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0600000007

第7章 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选择(3)

英国政府认为英国的能源政策虽然已取得一些成绩,但不足以应对各种挑战。首要的挑战就是环境问题,英国政府在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一直比较积极,希望能够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其次,是英国本国的能源自给率将不断下降,因此英国需要多种能源进口渠道、更多的能源供应商和供应途径,在欧盟和全球范围内建设稳定和富有竞争性的市场对实现英国的能源供应多样化十分重要;第三大挑战,是在接下来的20年中,英国大部分的能源基础设施需要更新,投资和技术选择成为关键。

《能源白皮书》的显著特点是:围绕能源环境阐述英国本国的减排能力和贡献。白皮书强调可再生能源技术、热电联产、分散式发电、燃料电池和氢能技术对实现目标的关键意义,肯定了英国内部的排放交易对减排的意义。

由于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因此,其白皮书的内容及所引领的未来政策方向备受瞩目,也引起广泛的讨论。与欧盟单一的可再生能源计划或美国氢能经济相比,低碳经济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泛,不仅包括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且涵盖了对矿物能源利用的技术改造和效率的提高,还涉及对整个经济系统的机构和技术改造等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层面。

2006年,受英国政府委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回顾:气候变化经济学》(Nicolas Stern,2006),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评估。《斯特恩报告》核心观点有三个:

(1)全球以每年GDP 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 5%~20%的损失。

(2)在2050年以前,要使大气汇总的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550ppm以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在今后10~20年中达到峰值,然后以每年1%~3%的速率下降。

(3)到2050年,全球排放必须比现在的水平降低约25%。即发达国家在2050年前把绝对排放量减少60%~80%,发展中国家在2050年的排放与1990年相比增长幅度不应超过25%。《斯特恩报告》以气候科学为基础,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明确提出的全球2℃升温上限加以论证,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主要措施有:提高能源效率;对电力等能源部门“去碳”;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去碳高新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发风能、太阳能、核能和潮汐能等,或者发展CCS技术,具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体选择。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并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此后不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这意味着,在2050年减排的这一长期目标上,八大主要工业国做出了让步,即将自己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从先前的50%提高到了80%。不仅如此,八国峰会领导人还明确认可2℃温升目标。八国峰会的政治意愿对国际气候政治进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009年7月8日,八国集团领导人表示,愿与其他国家一起达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半,并且发达国家排放总量届时应减少80%以上的目标。7月9日,经济大国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论坛领导人会议发表宣言,强调将全力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美国、马尔代夫、日本、法国等国领导人纷纷表达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担忧,并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了各自国家的立场。

2009年12月7日,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做出了安排,但参加大会的各方代表并没有就2012年后的全球减排行动、资金技术支持等方面达成具体共识。

三、低碳经济的主要内涵

1.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

低碳经济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现有的各种定义和解释还不尽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对CO2(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进行有效控制而推行的低碳经济,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观点称为“方法论”。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也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这种观点称为“形态论”。第三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代经济运行的深刻反思,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这种观点称为“革命论”。

所谓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第二种情形是零排放;第三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实现以上三种情形的低碳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的正增长。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的低碳化,达到碳排放量最小化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低碳经济倡导能源经济革命,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绿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当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包括与碳减排有关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转换和低碳排放能源系统的建立;

(2)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主要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阶段、速度与碳排放的关系;

(3)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水平与结构的变化等;

(4)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等。

同类推荐
  •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激荡百年:大国农业

    激荡百年:大国农业

    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没有哪一段历史能像1912年至2012年这样精彩,就在这短短的一百年中,中国经历了从军阀混战、割据分裂到内忧外患、强敌入侵再到建国统一、繁荣富强的坎坷历程。就在这激荡的百年时光里,中国农业在波动与革新中不断发展,逐渐进入平稳上升时期。在此后的发展中,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中国农业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 21世纪政治经济学

    21世纪政治经济学

    本书探讨了包括未来的蓝图、全球一体化、全球化时代的市场与政府、经济的价值、国际间的一致意见和分歧、限制增长的社会和生态因素、未来人口问题、贫富差距的演变、未来科技发展、未来面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可能到来的亚洲时代、未来将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全书结合精确的数据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对人类及世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科学的预测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修订本)

    中国古代经济改革家:镜鉴兴衰三千年(修订本)

    本书对中国古代六大经济改革家:管仲、商鞅、桑弘羊、刘晏、王安石、张居正的改革背景、改革历程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改革成果以及他们的改革思想,剖析了其中蕴含的王朝兴衰的秘密,同时对官商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做了清晰的解读和分析。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热门推荐
  • 指间沙

    指间沙

    以高中生活为主线的校园爱情系列,讲述女主角和颜与男主角柳哲铭一波三折的情感故事:跋扈女生白雪屡屡插足,失望之余找来残疾女生张心怡,精心安排她转入和颜所在班级,但随着她与柳哲铭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矛盾,作为柳哲铭好朋友的齐豫曾与他同时爱上和颜……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零落成尘相见欢

    零落成尘相见欢

    每个人的青春都有那么一个人你曾经喜欢过但是最后不得不放手不是败给了时间不是败给了爱情而是输给了自己
  • 可可西里的猎人

    可可西里的猎人

    可可西里无人区,日外在天地之间,有一簇彩色的花团穿过晨雾飞驰而来。那簇花团越来越近,越来越大……随着“嗒嗒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观众终于看清一个剽悍的藏族猎人手持马鞭,骑着一匹健硕的花斑马在草尖上飞奔。此人留着浓密的大胡子,长发飘逸,脚蹬长统藏靴,身背杈子枪,马鞍上挂着野兔和雪鸡。字幕:猎人没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旁白:“无论春夏秋冬,穿越可可西里去拉萨朝觐的圣徒,总能看见一位剽悍的猎人骑着浅灰色的花斑马在荒漠里云游,朝别藏北雪,夜宿黄河源。
  • 无人区

    无人区

    1939年,侵华日军为了确保“满洲”安全,切断中国所有抵抗力量渗透,从山海关以西至赤城独石山,沿长城线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千里无人区。杨国威本是一个纯真瘦弱的孩童,亲眼看着自己的父母死在日军的刺刀之下;长大后,带着染血的残月刀在阿里山的日本神社愤怒地收割生命;隐姓埋名混进日军第66加藤混成旅团,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样能杀更多的鬼子;辗转来到了无人区,参加了八路军猛虎独立团,在这片渺无人烟的焦土上用正义和大刀捍卫着失落的家园。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战斗。
  •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我的第一本健康书:四季养生

    是以“一年365天,健康每一天”的观点为出发点,着眼于四季寒暑变化及24节气的气候特征对生命健康的影响,告诉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节气里,从饮食、起居、防病、精神、运动等方面对自己的健康进行全方位的呵护。
  •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万界之最强龙神殿教主

    程龙来到宗教至上的平行世界,没想到意外获得了龙神殿系统。建立万界宗教,成为至高无上的神明……“上帝啊,你这样的脾气不改,就给我去贫瘠世界当神官去。”“释迦牟尼,你这斋菜做的不地道啊。”“女娲……算了,没你啥事,把孩子抱给我看看。”……从此,程龙无敌了
  • 太行魂

    太行魂

    土匪出身的许雷,偶然间结识革命党的吴天明,阴差阳错中加入了北洋军,不料却混的风生水起,在目睹了政府无能、军队孱弱的现实之后,毅然带领队伍加入革命军,从此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南征北战,其间他和他的助手霍光义一起经历了一次次国民党高层争斗,甚至兄弟反目,最后在爱人的帮助下终于历经艰险,携手走上了抗击日寇的战场上,淞沪会战,娘子关御敌,中条山战役,他们用智慧与生命谱写了中国军人的生命赞歌,用大无畏的长城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雪域神鹰

    雪域神鹰

    几十年前,二战正进行到关键的时刻,李长天在一次上山采药时,偶遇了苏联空军王牌飞行员维克多,为使维克多的战斗机上天,全村人都作出了努力,可惜飞机还是坠落在了深山之中,维克多是生是死也没了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