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7000000011

第11章 诗歌的青年意气(1)

经过了南北朝的积淀和准备,到了初唐,仿佛春回大地,各种气质的诗人开始纷纷加入到诗歌的创作队伍中来:虞世南、上官仪等人的绮错婉媚,初唐四杰的刚健苍茫,沈佺期、宋之问的注重格律,陈子昂的标举兴寄,张若虚的诗情画意,王绩的闲淡疏豁。他们都从不同侧面完善了诗歌的艺术形式,扩大了表达空间,逐渐形成了开朗明丽的艺术气质,为盛唐诗歌的繁荣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到了玄宗开元年间,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抒写隐逸生活的情趣,表现安逸而宁静的人生理想;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描绘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抒写带有英雄情结的理想气概。与此同时,李白、杜甫等人也先后登上诗坛,他们不仅书写了盛唐士人浪漫自信的个性特征,反映了开元前后的时代气质,也广泛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形成了盛唐气象和诗国高潮。

一、初唐:姹紫嫣红的青春气息

初唐的一百年,诗歌逐渐从六朝纤巧艳丽、追求形式的单一风格中挣脱出来,开始形成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文学创作局面。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后,励精图治,从谏如流,招延文士,制礼作乐,开始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常和大臣们作诗唱和,《全唐诗》就录存唐太宗李世民的诗共九十八首。这位雄风盖世的皇帝,文治武功无与伦比,然而他的诗歌却仍然没有摆脱齐梁余风。虽有一些豪迈的句子,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①、“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②等,但多数诗歌还有轻艳柔靡的风气。这当然不能怪唐太宗李世民,而是历史积习使然。明代王世贞就说:“唐文皇手定中原,笼盖一世,而诗语殊无丈夫气,习使之也。”(《明史·文苑传三·王世贞》)

在初唐,确实有些文人仍无法逃出宫体诗的创作传统。虞世南(558—638)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原本由陈朝入隋,隋亡后又做了唐的秘书监。他曾直谏唐太宗不要作宫体诗,但自己却不能摆脱宫体的束缚。他与徐陵曾精心编纂宫体诗,也作了许多应制、奉和、侍宴之作,其文辞典丽而缺少生气。《唐诗纪事》上说唐太宗曾与他唱和,他的诗风自然就不可避免受其影响了。

到了高宗时期,出现了另一位有名的诗人上官仪(约616—664),他在太宗时期就是宫廷诗人。高宗即位后,他做了秘书少监,一度官至宰相。一次,高宗试图废掉皇后武则天,上官仪起草诏书,于是武则天对他深恶痛绝。后来许敬宗就诬陷他和废太子李忠通谋,遂下狱而死。上官仪工于五言诗歌,风格“绮错婉媚”①。由于他官高位显,所以当时有很多人模仿其创作,这些诗歌被称为“上官体”。“婉媚”是说他的诗风柔靡华美,而“绮错”则是指他所用的对偶工切,词汇错落,和谐整齐。上官仪为了写应制诗,进一步规范诗歌的对偶,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六对是总结词语的对偶。它包括正名对,如天地对日月;同类对,如花叶对草芽;连珠对,如萧萧对赫赫;双声对,如黄槐对绿柳;叠韵对,如徬徨对放旷;双拟对,如春树对秋池。八对侧重于诗句的对偶,包括正名对、同类对、双声对、叠韵对、联绵对、双拟对、回文对和隔句对②。他的这些观点不仅总结了诗歌对仗的经验,也为律诗句式的完善作了铺垫。

武则天时期,著名的诗人有“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王绩等。

“文章四友”是指武后时期的四个宫廷诗人,即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他们身居高位,作品多是应制、奉和之作,所以文辞华丽,继续延续着齐梁余风。其中只有杜审言的文学成就较高。

杜审言(约646—702)才高而狂傲,颇为时人所嫉恨。当时苏味道为天官侍郎,职位比他高。他审理案件时,写了一篇判词,自己对其非常满意,就对人说:“要是苏味道看见我的判词写得那么好,一定会羞愧而死。”他对自己的才能也高度自信,还对别人说,论文章,屈原、宋玉只能当他的下属;论书法,王羲之应该当他的学生。后来他重病,宋之问等人去看望他,他说:“我活着,长久地压着你们也不好,现在我快要死了,只是遗憾没有看到谁能代替我。”杜审言早年在宫廷写过一些应制诗,这些诗的文学成就不高。而他的一些佳作正是创作于他离开京城以后。

渡湘江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沈佺期(约656—714)和宋之问(约656—712)人品不好。武后专权时,他们曾媚附其内宠张易之兄弟,常替他们代笔作诗。宋之问在张易之被杀后,投靠武三思,又谄媚太平公主。后来他又投靠了权盛一时的安乐公主。玄宗继位后,将他赐死。他们的作品多数是点缀升平,而在武后流放他们的过程中写过一些有实感的作品。他们的主要贡献在于总结了六朝以来律诗的创作经验,“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确立了律诗的形式。

王绩(585—644)在隋曾任秘书省正字,入唐为大乐丞。他感觉自己怀才不遇,便弃官归隐,整天以酒为伴。其诗风朴素无华,如《野望》、《秋夜喜遇王处士》等作品。他的诗歌写景如画,冲淡萧散,不仅一改初唐诗风的积习,而且对五言律诗的成熟也有示范作用,开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先声。

但真正扫荡齐梁余风、树立唐诗风貌的还是“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的诗歌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余风,但他们批判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人“骨气都尽,刚健不闻”①,提倡诗文革新。他们不仅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而且诗歌风格清峻,刚健有力,对初唐诗风起到了涤荡的作用。

王勃(649—676)的诗文成就在“四杰”之中是最高的,他自幼聪明过人,被人誉为神童。他十七岁就对策中第,做了朝散郎、沛王府修撰。后来沛王与英王玩斗鸡游戏,王勃戏作一篇《檄英王鸡》,唐高宗认为不利于王子兄弟友好,遂把王勃逐出了沛王府。他就到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做了参军,因私藏了一个犯罪的官奴,待官府追索紧急时又擅自将其杀死,被革职。他的父亲也受牵连被贬到南海交趾(在今越南境内)。上元二年(675),王勃渡海到交趾去看望父亲,途中溺水而死,年仅二十七岁。他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早已名闻天下,而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最为大家熟知的。这首诗写朋友离别,一改既往送别诗的凄凉伤感,而是洋溢着爽朗豪迈、乐观向上的精神,显示出少年才子昂扬奋发的神采。而且这首诗歌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初步形成了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为五律形式的成熟作出了贡献。

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们也是初唐著名的诗人。特别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意境优美,将情感、景物、哲理熔于一炉,通过对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优美景致的描绘,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表现出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诗意思考。这篇诗作诗情缠绵曲折,韵律婉转悠扬,语言清新流畅。闻一多先生曾称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②。它还被誉为以“孤篇盖全唐”,成为唐诗的压卷之作。

此外,陈子昂不仅从理论上对齐梁诗风作了全面的批驳,为唐诗指出了健康的发展道路,而且也以他的创作彻底扭转了初唐诗歌徘徊前进的局面。

陈子昂(661—702)胸怀大志,才情横溢,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他十七八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几年之间就把经史百家各种书都读遍了。二十一岁到长安,谁也不认识他。一次,有一个人卖胡琴,要价百万,许多豪贵人物看来看去,不知道这把胡琴的好处,都不肯买。陈子昂突然对大家说:“这把胡琴我买了。”大家很惊讶。陈子昂又对大家说:“我最善于演奏这种乐器。”大家就纷纷请求陈子昂演奏一番。陈子昂说:“你们明天就到宣场里来听我演奏吧!”第二天等大家都到了,陈子昂捧起胡琴说:“我是蜀人陈子昂,写有百卷文章,刚来这京城,在这京城里没有人认识我。演奏胡琴是贱工干的事情,哪里值得我去留心呢?”说着就举起胡琴把它摔碎了,而把自己的文章送给到场的人。就这样,陈子昂巧妙地推销了自己,一天之内,名声就传遍了长安城,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就召他去做了书记①。后来陈子昂考中进士,武则天提拔他做了麟台正字、右拾遗。二十八岁时曾出征西北,三十六岁随武攸宜东征契丹,陈子昂多次请求去做先锋,可不但不被采纳,反而遭到排斥打击。陈子昂内心很郁懑,就写了《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等作品。三十八岁愤然辞官还乡,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陷害陈子昂。他入狱忧愤而死,年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系统阐述了他的诗歌主张。他认为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缺乏高尚的思想情感和远大的理想精神。他主张诗歌应该继承建安风骨,要有充实的内容,刚健的气质,达到“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艺术境界。他还以自己的创作来实践自己的诗歌主张,如《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七首等,都全面体现了他的诗歌革新主张。这些诗歌常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有的写遭逢不遇,有的讽刺弊政,有的歌唱理想,有的倾诉忧愤。其内容丰富而深刻,风格雄浑质朴。特别是他的《登幽州台歌》,时空交错,意境开阔,格调雄浑,苍凉悲壮,音节错落有致,语言质朴刚健。他的诗歌上承建安风骨,下开盛唐气象。杜甫曾称赞他“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②,韩愈也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③。两者都肯定了陈子昂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启盛唐气象方面作出的独特贡献。

二、盛唐:叱咤风云的开阔襟怀

经过了初唐一百年的积累和孕育,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唐代的国力达到了鼎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士人们或向往隐逸,傲世独立,追求闲淡优雅的生活情趣;或追求功业,从军出塞,渴望在金戈铁马中施展才华。他们都用优美的诗篇记录下自己归隐或者出塞的所见所闻、生活经历和情绪感受,从而形成了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这是盛唐前期诗坛绽放的两丛奇葩。

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描写秀丽的山水景色和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诗人们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其风格清新疏淡,写景状物工细传神,多用五言律诗和绝句。这派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

孟浩然(689—740),早年在家乡襄阳隐居读书,为应举入仕作准备(图1-8)。他在开元初年,以襄阳为中心进行过一些漫游,到过湖南、扬州、宣城等地,秀美的自然风光不仅增长了他的见识,也陶冶了他的诗思。开元十二年(724),他到洛阳去求仕,在那里滞留两年,一无所获。开元十四年(726)夏末,他开始漫游吴越,在武昌与李白相识,然后乘舟经扬州回乡,此时李白写了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他惜别。开元十六年(728)冬,孟浩然再次到长安去参加进士考试,结识了王昌龄、王维二人,三人一见如故。但他应举落第,未能考中原因很多。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记载:王维一次邀请孟浩然到官署中,恰逢玄宗过来,孟浩然只好藏在床下,但已被玄宗看见,玄宗就让他出来,此时孟浩然便朗诵了自己的诗作,其中有“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句。玄宗听后,很不高兴,说你没有求仕,怎么说我曾抛弃你,你为何诬陷我?玄宗遂让孟浩然回家了。

孟浩然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一直试图入仕施展抱负。先是开元二十一年(733),襄州刺史兼山南东道采访使韩朝宗试图荐举他,没有成功;四年后,他又到荆州长史张九龄处做从事。虽然这一段心情比较愉快,但一年后,他便因病辞职回家。开元二十七年(739),李白到襄阳去看孟浩然,作《赠孟浩然》,赞颂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该诗表达出李白对孟氏的敬慕之情。不久,王昌龄途经襄阳,也在孟浩然那里逗留。第二年,王昌龄路过襄阳又去见孟浩然,两人开怀畅饮,孟浩然旧病复发,遽然辞世,终年五十二岁。

孟浩然以布衣终生,人品清高,诗品冲淡,受到大家的一致推崇。不仅李白说他“风流天下闻”,杜甫也说“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①。王维至襄阳,作《哭孟浩然》,又作《于浩然亭》,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孟浩然的诗集在天宝年间由王士源编成,名字叫《孟浩然诗集》,共三卷,诗218首,收录了孟浩然大部分的田园诗。这些诗歌主要反映孟浩然隐居生活、旅途见闻,其形式多为五古和五律。他的山水诗意境多疏淡自然,情调略显空寂,代表作为《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宿建德江》等;田园诗冲淡平和,富于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等写安静的田园风光和愉悦的田家生活。《过故人庄》按时间顺序,写自己赴农家饮酒到告别一段情景。该诗层次分明,语淡味浓,浑然天成。

王维(701—761),精通音乐、绘画,长于书法,是盛唐文化陶冶出来的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图1-9)。王维早年积极进取,热衷仕进。开元九年(721)春,他就考中进士,任太乐丞。但不久由于其属下私自表演了专供皇帝观赏的黄狮子舞受到牵连,被贬到济州做司仓参军。十三年后,受张九龄的援引,他担任了右拾遗。但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张九龄被贬为荆州长史,李林甫专权,这对企图一展抱负的王维刺激很大。这年秋天,王维出使塞上,在凉州生活了将近一年,创作了一些有名的边塞诗,如《使至塞上》、《陇西行》、《观猎》、《送元二使安西》等。但到了天宝年间,王维对腐败的朝政逐渐失去了热情,遂居住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又在蓝田县辋川买了别墅,常和好友裴迪等人隐居于此,弹琴赋诗,过着和平宁静的生活。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描写山水田园的诗作,如《渭川田家》、《终南山》、《山居秋暝》等。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长安陷落,王维被安史叛军俘虏,被囚禁在洛阳菩提寺。一天,安禄山在洛阳禁苑中的凝碧池大宴群臣,命梨园乐工演奏,乐工皆哭泣。王维听说此事,作《凝碧池诗》抒发感伤之情。等唐军收复长安后,凡做过伪官的人,皆被定罪;但王维因为《凝碧池诗》得到宽恕,不仅免罪复官,还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又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尚书右丞。但经过了这一变故,王维更加消沉。他每日退朝之后,就在家中念佛做善事,很少吟咏山水,其诗作成就也远不如以前。

王维虽然也有边塞诗作名世,但占其诗大半数的山水田园诗更能代表他的艺术成就和美学追求。他的田园诗,多写农家生活的淳朴,以抒发自己的归隐之情,如《渭川田家》等;他的山水诗,多描摹山水美景,表述清远优雅的美感,如《山居秋暝》、《终南山》等;他的禅悦小诗,多描绘幽冷、寂静的境界,表达自己的禅思,如《鸟鸣涧》、《鹿柴》等。

同类推荐
  • 祥瑞草原

    祥瑞草原

    曾经的草原是一个生态环境严酷、沙漠化现象突出、只有73元人均收入的贫困地区。但是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建设,这里的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日新月异,进步突出。如今的草原已然成长为一片环境优美、生活富足、能源工业发达的乐土。
  • 丁香,丁香

    丁香,丁香

    陈蔚文,女,1974年7月生,浙江兰溪人,供职媒体。在《小说月报》《天涯》《上海文学》《散文》《散文-海外版》等刊发表小说散文及随笔百万字。出版散文集《随纸航行》(2001,中国团结出版社)。随笔集《不止是吸引》(2004,上海东方出版中心)、《情感素材》(2005、1,上海文汇出版社)。段丁香在有三百多名女工的涤纶针织厂算起来,论五官她排不上漂亮,论身材也不算高挑,但她有种别的女人身上没有的东西。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 赤色诗屋

    赤色诗屋

    你擦着那把老枪,就像擦着过去的岁月,你把它擦得乌黑发亮,使我们对用枪的年代充满神秘,那老枪成为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句格言。
  • 解说·信康

    解说·信康

    忆起八十年代的文学环境,不少人都会有多少的惜春感觉。时值百废俱兴,现代艺术如强劲的风,使我们都陶醉在它的沐浴之中。穿着磨破的靴子、冻疤尚未褪尽的我,那时对自己教养中的欠缺,有一种很强的补足愿望。回到都市我觉得力气单薄,我希望捕捉住“现代”,以求获得新的坐骑。那时对形式、对手法和语言特别关心,虽然我一边弄着也一直在琢磨:这些技术和概念的玩意究竟是不是真有意味的现代主义。裹挟的时代,把我们从六十年代投入了蜕变更新的八十年代。我从一个职业牧民,变成了一个职业写作者。“现代”冲淘着那时的中国文学界。
热门推荐
  • 快穿:总裁夫人就是我

    快穿:总裁夫人就是我

    论如何成为总裁夫人?唐尘表示首先你要装得了白莲,耍得了心机,然后关键时刻被扑倒!什么?你最讨厌白莲花?那你没戏了,滚吧!唐尘,一无业游民!无奈下选择了进入时空管理有限公司,然后开始了狗血的快穿人生!本想着此工作虽危险但好歹工资高啊,谁知入坑后才发现她总是被无限拖欠工资!再然后,她就直接升为总裁夫人了!唐尘:“对,没错,总裁夫人就是我!为什么?别问我,我也想知道!”
  • 南风知我意,爱你已成疾

    南风知我意,爱你已成疾

    新婚之夜,君思恬得到老公送的一份特别的新婚礼物。半个月后,她将新婚丈夫送上法庭。一夕之间她成了江城人人唾弃的白眼狼。当她将离婚协议书放到他面前时,他红着眼掐着她的脖子,“君思恬,离婚你想都不要想,我的婚姻里,只有丧偶!”
  •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本书立志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人类历史未解的谜团,分别从外国军史谜团、中国军史谜团、历史疑云、名人疑案、古老的文明、传说中的历史、迷雾重重的宝藏这七个方面向读者一一展示了人类历史所存在的扑朔迷离、神秘奠测的谜团。此外,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将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谜题以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话题,借助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披露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的丰富与变幻。
  • 贾平凹经典

    贾平凹经典

    书稿精选著名作家、散文大师贾平凹散文代表作23篇,按照“生活与记事”“人物与精神”“风物与民俗”三个门类予以分类,从日常生活、今古奇人、历史文化等多个角度呈现贾平凹创作的丰满和深度,更是给读者进行类似话题与题材的阅读写作示范。书稿由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王舒成老师导读,充分结合学生情感诉求和阅读特色,使本书更适合课堂内外阅读使用。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
  • 黑暗暴君录

    黑暗暴君录

    流星雨出现的那天晚上,谁也没想到世界就这样开始了末日。从此以后世界不仅有各种变异丧尸,还有诡异的异种和强大的蛮荒系生物,这个世上从未见过的强大物种接连出现。为了活着他只能心狠手辣不顾一切的变强,一次次向死回生激战让他变得越来越强,并且发誓一定要冲出地球,去寻找异宇宙中的奥秘。
  • 侠探颠先生

    侠探颠先生

    一枝黄金花,牵扯出一件悬宕四十年的无解奇案。陈颠接受委托,经过抽丝剥茧的调查之后,无解奇案终现曙光,真相呼之欲出的同时,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秘密,竟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
  • 各国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各国坦克科技知识(上)(最具震撼性的装甲战车科技)

    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则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学习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使我们能够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武器发展的形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培养我们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意识,使我们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以建设我们强大的国家,用以作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 嫡女不做妾:腹黑狂傲杀手妃

    嫡女不做妾:腹黑狂傲杀手妃

    她是杀伐狠利的女杀手,腹黑妖娆,我行我素。一朝穿越为长安首富白家嫡女,本以为身在商贾之家,这一生便可安稳度日,惬意人生。却不料诡计暗杀接踵而至,白家三百六十五口棺材震慑长安城。皇权更替,皇帝逼婚,她淡眉一挑,轻颜一笑:“我嫁,但聘礼,我要这个天下。”当经历爱恨生死,天下人心,爱与怀念,相思与别离。涅磐重生时,谁主沉浮。【女强+腹黑+强宠】
  • 五事毗婆沙论

    五事毗婆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