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900000003

第3章 诗经(2)

紧接着,辚辚的车马,终于将路人可恶的问答摆脱;遥遥在望的株邑眼看就到,陈灵公君臣总算松了口气。“驾我乘马,说于株野”——这里摹拟的是堂堂国君的口吻,所以连驾车的马,也是颇可夸耀的四匹。到了“株野”就再不需要“从夏南”的伪装,想到马上就有美貌的夏姬相陪,陈灵公不由得眉飞色舞地高唱:“说于株野!”“乘我乘驹,朝食于株”——大夫只能驾驹,这自然又是孔宁、仪行父的口吻了。对于陈灵公的隐秘之喜,两位大夫更是心领神会,所以马上笑眯眯地凑趣道:“到株野还赶得上朝食解饥呢!”“朝食”在当时常用作隐语,暗指男女间的性爱。那么,它正与“说于株野”一样,语带双关,成为这班禽兽通淫夏姬的无耻自供了。寥寥四句,恰与前文的矢口否认遥相对应,使这桩欲盖弥彰的丑事,一下子变得昭然若揭。妙在用的又是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就不仅使这幕君臣通淫的得意唱和带有了不知羞耻的自供意味,简直还能让读者窥见在车马抵达株邑之野时,君臣脸上所浮动的忘形淫笑。

这样的讽刺笔墨,实在是犀利的。所以连《毛序》在论及此诗时,也不免一改庄肃之态,而语带讥刺地书曰:“《株林》,刺灵公也。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焉。”

卫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硕人其颀(1),衣锦褧衣(2)。

齐侯之子(3),卫侯之妻(4),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5)。

手如柔荑(6),肤如凝脂(7),

领如蝤蛴(8),齿如瓠犀(9)。

螓首蛾眉(10),巧笑倩兮(11),美目盼兮(12)。

硕人敖敖(13),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14),翟茀以朝(15)。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16),鳣鲔发发(17),葭菼揭揭(18)。

庶姜孽孽(19),庶士有朅(20)。

【注释】

(1)硕人:美人。颀(qí):修长。(2)褧(jiǒng):古代用麻类衣料做的罩衫。(3)齐侯:指齐庄公。(4)卫侯:卫庄公。(5)私:中国古时女子称其姐妹的丈夫。(6)柔荑:白茅柔嫩的芽。(7)凝脂:形容丰腴。(8)蝤蛴(qiú qí):天牛的幼虫。喻妇女脖颈洁白丰美。(9)瓠(hù):瓠瓜。犀:锋利、坚固。(10)螓(qín):一种蝉。(11)倩:美人含笑的样子。(12)盼:眼珠转动。(13)敖敖:修长高大的样子。(14)幩(fén):缠在马口两旁的红绸布。镳:盛美的样子。(15)翟:山鸡。茀(fú):车篷。(16)罛(gǔ):大渔网。濊(huò):象声词,形容水的声音。(17)鳣(zhān):指大的鲤鱼。鲔(wěi):鲟鱼和鱼的古称。发发:鱼尾击水的声音。(18)葭(jiā):通“假”,有疏远之意。菼(tǎn):荻草。揭:修长的样子。(19)孽孽:这里用为忧虑之意。(20)朅(qiè):英武的样子。

【赏析】

这首《卫风·硕人》中所赞女子叫庄姜,虽然诗中并没有具体描写到庄姜的容貌身段,对她的描述宽泛笼统得犹如河面上氤氲升腾而起的雾气,在诗歌的一开始,这位女子便拥有如同女神一般完美修长的身躯,身着锦衣地嫁去了他乡。

美丽高贵的卫庄姜的出嫁是隆重的,她的马车停在城郊,她的马匹雄壮有力,不但如此,随行人员也是英武高大,所带的嫁妆同样华美奢侈,那稠密的芦苇挺拔而坚固,那奔腾的黄河水奔流不息。这样的美人,怎么能让她多等待,君主应当及早下朝,前来迎接。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种美有谁人能比得上,可以说庄姜确立了千百年来美女的标准。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硕人”就是美人的意思。它的原意是高大俊美的人,由此可以想见几千年前的春秋时代,人们喜欢一种健康美,以高大丰满、皮肤白皙作为评析美人的标准。这种观念,千百年来一直被我们承认、追求,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中就说:“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多受精血而成胎者,其人生出必白……”“白”是中国一贯的审美观。

庄姜和齐国太子一母同胞,是邢侯的小姨妹,也是谭公的小姨子,身份尊贵。然而庄姜不但出身高贵,还有着惊人的才华,所以卫人才这样歌咏她: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像诗中所写的美貌与才智兼备的庄姜,这样的女子在先秦时候是难得的,也是少数以诗歌留名的女子之一。《诗经》中的《燕燕》《柏舟》《日月》等篇,据说也都是庄姜所作。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氓之蚩蚩(1),抱布贸丝。匪来贸丝(2),来即我谋(3)。送子涉淇(4),至于顿丘(5)。匪我愆期(6),子无良媒。将子无怒(7),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8),以望复关(9)。不见复关,泣涕涟涟(10)。既见复关,载笑载言(11)。尔卜尔筮(12),体无咎言(13)。以尔车来,以我贿迁(14)。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15)。于嗟鸠兮(16)!无食桑葚(17)。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8)。士之耽兮,犹可说也(19)。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0)。自我徂尔(21),三岁食贫(22)。淇水汤汤(23),渐车帷裳(24)。女也不爽(25),士贰其行(26)。士也罔极(27),二三其德(28)。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29)。夙兴夜寐(30),靡有朝矣。言既遂矣(31),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3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33)。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34)。总角之宴(35),言笑晏晏(36),信誓旦旦(37),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注释】

(1)氓(méng):指农民。蚩蚩(chī):同“嗤嗤”,笑呵呵的样子。(2)匪:同“非”。(3)即:就,靠近。(4)子:你,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淇:淇水,卫国的河流,在今河南省北部。(5)顿丘:卫国的邑名,在今河南清丰。(6)愆(qiān)期:拖延日期。(7)将(qiāng):愿,请。(8)乘:登上。垝(guǐ)垣(yuán):坍塌的矮墙。(9)复关:诗中男子所居之地。(10)涟涟:眼泪不断的样子。(11)载:又。(12)尔:你。筮(shì):用蓍(shī)草占卦。(13)体:卦象。咎(jiù)言:凶辞。(14)贿:财物,指嫁妆。(15)沃若:茂盛的样子,喻女子年轻美貌,像水浸过一般有光泽。(16)鸠:斑鸠,一种鸟。(17)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18)耽:迷恋。(19)说:同“脱”,摆脱。(20)陨:落下。喻女子年老色衰。(21)徂(cú):住。(22)三岁:泛指多年。(23)汤汤(shāng):水势浩大的样子。(24)渐:浸湿。帷裳:车厢两旁的布幔。(25)爽:过失。(26)贰:偏差。(27)罔(wǎng)极:多变,反复无常。极,准则。(28)二三其德:三心二意,德行不专。(29)靡:无,不。室劳:家务。(30)夙(sù)兴夜寐:起早睡晚。(31)言:助词,无实义。既遂:言生活既已过得顺心。(32)咥(xì):讥笑。(33)躬自悼:独自伤心。(34)隰:低湿地。泮:同“畔”,边。(35)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头发的样式,这里指代童年。宴:欢乐。(36)晏晏:欢愉的样子。(37)旦旦:清楚明白。

【赏析】

《卫风·氓》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先来品味诗中所述:

我和他从小在一起嬉戏玩耍,留下多少愉悦美好的回忆。后来,他们家搬到了很远的复关,我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一天,他突然拿着布到我们家来换蚕丝。看到他憨笑的样子,我知道他是以换丝为由头来见我的。果然,他说这么些年来他的记忆中一直抹不去我的身影,希望我能嫁给他。我家种桑养蚕,他家缫丝织布,都是勤劳人家,他从小忠厚善良,正是我的意中人啊。可是,女孩子的羞涩,让我不能直白地答应他。我说:“还早呢,过些时候再说吧。”

送他回家,一程又一程。见他闷闷不乐的样子,真让人心疼。我也顾不得矜持了,就告诉他:“不是我故意拖延时日,你要找个好的媒人来跟我家里说呀。”看到他还是为难,就干脆说:“看把你着急的!你容我做些婚嫁准备,到秋凉了来迎娶我吧。”

他这一来,唤起了我的情思。他走后,我没有一时不想念他。多少次,我登上高处眺望,期待他的到来,却总是一次次地失望,一次次地落泪。

有一天,他终于来了。我远远地跑过去接到他,说笑着一起回家。他又是龟板又是蓍草地占卦卜算,大吉大利,一切如愿。还等什么呢?我让他赶快驾车来带上我的嫁妆举办婚事。

婚后几年,我没有哪天不是早起晚睡,辛勤操劳家务,即使再苦也没有怨言。我不知道我有什么过错,但他待我远没有从前那么好了。未嫁时信誓旦旦说要爱我一辈子,嫁过来才几年就经常对我发脾气。原想和他白头到老啊,可这个样子白头到老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种处境,我跟谁说啊。娘家人不了解事情真相,也只是讥笑我。 静下心来想想,只能暗自神伤。

既然他违背誓言不念旧情,这样的婚姻就让它终结吧!

这首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真正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成婚。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殊途同归了。“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个社会的不平,使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以说是过去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

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维鹊有巢(1),维鸠居之(2)。

之子于归(3),百两御之(4)。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5)。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6)。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注释】

(1)维:助词,无实义。鹊:喜鹊。(2)鸠:鳲鸠,即布谷鸟。(3)归:嫁。(4)百:喻指数量多。御(yà):同“迓”,迎接。(5)方:占据。(6)将:送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婚礼的诗。从诗中描写的送迎车辆之盛不难想到,应为贵族的婚礼,而不是一般民间普通百姓的婚礼。

全诗都以鸠居鹊巢起兴。喜鹊筑好巢,鳲鸠住了进去,这是二鸟的天性。《齐诗》曰:“鹊以夏至之月始作室家,鳲鸠因成事,天性然也。”那么,姑娘出嫁,住进夫家,这种男娶女嫁在当时被认为是人的天性,如鸠居鹊巢一般。方玉润说:“鹊巢自喻他人成室耳,鸠乃取譬新昏人也;鸠则性慈而多子。《曹》之诗曰:‘鳲鸠在桑,其子七兮。’凡娶妇者,未有不祝其多男,而又冀其肯堂肯构也。当时之人,必有依人大厦以成昏者,故诗人咏之,后竟以为典要耳。”(《诗经原始》)诗中还点明成婚的季节,郑笺云:“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这也是当时婚嫁的季节。陈奂说:“古人嫁娶在霜降后,冰泮前,故诗人以鹊巢设喻(《诗毛氏传疏》)”。各章二句写鳲住鹊巢分别用了“居”“方”“盈”三字,有一种数量上的递进的关系。“方”,是比并而住;“盈”,是住满为止。因此诗三章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唱。

第二节“百两御之”,是写成婚过程的第一环,新郎来迎亲。迎亲车辆之多,说明新郎的富有,也衬托出新娘的高贵。接着继续写成婚过程第二、三环:迎回与礼成。“百两将之”是写男方已接亲在返回路上,“百两成之”是迎回家而成婚了。“御”、“将”、“成”三字就概述了成婚的整个过程。“子之于归”,点明其女子出嫁的主题。因此,全诗是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加以概括,真实地传达出新婚喜庆的热闹。仅使用车辆之多就可以渲染出婚事的隆重。

这首诗以平浅的语言写成婚的过程,没有如《桃夭》里以桃花来衬托新娘的艳丽,更没有直接去描写新娘的容貌。如果说“之子于归”一句还点出新娘这一主角,让人在迎亲的车队之中找出新娘来,那么,另一位主角新郎则完全隐在诗中场景的幕后,他是否来迎亲,就留给读者去想象了。细细品读诗歌,就会发现往返的迎亲车队给画面以较强的时空感,让人回味悠长。

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采蘩(1),于沼于沚(2);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3)。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4)。

被之僮僮(5),夙夜在公(6);

被之祁祁(7),薄言还归。

【注释】

(1)于以:往哪儿。蘩(fán):白蒿。(2)沚(zhǐ):水中小洲。(3)事:指祭祀。(4)宫:大房子。(5)被(bì):假发。僮僮(tónɡ):发饰盛貌。(6)夙:早。公:公庙。(7)祁祁(qí):发饰疏散的样子。

【赏析】

在哪里采摘白蒿呢?那边的水池和沙洲。采摘白蒿有什么用呢?主公的宫里面祭祖用的。

在哪里采摘白蒿呢?那边溪涧的水中,采摘白蒿有什么用呢?给公侯祭宗庙用的。

她们梳妆整齐,早早去为参加祭礼做准备。她们打扮得很漂亮,匆匆忙忙地回到家里忙其他事情。

《采蘩》直白又干脆的表达,活泼可爱的话语,比那些宫怨诗要豁达得多。看到这里,一群漂亮又勤劳的宫女就站在了面前。

蘩,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白蒿,作为一种水草,被古人认为可辟邪,用来祭祀表达哀思。采摘花草这种劳动在女子看来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在这些操作中,身体置于大自然之中,与美景的融合能使身心得到全部的放松,放声歌唱的事情常在,翩翩起舞的情景不断。这样说来,大自然给予远古先民的不仅仅是清清的溪流与绿色的原野,也不仅仅是她们竹篮中的收获,更多的是接近泥土与河水带来的心灵放松,那种深入毛孔的喜悦感。

祭祀的庄重与劳动的轻快在这里得到对比,在简单的采摘中得到收获,得出人生的意义——女子所作出的贡献与力量,尽管微不足道,但也至关重要。采了满满整篮的白蒿,爱惜地摆放整齐,然后,宫女坐下来,细细梳妆,追求一种自己认为的美好,这样一来,既是一个女子对美的自然追溯,更是对自己参加祭祖活动的一种庄重凝练。

远古的祭祀,实际上是一种教化,因为祭祀的对象包括祖先、天地、神灵等。祭祀无声中教育大家感恩、敬畏、膜拜祖先、天地、神灵等,在实际的生活中就无意识地安居乐业、尊重国君、孝顺父母等,社会才会太平无事。

其实《诗经》中大多数篇章都有教化的意义,《诗经》的妙处也许就在于此。“《诗》可以兴”。儒家圣人如是说。《诗经》的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看来也并非夸张。

祭礼应该是冗长而烦琐,参加的人早早就到位,更不要说为此准备食物、礼仪、祭祀品的宫女们了,她们更要早一步去忙碌。祭祀的过程中,她们也始终在忙碌,穿梭在所有需要的地方,留下美丽的背影。尽管身体劳累,但在祭祀的庄重场合下她们的脸上仍旧写满内心的安宁。这些单纯的宫女不去追求宠爱,不去追逐繁华,不去追捕利益,只是简单地生活。等到祭祀终于结束的时候,她们又忙着收拾场地,忙着卸掉梳妆、重新打扮,忙着随之而来的宫中的其他事情……有颗敬畏的心,她们安心愉快地采蘩,无所怨尤。

召南·草虫(草虫,阜螽)

喓喓草虫(1),趯趯阜螽(2)。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3),亦既觏止(4),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5)。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6)。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7)。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注释】

(1)喓喓(yāo):虫鸣声。草虫:蝈蝈。(2)趯趯(tì):昆虫跳跃的样子。阜螽:蚱蜢,一种蝗虫。(3)止:之,他。(4)觏(ɡòu):遇。(5)蕨:蕨菜,嫩叶可食用。(6)惙惙(chuò):忧愁的样子。(7)薇:巢菜,一种草本植物。

【赏析】

同类推荐
  • 初衷

    初衷

    初衷,就是自己最初的念想,就是自己要做什么以及达到什么样状态的梦想,它不是一个特别实的概念,也不是一个特别具体的概念或者框架,它是一个价值观指导下的最初轮廓。就像愚公移山之初的想法,我要前面的路便利了,就像共产党人最初要把人民解放出来的想法一样,后来到底怎么做,实现什么样的具体形态,不会有实貌,也正是这样,初衷才不应该忘记,因为它不是死板的,但却是你要实现什么样人生的最初设想。初衷,是可塑造的,但其内核很难改变,不过我们容易被外界纷繁的东西覆盖,在你短暂的人生中,可能都不会再现,所以千万不能忘记,因为这是你人生的根,唯独属于自己的根。
  • 向晚短笛

    向晚短笛

    这是作者2003年之后所写的部分散文随笔,之前的则收入《苍苔屐痕》一书。
  • 黄稻草

    黄稻草

    黄稻草是作者的散文集,作者文字朴实、情感坦诚,毫无女性作者易染的娇柔,给人一种大气和生命的搏动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真情真意让人感动。
  • 矫枉未必要过正

    矫枉未必要过正

    李建军博士是这几年来文学批评界崛起的新锐人物。文章出手快且言辞尖刻、锋芒毕露,很受一些激进派批评者的拥戴。作为同行,我对他非凡的勇气、敏锐的感悟以及知识的广博始终持钦羡的态度,但是对于他的批评动机和论证逻辑尤其是批评策略却有点大不以为然,特别是他的四篇有关贾平凹作品的评论文字,更是让人失望和痛心。大约从2000年开始,我们先后在不同的刊物上相继看到李建军先生关于“批判”贾平凹的四篇文章,分别是《消极写作的典型文本》、《私有形态的反文化写作》、《随意杜撰的反真实写作》、《草率拟古的反现代性写作》等。
  •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题材、体裁均丰富多样,形散而神不散,所有文章都围绕北大、青春、成长、校园、70后、80后等核心词而作,可谓紧贴读者的内心与梦想。全书才气横溢、文采飞扬而不失蕴籍、深沉,字里行间饱蘸着温暖、犀利的人文品质,是作者独立思考精神和全面写作才能的集中展现。
热门推荐
  • 開原縣志

    開原縣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蒋子丹自选集

    蒋子丹自选集

    蒋子丹的小说深刻而锐利,语言机智而酣畅,在中国当代女性主义小说中独树一帜,她的小说创作中所显示出的开创精神,为当代女性主义小说创作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本书精选和节选了蒋子丹的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囚界无边》《长大不容易》,中篇小说《桑烟为谁升起》《风月@E时代》《从此以后》,短篇小说《左手》《绝响》《黑颜色》《没颜色》,散文《彭师累了》《复数史铁生》,随笔《一个人的时候》《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你看你看鹿的眼睛》等,全面反映了蒋子丹的小说创作成就。
  • 五鬼门

    五鬼门

    重生,这个世界也不会改变。穿越,这个世界也不会改变。一个不会让你陌生的故事一个不会让你陌生的世界
  • 你是我回忆里的风景

    你是我回忆里的风景

    夏沐雨以为,与小时候的美人尖少年许泽安重逢,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却不料,陆宇风一颗从天而降的足球把这所有美好破坏殆尽。叶小蓓说:“也对,你们一个是风,一个是雨,碰到一起就是恶劣的天气。”天知道夏沐雨想要的不过是一场风和日丽,安适如常的恋爱!这场看似匆忙的青春,一路上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却都是回忆里最美的风景。之于过去,我们已经成长;之于未来,我们正在奔赴。
  • 人生只需要你的一点改变

    人生只需要你的一点改变

    本书以一种令人感到震惊的言语,客观的态度,极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如何战胜困境取得成功的种种妙策。相信通过这些至真的人生格言,每个人都能克服生活可能出现的逆境,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
  • 青年作家(2015年第2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2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1997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本书收历史题材小说短篇六篇、中篇一部、长篇一部。讲述了吴汉槎、狄仁杰、秦桧、杜衍、欧阳修、米芾、龚自珍、军营歌伎严蕊、唐仲友、何腾蛟等的故事。作者有着独特的文化视角,认为过度使用小说创作的虚构权,会削弱阅读的信任感。因此本书稿中的大小故事情节,均有出处,其史料来源包括正史之外的野史、笔记等等。作者认为野史笔记中的记载,往往更接近真实,合乎情理。书稿诸多故事中只有一个虚构人物,即何腾蛟的随身护卫何七。本书保持着一种慢速、朴拙的手工感,写人、叙事、状物,针脚绵密细致,回味悠长。文学家擅长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等,也使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变得亲切感人,活生生立在纸上。
  • 碧血剑(上卷)(纯文字新修版)

    碧血剑(上卷)(纯文字新修版)

    《碧血剑》讲述了一代抗清名将袁崇焕因皇太极的反间计而遭崇祯皇帝冤杀。一心为父报仇的袁承志年纪轻轻被推举为武林盟主。欲报杀父之仇,又遭亡国之危,少侠毅然选择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树义旗、助闯王、力抗满清铁骑。一身绝世武功的他历尽千难万苦,却未能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满腔悲愤的他不得不远赴海外。《碧血剑》一书作者以悲天悯人的笔触描写明末乱世的人间惨状,处处充满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
  • 墨染相思

    墨染相思

    那年的平安夜,他用一场盛大的城市花雨告白:你若愿意,我便一生爱你;你若不愿,我便一生相思;相识、相爱,再相离。山水无常,人生斗转。再重逢时,他们将如何再奏那一曲相思?一生爱你,一生相思。他和她的这一生,穷尽至极,都不过是彼此的一个眼神罢了。
  • 思考机器之幽灵汽车

    思考机器之幽灵汽车

    《幽灵汽车》作者福翠尔共创作了五十篇以思考机器凡杜森教授为主人公的短篇推理小说。这些作品构思巧妙、布局离奇、解答高明,体现了福翠尔高超的推理创作天赋和深厚的文字功底。故事中的凡杜森教授拥有天才的大脑、敏锐的直觉和精湛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解决任何费解的谜团,被誉为“美国的福尔摩斯”。福翠尔的思考机器探案系列作品代表着短篇黄金时代的最高水平,诠释着推理小说“解谜至上”这一最本质、最纯粹的乐趣。其中如《逃出十三号牢房》等名作,几乎入选了所有推理小说的推荐书单,是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一九一二年,杰克·福翠尔携妻子前往英国洽谈作晶出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