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400000007

第7章 都是性欲惹的祸(5)

通过对潜伏期的考察和探讨,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两相出现”的概念,把它视为区别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性生活的主要标志:人类性生活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它的两相出现,也就是两个高潮期,高潮之间有一段间隔。幼儿四五岁是第一个高潮期。高潮过后,早期的性的高峰就此消失;一度显得活跃异常的性冲动被压抑被克制,于是出现了一个潜伏期,这个阶段要一直延续到青春期。在此期间,道德感、羞耻以及厌恶等便建立了起来。在一切生物中,似乎只有人类才有性发展的两相出现的情况。

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潜伏期是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它只能在文明体制中使性生活完全中断,因为文明体制已把压抑幼儿时期的性欲作为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原始民族那里就看不到这种情况。潜伏期中的性欲虽发展缓慢但并不中断地在潜滋暗长,它和个体在后来的社会生活中所能做出的成就,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在此期间,幼儿性欲的“能源已多少或全部偏离了性用途,指向其他目的”;“这种念有新目的的性动机及其力量,即为升华作用。这种作用曾是文化成就的无穷源泉”。“自性潜伏期开始以后,这同一历程也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个体的发展”。

四、青春期:对异性的强烈渴望

弗洛伊德明确地指出:“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幼儿的性生活已销声匿迹,代之以正常的性生活形态。”但他认为青春期的性欲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时期的性欲表现。

1. 渴望异性的冲动

弗洛伊德明确指出了青春期性欲是幼儿期性活动的继承和延续:

幼儿性生活,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具有决定性:一是性兴奋的所有来源都让位于生殖区的主导性;二是开始了对象寻找的历程。这两者在童年期已露端倪。前者通过寻求前期快感的机制得以完成。过去的性行为既有快感又有兴奋,现在变成了服务于新的性目的的行为,这一新目的的快感性使兴奋趋于终止。就此而言,我们应考虑性活动的性别分化。到了青春期,幼儿早年的那些冲动以及与客体的关系又重新活跃起来,其中就有俄狄浦斯情结这样的情感联系。在青春期的性生活中,存在着早年的冲动与潜伏期的抑制之间的冲突。

在这之前,以及在幼儿早年性发展的高潮时期,某种生殖组织已经形成;不过在那一组织中,只有男性的性器官在起作用,女性的性器官还没有被发现。在这一阶段两性的区别不是根据“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而是根据“具有阳具”或者“被阉割”。

弗洛伊德也不止一次地通过跟幼儿性生活的比照,来论证他关于青春期的里比多机制日益成熟的观点:在此以前性冲动多半是“自体享乐”的,如今它开始寻找性的对象。从前每一个冲动都单独作战,快感区各自在其特定的性目的上寻求快感。一个崭新的性目的如今浮现,所有的部分冲动皆合作以求取之,而各快感区则臣服于生殖区的首要性之下。由于这个新的性目的在两性身上截然有别,他们的性发展也就惟有分道扬镳。

对于新的性目的,也就是“一系列相互分离的本能与相互独立的快感区的活动,便以寻求特定的快乐作为惟一的性目的”,弗洛伊德认为,在男性,新的性目的表现为精液的释放;当然,这与早先寻求快感的性目的并不相悖。恰恰相反,最大的快感是在性过程的最后动作上实现的。此时的性本能已臣服于生育功能,也就是说,开始具有利他性。只有本能的原始倾向及所有特征全部介入这一过程时,这一转变才能完成。

众所周知,生物体必须做出新的组合和调整才能实现新的复杂机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若没有新的调整就可能出现病理现象。性生活中的任何病理现象都可视为发展受到压抑的结果。

我们也许以为,女性以喜欢被动的目的为其心理的特点。被动的目的自然有异于被动性,因为要完成一个被动的目的,也许需要多量的活动。女人在性的机能上的地位,可能促使她们倾向于被动的行为和被动的目的,而这个倾向也许更随她们的性的模型的影响的大小,而以不同的程度扩大到日常生活。但是我们可不要因此轻视了社会习俗的势力,因为这种势力迫使女人退处于被动的情境。大自然将生物目的的成就全托付于男子的斗争性,而在某种程度上不依赖女性的合作。

弗洛伊德指出:“一般认为,青春期最显著的变化,便是外生殖器的明显生长。与此同时,内生殖器的生长也足以使它释放精液,也就是说可以制造新生命了。”

从这一浅近通俗的观点出发,弗洛伊德讨论了生殖区的主导性问题。这一器官的活动由刺激引起,观察表明,刺激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外部刺激,由我们已熟悉的快感区的兴奋引起;二是内部刺激,其内容尚须探讨;三是心理生活,它储存了外在印象和内在兴奋。所有的刺激均产生同样的效果,即“性兴奋”。以心理和躯体的指标为标志,心理指标表现为极度冲动的紧张感;在躯体指标中,起初和最重要的变化便是生殖器随时准备性活动。

快感区在此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种情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们均是通过适宜的刺激引发一定程度的快感,快感则引起紧张度的增强,从而为性行为的完成提供必要的能量。这一行为的最后阶段再次需要适宜对象对快感区的刺激。由兴奋引起的快感提供了能量,通过反射渠道释放性物质。这最后的快感最为强烈,其机制也有别于早先的快感。它完全由释放引发;得到完全的快感满足,里比多的紧张此时也烟消云散。

2. 前期快感和终期快感

性过程划分为“前期快感”和“终期快感”两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由快感区所引起的快感,不同于性物质释放时所形成的快感。

前期快感与幼儿性本能所曾产生的快感相似,只不过范围更小。后期快感是新型的,恐怕要到青春期的某些条件出现时才能产生。快感区的这一新功能或许可描述为:通过快感区的前期快感之途,达到更大快感的满足。

在性过程的准备阶段,若前期快感较为强烈而紧张度太小,那么危险就出现了。此时,性过程继续推进的动机已消失,整个过程被拦截,准备动作替代了正常的性目的。经验表明,这样的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这一相关快感区在童年时期曾有过大量不寻常的快感;若有新的因素介入导致固守,那么以后生活中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强制性行为,即抵抗前期快感进入更新的状态。许多性变态者的形成机制便是如此,在性过程的准备动作上滞留不前。

对于由性目的的不同引起的男女分化,弗洛伊德首先指出:女性的快感主导区在青春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他看来,男女两性特征的明显区分,直到青春期才确定下来。

快感区的“自体性欲”活动在两性间无差异。就“自体性欲”及性活动的“自慰”表现而言,我们或许可以说,小女孩的性活动全然具有男性特征。女孩主导性的快感区在阴蒂,它类似于男性的阴茎。

在弗洛伊德看来,毫无疑问,对孩子来讲,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选择自童年期就用抑制的里比多去爱的人为对象。然而,由于性成熟的拖延,孩子们有时间去建立反对乱伦的屏障和其他的性限制,道德戒律使孩子绝对不能选择与其有血亲关系,而他又曾经爱过的人为性对象。只有在乱伦的幻想被克服与遗弃之时,青春期最重要也是痛苦的心理过程,才能完全摆脱父母的控制。最常发生的是,一个男子初恋的第一个对象是一位成熟的妇女,而女孩则会钟情于一位具有权威性的老人。这显然是早期发展阶段的“余音”,因为这些形象可唤起父母形象的再现。

对象选择中的必要任务之一就是寻找异性。然而,这却不可能不经任何摸索地径直完成。青春期最初的冲动常有偏颇,虽然未必留下永久的严重后果。少年期的男孩和女孩总是与同性建立充满柔情的友谊关系。

毫无疑问,阻止永久性的性变态的巨大力量只能是异性所展示的吸引力。然而,这一因素本身并不足以消除性变态,显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当然是社会的权威禁止。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想,如果男人在小时候总受到母亲或其他异性的照料,那么对童年期这种情感的回忆本身,就会成为一种引导他们选择女性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若在他们早期经验中其性活动受到了父亲的干扰,或他与父亲有着竞争关系,则会使他们远离同性。这两种因素同样适合于女孩,因为她们的性活动尤其受到母亲的严格监视,于是她们敌视同性,从而决定了她们的对象选择趋于正常。

由此可见,青春期的性和幼儿的性是紧密相关的。性观念的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幼儿性习惯。也许性教育也要从娃娃抓起。更重要的不是性本身,而是性与一个人心理的紧密联系,一旦性方面出现了危机和不满足,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它与一个人的终生都是紧密相连的。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伦理与文明(第1辑)

    伦理与文明(第1辑)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对策研究”为主旨、以面向“中国问题和中国立场”的伦理学研究为旨归、以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各级党校从事伦理学研究的教学与研究人员为对象的以书代刊系列出版物。本刊力图体现伦理学研究最新的学术成果,并期望将其办成伦理学领域的一个前沿性、有特色、高水平的学术刊物。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

    《天下哲思》是由知名教育学者、2011年中国教师报“非常教师”扈永进主编的“国民通识读本”系列之一,介绍并专业解读曾经改变过世界的伟大哲学思想,衔接中学与大学教育,国内与国际教育,让白领日常充电,了解世界。通识教育思想兴起于哈佛大学,后风靡于世界,本书正是秉承这一思想,向国民传达那些历经时间洗礼仍旧璀璨的天下哲思。书中选取23篇文章展现柏拉图、康德、尼采等巨匠的重要观点,周国平、王蒙等学者的专业解读;文后附有兼具深度与广度的编后絮语,另设精彩快读、背景介绍和延伸阅读,让你全方位、多角度认识每一位学者、每一种思想!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我的宿主沙雕体质

    快穿之我的宿主沙雕体质

    #尽量日更#我的宿主沙雕体质还玩梗不停动不动就开外挂(本统十分无奈哎宿主太强大怼不过)小9号:你准备好了去拯救他们的生活吗"凉柒:?你怕是疯了我为什么要去拯救他们,与我无瓜<双洁1V1男主都是同一个人哟,新书误坑需谨慎呦>
  • 总裁的琉璃小新娘Ⅲ亲上加亲【完结】

    总裁的琉璃小新娘Ⅲ亲上加亲【完结】

    段熏独爱桃花,在桃花盛开之时墨玄在断壁残垣上将她带回了那为她准备了十年的家,在桃花落尽之时段熏入宫为后,只因为新皇墨夏以墨玄的命要挟。步步为营,处处心机,墨皇以墨玄性命要挟段熏入后宫,她要凤临天下。新婚之夜百般刁难得熏美人一句:仅仅狭路相逢而已。唐氏族长与墨夏以物易物,墨国皇后,成了他墨夏续命的筹码!族长一见倾心万般迁就,熏美人指尖茶色沧桑抹瞎自己的眼,亦不多言。昆仑国蛮夷男子视她为女神,用自己的半只臂膀换得熏美人的双眼安好,换得熏美人浅笑转身折桃花一枝和一句“这桃花真好看!”。墨玄看着段熏一路走来,步步准备,落棋声声震耳。她段熏以为墨玄给不了她要的自由,墨玄放手让她离去。墨玄只想带她策马狂奔逍遥天下。一如多年来,墨玄一直在段熏身后看着她。待时光再次静默,回头看年少轻狂,待光阴落尽,段熏才发现,她要的自由只有墨玄能给。既然如此,那么,趁着潋潋之时,夜还未央,我要与你策马狂奔看遍天下美景!
  • 刁蛮丫头傻王爷

    刁蛮丫头傻王爷

    她,杜雪雪,虽然不会武功,但却好管闲事抱不平,不知道什么叫做江湖险恶自己以身试险,谁知道老天待她不薄,竟赐给他一个如意郎君。他,十四王爷,为了逃避皇室的纷争,入了江湖,而且懵叉叉当上了武林盟主,而且还骗回来一个叼蛮丫头回来做王妃,虽然老被人家欺负着,心里还挺开心的!
  • 毒医丑妃不下堂

    毒医丑妃不下堂

    21世纪最懒的特工穿越后又丑又傻,名气还不小,只因为她嫁给了当今大润朝最俊美妖孽的八王爷。招蜂引蝶还整天想要她死的男人有什么好留恋的?一封休夫书,一袭白纱拂面,潇洒离去。那一夜,她一舞倾天下,面具下的容颜,艳惊四座!阳春三月,京城第一花魁招夫大赛拉开帷幕。
  • 连香襟:卿尽我心

    连香襟:卿尽我心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前世今生,她只想安稳度日,怎料世事总缠身。瞒天过海,手腕心计,甚至配合他人设计自己,都只为有朝一日跳出围墙,改名换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看现代世家女子如何想方设法摆脱古代闺家身份,却成就传奇一生。    
  • 暖爱之影后萌妻

    暖爱之影后萌妻

    十年后再相遇,竟然是在替姐还债的包房。她呆萌可爱,性格纯粹,对他情窦初开,他冷酷腹黑,风流倜傥,视女人为无物却对她感兴趣……为救父她入了娱乐圈;为得到她他花了大价钱。传闻中的封二少从此在风流场所销声匿迹;一夜成名的呆萌小天后身后却多了个小跟班!
  •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的推销能力价值百万

    你的推销能力价值百万

    本书从四点坚守出发,选取了中外若干个推销场上的著名故事和经典案 例,并对里面的要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希望读者诸君能从中有所受益,使 自己的推销能力得到显著增长,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自己的百万之梦。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寻路青春

    寻路青春

    人生如朝露,青春才是永恒。现在的自己,还能否读懂曾经的理想主义少年?这是一本“记忆地志”,文笔细腻又朴实的杨照先生通过重新梳理自己的青春往事,带领读者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台湾,展现了那一代人在成长中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本书共有五个部分,包括“旧时光里的永恒”“在音乐中迷失”“文青未完成”“奢侈的诗意”“无关风景的漫游”,无论是作者在童年时与家人交往的故事,还是少年时期学习音乐的感悟,亦或者青春期时懵懂的爱情,都被作者巧妙地将其与故事发生的地点结合在一起,为读者展现出了一幅文艺青年的活动地图,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领悟无数的人生智慧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