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800000009

第9章 再苦也要笑一笑(2)

同是穷人,却是不同的态度。一为幽默的解嘲,一为虚荣的掩饰,两贫士高下自见。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来正视贫穷。俗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俗气,没有勇气来正视俗气。

66.从47到53

一个人突然猛学算命,由生辰八字、紫薇斗数、姓名学到占星术,没一样不研究。

他学算命,当然不是觉得算命灵验,而是想证明算命是骗人的东西。原因是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大师为他算命,算他活不到47,他发誓,非打烂那大师的招牌不可。

他愈学愈怕,因为他发现自己算自己,也确实活不长。这时候,他改了,他跑去做慈善,认为自己“反正活不久了,好好运用剩下的岁月,做点有意义的事”。他很积极地投入,人人都说他变了,由一个焦躁势利的小人,变成敦厚慈爱的君子。不知不觉,他过了47、过了48,而今已经53,红光满面、生气勃勃,活得很健康。

“你可以去砸那大师的招牌了!”朋友有一天和他开玩笑。

他眼一亮,回问朋友:“为什么?”又笑笑:“要不是那人警告我,照我以前的个性,确实47岁非犯心脏病不可,他没有不准啊!”

你喜欢逞强斗狠吗?你总是心有不平吗?要知道,敌人、仇人,都可以激发你的潜能,成为你的贵人。许多仇怨、不平等问题,其实都出在你自己身上。这世间最好的“报复”,就是运用那股不平之气,使自己迈向成功,以那成功和“成功之后的胸怀”,对待你当年的敌人,且把敌人变成了朋友。

67.一念之差

一个叫塞尔玛的美国年轻女人随丈夫到沙漠腹地参加军事演习。塞尔玛孤零零一个人留守在一间集装箱一样的铁皮小屋里,炎热难耐,周围只有墨西哥人与印第安人。因为他们不懂英语,也无法进行交流。她寂寞无助,烦躁不安,于是写信给她的父母,想离开这鬼地方。

父亲的回信只写了一行字:“两个人同时从牢房的铁窗口望出去,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人看到了繁星。”塞尔玛开始没有读懂其中含义,反复几遍后,才感到无比的惭愧,决定留下来在沙漠中去寻找自己的“繁星”。

她一改往日的消沉,积极地面对人生。她与当地人广交朋友,学习他们的语言。她付出了热情,人们也回报了她热情。她非常喜爱当地的陶器与纺织品,于是人们便将舍不得卖给游客的陶器、纺织品送给她做礼物。塞尔玛很受感动。她的求知欲望与日俱增。她十分投入地研究了让人痴迷的仙人掌和许多沙漠植物的生长情况,还掌握了有关土拨鼠的生活习性,观赏沙漠的日出日落,并饶有兴致地寻找海螺壳……她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激动不已。她于是拿起了笔。一本名为《快乐的城堡》的书两年后出版了。

塞尔玛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看到了“繁星”,因为她用积极的冒险与进取代替了原来的痛苦与沉寂。沙漠没有变,当地的居民没有变,只是塞尔玛的人生视角变了。一念之差使她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68.饭店经理与擦鞋匠的对话

饭店经理在大厅外散步时,遇到了一位愁眉不展的擦鞋匠。饭店经理走过去用手拍着擦鞋匠的肩膀安慰说:

“朋友何必这样悲观,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给人擦过皮鞋,可你瞧,我现在却是这个大饭店的经理了。你应积极地参与社会的自由竞争才好。”

擦鞋匠望着这位得志的经理回答道:

“哎,我原来也是大饭店的老板,可现在怎么样,却在这里给人擦皮鞋……这就是因为社会自由竞争的缘故。”

一个从高处跌落下来的失败者,希望破碎的痛苦是无法驱除的,失败的英雄并不好当,因为失败的阴影是这样沉重。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一定想方设法去成为那个饭店经理,而不是愁眉不展的擦鞋匠。

69.写什么得到什么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用两组完全相同的人像,一组人像下写上“凶恶”“残暴”“阴险”“狠毒”等消极的词语,另一组的下面则写上“正直”“勇敢”“坚强”“无私”等积极的词语。

心理学家请两组测试者分别对两组人像作职业估计。结果前一组人像的职业估计大多是“罪犯”“歹徒”等,后一组的职业估计则多是军人、警察等。

看来,在追寻成功的道路上,我们用“语言”“图像”在我们的心上写什么,我们就将得到什么。暗示不可抗拒,就因为它“暗”,潜移默化。

70.敲响成功之门的人

法国作家大仲马有一个朋友,他向出版社投稿经常被拒绝。

这位朋友就来向大仲马求教。

大仲马的建议很简单:请一个职业抄写人把他的稿子干干净净誊写一遍,再把题目作些修改。

这位朋友听从了大仲马的建议,结果他的文章就被一个以前拒绝过他的出版商看中了——再好的文章,如果书写太潦草,谁会有耐心去拜读呢?

在成功路上,苦苦追求的人偶尔不小心也会敲响成功殿堂的大门,只是那殿堂的主人也会在想:这人凡事都那么漫不经心,那么消极悲观。算了,还是让他在外面等一会儿吧!

71.星星与帐篷

两个人结伴到山里去露营。晚上睡觉的时候,一个人问另一个人:“你看到什么啦?”

另一个人回答:“我看到满天的星星,深深感觉到宇宙的浩瀚、造物主的伟大,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和短暂……那你看到什么了?”

那个先开口说话的人冷冷地道:“我看见有人把我们的帐篷偷走了。”

只看星星不顾眼前的纯浪漫主义者可能会冻死饿死,而完全埋头于事务而没有想象力的现实主义者却又太枯燥乏味。人生需要的是,把理想生活的想象和现实中的冷静处理有效地结合起来。

72.带一些空杯子上路

在一次培训课上,讲师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放了两个杯子。其中的一个杯子是空的,另一个是满的。正在学员们和往常参加学习培训一样要么交头接耳、要么无精打采的时候,讲师清了清嗓子对大家说:“今天的培训课程大家可以不听,但我接下来分享的游戏却会影响你的一生!”这时,培训室里多少静了一些。

讲师拿起一瓶矿泉水向盛满水的那个杯子倒去。台下的学员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一情景,有的人以为讲师的视力不好,赶忙提醒老师——正倒的这个杯子是满的。

没有想到,由于讲师的置若罔闻,满杯子里的水溢了一桌子。台下的学员终于忍不住,异口同声地抗议:

“别倒了!杯子已经装不下了。”

讲师这才停住手,慢悠悠地说:

“是啊,装不下了。你们也是这样,要想学到更多的学问,就必须把大脑腾出空来,把原有的东西都清除出去。”

接着,讲师又拿起一瓶矿泉水向剩下的那个空杯子倒去,空杯子很快就被讲师倒得满满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时时刻刻带一些空杯子上路。你的杯子倒得越空,你将来的杯子也就会越满。相反,你的杯子现在盛得越满,你的杯子将来也就会越来越空。

73.三年学医,寸步难行

一个学生问他的老师:“老师,你掌握的知识比我多许多倍,可是为什么你对自己的解答总是有点怀疑呢?”

老师用手杖在沙土上面画了个大圆圈,又画了个小圆圈,然后说:“大圆圈的面积代表我掌握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代表你掌握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和我无知的部分。因为大圆圈比小圆圈大,因而接触的无知的部分也比小圆圈多,这就是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三天学医,走遍天下;三年学医,寸步难行。承认自己无知、少知为智者之举。谦虚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令人敬仰;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知之甚多者,则恰恰给人一个无知的印象。

74.随时准备一个废纸篓

据说,爱因斯坦被带到他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办公室那天,管理人员问他需要什么用具。

爱因斯坦回答说:“我看,一张桌子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钢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

“为什么要大的?”

“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

很可惜这个世界只有一个爱因斯坦。成不了爱因斯坦的人却养活了一大批孩子,个个都叫错误。他们溺爱、包庇、疼爱着自己的孩子。丢弃错误,我们才会看到一条向上的路。

同类推荐
  • 犹太人的经商课

    犹太人的经商课

    本书从犹太民族特有的历史和文化中去探源,以生动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方式阐释了犹太人的经商哲学。
  •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你的礼仪价值百万

    美国礼仪皇后艾米莉·博斯特写就的鸿篇巨制,一部分门别类、细致入微的全球礼仪手册。书中介绍了包括社交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举止气质、服饰形象仪表、社交礼仪、用餐礼仪、及旅行礼仪等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所有礼仪规范。自问世以来,已修订再版18次!为了迎合当前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我们力求在尊重于原著的基础上,取其精华,打造一本全新的礼仪书,以实用而规范的解说,向你展示了魅力的秘密。紧贴生活实际,详细而实用。
  • 把话说到点子上

    把话说到点子上

    说话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告诉,说服。但是要把话说得明白、说得到位、说得得体、说得出色,则非常困难。不会说话的人哕里哕嗦、婆婆妈妈地说了一大堆,让人一头雾水,甚至造成理解上的误会;会说话的人则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最会说话的人永远是话说三分,点到即止,弦外音。本书将帮助你——用最简单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到位,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话说到点子上。一句话就能击中问题要害,化解复杂的、难以掌控的局面,实现完美沟通。
  •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发现,虽然这些人物的成长背景都各不相同,但都或多或少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真正人生追求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
  • 在母亲的温柔中行走(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在母亲的温柔中行走(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故事全集)

    亲情如一首永远唱不倦的老歌,古老的曲调中饱含浓浓的真爱;亲情似一杯淡淡的绿茶,虽不浓郁但却散发着淡雅的醇香;亲情似大海里的一叶小舟,于惊涛骇浪中承载着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誓言。拥有亲情,便拥有了世间一切的美好,让这浓浓的爱、悠悠的情化作一缕春风,吹来桃红柳绿,吹开心底似锦的繁花……在最无助的人生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亲情是最真诚的陪伴,让我们感受到无比的温馨和安慰;在最无奈的十字路口,亲情是最清晰的路标,指引我们成功到达目标。
热门推荐
  • The Patchwork Girl of Oz

    The Patchwork Girl of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

    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

    为使读者全面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真正掌握不生病的智慧,从此远离疾病,我们专门编写了这部《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本书以国医经典著作为基础,总结了《黄帝内经》、《易经》、《本草纲目》等著作中的养生智慧,挖掘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历代名医的养生精髓,收录道家、佛家、儒家等圣人先贤的养生秘方,介绍现代国医大师的养生绝学,归纳名人志士、凡人百姓、长寿老人的养生经验,以现代手法阐释了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保健功法,经络按摩,四季养生,情志调养,饮食疗法,身体各大系统的保健方法,不同体质、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养生之道,同时吸收了国内外的一些养生新方式,是一部融合传统中医养生精华、海纳古今养生方法的大全集。
  • 豪门夺爱:妖孽前男友

    豪门夺爱:妖孽前男友

    遭遇男人背叛,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倒霉催,可她林冉冉就是其中一个。那个男人面对她,却毫无内疚之意,人前他客气地称她小林,绅士般地彬彬有礼,人后却像变了个人,对她百般调戏,张狂霸道:“既然只有你让我感觉舒服,那只好勉为其难地把你留在身边,不过别得意得太早,她做大,你只能做小!”面对她伤痛的泪水,他移开视线,表情狠绝得如同她就是那敝履,不爱她却不肯放了她!她咬紧牙关,暗暗下定了决心,终有一天,他会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可是,为什么她的心底却在隐隐作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有些人无需怎么费神就能功成名就,财富和权利仿佛唾手可得;还有些人历经艰辛终于获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则在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遭到彻底的失败。为什么有人轻易就能成功,有人费了老大的劲才能成功,而有人则根本无法成功呢?显然不可能是身体上的原因,要不然最强壮的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人与人的根本差别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心灵上的。心灵具有创造力,构成了人与人最本质的差异。也正是心灵帮助我们克服不利的外在环境。战胜挡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只要能充分理解思维创造性的力量,我们即可见证奇迹般的效果。
  • 爆萌小宠:仙君也吸猫

    爆萌小宠:仙君也吸猫

    历劫失败,她意外成了若浮山庄庄主的小宠,为了吃鱼和若浮刀,日常卖萌撒娇加耍赖。“温小喵,湖里的鱼怎么又少了一条?”温越捏着某只猫的小肉垫,微眯了眸子问。某只猫一歪头,装傻,“喵?”你说什么?她听不懂啊~她本打算拿到若浮刀就潇洒走人,岂料庄主冷冷一笑:“温小喵,你敢跑我就打断你的腿。”吃了他那么多鱼还想跑?
  • 天骄红颜:苏五小姐传奇史

    天骄红颜:苏五小姐传奇史

    异界穿来一缕杀手的孤魂,竟然机缘巧合附在了苏府刚出世的五小姐身上......传说,五小姐出生之际引得天生异象,漫天飞雪,而她竟浴雪而舞,精灵如仙!这一世,不仅有超级疼爱自己的爹爹和娘亲,还有四位帅到不行各具特色的哥哥,幸福美满!然而,在权势阴谋中失去了这一切的幸福之后,她终于还是做回前世的杀手。她贪财,狡诈,腹黑,护短,杀伐果断,喜欢阴人为乐,喜欢算计,但也重情重义至情至性!拜名师,学玄术,炼药剂;战王爷,闹王府,做王妃;潜皇宫,杀皇帝,报家仇!究竟,能否解开体内的封印寻回失去的力量和记忆?能否与心中那人长相厮守比肩天下,共看繁华?且看她在异界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睥睨天下傲视群雄!
  • 意念力练习题

    意念力练习题

    每个人其实都是天才,但是为什么你的天才特质得不到发挥呢?这是因为你没有挖掘出你的潜能量,更没有去操控它。只要我们不断地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语来与潜意识交谈,潜意识就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得以实现。本书指导我们运用自身的本能力量,从身体、精神和心灵上改善自己的境况,可以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影响我们的生活。
  •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借口是执行的路障,方法则是工作的利器。没有什么比阅读一本关怀心灵、激励行动、创新思维、智慧工作的书更美妙的事情了,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体会到这种成功的喜悦和激动。
  • 冒险者传说:追猎与战斗

    冒险者传说:追猎与战斗

    遗忘的圣域里寻找失落的记忆,最后的天堂中,天使也会哭泣,在雨后天空的第一道彩虹,耀眼的光芒,会刺穿枯萎的幻想,梦想不是一种奢望,展开勇气与执著的翅膀,释放自己的力量与悲伤。
  •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

    本书系作者在《有效教学十讲》基础的最新学术成果,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阐述了现在及未来的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作者以教育学为思考的立足点,同时又有课程学、学习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视野,且长期深入一线,坚持做课堂的考察,所以,其著述颇受一线教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