滴一滴地迅速流下来。既然流出这么多树汁,那么他破坏了多少毛细管哟?她也许在呻吟?她也许在为自己的生命担忧?我不得而知,因为我既没有第六感觉,也没有第七感觉,更没有第一百感觉、第一千感觉。我只能对她怜悯而已。

然而,一个星期后,伤口上长出一个褐色的疤。她自己治好了伤口。恰恰这时她身上的一颗颗苞芽鼓胀起来,从苞芽里绽出嫩绿的新叶,成千成万的新叶。目睹这浅绿色的雾蔼,我心里充满喜悦。我少不了她,这棵白桦树。我对她习惯了。我对她永远伫立在我的窗前已经习惯了,而且在这不渝的忠诚和习惯中,蕴蓄着一种令我精神振奋的东西。的确我少不了她。尽管她根本不需要我。没有我,就像没有任何类似我的人一样,她照样生活得很好。

她保护着我。我的住宅离大路一百米左右。大路上行驶着各种车辆:货车,小轿车,公共汽车,推土机,自卸卡车,拖拉机。车辆成千上万,来回穿梭,还有灰尘。路上的灰尘多大啊!灰尘飞向我的住宅,假若没有她——这棵白桦树,会有多少灰尘钻进窗户,落到桌子上、被褥上,飞进肺里啊。她把全部灰尘吸附在自己身上了。

夏日里,她绿荫如盖。一阵轻风拂过,她便婆娑起舞。她的叶片浓密,连阳光也无法照进我的窗户。但夏季屋里恰好不需要阳光。沁人心脾的阴凉比灼热的阳光强百倍。然而,白桦树却整个儿沐浴在阳光里。她的簇簇绿叶闪闪发亮,苍翠欲滴,枝条茁壮生长,越发刚劲有力。

六月里没有下过一场雨,连杂草都开始枯黄。然而,她显然已为自己贮存了以备不时之需的水分,所以丝毫不遭干旱之苦。她的叶片还是那样富有弹性和光泽,不过长大了,叶边滚圆,而不再是锯齿形状,像春天那样了。之后,雷电交加,整日价在我的住宅附近盘旋,越来越阴沉,沉闷地——犹如在自己身体里——发出隆隆轰鸣,入暮时分,终于爆发了。正值白夜季节。风仿佛只想试探一下这白桦树多结实、多坚强,白桦树并不畏惧,但好像因灾难临头而感到焦灼。她抖动着叶片作为回答。于是大风像一头狂怒的公牛,骤然呼啸起来,向她扑去,猛击她的躯干。她蓦地摇晃了一下,为了更易于站稳脚跟,把叶片随风往后仰,于是树枝宛如千百股绿色细流,从她身上流下。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狂风停息了。滂沱大雨从天而降。这时,白桦树顺着躯干垂下了所有的枝条,无数股细流从树枝上流下,像从下垂的手臂流到地上。她懂得应该如何行动,才能岿然不动,确保生命无虞。

七月末,她把黄色的小飞机撒遍了自己周围的大地。无论是否刮风,她把小飞机抛向四面八方,尽可能抛得离自己远些,以免她那粗大的树冠妨碍它们吸收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使它们长成茁壮的幼苗。是啊,她与我们不同,有自己的规矩。她不把自己的儿女拴在身旁,所以她能永葆青春。

那年,田野里,草场上,山谷中,长出了许多幼小的白桦树。唯独大路上没有。若问大地上什么最不幸,那便是道路了。道路上寸草不生,而且永远不会长出任何东西来。哪里是道路,哪里便是不毛之地。

太阳躲开我的住宅,也躲开白桦树。树叶立刻开始发黄,而且越来越黄,仿佛在苦苦哀求太阳归来。但太阳总是不露面。瓦灰色的浮云好似令人焦虑的战争的硝烟,向大家铺天盖地涌来,又如巨浪相逐,遮蔽了一切。云片飞得很低,险些儿触及电视天线。下起了绵绵秋雨。雨水淅淅沥沥地下着,从一根树枝滴落到另一根树枝上。霪雨不舍昼夜,一切都变得湿漉漉的了,土地不再吸收雨水,或者是所有的植物都不再需要水分了吧。

夜里,我醒来了。屋里多么黑暗,多么寂静啊!只听见雨珠从树枝上滴下时发出的簌簌声。萧瑟而连绵不绝的秋雨的簌簌声好生凄凉啊。我起了床,抽起烟来,推开窗户,于是看见了她那在秋日的昏暗中依稀可辨的身影。她赤身露体,任凭风吹雨打。翌日凌晨,寒霜突然降临。随之又是几度霜冻,于是白桦树四周铺上了一圈黄叶。这一些全都是发生在寒雾中。然而,当树叶落尽,太阳露出脸来时,处处充满忧郁气氛,尤其是在她周围。因为就在不久前,这里还是青翠葱茏,一切都光艳照人,欣欣向荣。过去,一切都是这样美不胜收,朝气勃勃,如今却突然消失了。将要下起蒙蒙细雨来,树叶将要腐烂发黑,僵硬的树枝将要在冷风中瑟缩,水洼将要结冰。鸟儿将要飞走。死寂的黑夜将要拖得很长,在冬季里它将会更加漫长。暴风雪将要怒吼,严寒将要肆虐。

我离开家了。我不能留在那里,为不久前还使我欣喜和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事物的消亡而苦恼。我搭机飞向南方。到了辛菲罗波尔之后,我便改乘出租汽车了,我又惊又喜地仔细观看温暖的南国的苍翠。一见黑海,我便悄声笑了。

浩淼、温暖的海。我潜进水里,向海底、向绿色的礁石游去。我喝酸葡萄酒,吃葡萄,精疲力尽地躺在暖烘烘的沙滩上,眺望大海,观看老是饥肠辘辘、为了一块面包而聒噪的海鸥。接着我又游进温暖的海水,攀上波峰,滑下浪谷,又攀上去。我又喝酸葡萄酒,吃烤羊肉,钻进暖烘烘的沙子里。在我身边的也是像我一样从自己的家园跑到这片乐土来的夫们。大伙儿欢笑啊,嬉戏啊,在海滩上寻找斑斓的彩石,尽量不想家里发生的事情。这样会更轻松、更舒坦些。但要抛弃家园是办不到的,就像无法抛弃自己一样。

于是我回家了。四周一片冰天雪地,她也兀立在雪堆里。我不在时,刺骨的严寒逞凶肆虐,把她的躯干撕破了。撕裂得虽不严重,但落上一层雪的白韧皮映进我的眼帘。我抚摸了一下她的躯干。她的树皮干瘪、粗糙。这是辛勤劳作的树皮,同南方的什么“不知羞耻树”的树皮迥然不同。这里,一切都是为了同霪雨、暴雪、狂风搏斗。所以,像平时见到她时那样,我又萌生出各种奇思异想。我暗自忖度:你看哪,她不离开故土,不抛弃哺育自己和自己的儿女的严峻的土地。她没有离去,而只是把自己的苞芽藏得严实、裹得更紧,使它们免遭严寒的摧残,开春时迸发出新叶,然后培育出种子,把它们奉献给大地,使生命万古生存,永葆青春。是啊,她有自己的职责,而且忠诚不渝地履行这些职责,就像永远必须做那些为了生存下去而必须做的事情一样。

同类推荐
  • 文学的意义

    文学的意义

    国民教育通识读本,汲取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借助22位中外学者与作家的深邃目光,透析文学经典!马尔克斯、帕慕克、米兰·昆德拉等大家原典呈现,王安忆、曹文轩、格非等专家深度解读!《文学的意义》是《国民教育通识读本》系列的文学卷,由知名教育学者、一线杰出教师扈永进精心选编,介绍并解读了22篇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名家名作。
  • 生存与安然

    生存与安然

    从海拉尔起,大约过了整整三天,我才适应了原有生活中的一切。估计一头来自草原上的羊要适应城市,从慌张到安详也需要三天。火车开始向南开,尘世在南,我觉得我又在钻回那个厚闷而熟悉的口袋。过去的半个月里我意外地得到了呼伦贝尔大地的慈爱从容宽厚安逸,我是个享受到了幸福的人。
  • 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7)

    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7)

    《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7)》收录了多篇诗人与解诗者的文学对话,可供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或对中国文学有兴趣爱好的读者阅读。中国现代诗,也叫“新诗”,是指发端于“五四”时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段时间的白话诗,即应用现代汉语的、自由抒发思想感情的、形式上不拘一格的诗歌。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

    茅盾的散文反映时代,同时也超越时代,他的早期散文大多篇幅短小,通过一个个小小的生活剪影象征时代的苦闷。他用文字对社会生活进行素描写生,对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在他笔下,富于时代特征的社会生活场景丰富多样,跃然纸上。《沙滩上的脚迹——茅盾散文》收录了茅盾的经典散文力作,既有战争年代的时代感怀,也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还有对人事的追忆,以及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有助于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茅盾的艺术风格、写作特色。
热门推荐
  • 溺爱之暖妻至上

    溺爱之暖妻至上

    青黛,就读于医药大学,平凡低调。却没人知晓,她天赋惊人,一手针灸更是使得出神入化。一个冬日寒夜,好心救了个中枪男人。却没想到,随后而来的竟是无穷无尽的纠缠。救她于危难,送她千金古籍,替她撑场子······好吧,这个男人其实也不错。***薄桀傲,四九城的天之骄子,放肆、桀骜。一次救命之恩,让他认识了这个看似普通的女人。从此,却再也放不下。以往的骄傲不逊在她面前通通化作了柔情似水。不过,拿了我的心,你怎么能不偿还呢?就让你赔我一辈子吧!——————————————薄桀傲步步逼近,盯着青黛的目光,灼灼如火。一字一句,从他的薄唇里吐出,摄人心魄,“青黛,我要定你了!”一句话简介,这就是一个桀骜天才汉子遇上淡定中医软妹子,化身痴情好男人,无限宠溺的甜文。【脱衣篇】“脱衣服。”薄桀傲一脸正经。什么?青黛瞪大双眼,他们总共才见过两次面吧!“脱掉。”薄桀傲口风不改,却多解释了一句,“给我看看伤。”看着一旁的医药箱,青黛才发现自己想多了。“我自己来就行。”男女有别,这种事情还是自己来吧。“我不想重复第三遍。”“要么,就让我来帮你。”薄桀傲嘴角忽地跳起一抹笑意,像是冷冬中百花盛开似的。青黛一愣,薄桀傲已经开始上手准备自力更生了。“流氓!”“啪”的一声,一记响亮的耳光印在薄桀傲俊美无瑕的脸上,格外刺目。【宝贝篇】薄家才五岁的小不点,眨巴着大眼搂着青黛,声音软软诺诺地,“妈咪,爸比昨天晚上是不是叫我了啊?”青黛一愣,昨天晚上,小宝宝不是很早就回房睡了吗?“怎么了?”青黛搂着自己儿子的小身子,笑着问道。小宝宝童言无忌,“我昨晚起床上厕所的时候,听到爸比在房里喊道,‘宝贝,宝贝!’,声音好大呢!”青黛脸上的笑意一僵,无言以对。倒是一旁的薄桀傲,嘴角勾起,傻儿子,此宝贝非彼宝贝啊!本文一对一,不喜勿入。情节虚构,较真者请点右上的小叉,谢谢合作。
  • 类经

    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嗜血太妹

    嗜血太妹

    蓝君雀,现世黑社会的大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还十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因为仇家的报复,蓝君雀死于一场爆炸之中,却穿越到了古代。成为左将军府上歌姬的女儿。因为伤病在身,无力反抗,她受尽欺辱,最后被卖到了妓院。可是在她的伤病痊愈之后,掌管妓院,开设酒楼,仿佛又坐上了现世大佬的宝座。如修罗般的她斩尽铁血盟,殡葬修罗死士,蓝君雀之名令人闻风丧胆,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乱世之中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与众多男主的感情纠葛,更是带起一段段的刻骨的痴绵。秦问,禁军统领,清洒脱俗,仿佛误落人间的神祗。她与他相识时,她墨发高束,俊朗飘逸。可就是那一瞬间的回眸,桀骜不羁的清冷面容,便已使他失了心神。“纵然你是个男人,为了你,我也将倾覆大燕王朝。”石墨,九岁的石南国质子,数年隐忍,磨砺出锋刀雪刃,一经出鞘,寒气冲天。猛虎终将冲破牢笼,为的不是雄踞山林,而是为姐姐撑起一片天。“姐姐,我会永远站在你的身前,谁也别想再伤害你,神,也不行!”楚心,富甲天下,男生女相,风流不羁,自从见到了她,他狭长的双眸中晃动的总是她。铁一,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尚武成痴,力大无穷,捻铁如泥。痴痴傻傻的他只认定给自己一饭之恩的蓝君雀。燕雄,铁血三子,光阴似水,淘涤人间真情,抛洒一腔热血,望落地的殷红,会化作朵朵雪莲花,围在你的身周,暖在你的心间。本文男主众多,个个出彩,只是逃不过蓝君雀那双清冷似寒潭,却又隐含一丝若烟似水柔情的深眸。有悲有喜,希望亲们喜欢。*********************************素素雪的文《江山如画,红颜堪夸》《云倾天阙》推荐自己的新文《凤枭》《玄月引》《魔界妖娆》《花魁女帝》《极品三小姐》
  •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这个词总是勾连着独特的美学意象和文化气质,“东方舞蹈”则是这种美学意象最为生动、可感的呈现。本书作者从“东方美学”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日本、印度的传统舞蹈艺术进行了形态描述与学理分析相融合的研究,从身体观念、审美特征、美学气质与艺术精神四个层面论述了“东方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
  • 摄政王爷太冷漠

    摄政王爷太冷漠

    前一世她被自己的心腹打下火海。后一世她重生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身上,父亲是当朝皇帝的弟弟,母亲是将门世家小姐,自己一生下来就是摄政王。鬼才?腹黑?高冷?那就是钟离寒夜(韵灵瑶)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代言词。再次睁眼,就像高傲的凤凰涅槃重生!无人能挡!!(本作者比较宠爱女主,所以男主以后在文文里才会慢慢的出现,各位亲请见谅~爱你们,么么哒~)
  • 凤惊天:朕的嚣张帝后

    凤惊天:朕的嚣张帝后

    有人说,穿越女只是一心想着如何成就霸业,她默然……有人说,穿越女只想要一生一世一双人的专一痴情,她浅笑……也有人说,穿越女就是想着如何才能惊天动地,人见人爱,她将手上的一盏清茶搁在桌角,看来自己是给穿越女丢脸了呢……她不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求可在那人的心中留下一个角落;她不求千秋霸业,只求平稳生活,相夫教子。母仪天下我不在乎,但若这是你自认为值得给我的,我却之不恭。只是,零落的时光背后,相濡以沫的数十年,倘使有一天我离你而去,你又该如何?犹忆当年春风徐,妾倚桃花君倚轿。今日紫台寒风至,何人素手替添衣。且看穿越女如何成为一代帝后,成为那个站在权力顶端的人不肯忘记的初衷。
  • 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

    为什么女人的衣服扣子在左边,而男人的却在右边?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
  • 献身大农业

    献身大农业

    重生,不是为了王者归来,不是为了牛到单挑世界,更不是为了后宫佳丽三千。重生之后,只想父母亲人健康喜乐,只想自己可以自由自在,而无所顾虑,可以培养几项兴趣爱好,并能随心所欲的享受它们。重生,希望能活出一种简单的纯和真。(处女需要呵护,幼苗需要栽培。各位亲,请您不吝一双妙手,多多点击、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多多点击、多多推荐、多多收藏。多多点击、多多推荐、多多收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完美的青春叛逆者们

    完美的青春叛逆者们

    青春之事。没有人的青春是不疯狂,不叛逆的!沉浸在自己疯狂的青春世界里的沐小小VS每天都在为事业打拼的沐丽丽姐妹俩的相爱相杀即将到来,请做好准备!
  • 山外有个世界

    山外有个世界

    母亲苍老父亲更苍老。小兴安岭原本不是他们的家乡,皆因老实厚道的父亲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后,其调令被最亲近的战友使了个偷梁换柱的卑劣手段所致,他们一家人才有了这样的命运。如果不换的话,她的出生地就应该是北京了。那个代替父亲去了北京的战友,在文革之后,为了还他情感上的债务,专程从北京翻山越岭到了他们家,一进门就给父亲跪下了。他拿出五万元给父亲,可是父亲分文没要,父亲也没有任何抱怨的话。这就是她的父亲。她在讲述这样的奇特事情时,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就跟父亲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