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900000015

第15章 思辨篇——上帝能够被证明出来吗(5)

而且,即使你对《周易》中所有的卦象都了然于胸,对所有的卦辞和爻辞都倒背如流,也无法掌握它的确切含义。因为,在《周易》中,卦象根本就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结构图,卦辞和爻辞更不是说明书。否则,《周易》也就没有什么魅力可言了。而实际上,六十四卦的卦象根本不具体指什么,它们总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显示不同的含义,正所谓“随时而变,因地而化”。因此,古人占卜的时候,必须结合地点、时间、所要占卜的事情等各种因素揣摸卦象所蕴含的义理,推测其中的吉凶。

由此看来,《周易》中记载的真是一门极其深奥的学问,很难学会,即使告诉你了占卜的规则,你也未必能够推测吉凶。就像金庸小说中的武功秘籍,你得到了也没有用,因为你看不懂。所以说,《易经》真是一部天书,是真正的秘籍。这门“手艺”根本不用去申请专利,因为旁人很难剽窃,剽窃过来也是乱码。你如果妄加揣摩,就会走火入魔。正因如此,《周易》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人皓首穷经地去研究,更不知道耗尽了多少高智商文人的脑细胞。因为不论一个人怎么钻研它,都会觉得意犹未尽。

比如,按照传统的说法,《周易》中的这个“易”字有三个意思:简易、变易、不易。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这里的这个“易”字。我们知道,在《古汉语辞典》里,“易”有“变化”和“容易”双重意思。起先,《周易》《易经》《易》,西方有人翻译为The Book of Change,意思是“讲变化的书”。但是“易”不但讲“变易”,也讲“不易”,或者说是讲“变易的不易之道”,这里的“不易”是指“不变化”,还是指“不容易”呢?西方人糊涂了,到最后干脆不译,就直接用汉语拼音“Yi Jing”做书名,算是“易”的一种巧译。结果让我们大开眼界的是,这种“不易”又做了一次语言游戏:不译,不易,是译,是易。

于是,在我们中国人的哲学中,《周易》成了一个打不开的黑箱,里面的奥秘永远都无法全部穷尽。它就像蒙娜丽莎脸上的那一丝微笑,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智慧的魅力,艺术的魔力。《史记》中说,孔子读《易经》曾经“韦编三绝”(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可谓痴迷。即使这么用功,孔子还认为自己没有搞清楚其中的奥秘,仰天浩叹地说:“假我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南怀瑾先生也说,读《易经》最好不要夜里读。因为夜间一读《易经》,一夜不能睡觉,越研究越没完,一个问题找到了答案,同时又会发现另一个新的问题,这样不断发现问题,发现新的道理,研究下去,不知不觉,就到天亮了。“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一个春天过了都不知道的情景。为什么时间过去了都不知道?痴迷而已。

九、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左传》中记载了齐人晏婴与齐景公的一段关于“和”与“同”的对话:

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据也驾着车赶来了。

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啊!”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与你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谐啊!”景公说:“和谐与相同有差别吗?”

晏子回答说:“有差别。和谐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君子吃了这种肉羹,就能够平和心性。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君主认为可行的东西,臣下可以进言认为不可行;君主认为不可行的东西,臣下也可以献其辞认为可行。这样,由于君臣上下的互动,幕僚之间的取长补短,国家的政治运行就产生了一个‘阴’和‘阳’之间互生互动、充满生机活力的环境。有了这样的环境,宫廷内勾心斗角的事就会减少,勾心斗角的事情减少了,人心的教化工作就容易做了。教化工作做得好了,人与人之间的争心就少了。

“《诗·商颂·烈祖》中说:‘调和好的羹汤,五味齐备又适中。敬献神明来享用,上下和睦不争斗。’先王使五味相互调和,使五声和谐动听,用来平和心性,成就政事。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速、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君子听了这样的音乐,可以平和心性。心性平和,德行就协调。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一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不应当相同的道理,就像这样。”

上面这段话对后来的孔子影响很大,据说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就是受到了晏婴这段话的启发而产生的。在这里,晏婴设喻立论,是说要容纳不同的意见以促成多样性的对立统一,在对话交流中“去其否”“成其可”,从而推动政治环境的改善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诚如冯友兰评价的:“晏婴的这种思想,对于对立面的统一的辩证关系有相当的认识。”

中国哲学中这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在全球化、世界化的今天,越来越显示出智慧的魅力。它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仅有一颗包容差异性和矛盾性的胸怀,而且乐于正视这种矛盾性和差异性,并为我所用。正如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所说的:“同一”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抽象的同一”,这是一种排斥了一切差别的“同一”。另一种是“具体的同一”,是一种包含差别于自身的”同一”。他认为这是在哲学上区别好坏的关键,并且说:“如果思维活动只不过是一种抽象的同一,那么我们就不能不宣称此类思维是最无益最无聊的。”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结果是,君子对自己“独立性”的坚守,在客观效果上反而达成了和谐;而“小人”,总是毫无原则地摹仿别人、附和别人,反而引起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不和谐。

比如,20世纪30年代初期,德国社会经济已经长期陷入困境,*********(**)乘机崛起,宣传“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元首,投一个人的票”,德国民众几乎同声响应,把**党魁希特勒捧上了德国政治舞台的最高位置。希特勒这个战争魔王,实施侵略扩张,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祸害了世界也祸害了德国人民。这就是一味求“同”而导致的暴政。

再比如,美国开发西部的早期,曾一度形成了淘金热,各地的人们纷纷奔赴西部淘金。而一个叫史密斯的人,也想借此发财,但他不是直接像别人那样去淘金,而是去向淘金的人卖水。结果,许多淘金者空手而归,史密斯却大发一笔,从此成了富翁。他顺应了淘金的潮流,这是“和”;但他没有重复别人,这是“不同”,合起来就是“和而不同”,所以他比别人高明,发财是对高明的应有报偿。

十、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是儒家的所提倡的辩证法原则。更确切一点说,“中庸”是儒家的方法论。当代的冯友兰先生就儒家将“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看做自己终生恪守的座右铭。可见,冯先生深得儒家要旨和精髓。前一句正是儒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政治抱负,后者则是儒家的辩证法和方法论。

“中庸”作为辩证法,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周易》的发挥。我们前面提及,《周易》中主要讲的是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但是,阴阳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多重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彼此统一;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转化。正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但对儒家而言,在对《周易》进行发挥和理解的时候,则是特别关注阴阳之间的平衡和稳定,从而形成了“中庸”的思想。

所谓“中”,在孔子看来是“当为矢着正也”。意思就是说,射箭射中靶的,达到正确的结果。庸者,用也、常也。中庸之道者,用中为常道,以走极端为非也。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中正之道”。我们所熟知的蒋介石,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儒家对“中庸”非常重视。《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思是说,中庸之道,把一切都说完了。大到宇宙演化,小到人伦处世,最精妙的境界就是中庸。如果深刻地领会了其中的精髓,就能做到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利。正如《尚书》中所说的:“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曾国藩是一个深谙儒家“中庸之道”的君子。

据说,当年曾国藩位高权重,趋炎附势的人很多,但他对此总是淡然处之,既不因被人拍马的而喜,也不因别人拍马过火而恼。不过,曾国藩的一个下属却对那些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人非常反感,总想找机会教训他们一下。于是,就在一次批阅文件时,这个下属将其中一位拍马的官员狠狠地讽刺了一番。曾国藩看过该批阅后对手下说:“那些人本来就是靠这些来生存的,你这种做法无疑是夺了他们的生存之道。那么,他们必然也将想尽办法置你于死地。”曾国藩的一番话让下属恍然大悟,甚至后怕得冷汗淋漓!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唐朝的大将军郭子仪的。

据说有一次,郭子仪的的儿媳与儿子在闺房吵架。郭的儿媳是当朝公主,平时骄横跋扈,郭的儿子一怒之下便冲老婆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是我爹爹不愿意做皇帝,你才成为今天的公主的!”公主一听,立即把这作为一条天大的欺君罪状告诉了皇帝。但皇帝只是微然一笑,说:“确实如此。没有郭子仪,我今天做不了皇帝,他说点私房话并没有欺君妄上。”

皇帝的话真是捻轻若重!我为君,你为臣,我在主动地位执掌着天下苍生的性命,你处于被动地位臣服于我,任你私下说点什么闺房气话,也不可能动摇我的君主地位。因此,皇帝一面承认的郭子仪的功劳,一面强调了自己的君王地位,可谓一箭双雕。皇帝的话让郭子仪诚惶诚恐,连声谢罪。作为一个君王,没有众人的辅助不可能坐稳帝王的位置。但是,如果因为一点细小的风吹草动就认为臣子欺君妄上,那帝王的位置恐怕也不会牢固到哪去。

上面这两个故事简直就是“中庸之道”的典型案例。对曾国藩而言,倘若拒绝被人拍马,则必是孤家寡人无人可用;倘若沉醉在拍马中,则又会让那些颇有见地的人才流失。因此,曾国藩采用的是一种低调的冷处理方式:一边听着满耳朵的谄媚之词,一边心怀城府、头脑清醒地利用各种人才为自己效命,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郭子仪的故事则说明:强势人群的“中庸之道”,关键在于要有充足的自信。你有足够的自信维护自己的强势状态,那么那些无伤大雅的窃窃私语便大可一笑置之。在不违反根本原则的情况下,给处在弱势状态的人一点发泄的空间,不仅不会动摇自己的强势地位,反而会因为以德服众而让人加倍服从。相反,如果因为一点瑕疵而采用强制手段压制弱势,被逼到山穷水尽的人可能会为了生存而最后一搏,产生更大的冲突。倘若身在强势,但却时刻担心失去强势的状态,那么可以肯定地说,此时的强势只是表象,在心理上,该强势实际上已经转变成了弱势。倘若认为身在强势而又一味专横,那么该强势也会因为弱势反抗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发生质的逆转,最终成为弱势。而中庸之道则讲究退可守、进可攻,退而不发静观其变,进而适时因势利导,如此作为才能真正保持强势状态不被轻易动摇。

十一、反者道之动

如果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辩证法在于强调对立面之间的平衡,那么,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辩证法则是重视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前者,我们可以概括为“中庸”,后者则是“反者道之动”。前者,出于是对“道”的体认而升华的一种境界;后者则是对“道”的运行规律加以利用的阴谋和诡计。正因如此,儒家的“中庸”多用于修身,而道家的“反者道之动”,则多用于战场和官场的尔虞我诈。

所谓“反者道之动”,意思是说,矛盾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正是大道流行的体现。如果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的这种相互转化关系,也就是“得道”了。这估计也正是老子强调要装“弱”、装“柔”的原因。你没有看到吗?那些冒头的、冒尖的,也是最先完蛋的;只有那些守弱势的,那些与世无争的,反而是最安全的。那些争先恐后的,没有一个不失败;那些巧取豪夺的,没有一个不输光的。总而言之,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只有不争,别人才不可能争过你,这就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关于老子,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

据说,当老子的老师病危的时候,老子去看望。他对老师说:“先生病的这么厉害,有没有什么遗训要告诉我呢?”老师说:“你不问我,我也要告诉你呢!他日即便成才为官,经过故乡时也要下车,过桥时也要小步向前,记住了吗?”老子说知道,这是尊重故土和敬重父老乡亲。老师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老师又张大嘴巴向学生示意,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我的牙齿在吗?”老子说不在。老师缓缓说道:“你知道吗,舌头还在,因为它柔弱,牙齿不在,那是因为它坚硬。天底下的事都是这个道理。”

估计这件事对老子的影响非常深远。正因如此,翻开《道德经》,我们不仅看到了“上善若水”“贵柔守雌”这样的论调,而且还会发现“无欲则刚”“柔弱胜刚强”这样的字眼。“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耶。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老子之所以对水情有独钟,那是因为水看似柔弱,实际上却是无坚不摧。所以说,弱不是真弱,而是以弱胜强;柔也不是真柔,而是以柔克刚;后也不是真的甘于落后,而是试图后来者居上。

由此不难看出,在老子这里,所谓的“居后”“守弱”“贵柔”,仅仅是一种迂回着前进的阴谋和手段,而不是真得安于柔顺和后退。“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是说,人活的时候总是柔弱的,死后则是僵尸一个。充满生机的草木柔得可以随风摇曳,死后却是难逃枯槁。原来,坚强只会导致死亡,柔弱才是生命的法则。“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那些总是向前冲的二百五,耍的仅仅是匹夫之勇,没有一个不丧命的。相反,那些躲在后面的,不逞英雄,不显山不露水的,反而活命了。

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看来,他的这些策略和阴谋是不能给人看的,只能晚上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学习。否则,被人识破了,也就不管用了。

同类推荐
  •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本书作者通过几年的研读,从原文入手,结合老子生平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重新编排了《道德经》的篇章,并结合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书中提出的修道、养德、立国思想做出了更加透彻的解释,解读出一本与众不同的《道德经》。
  •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旨在针对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有侧重地选择思想大师孔子的言论,阐释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文思想。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热门推荐
  •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本文又名:你以为你穿越了就是主角吗)赵二牛一大把年纪了,莫名情况就穿了,还年轻了好几十岁,正发慌呢,就顺手救下个小崽子,一瞅,老儿子你咋也来了,还变成个小毛头……赵保国:这穿越了没金手指也不怕,他带了一个爸!
  • 妖孽来袭之第一女神偷

    妖孽来袭之第一女神偷

    【本文一对一,无虐爽文,女强vs男强,强强联手,宠爱无极限】她,一代神偷,大难不死,却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附身到一个痴傻小乞丐身上。痴傻被嘲笑?没关系,本姑娘已经一个不小心变成天才了!穷得叮当响?开玩笑,本姑娘天生就是活体宝物探测仪,运气逆天挡不住!废柴没修为?不好意思,几年蹦跶完你的终生追求,顺便练个你想都不敢想的五行元素!还想欺负她?没关系,她奉行的原则是人不欺我,我不欺人,人若找死,送人一程!是朋友,好东西你随便拿!是敌人,坑蒙拐骗,没有下限!她堂堂鬼手神偷,还玩不转这些个道貌岸然的跳梁小丑?!唯一的败笔?大概就是在她还弱小的时候,不幸被人追杀,路上巧遇某男,被忽悠地自荐了枕席,从此奔上了不归路……【剧场一】某男轻飘飘的蛊惑声传来,“闯入本座的浴池,你说本座该给你怎样一个死法呢?”“使者大人,您最喜欢给人怎么个死法?”某卿后背冷汗直冒,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最喜欢嘛……自然是让人死在他最恐惧的东西之下。比之抽骨、拨筋、熔魂、丢进化血池什么的可有意思多了,不知道小狐狸最害怕什么呢?”眸卿愣了愣,随即她大咧咧地笑了下,“最惧牡丹花下死。”“牡丹花?”那人轻轻念道,似乎有些疑惑,“为何?”“唔,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我一怕做那风流鬼,二怕被压在下面。”“……”【剧场二】某日,某龙哭丧着脸哀嚎:“主人,我已经一个月没见小七了。”某男淡定挑眉:“嗯?”某龙又哭:“今天看到小七,她说要搬出去。”某男微微差异:“嗯?”某龙深吸一口气,忿忿捏拳:“小七说要搬去王妃刚开的伶馆。”某男脸色顿时黑如锅底,“开伶馆?走,本座倒要看看他们哪个比本座好看了!”某龙默:“……”这是重点吗?
  • 我和我的九尾狐大人

    我和我的九尾狐大人

    一个不小心在研究过程中就发生了爆炸,还很狗血的穿了个越,这也就算了,这小胳膊小短腿的婴儿模样是什么鬼,是在逗我?被这一群动物围观又是个什么情况啊……
  • 我的专属甜心

    我的专属甜心

    她,小雪,虽是一个从出生起就被遗弃的孤儿,却赢得了奖金,斗得过流氓,卖得了萌,撒得了泼,乃福利院里叱咤风云之人物。但不曾想,她只是外出捡个球而已,竟能捡到一个豪门千金的头衔!然这便宜千金却不好当,更何况还是清源市最大企业的二小姐!什么?恶毒女因自己地位心生嫉妒,要来害她?什么?花痴女因贪婪自己男人的美色,要来斗她?什么?纯情男因自己长得像另一个人,要来抢她?这都不是事!且看她生命坚强如小强的小女子如何一一将其摆平,携手美男共同打造出幸福完美生活!
  • 听说你挺爱我的

    听说你挺爱我的

    她是普通人,生的不美不丑,长的不高不矮,身材不胖不瘦。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艺,甚至最高荣誉只拿过小学的三好学生。他也是个普通人,至少婚前是。他很帅,挺有钱,据说荣誉一大把,手里还有各种专利项目。相亲的时候,她其实该去隔壁桌,跟一个谢顶的叔叔相亲的。但是奈何……****一场误会,让他们相识。她急着嫁人,他着急继承财产。两个人都有所隐瞒,却又一拍即合,当即闪婚。她一心想着一起攒钱供房供车,一点点的守着婚姻,做个幸福的普通女人,却没想到一纸遗嘱,将她推向了完全相悖的道路。推一下新文:http://m.wkkk.net/a/1112958/99天攻略①早呀,男神大人*已完结:http://m.wkkk.net/a/953145/《婚后相爱Ⅱ甜心,抱一下!》http://m.wkkk.net/a/1026613/《悄悄爱上你①老公,咱别着急》http://m.wkkk.net/a/1069300/《医不小心①老公,情深不负!》http://m.wkkk.net/a/1200348/《最佳幸运,教授大人怎么了?》
  • 校草今天和我告白了

    校草今天和我告白了

    “不许暴露我跟你之间的关系。”“不许爱上我。”“一年之后必须解除婚约。”订婚前,薄少爷一纸订婚协议扔给她。可订婚后……薄少爷时不时扬言,“温暖心喜欢我,喜欢到非要强迫我跟她订婚的地步。”莫名被黑的温暖心气冲冲跑去找他,“薄以寒,你严重违反了我们的订婚协议,我要现在就解除婚约。”“什么协议?我们之间有签过订婚协议?”“……”当温暖心想要把订婚协议甩他脸上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协议不见了……薄大少爷,梁上君子当的还开心吗?
  • 女主她画风清奇

    女主她画风清奇

    每个和平安乐的年代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黑暗,那里有赃乱,更有弱肉强食,互相倾轧是家常便饭。……
  • 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心理学的帮助:人人受益的心理策略

    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排解心理障碍。面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本书从性格、识人、管理、说话、办事、销售、做人、两性等多角度介绍了心理学知识,指出了人们的心理和生活困惑,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不良心理、心理障碍的防治策略,实在是一本难得的心理学自助好书。
  • 神女天降:魔皇大人,轻点宠

    神女天降:魔皇大人,轻点宠

    【全本免费】一朝穿越从天而降,砸中魔皇从此羁绊一生。谁说只有武功和灵力才能在这幻世立足?她毫无灵力且武功全无,依然能呼风唤雨叱咤江湖!驭风雨,契神兽,踏神结,持神器,四界之内,凌驾于众生之上。谜一样的身世背后竟然牵扯出一个惊天大阴谋。当真相一步步被揭露,记忆一点点被寻回,她剑指苍穹八方相助!弑神诛仙,只在一念之间;缘深缘浅,早已命中注定。
  • 中医针炙与按摩

    中医针炙与按摩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针灸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的保健方法,诸如针灸、按摩、饮食疗法等,因安全可靠,疗效持久,适应面广,无任何副作用,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