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5900000006

第6章 “80后”的自我解读(1)

与“60后”、“70后”相比,“80后”较之他们的前辈,在吃苦耐劳方面的确缺失颇多。这或许是前辈们提及“80后”不认可甚至鄙视、讨厌的真正原因。然而,对于“80后”的认识,绝对不能一味地将脏水都泼到他们的身上,那是不公平的。要想深入地读懂“80后”,就得深入地分析“80后”成长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与生活环境。

出生时,提倡独生子女

20世纪80年代初, 几乎与改革开放的政策同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人口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这也意味着,“80后”这一代也就成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也因此而格外受到关注。

1985年,美国一家杂志刊登了题为《一大群小皇帝》的文章,第一次给这一代独生子女戴上了“小皇帝”的帽子。随后,一篇题为《中国的“小皇帝”》的报告文学向全社会发出了警告:“凌驾于家庭、父母及亲属之上的‘小皇帝’已遍及千家万户,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皇帝’。”

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开始横加指责:娇生惯养,依赖成性,不堪一击,他们甚至被称为一群缺乏独立和责任意识的人。有人惊呼,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将会是垮掉的一代。“80后”们声名狼藉,甚至在找工作时也会因为自己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而被拒之门外。

在河南大学生招聘会上曾经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中国水利水电某工程局提出招聘条件:“我们一不要城市孩子,二不要独生子女。”面对这一招聘条件,很多应聘者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该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说,这是该单位多年的经验。地质勘测常在野外作业,条件比较艰苦,以前招聘的很多城市孩子和独生子女都因受不了苦而离开,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现在他们干脆只挑农村学生,而且一般不考虑独生子女。

无独有偶,开出类似条件的不止这一家用人单位。

中铁某局一口气签走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16名学生,但是却退回了3名城市独生子女学生的简历。后来,这3个独生子女拒理力争,锲而不舍追到宾馆,费尽口舌,才勉强获得了该单位的面试资格。

“不用独生子女”这是很多用人单位的共同心声,河北某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的工作人员还试图用数据来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他说,他们单位曾专门做过统计,独生子女就业后流失率高达60%!对他们设计院来说,与学习成绩、专业素质等“硬件”相比,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这些“软件”更加重要。

郑州市市政部门一位负责人也说,我们曾经招聘了一批技术人员,多是独生子女。但因经常夜间作业,很多人吃不了这份苦,不长时间就撂挑子走人了,让单位十分被动。所以从工作考虑,招聘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孩子要比城市的独生子女更划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生子女”这个词由最初的中性略带褒义变成了贬义词,它意味着“不合作、过于自我、追求享受、怕吃苦”等等,可是也有人将这些词赋予了新的含义“独立、个性、创新、独特的世界观”。

对此,某广告策划公司的刘经理说:“不少独生子女确实存在不少缺点,不受一些用人单位的欢迎,但是绝对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不同的行业对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并且人的缺点有时候反而就是他的优点。比如对工作的挑剔,追求工作的随意,在一些用人单位看来是很大的缺点,但是在广告、IT等行业来说,却并不是什么问题。这些行业反而比较青睐那些喜欢打破常规、喜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人。”

“80后”作为新中国第一批独生子女,相比上一代人,在某些方面来看,抗压能力确实不及,极端、短视,情绪化与挫败感,都在这代人身上有一些体现。但这也只是从某些角度来看,毕竟社会环境和成长环境的差异太大。中国社会在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阶段,基本上,“80后”是略带尴尬的一代。儿时接受的教育受此影响巨大,从读书开始,“80后”所经历的就已是全新的。正如前文所说,独生子女的政策几乎是与改革开放同时出台的。因此在“80后”成长的那二十多年中,他们眼看着家人从贫穷到富足,眼看着国家从贫弱到富强……这种环境的变化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不要对“80后”妄加指责,他们有吃苦耐劳的基础,但也有小资生活的追求。

时间可以证明,中国目前没有出现,将来也不会出现‘家家户户小皇帝’的现象!作为独生子女的第一代,“80后”是我们这个民族宝贵的新财富。因此,请用开放的心胸接纳他们,做他们的奠基石,为他们创造更多平台,与他们互动,和他们做朋友,向他们学习,甚至接纳他们的影响力,让他们拥有应有的发言权和社会地位。

下面一首小诗正是一位“80后”的独生子女面对舆论的压力所作:

当初我得到了所有的宠爱与关注,

什么都是我的。

现在我撑起了所有的义务与责任,

什么都是我的。

但是,

莫须有的罪名,

世俗的恶评,

这原本就不属于我,

所以也请不要给我。

长大了,父母下岗

“下岗”的原意是指军警离开岗位。但随着时势的发展,这个词获得了“失去工作岗位”的新含义并被广泛使用。这个新定义不见于《现代汉语词典》中,但其2002年增补本的“新词新义”部分补充了它的新义:“职工因企业破产、裁减人员等原因失去工作岗位。”

在大多数“80后”们刚刚开始懂事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却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了他们的工作岗位。正如刘欢歌中唱道:“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看着自己的父母操劳半生,却含泪离开工作岗位,“80后”们一夜之间突然长大。他们明白,对于工人来说,失去工作岗位,也就意味着失去经济来源。自己作为“小皇帝”却也不得不为将来的生活做打算了。

我国著名的乒乓球选手,第29届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马琳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80后”,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马琳这样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他的父母也依然被下岗风波席卷。

1980年2月19日,马琳出生在沈阳市沈河区。马琳凭借着自己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可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他入选中国队两年后,他的父母相继下岗,这个本来就并不富裕的工人家庭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

马琳的父母为了不影响马琳的训练,决定暂时对此保密。马琳父母向亲戚借了几万元,在市区里开了一家小饭馆,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既当老板,又当厨师,还是服务员,每天凌晨4时多就起床忙碌,夜里12时才打烊,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由于忙于训练和比赛,马琳那两年一直没有回家,直到1998年夺得亚锦赛的男双、男团冠军,又夺得马来西亚、黎巴嫩公开赛男单冠军,当马琳回到家乡时,才发现父母如此辛劳。看到父母那两张消瘦憔悴的脸,他哽咽着说不出话来。马琳在乒乓球赛场上征战多年,一直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回报他的父母。当他一步步走向成功后,他用比赛的奖金给父母在沈阳买了一套大房子,并诚恳地请求父母不要再开小饭馆。马琳坦言,父母的下岗对他触动很大,他也因此而感受到了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虽然父母没有向自己直言下岗一事,但是当自己得知他们过得如此辛劳,马琳的内心世界也变得成熟了许多。

2008年,虽然马琳回家的机会依然很少,但是,他已经做好了计划,等打完北京奥运会,他就带着金牌回家,与父母相聚。2008年8月23日,当他以4:1的成绩战胜了队友王皓,夺得了奥运会金牌后,他的这个梦想也许很快就可以实现了。

无需赘言,下岗对许多家庭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80后”一代正是在这场下岗风波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懂得社会和现实的残酷,这代人具有强烈的危机感。他们也知道,父母下岗,家庭拮据,需要他们为这个家来做点什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忽然吹来的“春风”正是父母下岗的消息,这“千树万树”本来含苞待放的“80后”花苞也就被一夜之间豁然催熟。下岗,对于“80后”来说就是成熟的催化剂。

2003年,重庆市九龙坡区高考理科“状元”陈鑫同学为了赚足自己的学费,为了给身患重病的父母治疗,毅然走上了路边的擦鞋摊。

陈鑫的母亲早年下岗,家里的收入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7月中旬,陈鑫收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看着通知书上将近7000元的学费,一家人愁眉不展:父亲在7月4日被查出患有肝癌,每天的医疗费用在1000元左右;而母亲早在一年前也不幸患了乳腺癌。父母治病需要一大笔钱,哪儿还能负担得起沉甸甸的大学学费?

懂事的陈鑫决心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减轻家里的困难。在父亲被查出患有癌症后的第四天,他就在社区里摆好了擦鞋摊。陈鑫每天早上8点以前,就在社区里摆好擦皮鞋的摊位。中午11时,他准时收摊,回家做饭,给住院的爸爸送饭。下午2时,陈鑫又拎着工具在烈日下继续“工作”。下午6时,再回家做饭。

当然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80后”没有陈鑫同学这样困难,但是父母下岗却的的确确让“80后”这一代赶上了。当一个家庭中父母双双下岗,相信大多数的“80后”更愿意扛起身上的责任。本文无意针砭时弊,只是要告诉人们,“80后”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长大了。

上学了,高考扩招

1999年5月,教育部第一次宣布将大幅度扩大该年度的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这一年“80后”中年龄最大的一拨人正好进入高考的考场。教育部还称,在今后几年还将继续扩大招生。接下来的“80后”也赶上了扩招的余温。

有人说,国家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是件好事,你们占了便宜还卖乖?

扩招也确实让广大“80后”学子们得到了不少的实惠,至少考大学不会再像前辈们那样艰难。然而,正如所有的决定都有利有弊一样,扩招也给“80后”一代人带来了只有身在其中才能真正体会的无奈。

大学教育资源受限

扩招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使在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且学生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于国家对大学教育投入的幅度,那么造成的局面是显而易见的。有限的大学资源平均到每个学生身上的设备资源和师资随着扩超幅度的加大而变得越来越少,这是毋庸置疑的。

有位被人叫做二东的“80后”,他刚好赶上了第一年扩招。在他回忆起大一报到时的场景语气显得颇为无奈。

他描述道:“我们一家子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学校报到,可刚进校门我们就都傻眼了——只要是视力所及的范围之内,满地都是前来报到的新生和他们的家长,当然还少不了行李。学校甚至把操场都腾出来给学生们办理入学手续,可是这也仍然不够宽敞。满操场的男女老少个个汗流浃背……领脸盆被褥的地方,交学费的地方,甚至是超市里,到处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终于办完了手续,可是到寝室一看又傻了。12个人一间宿舍,墙还是新刷的,散发着涂料的味儿。条件那就不用说了……

“第一天上课的情形我记得最清楚。早上起来洗漱,来到水房门口却发现里面根本就进不去人,人挤满了!很多担心迟到的同学只能随便找一个犄角旮旯去刷牙,洗脸就用毛巾蘸点水随便糊弄两下。旁边的厕所情况更是严重,每个蹲位门前都站了好几个人……

“我怕迟到,就强忍着来到教室。定睛一看,竟然全坐满了!我们这些来晚的没有座位,只能站着,要么就和别人挤着坐,以期待学校后勤能在下堂课时配几把小凳子。

“食堂最精彩。下了课一定要跑步去买饭,不然连粥都喝不上,要吃点剩的还只能站着吃……其他就不一一细说了,总之,澡堂、操场、图书馆、自习教室、自行车棚……只要是公用的地方你如果不能抢先一步,就绝对不会有位子。”

二东还提到老师的问题:“从前是一个老师面对二三十个学生,而现在扩招了,很多学校的热门专业竟然膨胀成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老师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批阅二十篇论文时精力尚足,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一一给出评语和意见,而如果一下子批阅五六十篇论文,恐怕再能干的老师也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有很多老师在四年下来,连自己班上的同学都不能认全。”

大学生就业困难

“博士生一走廊,硕士生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一个招聘人数不多的岗位,前来应聘的常常有上百个研究生或是上千个本科生。”这是一位大学生对某大城市招聘会现场的描述,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更令人深思的是,在某些极端案例中,竟然出现大学生卖出“白菜价”、名校生不得不去养猪、陪聊、乞讨等等现象,由此,反思高校扩招的声音也逐渐升高。

扩招开始于1999年,而大学生就业难也恰好开始出现在2002年,即首届扩招大学生毕业的年份。曾有人说扩招与大学生毕业困难没有必然联系,但在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原因当然很多,其中既有社会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在于高校扩招的盲目。

有很多高校在扩招中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相应的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一些地方高校在扩招后投入跟不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一些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这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

对于这些“80后”的大学生来说,扩招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享受高等教育的方便,更多的是无奈与尴尬,也许只有这些“80后”们最有体会。在辛辛苦苦经历了十几年的寒窗之后,在更多的“80后”心中,扩招并不是他们情愿接受的结果。

有不少“80后”都纷纷表示,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既然无法保证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大多数考上大学的学生能够学为所用,那么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扩招?

毕业了,就业困难

同类推荐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李贽:告别中庸

    李贽:告别中庸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

    教育的挑战:别忘了教育是什么

    本书对教育问题做出的深度剖析,按照教育挑战的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结合实际指出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勇者传奇

    网游之勇者传奇

    穿越未来,古老真气,再现神奇。凭着真气,秦天在游戏里风生水起,改变自身。宏大的未来世界,浩瀚的游戏世界,在现实与虚幻的世界里,他将会是怎么样的存在?
  • 立正,请向前倒!(中)

    立正,请向前倒!(中)

    朝旭和老王挨着坐的。老王用脚踢了下朝旭,示意朝旭别给说这些。说这些没用。现在的干部谁还这样想?朝旭一时语塞……老王咳嗽了一声,没接着朝旭的话说:“没哪个不让你回家、不准你外出啊!你还不是经常外出办事啊!但你老是回家睡觉就没对啊!你是排长,按规定该和兵同吃同住吧。这是条令规定的没错吧。你这三更半夜、三天两头的往家跑,夜不归营,比我和指导员还回家的勤些。总不对吧?!” 李跃进找了很多理由最后说:“……就是条令也是人制定的,总要有点人情味吧?!”谈话不欢而散。李排长走了。
  • 紫发皇妃太嚣张

    紫发皇妃太嚣张

    她,紫发如妖,清眸如仙..相传,她是陛下最心爱的女人,三千荣宠集于一身,任何人都无法超越她的一根手指头;相传,她一次偶染风寒,陛下大怒,斩杀三百宫人;相传,她喜白色,陛下就将龙袍改为一身素白。相传,陛下因为她一句话,举兵攻打周边七国,一统天下。又相传,陛下下令将她凌迟处死,整个皇宫无人相信,无人敢碰她,陛下只有自己拿起那为了她征战四方的长剑!!几个权倾天下的男人,几次伤人至深的动情,她是爱情中的傻子,甘愿为在乎的人付出一切,为情所累,因情为奴,她却不知,那些男人在伤她之后无一人能全身而退,终为她的奴。为她的笑颜,不惜袖手天下。。。此文架空穿越大制作~~想看什么有什么~~望支持!
  • 佛说善夜经

    佛说善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宝来袭:爹地二叔请加油

    萌宝来袭:爹地二叔请加油

    【1V1宠文】苏浅觉得她这辈子经历的最奇妙的一件事就是:莫名其妙的捡了一个孩子!最荒唐的一件事就是:莫名其妙的把孩子的二叔睡了!最狗血的一件事就是:她居然还怀孕了,龙凤胎!天哪,她上辈子是有多缺孩子啊!然而腹黑总裁找上门,把她扑到”苏浅,你是不是带走了我的什么,嗯?”某女打着哈哈”没.没有啊~“某总裁继续追问”嗯?那我的孩子们呢?”某女”您的孩子应该在您那啊,我又没有孩子~"某总裁笑得一脸邪恶"没事儿,那我们造个!"苏浅欲哭无泪"慕斯年,你混蛋!"三宝偷笑中…【喜欢的宝宝,点个收藏吧~~~】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无底洞的底

    无底洞的底

    本书的8篇中篇小说,既囊括了“混沌的前青春期和情爱的酸涩与美好”,也讲述了“哀乐中年”的日常与世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个苏北小城的世态人情风貌在社会转型、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中所发生的多元变化,在一个个故事里丰满立体起来。作者用其传神的笔触,展示了在图像时代的今天,文字仍有其独特的、不可取代的表现力。
  • 绝宠医妃:王爷中了蛊

    绝宠医妃:王爷中了蛊

    冷静倔强的气质女军医,冷酷无情霸道的王爷,相遇相知,又相爱相杀。
  • 甜婚攻略:总裁的专宠萌妻

    甜婚攻略:总裁的专宠萌妻

    岳晓思本是个普通的实习生,无奈遇见了莫逸风,本想平平淡淡没事花痴一下美男的岳晓思的人生一下子变得“美好”起来,作为花痴女,岳晓思曾说过——没有一个帅哥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就再加个美女!水晶灯下,莫逸风懒散的躺在沙发上,注视着刚刚推开门的岳晓思,眼中浓浓的笑意。“怎么样?工作顺利吗。”“恩…本来是很累的,不过看到这么好看的人,我也没有累的心思了。”“哦?”“美人,一夜多少钱?恩?”“呵,不贵,只要客官以身相许就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界学院

    星界学院

    当毁灭的火种悄悄燃起,当末日的钟声渐渐回荡。生灵在魔鬼的咆哮下颤抖,世界在战争的漩涡里恸哭。死亡与新生的乐章在此奏响,浩劫与希望的诗篇在此吟诵!这里有无尽智慧的传承,这里是无数英雄的摇篮。欢迎来到,星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