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8500000009

第9章 思想圣哲(8)

伟大出自平凡。特蕾莎修女所做的事,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在街头收拾行将就木的穷人,从垃圾堆里抱起弃婴,跪在铺了绿色塑料布的地上清洗病人肮脏发臭的躯体,包扎照料麻疯病人、霍乱病人……一个具有一般护士常识的人就可以做了,问题是有几个人愿意做,有几个人像她那样全心全意地做,有几个人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她的生命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一个伟人,只是看你有没有这个心志,把自己全然地奉献,无私忘我地为他人献上全心全意的爱。

特蕾莎修女说过:“倘若你付出爱时有所保留和计较,你便不在爱里。”

离开修道院后,特蕾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掉蓝色的修女袍,换上印度平民妇女常穿的白色粗布棉纱丽。为了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她特意在纱丽的肩上绣了一个十字架,又用三条蓝色的布条缝在廉价的纱丽边上。特蕾莎设计的这种纱丽,后来成为修女们最喜欢也最常穿的制服。特蕾莎就穿着这样一身独具一格的修女服,在加尔各答声名最臭的贫民区开始了她的慈善生涯。

她为了帮助穷人,首先把自己变成穷人。从此以后,在当时被称为噩梦之城的加尔各答的大街小巷,只要有穷人的身影,人们就会看到穿着白色纱丽的特蕾莎出现在他们的身边。

几十年后,她创建的组织有四亿多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她的手下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她认识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并受到他们的仰慕和爱戴……

可是,她住的地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一共只有三套,而且自己洗换;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

几十年中,她获得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教会的80多项荣誉和奖励,她是世界上领取奖金最多的人之一。

她的所有奖金,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美分,而是全部捐赠给贫民。她说她要用这资金养活穷人,为无家可归的人和麻疯病人建造更多的住所。

1979年12月11日,她荣获世界最著名的“诺贝尔和平奖”。她把19万美元的奖金连同卖掉奖章的钱,以及谢绝了这个委员会例行的发奖后举行的盛大宴会而得到的一笔款项(照她说,这一次宴会的费用,若在加尔各答足够1.5万人的饭费),全部用于为穷人中最穷的人服务上。

1964年,罗马教皇赠给她一辆白色林肯牌轿车,她将车作为抽彩义卖奖品,用所得款项建了一座麻风病医院;1992年,美国哥伦布骑士团将喜乐与希望奖牌授予她,获奖后她立即打听在哪里可以出售奖牌,以便将出售所得和奖金一起交给修女会,用于救助穷人的事业。

1997年9月5日,特蕾莎修女安逝于加尔各答会院中。人们看到修女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的全部财产,就是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滚着蓝边的白色棉花衣服——一件待洗,一件穿在身上,一件要补洗。

已经很难用言语来描述她的品格的伟大。

“彻底地施予,直至我们舍不得为止。”这是特蕾莎修女经常告诫人们的话。

她常常强调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的一句话“我渴”,对特蕾莎修女而言,耶稣当时代表了古往今来全人类中所有受苦受难的人。所谓渴不仅是生理上的需要水喝,而且也代表人在受苦受难时最需要的是来自人类的爱,来自人类的关怀。

特蕾莎修女成立了一百多个替穷人服务的处所,每个处所都有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苦像,而在十字架旁边,都有“我渴”这两个字。她要提醒大家,任何一个人在痛苦中,我们就应在他的身上看到基督的影子,任何替这位不幸的人所做的,都是替基督所做的。

她说:“我们所过的贫苦生活与我们的事业同样重要。事实上,我们应该感激那些穷人,因为他们帮助我们,更加爱我们的神。”

她又说:“我们感到所做的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我不赞同做大事,在我看来,个人才是重要的。要爱一个人,我们就必须与他紧密接触。假如我们要凑足一定的人数,才开始工作,我们就会在数目中迷失,无法全面照顾和尊重个人。我只相信个别的接触,每一个人在我而言就是基督,他是那时那刻世上唯一的一个人,因为基督只有一个人。”

这些朴实无华的、只要是认识字的人都能够读懂的句子,深深地嵌入了人们的心中。它们比那些晦涩的哲学著作更接近人生的真相,它们比那些辉煌的领袖语录更接近人类的真理。

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奖公报说:“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

这完全表明了特蕾莎对人的态度。尽管她在救助他们,但她并不只是出于强者的同情。

她认为人最大的贫穷不是物质上的缺乏,而是不被需要与没有人爱。在为英国电视台录制《为了神做件美事》节目时,她告诉英国记者说:“感觉自己没有人要,是人类所经验到最糟糕的一种疾病。”因为别的病有药可医,唯独“不被需要”,除了一双愿意服侍的手与一颗充满爱的心肠外,再没有一帖药可医治。加尔各答仁爱传教修女会墙上的海报也写着:“天底下最可怕的疾病不是麻疯,也不是肺结核,而是不被需要、被拒绝、被排除在外的感觉。”

特蕾莎更发现,富裕的国家竟和贫穷的国家同样都充满了“不被人需要”的心灵疾病,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而已。

因此,她也来到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在大城市的贫民窟开办仁爱修女会及相关服务机构,因为美国这种地方存在更大的贫穷,“更大的贫穷存在于现代社会的冷酷、家庭关系的破裂中。”她告诉我们,在美国这样发达的现代国家照样存在着饥饿,这种饥饿不是一片“面包的饥饿,而是寂寞带来的大饥荒,而这种饥饿就在每个人自己的家里”。特蕾莎也以她的言行向我们示范,什么叫做“甘心事奉,好像服侍主,不像服侍人。”她说:“我在每个人的身上都看到上帝,当我为麻疯病人清洗伤口时,我觉得是在照料上帝,这种经验何其美妙!”

她关怀生命垂危的穷人,不是为了救活他们(延续生命在那些人而言几乎是绝望),更不是为了要让那些人皈依自己的宗教,她的目的只是出于简简单单的爱,要让穷人也拥有爱与尊严。

对生命的敬畏,使她对穷人没有高高在上的施舍、怜悯与同情的心态,而是尊敬。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

在特蕾莎修女生前,有不少人去探望她。人们原以为,特蕾莎修女的名气那么大,号召了全球几千名义工来印度工作,她应该是个非常擅长处理公关工作的人,在她忙碌的生活中,应该有人来帮她处理各种事务,包括来自全球各地的捐款、拜访、采访等等。但是人们去了以后才发现,没有,什么都没有,特蕾莎修女就只是她一个人,连赠予荣誉博士“这么重要的事”,都没有人来帮她处理。大部分等着见修女的人,只有在修女唯一有空的时候──早上六点望弥撒之后,排队和她见面几分钟。

特蕾莎修女名气这么大,每天都有许多的拜访和会面,她当然很忙。可是,她忙的原因,是因为她要去亲自照顾穷人,而不是接受采访或拜访,甚至也不是去管理她一手建立的慈善机构。

特蕾莎修女说过一个故事:一个澳洲籍的男士来到修道院,同时奉献了一笔款项,但是他说:“这只是一种表面性的奉献,从现在开始,我还要从事内在层面的奉献。”他定期地去探视那些病入膏肓的病人,为他们整理仪容,陪他们聊天,给他们鼓励。他不但奉献了金钱,更可贵的是他奉献了他的心力和时间。这才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特蕾莎修女虽已全球知名,她仍然坚持服侍穷人的原因,这是她的荣幸。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特蕾莎修女其实可以用更有效率的方式,用她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崇高声望,轻而易举地募得更庞大的来自全世界的人力与物力的资源,创办更多的慈善机构来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但她从来不愿意这样做,因为那样的爱心,只是一种施舍。她固然乐意收到人家的捐款,但更高兴看到许多人来做义工。

只有亲身经验,才可能体会真正的爱心,然后变得更善良;只有为爱受伤的心灵,才能真正体会受伤之后的那种平安。

人们见不到特蕾莎修女,但是在她房间里,挂着一块木板,上面刻着的话却永留来访者心中:

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不管怎样,还是爱他们;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还是要成功;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诚实与坦率使你容易受到欺骗和伤害,不管怎样,还是要诚实与坦率;

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还是要建设;

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如果你帮助他们,却可能遭到攻击,不管怎样,还是要帮助;

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可能永远都不够,不管怎样,还是要将最好的东西付出!

倘若你付出爱时有所保留和计较,你便不在爱里。

——特蕾莎

我听到一个声音,要求我放弃一切,跟随基督进入贫民窟,以便我能在最穷的穷人当中服侍他。我知道这是他的意思,我要照办。

——特蕾莎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其在1936年出版的著作《人性的弱点》,70年来始终被西方世界视为社交技巧的圣经之一。他在1912年创立卡耐基训练,以教导人们人际沟通及处理压力的技巧。

1904年,一个家境不好的农民子弟考上了当地的一所师范大学。这是个资质平庸的师范生,16岁时候的卡耐基,无论头脑与智慧,以及他就读的学校,看不出半点能使他成为一代宗师的迹象来。

同类推荐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军事家是从事战争这一特殊职业的人,战争对军事家的性格、意志、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都有特殊的要求。虽然每个军事家的成长之路千差万别,但成为军事家的共同要求是具有普遍性的。刘忠丽编*的《中国古代*名军事家》选取战国*名军事孙膑、廉颇和蔺相如、西楚霸王项羽、抗匈奴英雄**侯霍去病、抗金名将岳飞、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英雄事迹,从他们成长的历程和性格特征切入,剖析他们成功的奥秘,使您受到启迪。
  •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本书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萧红,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极端的苦难与坎坷,唱响了搏击与抗争的强音。本书笔触细腻,感情充沛,对萧红境遇的记述让人唏嘘不已,读后使人同情,但更多的是崇敬。
  • 诺贝尔文学课

    诺贝尔文学课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莫言、川端康成、福克纳、萨特、贝克特、罗曼·罗兰、泰戈尔等23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每位作家的介绍包括作家小传和作品赏析两个部分。让广大读者能够通过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作品,领悟他们文学创作的动机与创作的灵感。
  •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恋时不候

    恋时不候

    有些人,终会成为路人。不是所有人都有千分之一的幸运,成就一生爱情的美满,我们能做的,就是且行且珍惜。顾惜迟:妈妈说过,要爱珍惜自己的人。因为感情,一旦错过了,那个等候的人,可能,就不在了。所以,如果这次,我抓住了你的手,你会不会,一直牵着我走?
  • 特工傲妃:医女风华

    特工傲妃:医女风华

    她一朝穿越,再睁眼,剧毒攻心,一头银丝白发,就连眼睛也被毒瞎,然而却依然难掩智谋锋芒,光华万丈,人人唾骂的柳家废柴从此破茧成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废柴变天才,她夺目耀眼。家族相争,皇权相迫,她步步惊心,一夜蜕变,脱胎换骨,颠我众生,覆之天下!
  • 帝少强势宠:娇妻,休想逃

    帝少强势宠:娇妻,休想逃

    “乖,吃太多肚子要吃坏的。”男人一脸宠溺地拿走她藏在怀里的螃蟹。被继母白莲花妹妹算计,夏知晚转身就随便找了一个男人结婚。婚前,老公坐轮椅没钱没地位,婚后,老公健步如飞开豪车住顶级别墅,连他家的狗都被人争着抢着拍马屁。某日,收礼物收到手软的夏知晚终于爆发了,“帝夜冥,你这个骗财骗色的大骗子。”送礼物的某人却一脸无辜淡定:“晚晚,我的财我的色都是你的。”【宠文,超甜,双洁1V1】
  • 大学生村官十年扶贫笔记

    大学生村官十年扶贫笔记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吹响,是中国共产党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曲极为重要的时代强音,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重大主题,重大政策,是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除绝对贫困的大国行动,具有重大而悠远的历史意义!本书是网络作品中首部精准扶贫、脱贫为题材的网络文学,侧重这一重大事件的过程和成果的描述,积极宣传国家和人民的声音!
  • 王文端公集

    王文端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女尊后被山贼抢亲了

    穿越女尊后被山贼抢亲了

    穿越成三夫四侍的女尊国举人,在进京会考的途中,却被男山贼给抢亲了!好歹她在末世挣扎了几年,求生经验妥妥的!可是刚逃出去,就被区县的府衙押回山寨了…正当许知之痛骂官匪一窝时,却发现:山贼竟是女帝私生子!妻纲从此不振!许知之大怒,发誓一定要重振妻纲。于是拍门道:“夫君,《男戒》的罚抄我替你写完了,让我进屋吧!”(女尊1V1欢喜冤家)这是‘文弱’女书生和‘痞匪’男山贼的互动日常。
  • 斗破之传奇再起

    斗破之传奇再起

    萧炎:“纳兰嫣然,我是来退婚的。”纳兰嫣然:“三十年河...河...哎,不对哎,我、我怎么觉得这句话好像在哪里听过?!”
  • 公主万安:尚书大人请开撩

    公主万安:尚书大人请开撩

    他是定国只手遮天的阴黎大人,妖孽狠腹黑。她是被淡忘在岁月里的守陵公主余泱,倾国又倾城。当心机深沉的守陵公主遇到清冷孤高的尚书大人,宫廷撕逼大战,正式开始!两人第一次见面,剑拔弩张,再度交手,她惊才艳艳谋惑天下,他却只是温柔一笑,一言不合就开撩!
  • 达成交易的完美谈判

    达成交易的完美谈判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谈判者,大家同坐在社会这一巨大的谈判桌前。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金融巨资;平凡到家庭主妇跟售货员讨价还价,卓越到商业巨子在商场上挥斥方遒。所有人都在经历着谈判、感受着谈判。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谈判大师,只有那些有心之人,才会从这本书中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 外星人的惊天秘密:打开《山海经》说外星人

    外星人的惊天秘密:打开《山海经》说外星人

    《山海经》中关于中华之地理、矿产等记载,从何而来?何以如此精准详尽?是古人拥有什么先进探测设备,还是有“天人”相助?女娲、王母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到底是神话传说还是外星来客?本书作者按图索骥,为您还原“外星事件”,以大胆的猜想和认真的推理得出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观点——外星人曾造访地球,人类是外星人反复试验造出的新物种……看看《山海经》中的这些插图吧,那些诡异、神秘、荒谬的生物背后都隐藏着未知的真相。请跟随作者一起回到那个荒蛮的时代,共同揭开外星人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