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900000013

第13章 思辨篇——上帝能够被证明出来吗(3)

正因如此,自然的一切一切,无不打上了人的痕迹。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正如我们上面看到的这两个故事。对周襄王而言,晋文公立了大功,完全可以通过“劳之以地”的方式进行犒赏。因为“地”是纯粹的物质和财富,上面没有承载任何意义和价值。多给一些,少给一些,不过是量上的差别,而没有质上的不同。但是,“请隧”的要求,周襄王是万万不能答应的。一条“隧道”,从“形而下”的角度来衡量,它仅仅是一条隧道而已。但是,它上面所凝结的“形而上”的东西实在太重大了,那是纲纪伦常阿!所以,周襄王在这里维持和捍卫的其实是天子的尊严。而尊严和价值,永远都不能和土地进行换算。而孙恒子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遭到孔子的批评。

维特根斯坦说:世界的意义,终究在世界之外。文德尔班也说,在人类生存于其中的事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超越经验的价值世界。事实世界是表象世界、现象世界、理论世界,价值世界则是本体意义世界和实践世界。与这两个世界相适应,存在两种不同的知识,即事实知识和价值知识。这两类知识有着重要区别。事实知识都是普通的逻辑判断,比如我们说“这朵花是红的”,就只表示花与红之间的关系,其间丝毫不混杂主观因素。与之相反,价值知识则是表示主体对对象的估价和态度。例如,“这朵花是美的”。这就是我对这朵花的估价。这朵花美与不美,不决定于花本身或花与其他对象的关系,而完全决定于“我”的估价。因此,价值知识根本不受诸如因果规律那样一些支配事实知识的原则的支配,而是决定于主体的情感、意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德尔班说:哲学就是关于普遍价值的批判科学。

哲学的辩证

在哲学上,辩证法是作为一种方法论而被提及的。它关心的不是思考什么(What to think),解决什么(What to solve),而是如何思考(How to think),如何解决(How to solve)。所以,辩证法是一种思维的规律,它是哲学的灵魂,是智慧的化身。

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所谓辩证法,通俗地说,就是要在差别中看到一致,在对立中看到统一。反过来说也成立,即在统一中看到对立,在一致中看到差别。离开差别和对立,就没有真正的统一和一致。因为这种统一和一致,内在地包含着丰富而具体的内容。单独而又纯粹的一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比如,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如果让我们去寻求纯粹的一致,我们只能说“我是我”。说“我是我”肯定是没有错的,但是没有多大意义,对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多大帮助。所以,要回答“我是谁”,就必须让这个“我”走出去,去寻找自己的对立面,并在这种对立中达成一种统一。比如,我们可以说:“我是张三的父亲”,“我是《形而上学》这部著作的作者”。在这里,“张三的父亲”“《形而上学》这部著作的作者”,已经和“我”构成了对立,当我们将二者统一起来,就对“我”有了一个具体的认知。

因此,从辩证的角度来看,一个事物既是它自己,同时又不是它自己。说是它自己,是说它总是维持着自身的统一性,将外在的对立和差别化解。说不是它自己,是说它总是冲出自身的限制,主动构造外在的对立和差别。对立和差别是绝对的、永恒的,而统一和一致则是暂时的、相对的。于是,从对立到统一,从统一再到对立,就构成了辩证的运动。

在西方,辩证法的开山鼻祖是那位爱菲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由火构成的世界万物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当中。正因如此,他才说了那句近乎诡辩式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皆流,无物永驻,你在抬腿的那一瞬间,此河流已非彼河流了。

但问题是,世界万物何以永恒地运动和变化?如果这是由火的本性造成的,那么,这种运动的原因又在哪里?

对此,赫拉克利特使用了一个让我们大跌眼镜的词——罪恶。他说,火在生成世界万物的过程中奉献了自己,不仅消耗了能量,而且还受了内伤。原来熊熊燃烧,现在却渐渐地熄灭了。这无异于说,火生成的事物对火本身犯下了滔天大罪。有罪就要受到惩罚,就要遭到报应。于是,必须有些事物复归于火进行赎罪或者补偿。正是在这个不断犯罪而又不断赎罪的过程中,火才得以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他明确地说:“世界的构成是不足,焚烧则是多余。”火因为生成万物造成不足,而又因为多余重新燃起火焰。其中,“逻各斯”内在地把握着万物转化的频率,控制着火燃烧和熄灭的节奏。

由此可见,在赫拉克利特这里,原始的统一和平衡是没有的。火不停地燃烧,同时又在不停地熄灭。火的多余和不足始终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创造即是毁灭,毁灭即是创造,从而形成了永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赫拉克利特将这种对立形容为战争。他说:“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它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他对荷马所说的“但愿诸神和人把斗争消灭掉”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他说:“如果听从了荷马的祈祷,那么,万物都会被消灭。”“应当知道,战争对一切都是共同的,斗争就是正义,世间万物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和灭亡的。”如果没有斗争和对立,世界就会消亡——停滞或者毁灭。对立和矛盾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和谐。“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是同样的东西。后者变化,就成为前者,前者变回来,则称为后者。”

赫拉克利特这种“无物常驻”“万物皆流”的观点,正是看到了对立和差别的绝对性。这种对立和差别不是让人生厌的,而是世界永恒运动变化的真正源泉。这种观点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后来的恩格斯对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对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二、接生婆的“助产术”

西方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是由苏格拉底开创的。这种辩证法的表现形式就是“对话”。苏格拉底的“对话”,也因此而出名。

苏格拉底的“对话”,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唠家常,而是一种反诘的方法和谈话的艺术。在谈话过程中,先是诱导对方说出自己心中的观念,然后再通过反诘揭示出对方错误观念中的矛盾,让对方否定自己,从而使其不断完善自己的观念,达到教育的目的。

苏格拉底说,让人否定自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这种痛苦是必要的。不如此,人就无法发现自己心中被遮蔽的真理。苏格拉底称之为“分娩前的阵痛”。这也是苏格拉底的反诘法被称为“助产术”的原因。虽然一时痛苦,但诞生的却是新生的力量。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苏格拉底与一个名叫曼诺的青年进行的关于“美德”的对话。这段对话比较长,希望大家能耐心读完。

曼诺:请问,美德是学来的,还是天生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

苏格拉底:很惭愧,我连美德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说出它是怎样获得的呢?

曼诺:真的吗?那个有名的智者高尔吉亚在雅典的时候你没有见过他?

苏格拉底:见了。不过我记性很差,请告诉我他是怎么说的,或者讲讲你的看法,什么是美德?

曼诺:你的问题不难回答,男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国家,女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家庭。世界上有数不清的美德,每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美德。

苏格拉底:我真幸运!我只是问一个美德的概念,你却告诉我许许多多的美德。如果我问你什么是蜜蜂,你回答有许许多多的蜜蜂。难道你不认为作为蜂它们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其他方面,例如外貌和个头等等?

曼诺:是的。

苏格拉底:如果没有节制和正义,能不能把国家和家庭管好?

曼诺:不能。

苏格拉底:如果不节制、不正义,一个青年或一个老人能不能成为善良的人?

曼诺:当然不能。

苏格拉底:那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证明,所有美德都有共同的东西。你再试试告诉我美德是什么?

曼诺:如果要用一个定义概括各种美德的话,我认为美德就是管理人的能力。

苏格拉底:难道小孩能管理他的父亲,奴隶能管理他的主人?

曼诺:不能。

苏格拉底:我的好朋友,你说美德是管理的能力,是不是应该考虑“正义”或“非正义”?

曼诺:是的,因为正义是美德。寻求定义必须处理好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苏格拉底:你说正义是美德,还是一种美德?例如,圆形只是一种图形,白色只是一种颜色。假如有人问什么是图形,他是问所有图形的共同特征。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曼诺:我想你来回答。

苏格拉底:如果我回答了,你就告诉我什么是美德?

曼诺:是的。

苏格拉底说:那么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因为有可能赢个大奖。我给图形下的定义是:立体的边缘。

曼诺:那什么是颜色?

苏格拉底:你这个坏蛋!你自己懒得回忆高尔吉亚给美德下的定义,就这样折腾我这个可怜的老头!

曼诺:等你讲了,我也讲。

苏格拉底说:好吧,我让步。听清楚我的意思。颜色是物体发出的可以被视觉接受的射线。

曼诺:这是个绝妙的回答。

苏格拉底:现在轮到你讲了,我已经提供了范例。

曼诺:在我看来,美德是获得美好事物的希望和能力。

苏格拉底:人人都希望获得美好的事物。在这方面,每个人跟他的邻居没有什么不同。那么美德就是获得美好事物的能力了?

曼诺:我完全同意。

苏格拉底:难道用不正义的手段获取也算美德?

曼诺:不。

苏格拉底:看来任何表现,如果具有正义或诚实的性质就是美德。

曼诺:当然是这样。

苏格拉底(嚷道):你就是用这样的办法蒙骗我!我们刚才不是说正义、节制等是美德的组成部分吗?你现在却告诉我:具有一部分美德的表现就是美德,这有什么意思!

曼诺(喊起来):啊!苏格拉底,在我认识你之前,人们就告诉我,你自己总有疑问,而且使别人感到疑惑。我过去作过无数关于美德的讲演,现在却说不出什么是美德。

苏格拉底:我使别人感到疑惑,并不是因为我清楚,而是因为我自己十分疑惑。我不知道什么是美德,看来你跟我一样。我很愿意跟你一起进行探索。

上面的对话包括六个回合。在最初一个回合,苏格拉底指出,讨论任何问题都要先将概念搞清楚。在第二个回合,他告诉曼诺,寻求定义就是要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性。在第三个回合,曼诺尝试给美德下定义,苏格拉底指出其中两个漏洞。在第四个回合,苏格拉底给图形和颜色下定义,为曼诺作示范。在第五个回合,曼诺再次尝试给美德下定义,又被苏格拉底挑出其中的毛病。在最后一个回合,苏格拉底指出曼诺实际上不知道什么是美德,鼓励曼诺和他一起进行探索。

苏格拉底这种形式的“对话”,被他的学生柏拉图视为辩证法的典范。这种方法,总结起来,包括四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首先,要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承认自己无知的态度必须是坦诚的,既不是欲擒故纵的圈套,也不是大智若愚的自嘲。正因为无知,讨论的主题才没有现成的答案,对话才能富有张力地进行下去。否则,这种对话就有“耍猴”之嫌。苏格拉底说,按照雅典的习俗,仍能怀孕生育的妇女是不允许给人接生的。同样,真理的“助产婆”在对话过程中也不能酝酿成熟的观点。

其次,反诘法运用了智者的矛盾术。但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导向相对主义,而是让对话者破除成见,形成接近真理的观念。正如苏格拉底所说:助产术中最高潮的技艺是辨别胎儿状态的好坏与死活,对坏胎和死胎进行流产。在这里,反诘法并不是智慧,它只是达到智慧的手段,只是为真理的目的服务的工具。

再次,苏格拉底的“对话”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向人们灌输真理,而是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们掸去心灵中偏见和谬误的灰尘,在自己的心中发现真理。在对话过程中,对话者必然要经历否定自己根深蒂固成见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好比是“分娩前的阵痛”。没有风雨,不会见彩虹;没有阵痛,也不会接近真理。真理不是灌输的,也不是兜售的,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只不过被成见蒙蔽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就是让对话者在自己的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助产婆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他自己并不生育。

最后,苏格拉底的“对话”不同于几何学中的演绎推理。几何学中的推理,是由假设出发推导出结论。而辩证法,由假设上升为原则。在这个上升过程中,它依靠的主要反诘式的“对话”,一步步剔除谬见,走向澄明。一旦目的达到,先前的假设就不需要了。用柏拉图的话来说,辩证法实际上把假设当做梯子和跳板,只是为了暂时搭一脚,一步步向上爬,到达目标之后就不再需要假设的“梯子”了。正如助产婆把孩子接生下来以后,任务也就完成了。而养育孩子,则是母亲自己的事情了。

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是17世纪最有才气的知识分子,兼数学家与哲学家于一身。他是微积分的创始人,也是西方近代唯理论哲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他还是外交家、发明家、法学家、图书馆馆长。莱布尼茨的多才多艺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他涉猎数学、历史、语言、生物、地质、机械、物理、法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最为博学的人。正是这些职业的工作经历,使莱布尼茨的哲学显得卓尔不群。也正因如此,他的哲学广为人们所了解。后来,沃尔夫继承了莱布尼茨的哲学思想,并在德国第一次用德文撰写哲学著作,他的著作在欧洲各大学普遍被当做教科书使用,使得莱布尼茨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但是,与其哲学成就和数学成就相比,莱布尼茨的人品实在很成问题。他为人贪慕权势虚荣,在金钱上极为吝啬,每有王室贵女结婚,他送的礼物无一例外都是“有益的格言”。晚年他极力讨好当了英国国王的汉诺威选帝候乔治一世,希望能在英国得到重用。然而不幸的是,因与牛顿在微积分发明权上的争执,使英国人和英国王室对他没有好感,最后只得在白眼中孤单死去。

据说,莱布尼茨还曾经当过“宫廷顾问”。有一次,皇帝让他解释一下哲学问题,莱布尼茨对皇帝说,任何事物都有共性。皇帝不信,叫宫女们去御花园找来一堆树叶,莱布尼茨果然从这些树叶里面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皇帝很佩服。这时,莱布尼茨又说:“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宫女们听了这番话后,再次纷纷走入御花园去寻找两片完全没有区别的树叶,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大失所望,因为粗粗看来,树上的叶子好像都一样,但仔细一比较,却是形态各异,都有其特殊性。

四、合同异之辩

同类推荐
  •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荣耀之重:暨其他演讲

    该书收录C.S.路易斯1939至1956年间的9篇著名演讲稿。这些演讲稿之论题,与现代中国思想密切相关。如,《荣耀之重》谈德性伦理的古今之别:今人以为最高德性乃“无私”,古人以为最高德性乃仁爱;《战时求学》一文谈的则是,保家卫国与大学求学两不相妨;《我为何不是和平主义者》谈和平主义之纰缪;《高下转换》一文则针对现代哲学之主流:还原主义(reductionism),等等。
  •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老庄意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不但仍在影响着现代人生,而且对现代人生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书旨在揭示和分析老庄意境,以便自觉地扬弃和借鉴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也可以增强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 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

    王阳明心学课:修炼强大的自己

    面对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生活,疲惫不堪的人们精神生活逐渐荒芜,心灵也越发孤独。其实幸福只是一个过程,但很多人却把幸福当成了结果。人一旦把幸福当成结果,就如唐僧取经一样,内心定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得到幸福真经。所以,要获得幸福,需从修心开始,王阳明的心学便是教我们如何修炼内心的,我们也可以把王阳明的心学看作是一堂恢复我们丧失已久的良知的修行课。他的心学高扬主体意识,强调内心的力量,追求透明本心、胸中洒脱,对改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有着积极的作用。
  • 和南怀瑾一起读《庄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庄子》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喜欢用妙趣横生的寓言故事阐释自己的观点,文字如行云流水,行所欲行,思想如汪洋大海,容纳百川。南怀瑾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博采众家,融会贯通,将《庄子》一书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娓娓道来,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庄子思想的精髓,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回自己,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创造和谐美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剑神独尊

    剑神独尊

    天赋少年被流星意外砸中,内力被废,反而以外功重塑武者肉身,修成奇特魂体,闯仙魔遗址,收复灵兽,踏仙戮魔,重新踏上强者之路。
  •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和陪伴(第二版)

    爱和陪伴(第二版)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其实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孩子让父母时刻要反省自我,重新认识自我,这样才能给予她好的榜样;孩子让父母不断唤醒自己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一起创意生活;孩子让父母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一起通过小事来成就自我;孩子让父母用开放的心态带领她一同学习接纳、尊重自己和他人;孩子让父母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并持续学习,一起发现新的美好……
  • 路遥新传

    路遥新传

    路遥本是凡人,活在平凡之中,亦在平凡的世界里逝去。然而不甘平凡的他却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写下不平凡的一笔。一部《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为路遥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路遥走了,他直面人生的勇气,是除了文学之外,留给世人的另外的精神财富,他让人们在平凡的世界里,用心活着……
  • 观人管人用人绝招(上)

    观人管人用人绝招(上)

    本书系是迈向成功的人士不可缺少的左臂右膀,将会为您解决的困惑,树立您的成功信念。读书虽不能百分之百保证成功,但至少它会让您所踏出的每一步路都不致歪斜走偏。也许你看了太多的成功励志类的书籍,但相信你会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找到您所需要的——那块助你成功的敲门砖!
  • 爱在深秋

    爱在深秋

    他站在那里,仍然是一脸的惊诧。心下疑惑:难道他老伴还有个孪生的姐妹?不,不可能,从没听说过啊!难道是他的老伴又复活了?不,更不可能了,这简直是无稽之谈。那么眼前这一个……
  • 包村干部

    包村干部

    刘国锋的摩托车刚滑进镇政府大院,无数目光立即呼啦啦落了上去。刘国锋感到了这些目光的分量,不自觉地弯下背,抖了抖又窄又薄的肩膀。他知道人们好奇的不是他,是他的摩托车。他的摩托车如同一辆破拖拉机,轰隆隆的声音震天憾地,大老远就向人们多情地打着招呼。摩托车没有反光镜,没有挡风板,一片装苹果的旧纸箱替代了挡风板,随着摩托车的快乐抖动,旧纸箱也快乐地抖动着,像一只春天里忽闪着翅膀的老鹳鸟,带一路风尘威风凛凛降落在照壁前的松树下。刘国锋撑好摩托车,摘下眼镜在衣襟上抹了抹,重新戴上后,蓦然发现镇政府一夜之间换了新颜。
  • 侯门贵妻

    侯门贵妻

    “我虽为庶女,母亲也不必如此咄咄逼人,非要卖了我为妾!”“你应该感谢我,难不成要学你娘狗一样啃我丢下的屎,你至少可以吃骨头。”她豁然起身,双眼如利刃冰刀直射王妃,“我端木念青在此发誓,此生宁死不为妾!。”庶女为妾,天经地义,她却对着乾坤发誓有生之年绝不为妾,惹来众人嘲笑鄙夷。“她这一辈子嫁不出去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不愿!任人宰割,如狗求活,我不服!嫡母嫡妻宁有种乎?有一男子告诉她,非也。【片段一】“庶出就是没教养,也不知道谁惯的,村妇一般还敢问鼎侯府夫人头衔!”还没回嘴,她身子一软,被人打横抱起,男人阴冷回道:“我教的,我养的,我惯的,我许了头衔,你不服?”【片段二】“请问三小姐可许了人家?”某男跳了出来,大声嚷嚷:“哎呀,我的传家之宝呢?那可是送给我未来媳妇的啊,怎么不见了呢?对了,我好像把它送给谁了,送给谁了呢?”某女满头黑线,抬手,那玉扳指闪着几千瓦的亮光,众人哀叹,原来名花有主......某男得意一笑,知道就好。【片段三】某男与某黄花闺女的父亲密聊,某黄花闺女无耻地听了墙角。“岳父。”......她还未出阁......“那一天,她第一次入宫中毒,被我救了,我们有了肌肤之亲......”口水一呛,身子因为忍得厉害,不由得发起抖来。什么是肌肤之亲?PS【穿越,一对一,宠文,女强、种田】推荐新文:《退婚——傲骨嫡女》
  •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快穿系统:反派Boss入我怀!

    快穿系统:反派Boss入我怀!

    霸道总裁?病娇公子?腹黑呆萌?傲娇王爷?玄幻古风?武林传奇?任君挑选~<宠文1v1>只有没有的,没有办不到的。本是一个个攻略渣男(女)的界面。但自从碰上了反派大Boss是神马回事?一只傲娇病态大Boss整天阴魂不散!苏瑾沫叫苦不迭,系统:“……”竟然无言以对。“苏儿,过来。”邪魅Boss指尖一勾,笑的邪肆。“滚远点。”“.......”所以,到底是谁先撩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