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工作却没工作——失业
失业是个人发展、调整的必然产物——当一个人成长为社会人(职业人),他就需要找一份工作,如果这时他还没有找到工作,就是失业者。
19世纪的纽约街头,一个因失业而挨饿的年轻人为了躲避房东催交房租,每天都在马路上东跑西窜,生活在羞辱和绝望之中。一天,当他经过一处难民窟时,看见很多妇女点燃旧棉絮烟熏火烤地烹煮从街上捡来的食物,那里的每个孩子都面黄肌瘦,孩童的激情全被饥饿扼杀了,他们虚弱地躺倒在阴冷的地板上,微弱地呼吸着。他们的爸爸妈妈和他一样都是失业的人,只不过,他们中的多数人因为工伤事故被高位截瘫或缺胳膊少腿,生活的艰难,一目了然地写在脸上。年轻人见到此景,感到深深的悲哀。他慢慢地离开了贫民窟,决定从明天开始好好找工作,然后赚取很多的钱来解决这些人的困难。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过:“邻居失业,意味着经济萧条;自己失业,意味着意志消沉。”失业,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每个人都不想面对。失业的社会影响虽然难以准确的估计和衡量,但是,它却最容易被人们所感觉到。失业意味着失去收入,缩减消费,对经济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失业率高居不下,表明经济不景气、经济受阻。因而失业对一个家庭、社会乃至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在经济学里,经济学家通常将失业分为三种类型,即摩擦失业、结构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
摩擦失业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换职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这种失业是短期或过渡性的。它一般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方造成的。比如,你一个同学现在在一家证券公司上班,他觉得去银行待遇也许会更好,他辞掉证券公司工作去银行找工作,但是也许一开始工作并不是马上能找到,于是这段时间的失业就是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的空缺,由于失业者没有合适的技能、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职位空缺。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解释什么是结构性失业。关于现在社会非常关注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其中有一部分并不是真的就业难。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择业时期望值过高,想留在大城市,进大公司,并且薪水要优厚,否则宁愿失业。实际上,我国高学历的人才在总量上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在许多偏远的、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和一些小城镇,高学历人才非常紧缺。这说明目前我国存在的高学历人才失业大多属于结构失业。
最后一个是周期性失业。它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为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今天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许多企业破产倒闭,造成的失业就是周期性失业。例如,你是一家空调生产厂商的职员。随着经济衰退周期的来临,人们的收入减少,买空调的人也就越来越少。这时,你们所生产的空调就会在仓库里越堆越多,老板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直到有一天,老板面色沉重地宣布:为了挨过危机,企业不得不裁员。于是,你就成了周期性失业者。而且你会发现,周围有很多人都和你一样失业了。
由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因而经济学家们认为,任何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都会存在一定比率的失业人口。弗里德曼还特意强调,虽然我们称它为自然失业率,但是它不是自然规律规定的,而是社会的这套制度决定的。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在正常时期是很稳定的。
然而,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失业指的都是有工作能力却没有工作或者失去自己工作的现象,不过,即使失业在家,我们也不能懈怠。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我们重新开始的一个机会,我们要善于利用这样的机会,利用失业在家的时间去反思。去学习、积累自己的人力资本,为再就业做好准备,化不利为有利,而不是破罐子破摔,造成恶性循环。所以说,可怕的不是失业,而是我们面对失业的消极态度。
■ 愿意工作的人是否都有工作——充分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后顾之忧。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宏观经济低迷,企业扩大招工的意愿不足。今明两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形势十分严峻。社科院最近估计,2008年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比2008年还要多出52万人,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充分就业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指的是除了正常的暂时不就业(比如工作转换等),所有的人都找到合适的职务,没有浪费工作职位的现象。
有媒体曾经报道了这样的一则故事:
2001年,家住姜堰市北园新村的奚日祥、陈珍红夫妇双双失业。家里还有一个上中学的孩子。工作没了,生活也就没了着落。由于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夫妻两人也是破罐子破摔,生活处境每况愈下。当他们所在的北街社区居委会了解情况后,推荐夫妇俩分别参加了姜堰市就业培训中心组织的免费保安培训与微机培训。随后,社区为他们推荐了三四个岗位,后来终于安定下来,夫妻俩分别在该市保安公司做保安、在超市做售货员,每个月加起来有1300多元的收入。
对社区里的“零就业家庭”,姜堰市的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都会开展与援助对象“一帮一”、“一对一”服务。自市政府促进充分就业以来,社区134户“零就业家庭”268人全部重新上岗。那么,这个社区里的零失业是不是就是“充分就业”呢?
毋庸置疑,这是充分就业。但充分就业并不就是零失业。因为就一个社会来说,有些失业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充分就业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概念。充分就业并非就是人人都有工作。因为失业可以分为由于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周期性失业和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自然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或称为充分就业的失业率,或长期均衡的失业率。正常经济发展情况下充分就业的就业率应该在95%以上。
“充分就业”实际上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经济学术语。历史上曾经被描述为不存在(或仅存在最少量)非自愿失业情况下的就业水平。今天,经济学家用最低可持续失业率概念来描述可以长期持续的最高的就业水平。
在经济学的范畴中,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就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例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才是真正的失业。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才算实现了充分就业。同时,充分就业也是维持一个国家经济平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然而,我国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现状,根据资料显示,我国2002届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123万人,比2001年的115万增加了9.4%左右;截至2003年6月20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签约率为50%左右;全国高校毕业生将猛增至212万人,增幅达72.4%;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而且以后每年的增长率还将保持在10%~30%。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达到63.67万人。事实上,摆在大学生面前的就业形势已经急剧地恶化了。
在中国就业难除了与市场人才需要的饱和有关外,也与企业“效率工资”有关。所谓的“效率工资”是指即使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企业也不愿意降低员工的工资,而宁愿裁掉一部分员工,这样做的意义在于:第一,成本降低了,一部分员工被裁掉之后,企业的工资支出减少,导致成本降低,企业有可能渡过难关;第二,留在企业的员工由于感激企业在困难的时期给他们提供岗位,导致工作效率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在寻求工作岗位,就业难的压力再一次加大。
另外,如果企业降低员工的整体工资,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员工的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优秀员工的积极性被降低了,他们会认为,不应该降低他们的工资而应该把不优秀的员工的工资降低;而相对不优秀的员工由于本来就低的工资被进一步降低了,工作积极性就会更加降低;这样,就导致了企业整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所以在面临因经济危机或企业内部的原因而造成的经济不景气时只有进行裁员,这就造成了失业的不可避免性。所以,在实现充分就业的社会之前,为了不至于因为被裁而失业,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拼搏,永不懈怠。只有在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之后,我们才能够去选择闲暇。
■ 爬不出去的螃蟹——内卷化效应
多年前,中央电视台记者去陕北,偶然间采访一个在黄土高原上放羊的男孩,便有了以下这段“经典对话”:
“为什么要放羊?”
“为了卖钱。”
“卖钱做什么呢?”
“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呢?”
“生孩子。”
“生孩子做什么呢?”
“放羊。”
小孩几句话勾勒出了一种“内卷化”生活状态。
一位名叫利福德·盖尔茨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曾在爪哇岛生活过。爪哇是印度尼西亚的第四大岛,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人口稠密,风光旖旎。而这位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却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生态农业在维持着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这位学者把这种现象冠名为“内卷化”。
在20世纪60年代末,这一概念被广泛引入到政治学、经济学之中。“内卷化”意指一个社会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自我消耗和自我重复。无论是一个社会还是一个个人,一旦陷入内卷化状态,即似身陷泥沼,无力前进。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内卷化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举例来说,吴女士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行政助理已经有两年了,公司虽然不大,但在广告行业里也小有名气,让吴女士一直忧虑的是:公司不断引进新员工,而她依旧是个“不起眼”的行政助理,工作两年了,职业生涯却停滞不前。又如一个姓张的先生,刚参加工作时是位销售高手,业绩骄人,拿的业绩奖励在同级别的销售员中是首屈一指的。但几年下来,身边一起进来的同事由于进步飞快,慢慢提升,而自己却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原地踏步。诸如此类的实例举不胜举,面对这些屡见不鲜的“内卷化”情况,人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会停步不前?是他们天赋不够,还是努力不够,抑或是老天爷没有给他们机遇?
分析个人的内卷化情况,根本出发点即在于其观念。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观念决定出路”。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这一生只能如此,那么命运基本上也就不会再有改变,生活就此停滞不前;如果相信自己还能有一番作为,并付诸行动,那么便可能大有收获。正如人们常说的,“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取得成功并不难,难的是把成绩归零,从零的起跑线开始下一次的比赛。
几千年来,人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并未见大的改变,而更要命的是,人们身处其中却浑然不觉。
放羊小孩的几句话勾勒出了一种“内卷化”生活状态,这无疑折射出了当时许多陕北农民的思想观念。多少年来,农民的生存状态没有发生什么改进,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想过要改进。思想观念的故步自封,使得突破内卷化模式的第一道关卡就变得非常困难。
生活陷于内卷化的人们迫切需要改变观念,而那些成功人士则更需要理念更新,否则内卷化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
一个人要摆脱内卷化状态,就要先确信自己是否还有上进心。如果有,那就再看看自己掌握的技能是否纯熟,精益求精,发挥极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
年轻的你,何不尝试着一边低头认真地耕耘脚下的沃土,一边抬头寻找更肥沃的田野呢?相信你可以做到!
■ 你的价值有多高?——人力资本
古语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求的就是高质量的人才。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钱学森当年从美国回归时,遇到百般阻挠,原因何在?一位美军高级将领给出了形象的答案,他说,宁愿枪毙钱学森,也不愿他回到中国,因为他“一个人可以顶五个师”。所以钱学森在美国被扣五年才得以返回,而他一旦回国,便对“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其释放出的能量是一般人无法相提并论的。
我们举出这个例子,是为了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才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资本呢?这种资本也就是现代经济学中所谓的人力资本。
虽然最早的人力资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著作。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首先创立的。按照他们的理论,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简而言之,就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这一理论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二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