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5900000007

第7章 “80后”的自我解读(2)

前一阵号称是反映“80后”生活的一部名为《奋斗》的电视剧在各电视台热播,其中有一角色“高强”曾有这样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现在大学毕业等于失业,800块一个月的工作一堆人抢着干……”

2006年11月,郑州市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了一场招聘会。虽然有数名工作人员维持秩序,但是由于人数众多使得场面失控。拥挤的人流将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两扇玻璃门轰然挤倒,而电梯也被众多大学生挤得变形。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聘会不是战场而胜似战场。在一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年代,招聘会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救命稻草。

不可否认,就业困难的现象在“80后”这一代身上尤为凸显。大学生分配工作已经成为了“80后”遥不可及的梦想。北京市的一次求职招聘会,参与求职的人数就达5万余人。毋庸置疑,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已经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曾经的“天之骄子”变得如此落魄不堪?

扩招,让我们尴尬不已

我们在上一节中已经讲过,扩招已经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异常严峻。无需赘言,扩招使得这一代“80后”大学生所面对的局面尴尬不已。

行业萎缩,谁能想到?

行业萎缩并非是大学能够事前预料的事情,谁能想到之前还备受关注的专业在毕业之后已经没有自己的落脚之地。

据上海交大就业指导中心资料显示,该校一些专业所收到的就业招聘信息相对于往年明显减少。拿IT专业来说,用人单位不再像以前那样大规模地招收新人。曾几何时,计算机系的毕业生还属于那种炙手可热的人才,如今这种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学历越高越好

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态度值得商榷,他们所需要的是学历,而非人才。

上海有一家杂志社其实只需要本科生,但收到的一大堆简历中有许多却是硕士研究生,负责招聘的人高兴地说:“若要招人当然是学历越高越好了。”

专科生的烦恼

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本科毕业生不惜择业而“低就”,饥不择食地盲目择业,甚至不惜陷入传销的职业陷阱,使得专科生在应聘时倍受用人单位的冷落。

当然,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很多“80后”的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使得就业困难的矛盾进一步被激化。

上学缺少目的性

有许多毕业生在求学期间都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甚至都不明白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极其模糊。用他们自己的说法是:“目前还缺乏一个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的、实用而且完善的就业指导与职业培训体系。”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对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其实并不清楚。简单说来就是他们在求学的过程中缺少目的性。

想要铁饭碗

公务员向来被人们誉为是“吃皇粮的铁饭碗”,如今报考公务员已经成为了大学毕业的一个热门选择。

曾有一位名校的大学生如此评价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好处:“因为公务员工作稳定,工作环境也较好,压力也不是很大,虽然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其他津贴待遇也还算优厚,所以我会把择业重点放在公务员考试上。”

近年来,国家又几次提高公务员的薪金,进而又提高了公务员的职业声望。另外,国家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知识化、专业化方向也与大学生的择业取向一致。致使许多毕业生都产生了想加入公务员行列这种盲目从众的就业心态。

应聘态度不够端正

以发送简历为例,如今的大部分大学生的求职过程只要将简历复制,而后“天女散花”式地投送到各个用人单位。结果自然可以预料,“石沉大海”往往都是预料中的结果。建议求职的态度要端正,起码要做到有的放矢。

就业城市的相对集中

毫无疑问,上海、北京、深圳等大都市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选择。毕业生们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生存,在“就业密度”已经接近饱和的城市中求生存,所遇到的困难自然可以想象。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供应和需求就不可能会始终保持平衡的,其中当然也包括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的供应和需求。几年前制定的人才培养规划,等到学生毕业时便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在人才的供应和需求方面,会出现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会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或暂时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在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的情况下更甚。因此,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了。

于是,曾有位应届毕业生写出了一副既诙谐又心酸的对联:

上联: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下联: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

横批:愿读服输

大学生就业困难不是起于近日,几年前就已是如此了,只不过现在更加严峻而已。“80后”毕业生是首当其冲的弱势群体,他们甚至认为,社会不应该逼迫大学生超过限度放低底线,屈意迎合市场以求找到工作。

城市人,迎接文化冲击波

中国社会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基本上是一个政治化的社会。政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深入到普通百姓的潜意识中。用政治的眼光看待一切,用政治的标准衡量一切,成了那个时代人们共同的特点。而这一切对““80后”青年”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因为“80后”几乎是与改革开放同时诞生的,所以“80后”受传统文化影响很小,再加上生活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很多“60后”、“70后”尚且无法看清方向,更别说“80后”了,于是他们喜欢跟着感觉走,紧牵住梦的手。什么前卫就学什么,什么酷就扮什么,所以当台风北上,寒(韩)流南下,“欧风美雨”铺天盖地而来时,他们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也就不难理解了,只好哈来哈去了。“80后”从一开始就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生活在一个传统与现代交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冲突的时代。

“80后”就是这样幸运: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他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明白自己的力量。他们出生在所有悲剧结束的时候,但是他们还是比其他国家的同龄人经历了更多的变化,因为他们是在变化最大的国家中长大的。

文化的冲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互渗、价值的并行,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多元景观。开放、多元的社会给个人提供了多样选择的机会,也给这代新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中央电视台3台在一台颁奖晚会上曾让“花儿”乐队亮过一次相,当主唱张大伟自顾自狂吼那首《向我开炮》时,底下的“80后”们顿时找到了感觉,像中了魔一般上下蹿动起来。一位家长曾经无奈地讲过这样一件事情,正值花季年华的女儿在音乐课上不唱老师教的歌却大唱“花儿”,激起全班同学欢声雷动、拍桌子跺脚,老师最后没脾气,只得给了个A。

躁动的“80后”们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的窝中幸福地出生,这个窝由可乐罐、薯条、卡通片、游戏碟、鼠标和袋袋裤编织而成。他们土洋结合,中西结合。于是催生出一代茁壮成长的“80后”,他们活力四射。

想要就能得到《可口可乐原则》,想干就干Just do it!《耐克精神》。如果说压抑,也只是青春期分泌出来的短暂饥渴和不满,“讨厌的东西在疯狂地成长,得到的东西却没有营养”《稻草上的火鸡》,但马上又“让我们快乐蹦起来,就当什么都不存在,只想自由自在,快——!压抑就要炸开,放射出无数色彩”。

有人说,上世纪60年代有崔健,70年代有朴树,80年代所拥有的却不只是“花儿”。以“日流”、“韩流”为代表的外来时尚文化,深刻影响着这一代青年。当我国正处在从温饱生活进入时尚生活的转型期的那段时间内,文化领域一时还没有完全跟上,日本文化潮流和后来居上的“韩流”,正好展示了东方人的生活和意识形态逐渐国际化、时尚化后的图景,这使得“80后”们趋之若鹜,他们“像港台明星那样说话,像韩国明星那样打扮,做出欧美明星的表情,像日剧那样恋爱”,在传媒的推波助澜下,其影响日益加大。

无论你怎么讲这一代新人:“另类”、“看不懂”、“不三不四”、“堕落的一代”,都能找到理由,可他们仍像一粒粒种子,破土而出。他们生长在东方的土壤中,却崇尚西方人相互交往中的规矩,不管别人做什么,也不希望别人来管他们做什么。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不受限制,想做就做,想说就说,想玩就玩。他们觉得好玩的事情,大都包含着刺激与冒险精神:攀岩、登山、蹦极跳、自由滑雪、孤身野营、高速冲浪、击剑和跆拳道、动感强烈的“韩舞”。他们生活在思想解放和文化多元的社会,正像他们多彩多姿的服饰一样,他们的世界五彩斑斓。

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文化冲击,“80后”的视角变得更加丰富,更加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这个星球的确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星球。我们不是在做海湾战争的现场报道,没有必要认为文化冲击所带来的都是负面的影响。最起码,“80后”所感受文化冲击波让他们发现了这个世界地丰富多彩。

正像“80后”们所兴奋的描述那样: “70后”们多可怜,只有琼瑶、三毛、朴树和武侠小说;“60后”们更可怜,只有萨特、尼采、弗洛伊德和王朔、崔健;50年代的那拨人呢,只有样板戏……越往前推活得越苦。有谁能像“80后”们那样大喊“如果你爱我,就向我开炮”。

农村人,不像“80后”的“80后”

在对“80后”的众多评论中,人们往往只看到城市的“80后”而忽略了农村的“80后”。如果说城市“80后”的孤独忧郁形成于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那么农村的“80后”的忧郁更多的是来自父母哀叹时世艰辛的感染和自己对生活前景的无奈。如果用“自私、叛逆、娇生惯养”等一系列辞藻来修饰“80后”,那么来自农村的这些“80后”的表现可是一点都不“80后”!

出生:并非独生子女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谓“无后”,就是没有儿子。几千年的传统观念在农村根深蒂固。另外,在传统农业社会里,男性是主要劳动力,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田里的活儿就得男人去干。因此,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时,农村很多家庭“没有儿子誓不罢休”,为了要儿子,宁可挨罚。因此,很多农村“80后”并不属于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往往都有兄弟姐妹。

童年:没有泡在蜜罐里

众所周知,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于城市是有一定差距的,而出生在农村的“80后”也就没有泡在所谓的蜜罐里,他们的物质生活并不丰富。农村的“80后”通常都有兄弟姐妹,所以他们的童年是在与兄弟伙伴中的玩耍度过的。与乡村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也是城市“80后”不曾有的体验。

上学: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

尽管农村“80后”的幸运者们基本都赶上了义务教育法的春风,但是由于家庭贫困,有一部分农村“80后”并未能坚持读完九年书就早早辍学或外出务工了。

消费:不得不勤俭节约

无论是从大学走出的农村“80后”大学生,还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他们对于消费的态度基本都是以勤俭节约为主,“月光族”这个称呼对于他们并不适用。农村出身的他们不怕吃苦,但是想要在城市中立足,他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不说他们是否是真心实意的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从客观条件上,他们不得不勤俭节约。

在校园里最保守、最传统的那批学生就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一无所有,唯有名誉,成了生命所在,所以农村的学生大都刻苦地学习,践行着父辈的教诲。走出农村、山沟是他们最朴实最原始的动力。而那些没有考上大学和过早地辍学、失学的农村“80后”,他们离开学校就马上投入到田地的农活中去,或者成为民工大军中的一员进入城市,在各种各样的工地挥洒汗水和泪水。

某大学的一位同学说:在一次文学讨论课上,我们农村“80后”就很难理解城市“80后”同龄人为什么那么喜欢郭敬明、张悦然、春树,那么喜欢玄幻小说。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告别生活了十九年的乡村来到大城市上学,当对门寝室几个来自大城市的同学大谈650毫升与550毫升瓶装可口可乐的区别、大谈阿迪达斯与耐克的全球限量版时,我们寝室几个来自农村的孩子目瞪口呆不知所云的情景。

小磊是某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来自河南的小乡村。作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他身上既有无限荣光也有很大压力。当年来上大学前,家里拿出了多年的积蓄,但仅够学费的一半。后来,远亲近邻登门道贺,你出50、我出100才给小磊凑齐了另一半学费。小磊上大学是第一次出远门。本来父亲要送他到学校报到,但一打听光来回车票就得400元,最后只好作罢。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小磊的大学可以说是“省”出来的。衣服是刚入学时买的那几件,饭桌上也少见荤腥。人穷志不短,小磊平时学习非常刻苦,从未旷课早退迟到过,并通过竞选成为班级学习委员。他每年都拿奖学金,并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里的负担。现在要毕业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找工作。

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英语四六级证书、“校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给他求职增添了很大砝码。2008年8月份的时候,北京一家文化公司通知小磊到北京面试,并报销来回车票。两天后,小磊穿着借来的西装、花50元新买的皮鞋出现在北京那幢写字楼里。平时的努力厚积薄发,他顺利通过面试,进入了试用阶段。若试用期间表现优秀,双方就可以签约。他认为,单位的伙食挺好的,宿舍的暖气也给得很足,领导、同事都很好相处,留下来的希望应该会很大。

由于时代的局限,农村的“80后”相比较他们的父母来说,他们是属于有知识的一代。他们学手艺、接触新技术新思想、领会新政策都快于他们的父辈,因此他们中的许多已经成为农村建设以及农民工中的主力以及家庭的顶梁柱。在他们身上看不到颠覆与无底线,看到的是勤劳和责任。

农村的“80后”也是“80后”,虽然他们的行为并不“80”后,可毋庸置疑的是,他们同样出生在80年代。作为一个群体,作为人数上占主体的农村“80后”,他们长期以来被社会舆论非主流化和被边缘化了。

同类推荐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 老观念,新观念

    老观念,新观念

    某份著名杂志的宣传语是“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为了再新一点”。“新一点”是一份努力、一种跨越、一分灯火阑珊处回望时脱胎换骨的感悟。本书的总结出关于人生的100个观点,从老观点里挑出精髓,从新观点里迸出火花,让老观点不老,新观点更新。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是对胡适先生关于人生、社会、文艺、教育等方面的散文、演讲及论文的收集和整理,展示了他以人的启蒙为中心的思想发展轨迹,体现了他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大半个世纪里,胡适一直备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作为影响后世国人的先行者,胡适先生更多的是真诚劝告和谆谆教诲。他面向未来,深信如果每人都多做小事,多研究问题,这个世界会一点点变好。如果为个人多争一些自由。就会为国家争到自由。他曾对我们寄予厚望。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已成为社会的主人。教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自己也相应得到发展。这样的一致性使教师的劳动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师德的规范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竭心尽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依法执教,享有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道德与利益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师德平等性的重要表现。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热门推荐
  • 虚空之祖

    虚空之祖

    灵火、奇水、圣金、智木、混土,五行至高之能,却令行者遥不可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而行者为实力而狂。我握神奇功法,却是半成品。一步之差,毁坏一世修为。炼灵火,吞奇水,控圣金,掌智木,运混土。但是这还不够。虚空之力,无人能知。五行已过,还有那绝灭的五魔,让我如何能获。融五行;噬五魔,成就一代之祖。
  • 禅林类聚

    禅林类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Natural Value

    Natural Val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宁澹居文集

    宁澹居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少女她有点冷有点暖

    少女她有点冷有点暖

    【注意:自动带避雷针】一中有个女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顶着要黑眼圈抱着手机,严重拉低了班级平均分。班主任看不下去,让学霸班长……代替她做个家访。班长:吃肉,你不吃肉吃手机吗?女生抬头,撇了他一眼,又低头看着手机,看着视频里毛茸茸的几小只,表情萌化了。班长黑着脸,将她的手机抽走:同学,把肉吃了,手机就还你。一副手机换来半碗的肉,古锦然十分嫌弃,还没她手机的小可爱好看。班长就是不给,专门挑出肥肉放在她面前恶心她。学霸:让你不吃肉,让你玩手机,让你不看我!多年后,某人陪着她一块刷视频,看毛茸茸的动物。女生:我不吃肉。某人:好的,我这就帮你挑。某人曾说过:论如何改造一名网瘾少女,就如我这样。女生:不吃肉,玩手机,看你恶心。班长:猝
  • 每天一堂方法课

    每天一堂方法课

    绞尽脑汁找借口,不如千方百计找方法,只为卓越找方法,不为平庸找借口。解决问题的利器,提升业绩的关键。从全新的角度,将方法的具体内涵和外延分解开来,通过“每天一课”的形式向读者详细解说,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方法的价值与意义,学会培养正确的工作方法,使自己在公司里脱颖而出。
  • 直播快穿之打脸成神

    直播快穿之打脸成神

    偶遇荧光海,神树摸上身。捡到一颗蛋,孵出一只虎;买了一只猫,变成一只妖。叶新绿发现,世界很奇妙。更奇妙的是,一棵小树苗,带她游遍三千界,从此一边穿越打脸一边直播赚神币,叶新绿的小日子过的很嗨皮。且慢,前边那个拦路的是谁?某BOSS:“娘子,爱情苏打水要不要来一瓶?”叶新绿懵:这是哪个时代的人?直播间某观众:“呵,老婆奴妻管严了解一下。”
  • 国民女神不好追

    国民女神不好追

    【本书是黑历史,文笔只有更差,各位看客手少留情,千万千万不要点进去!黑历史躲避方法:请另寻别的小说(汗,挥手,拜)】 她这半生苦极了,少年有所为,爱笑爱糖,却遮不住她的苦,许甜,谁许她一世甜?许甜这一生肆意妄为,混世魔女一个,却败给了爱情,自我放逐。【剧场一】:“然然,我想吃糖人。”许甜缠着慕泽然。慕泽然看着许甜:“好。”因此,慕泽然背着许甜步行了九里,只为给许甜买一个糖人。【剧场二】许甜抬头看着拥抱她的人:“慕泽然,你怎么在这?”“甜瓜,你来这放逐,我来这追逐。甜筒,我们回家吧,我想宠你一辈子。”〖我原以为你是余生的遥不可及,没想到你是余生的得偿所愿〗『不弃坑√,高宠高虐√,新鲜√』欢迎入抗!(本文纯属虚构)
  • 傲娇夫君:萌徒,求不坑!

    傲娇夫君:萌徒,求不坑!

    众人眼中的废柴小公主,一朝成人……额,逆袭失败了!运气叼炸天,实力弱到爆!要问怎么办?智商不够,师父来凑!公主天真又呆萌,师父当爹又当妈!师徒俩开启开挂模式,一路行走一路抢!
  • 纨绔邪王:霸宠毒医大小姐

    纨绔邪王:霸宠毒医大小姐

    她是古医世家传人,一手毒医出神入化。一朝穿越,却被腹黑毒舌的纨绔王爷缠上了身。她怒吼:你为什么非缠着我不放?他挑眉:吃抹干净就想脚底抹油?天下哪有这种好事儿?她跑,他追,她躲,他寻……兜兜转转,她却始终都逃不开他布下的情网。阴谋阳谋中,他谋尽了天下,只为了把那个没良心的小东西拐回家。她揉脚:不跑了,脚疼!他欺身上前:过来!朕背你回宫……【QQ群:529630248拍门砖:文中任意角色名,欢迎各位亲们来做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